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會師城下(中)

第二更,多謝大家的的捧場、月票。

——

汝南郡比潁川郡大得多,全郡三十七縣,民口二百餘萬,也因此汝南黃巾也比潁川黃巾多很多,共約十四五萬。這十四五萬汝南黃巾大致分來,可以分成四個山頭,分別以彭脫、龔都、何儀、劉闢爲帥,除了這四人,其餘出名的賊渠帥又有黃劭、劉向、吳霸等人。現如今,這些汝南黃巾軍中有名的渠帥除了被荀貞部將斬殺的黃劭、劉向,皆應彭脫之召,雲集西華,總共合兵八萬餘衆。

這八萬多人悉爲精壯,是十數萬汝南黃巾中的精銳,大多參與過攻城、野戰及與汝南太守趙謙的數次鏖戰,多是有經驗的老兵,單論戰鬥力,比波才、何曼的潁川黃巾強,因爲波才、何曼連戰連敗,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練兵,而汝南黃巾卻是連戰連勝,攻陷了汝南三十餘縣,除了寥寥無幾的幾個縣城外,幾乎把汝南全境都打下來了,連汝南郡兵、地方豪強私兵等等在內,先後殲敵四五萬人,繳獲了大批的物資,並有充足的時間整軍、練兵。總而言之,現在西華城內外的八萬餘黃巾兵卒皆爲精銳,彭脫、龔都、劉闢、何儀、吳霸諸將也都是汝南黃巾諸多渠帥、小帥中的翹楚人物,或以智謀出名,或以勇武出衆。

荀貞率部抵達西華城外時,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敵人。

皇甫嵩三天前已至城下,在城西立下了營寨。

荀貞至帥帳拜見皇甫嵩,把他之前撥給自己的兩千漢軍交還。

皇甫嵩正在大帳裡觀看地圖,見荀貞來到,展眉站起,笑道:“貞之來了?快坐,快坐!”

荀貞謝過,跪坐下來。

皇甫嵩笑道:“貞之大展神威,先破召陵,又破徵羌,連戰連捷,揚我漢軍威!我選你做前鋒沒有選錯啊。因君之故,現今我軍士氣高昂。”

荀貞謙遜不已,問皇甫嵩,說道:“剛纔下吏率部到時,遠望西華,見西華城內外皆有賊兵,城頭守備森嚴,城外連營數裡。不知將軍有否與賊交鋒?”

西華城內的黃巾軍中有懂兵法的,知道“守城必守野”的道理,沒有一味地龜縮城中,而是派出了三萬人馬駐紮城外,與城中成犄角之勢。荀貞剛纔遠觀之時,發現這支屯駐在城外的黃巾軍兵營似模似樣地還在營外挖了溝壕,溝壕內柵欄高聳,很像回事兒。

皇甫嵩說道:“我率軍到後,曾令傅司馬帶兵衝營,不過沒有成功,被黃巾賊打退了。”

荀貞說道:“被黃巾賊打退了?”

皇甫嵩點了點頭,他不避諱自己一時的失利,況且他派傅燮帶兵去衝黃巾軍的兵營本也就是試探之舉,是爲了試試汝南黃巾軍的戰鬥力。他說道:“較之潁川黃巾賊,汝南黃巾賊頗是驍悍,不可小看。前日,傅司馬帶兵挑戰,賊將名喚吳霸者出營應之,此賊年歲不大,約有二十三四,黑甲使矛,極其悍勇,傅司馬部千餘兵卒無人能抵其鋒銳。當他衝陣之時,我聞黃巾賊兵皆大呼:‘小霸王’,竟是以西楚霸王比擬於他!”

荀貞心道:“吳霸?”翻檢記憶,想不起此人,說道,“噢?黃巾賊中竟有此等悍將?下吏倒是想會一會他。”

皇甫嵩笑道:“不急,不急。賊兵勢大,我已打探清楚,城內城外賊兵合計八萬餘人,彭脫、龔都、何儀三人率五萬餘人守城內,劉闢、吳霸率三萬人守城外,汝南黃巾賊的精銳盡在於此了。此戰不可操之過急,當從容圖之,且等朱將軍帶部來到,再與之決戰不遲。”

荀貞應道:“是。”心道,“皇甫嵩這是老成之言。”皇甫嵩確有名將之才,“將不因怒興師”,時刻都需要保持着冷靜的心態,也只有這樣纔不會中敵人之計,落入敵人的圈套,被敵人牽着鼻子走。不管敵人怎麼打算,怎麼做,我方只管按照對己方有利的部署來做就是。

皇甫嵩笑對荀貞說道:“貞之,你六日內連復兩城,斬賊渠帥二人,那黃劭之名,我也是曾有聽聞的,乃是汝南黃巾賊中的一員猛將,竟被你一戰斬殺,又殺賊數千,實爲大功一件,我會給你請功的。你連日征戰辛苦,且帶你部兵卒休整幾日,到朱將軍來後,我等再議該如何破賊。”

