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

沒過幾日,三公之一的袁隗就上表皇帝,請求推行曹操制定的中平新政,並對中平新政大加讚揚,說中平新政就是大漢之商鞅變法;本在大將軍府中任幕僚的袁紹和袁術兄弟,也突然被尚書檯升官;鮑鴻、鮑信兄弟,也突然一個被朝廷徵召入朝,一個在兗州任太守。繼而,又過了兩天,潁川荀氏和汝南袁氏就代表豫州的所有世家豪強,上表朝廷,支持新政推行,並主動將田地和奴僕獻出,說是要給朝廷開展屯田,使天下爲之震動;緊接着,荊州、冀州、徐州等其他州郡的世家豪強,都紛紛上表支持新政。

而曹操也沒有虧待他們,那些空出來的官職大多都給了世家子弟出任。也就是說,曹操是用政治利益,從世家大族手中換來了經濟利益。新政得以很快地推行下去:曹操在各州都清丈了世家豪強的田畝,順利地收取到大量的賦稅;各州還紛紛以無主之地和世家貢獻出的田地以及朝廷贖買的土地開展屯田,招攬饑民和世家大族主動交出的奴僕參與,一切制度都向劉範的屯田制看齊(其實劉範也是照着曹操來屯田的,所以就是曹操學了他自己的招);賦稅和徭役的減免,也讓百姓們頗爲高興;十軍之戰的二十多萬俘虜和降兵,沒被派回郡縣,而是直接充入南軍、北軍、西園軍和關中軍……………

新政的一切,都讓整個大漢煥發生機,短時間內,抄家、賣官和世家的繳稅,就讓朝廷收到了三十億錢、三百萬石糧食的賦稅;官府控制的田畝增加到690萬頃(漢平帝時820萬頃爲西漢之最,漢和帝時732萬頃爲東漢之最,涼國田畝約230萬頃、草原330萬頃),官府控制的人口增加到5460萬(漢平帝時6300萬爲西漢之最,漢元帝時5325萬爲東漢之最,涼國僅有1070萬)。

從數據上看,漢靈帝中平四年的國力已經可以媲美漢和帝的盛世。大漢帝國,就在曹操的手中,漸漸地恢復實力、變得國富民強起來。

………………………………

跨過烏滸河後,西涼軍繼續向西追擊安息大軍。三日內,西涼軍追上安息大軍多達十幾次,又斬獲兩萬多顆頭顱和三千多俘虜。安息大軍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戰鬥力,只剩下了十一萬騎,就連他們的戰馬也都是幾乎處於脫力狀態。

劉範十分自信,這一次他一定能讓安息大軍四十萬之衆全交代在這一戰裡。他要打得安息帝國深受重創,至少在五年十年之間,無法對他新生的涼國造成威脅,讓涼國可以順利地開發西域和開絲綢之路通商貿易。

這一段時間,不論是在安息帝國還是在大月氏帝國,西涼軍都是百戰百勝,連戰連捷。在劉範的精妙佈局下,在安息這邊,西涼軍得以一路追擊安息大軍,每次安息大軍一旦被追上,都意味着一場浩劫;而在大月氏那邊,田豐和張遼率軍把胡毗色伽等一衆大月氏帝國的朝廷,以及十數萬大軍困在馬拉坎達城中,孤立無援,張郃還率一支偏師翻越了興都庫什山,一戰就奪下了高附城。捷報傳回涼國,涼國三州都成了一片火海,涼人們都歡欣鼓舞,人心振奮。

總而言之,戰爭出乎意外地順風順水。而人人都知道,這都是劉範的功勞。劉範早在戰爭打響前,就規劃好瞭如何嚇退大月氏軍、如何一戰擊敗安息大軍、又如何反襲大月氏軍、更如何追擊安息大軍。這一切,都像一個個多米諾骨牌,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可以說,這是一個連環計。安息和大月氏兩大強國被摧枯拉朽,國力損失極大;而涼國至今不過付出了四萬多人的傷亡,還得到了海量的戰利品。

自從開戰的二月六日到如今的二月十六日,這十天無疑是劉範最享受的十天。雖然急行軍五百里,但好在每天都能收到捷報,現在每夜都有希爾作伴。劉範甚至想,若是能一直如此就好了。

但這時,傳來的軍報又讓劉範提起了興趣。有錦衣衛探子彙報,說安息大軍很可能會進入木鹿城堅守。這讓劉範提高了警惕。劉範知道,木鹿城是安息帝國東境最大的城池,周圍是數十萬頃的木鹿綠洲,物產豐饒,地勢險要。

若安息大軍真的逃進了木鹿城,就可以憑恃木鹿城的堅固和充足的糧食,把西涼軍牢牢地抗拒在安息帝國之外。如此一來,西涼軍攻不下木鹿城,就拿不下安息帝國最東的馬爾吉亞那之地,也就無法給安息帝國以太大的打擊了。這讓劉範有些頭疼。木鹿城之得失將是擴大戰果的關鍵。

此時,安息大軍已經距離木鹿城只有三十里之遙了。劉範下令全軍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安息大軍進駐木鹿城。西涼軍人人皆是爭先恐後地殺去,但奈何安息大軍的阿拉伯馬實在是太過精良。劉範帶領着西涼軍全速追擊,也只能遠遠地眼睜睜地看着慌亂的安息大軍,一股腦地衝進木鹿城。

劉範當即就氣得將劍插在地上。但劉範也沒辦法。西涼軍沒有攻城器械,又是騎兵,根本是攻不下還有十幾萬人駐守的木鹿城。

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止步於木鹿城下,劉範下令讓西涼軍在木鹿城下駐紮。劉範仍然決定要拿下木鹿城,一舉攻入安息帝國。

木鹿城中,疲憊不堪的安息大軍剛剛入駐,人人都是慶幸不已。安息人不敢想象,要是沒能趕在西涼軍追上之前進了木鹿城,他們會是什麼樣子。一進入木鹿城,安息大軍人人都是欣喜若狂。因爲木鹿城不僅把西涼軍可怕的追殺給攔下了,還給他們提供了飲食。被追擊五百里以來,安息大軍因丟掉了大營,所以沒有多少可吃的。之所以有數萬騎投降了,就是因爲安息大軍缺糧。幸好木鹿城周圍是廣闊無垠的大綠洲,城外盛產小麥和稻米,城中儲存的糧食能讓他們十一萬人吃上十年。

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
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