荀貞應諾,告辭出帳。

他麾下兵卒不多,只有一千餘人,皇甫嵩已令人提前給他們築好了營壘。

他帶部入到營中沒多久,一個軍候帶着一隊兵卒,擡着豬羊美酒送了過來,說道:“司馬征戰有功,這是將軍的犒賞。”

荀貞謝過,令宣康、李博收下,叫來許仲、荀成、劉鄧等各曲長官,將這些犒賞分發了下去。

他做這一切的時候,陳到都在他的身邊跟着,心道:“荀君與兵卒同甘共苦,也難怪他部下的義從如此勇銳。”荀貞見他若有所思,笑問道:“叔至,在想什麼呢?”陳到恭謹答道:“適才聞司馬言,皇甫將軍說賊營中有名驍將名叫吳霸,我聽說過此人。”

“噢?我倒是忘了你是本郡人。這吳霸是何等樣人?你且說說。”

陳到應諾,答道:“這吳霸是……。”話才說了幾個字,荀貞又叫他停下,召來戲志才、荀攸、宣康、李博、許仲、劉鄧、典韋諸人,一塊兒聽他說。荀貞對諸人說道:“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這裡是汝南,不是潁川,我等人生地疏,不熟悉情況,不利與賊接戰。叔至是本郡人,瞭解賊軍底細詳情,我請他給你們說說賊軍的情況,都好好聽着。”諸人應諾。

荀貞的將帳不大,坐不下這麼多人,衆人便在他將帳前、軍旗下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圍成一圈,聽陳到講解。

陳到頗是不好意思,先衝諸人作揖行了個禮,謙虛地說道:“我對賊兵的詳情也不是太清楚,只是對賊兵的幾個渠帥略有了解,便撿我熟悉的給諸君說一說罷。”荀貞笑道:“你不用客氣了,快講吧。”拉住他,叫他坐在自己身邊,令諸人安靜,聽他講解。

陳到說道:“那我就先說說吳霸。吳霸,鮦陽繁陽亭人……。”又是才幾個字,被劉鄧打斷,劉鄧奇道:“鮦陽繁陽亭人?”陳到不知他爲何將自己的話打斷,但還是應道:“是。”

不但劉鄧驚奇,衆人也都驚奇。荀貞笑道:“不意汝南也有一個繁陽亭!”對陳到說道:“叔至不知,我昔日就潁川做過亭長,做的便是繁陽亭長,只不過我做的這個繁陽亭長是在潁陰西鄉,而不是在汝南鮦陽。”

陳到這才知劉鄧等人爲何驚奇,他心道:“荀君是潁陰荀氏子弟,名門出身,沒想到卻做過亭長。”亭長是斗筲小吏,是供人驅使的“賤役”,與潁陰荀氏這個出身太不般配了,這引起了陳到的好奇,心道:“日後若有機會,我當問問荀君爲何去做一個亭長。”心中這樣想,臉上沒有表露出來,他雖然年輕,卻是個穩重的人,笑了一笑,說道:“原來是這樣!”

荀貞說道:“你接着說。”

陳到應道:“是。”接着往下說道,“吳霸此人有勇力,十餘歲即以勇烈聞名鄉里,黃巾起後,他從了賊,因有勇名,在彭脫麾下做了個小帥。這個人勇而無謀,不足爲慮。”

荀貞頷首。荀攸插口問道:“彭脫呢?”汝南黃巾軍中這麼多渠帥,荀攸對彭脫最感興趣,畢竟彭脫乃是汝南黃巾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就與波纔在潁川黃巾中的地位一樣。

陳到說道:“彭脫乃是固始人,他家離吳霸家不遠,故此吳霸才爲他所用。他家中貧困,本是個漆工幫傭,後來信奉了妖道,因爲人仗義豪爽,又有些智謀,慢慢便在妖道中地位上升,做了固始一縣的頭目,又後來他去了一次冀州,聽說被張角收爲弟子,回來後身價就大不同了。此次吾郡妖道作亂,他被全郡各支賊兵擁爲了頭目。”

戲志才問道:“你說此人仗義豪爽,頗有智謀?”陳到說道:“是啊,往昔我在郎陵就常聽人提起他的名字,有的人甚至誇讚他是汝南大俠。”“大俠”者,說的是遊俠。

荀貞心道:“也是,若非有遊俠脾氣,也不會被汝南黃巾舉爲頭領。”

潁川黃巾軍的頭領波纔是豪強出身,汝南黃巾軍的頭領彭脫則是貧人出身,他倆出身雖不同,但相似的地方卻是皆有遊俠習氣,都豪俠仗義。

荀貞再又問道:“我聽說汝郡太守趙謙就是敗在了彭脫之手?”

陳到答道:“是。吾郡趙太守連戰連敗,最後被彭脫圍住,大敗而潰。我聽說,他帶着殘兵突圍逃遁,現在可能在定潁一帶。”陳到的這個消息沒錯,趙謙確實就在定潁。定潁在徵羌南邊,吳房北邊,昨天孫堅已進至吳房,聽說趙謙從定潁南下,已經趕去與朱儁會師了。

荀貞說道:“我聞城內的賊渠帥有名者還有龔都、何儀、劉闢,他們又都是怎樣的人呢?”

陳到答道:“龔都、何儀都是我郡豪強。劉闢,……。”說到劉闢,他恨之入骨,緊緊攥住拳頭,強忍恨意,勉強保持着客觀的態度,說道,“此賊是慎陽人,離吾縣郎陵不遠,少年遊俠,有名於江淮間,是一個很有勇力的人。我聽說,他曾和奔牛角力,並聽說他曾與猛虎搏鬥,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頭老虎。”

兩漢之時,貴族們爲了取樂,有時會讓人與猛虎或者其它的猛獸搏鬥。這個劉闢可能參加過這樣的搏鬥競技。不過這話聽入劉鄧、典韋、許仲等人的耳中,他們卻很不以爲然。

許仲還好點,他性深沉,臉上又蒙着黑巾,外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劉鄧哼了聲,說道:“荀君號爲乳虎,這劉闢能與猛虎搏鬥,並將猛虎打死?他這是在羞辱我家司馬麼?等來日交戰,我必取他首級!”荀貞哈哈大笑,說道:“我自號乳虎,他自打死猛虎,這又有何干系?”對此不以爲意。

陳到說道:“劉闢確實勇悍,諸君萬不可小視。黃巾賊攻打郎陵時便是以此人爲首。我當時應侯相之召,在城上守城,親眼見此人披重甲,持雙刀,援城而上,前突橫斬,接連手刃數十守卒,我郎陵失陷就是因爲此賊!只可恨我那時離得遠,沒等我殺過去,城門已破。無奈之下,我只好突圍歸家,本想護着我的父母出城,誰知、誰知,在街上碰見了一股殺入城中的賊兵,我獨力難支,我的父母遂死在賊手!痛也,痛也!”說到傷心處,他虎目含淚,復又振奮,握住刀柄,恨聲說道,“我父母雖是死在賊兵之手,那股賊兵也被我痛怒之下殺了大半,但是歸根結底,禍害卻是劉闢!此賊不死,我恨不消!”

荀貞握住他的手,說道:“我等已屯兵西華城外,叔至,你的仇必能報也。”勸解安慰了陳到一番,對諸人說道:“能在數萬賊兵中脫穎而出爲賊渠帥的都不可等閒視之,叔至方纔所言甚是,你們不可輕敵。”諸人不管是真心接受的、抑或是躍躍欲試、想要與吳霸、劉闢一較高下的,在聽了荀貞的命令後都伏下頭,恭聲應是。

陳到雖在傷痛之中,但看到這一幕,卻也忍不住心道:“辛璦、典韋、劉鄧、姜顯、江禽、陳褒諸人,我雖沒見過他們的身手,但從他們的行止舉動就可看出必都是如虎豹也似的勇士,而在荀君面前,他們卻都伏首貼耳。荀君若非有大能者,不會得到這幹虎狼之士的服膺。”

通過辛璦、劉鄧、典韋、許仲、江禽、陳褒等人在荀貞面前的表現,陳到更加敬重荀貞了。

19 辛璦(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4 陽城治吏(上)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73 鎮東檄調三將援37 起行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41 虛虛實實12 仲仁迫凌去檄書56 行若純儒實懷詭7 遍觀諸郡(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3 光和七年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8 詐降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9 吾候諸君久矣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72 凌霄鴻鵠潁陰侯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42 馮鞏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3 大獲豐收46 室暖臨懷春情在60 文直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45 正旦前日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0 查封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6 決勝8 推衣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8 辰彼碩女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9 班底1 謀北要在泰山郡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0 計吏郭圖(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34 招攬樂進79 毋要臨渴而掘井52 最後的麻痹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1 辛璦(下)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38 縱橫意氣袁本初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41 效果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5 孟德引兵還東郡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1 名重徐州陳元龍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67 鳳集西鄉(上)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
19 辛璦(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4 陽城治吏(上)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73 鎮東檄調三將援37 起行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41 虛虛實實12 仲仁迫凌去檄書56 行若純儒實懷詭7 遍觀諸郡(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3 光和七年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8 詐降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9 吾候諸君久矣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72 凌霄鴻鵠潁陰侯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42 馮鞏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3 大獲豐收46 室暖臨懷春情在60 文直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45 正旦前日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0 查封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6 決勝8 推衣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8 辰彼碩女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9 班底1 謀北要在泰山郡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0 計吏郭圖(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34 招攬樂進79 毋要臨渴而掘井52 最後的麻痹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1 辛璦(下)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38 縱橫意氣袁本初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41 效果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5 孟德引兵還東郡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1 名重徐州陳元龍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67 鳳集西鄉(上)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