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曹子孝奉令趨行

劉岱現領州兵,正在濟北西南與黃巾交戰,即使要殺他,也不能說殺就殺他,必須要先考慮到一切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做好一些需要提前做的預備。

程立說道:“孟德,頭一件事,需得探明袁本初的意思,……不能明着問,君可遣一心腹爲使,去魏郡私下見他,問以兗州情勢,看他有何話說。”

他年紀大了,有些畏寒,呵了呵手,接着說道:“袁本初託妻、子於劉公山,不可謂不信重矣,而當公孫伯珪兵強時,公山卻彷徨不定,不知所從,連日不決,後雖從吾之勸言,未附伯珪,而以吾料見,本初必恨怨之,對劉公山肯定會深有不滿。君代牧州,他應不會反對。”

劉岱、曹操,一個曾經在公孫瓚和袁紹間猶疑動搖,一個堅決支持袁紹,並以實際行動證明,親自帶着兵馬爲袁紹賣命征戰,袁紹會偏向他倆中的誰?不言而喻。

曹操說道:“本初那裡,不用派人去問了。”

“怎麼?……君此次從魏郡回來時,本初說什麼了?”

曹操如實以告:“本初說,我如能助公山擊破黃巾,安守州內,來日他會上表朝中,爲我請封拜。”

“助公山,……請封拜。”

程立當即就聽懂了袁紹這話中的涵義,“助公山”只是捎帶的一說,“請封拜”三字纔是重點。正如當曹操聽到這句話時所想到的一樣,程立也品味出,“封拜”只會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封侯,再一個是職位更進一步,由郡守而州牧,兩者相比,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饒以程立的城府深沉,也不覺露出喜意,拊掌說道:“本初既有此話,這件事就更有把握了。”

袁紹對兗州的影響很大,袁遺、吳資都是他的黨羽,好幾個大縣的長吏也都是他袁家的門生故吏,他如肯表曹操爲兗州刺史或兗州牧,對曹操在兗州站穩腳會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也正是因了有此前袁紹的這麼一番話在,曹操纔會考慮鮑信、程立的提議。曹操知道,他家雖是豪族,卻是閹宦後裔,論及自身在士人中的清名,非但不能與袁紹相比,比劉岱也要差上不少,不管劉岱的能力高低,人家可是正經的漢家宗室,公族子弟,與劉繇並稱“二龍”,早就成名於青、兗間,比曹操強得多。沒有袁紹的支持,曹操斷然不敢貿然行險。

曹操問道:“探本初意思,是頭件需要做的事,敢問仲德公,這第二件需要做的事是什麼?”

“劉公山引大軍在外,需防出現亂局,得在動手前,先調精兵屯谷城,此爲其二。”

劉岱是主將,一朝遇刺身死,軍中無主,外有黃巾,很有可能會出現變亂,需要先佈置一支兵馬在東郡、濟北的交界處,以防亂局。

曹操說道:“仲德公說的是。”躊躇稍頃,問道,“公以爲遣何人入屯谷城爲好?”

“曹子孝智勇兼備,部伍整肅,可以鎮亂御暴,足堪此任。”

曹仁今年二十五歲,年紀雖輕,已有大將之風,他少年時不修行檢,從曹操征戰,將兵以來,一改舊態,嚴整奉法令,經常把《漢軍法》等軍規章制帶在身邊,隨時翻閱,案以從事,他的部曲在曹操帳下是軍紀最爲嚴明的之一。曹仁本人又智勇兼備,加以他是曹家人,曹操可以把遣他去谷城屯駐的真實用意暗中相告,讓他能夠早作準備,確是個適宜的人選。

曹操想了下,頷首說道:“子孝確是合宜。”

定下了防止劉岱部曲生亂的人選,曹操又問道:“第三件事呢?又是何也?”

程立說道:“只要能把這兩件事做好,便可開始行事了。”看了眼曹操,說道,“孟德,我有一問,不知可否直說?”

“公有何話,盡請直言。”曹操和程立談得投機,他適才一直站在程立的案邊,這會兒有點累了,隨手拉過邊兒上的席子,拽到案側,盤腿坐下,迎着程立的目光,誠懇地說道。

“殺劉公山不難,一二死士便可爲矣。難的是:代劉公山掌牧了兗州後,孟德,君可有安兗逐敵的定策了?”

“正要請教仲德公,公定有遠謀,操敢請聞之。”

“於今我兗四面受敵,君以爲孰重孰輕?”

兗州的北邊,田楷在平原郡,東北邊,濟北境內盡黃巾,東邊是徐州,南邊是豫州,徐、豫是盟友,孫堅的勢力現今又已延伸到河內,而河內處在兗州的西南邊。程立說“四面受敵”,一點兒也不誇大。——事實上,要非是因爲兗州目前所面臨的局面是如此的危險,鮑信大概也不會提出逐劉岱的險策。

曹操答道:“田楷的大敵是本初,孫文臺恃勇貪進,汝南爲呂布侵半,他兩人爲輕,黃巾與徐州爲重。”

“君意與我同。那我再問君:徐州與黃巾,孰輕孰重?”

“黃巾以抄掠爲資,雖有墾種,不能持久,到底流寇而已,此一時之賊,輕也;徐州攬士心,收流民,興教育,練精兵,日漸本固,據佔泰山、淮河之險,虎視兗東,誠吾州大患,重也。”

“孟德,君與鎮東是故交,直到近些月來,君二人還書信不斷,鎮東其人何如?”

這是繼袁紹之後,短短的幾天內,第二個人問曹操對荀貞的觀感。曹操沒有用回答袁紹的話回答程立,他說道:“許子將昔言貞之是‘荒年之谷’,以今觀之,不如說是‘亂世之雄’。”

“不錯。徐州養民力、募精卒,鎮東積極進取,冀、幽一戰,本初雖勝,伯珪實力猶存,二人皆無力東顧,此又乃天賜徐州之良機,孟德,以我看,最晚明年春時,他就會再次用兵。”

“公意甚是。”

“當他用兵之時,就是君安定州內之機!”

“……,仲德公,此話怎講?”

“鎮東如果用兵,只有兩個方向,要麼是青州,要麼是兗州,吾料他定會北進濟南。孟德,君可提前佈局,屯主力於臨邑、谷城,詐以擊濟北黃巾爲稱,稍與作戰,而待鎮東與濟南黃巾交戰正酣時,引兵南下,與山陽、濟陰合攻,奪復東平、任城,然後再還擊濟北,迫逐濟北黃巾北入濟南,或西入泰山。如此,敵我攻守之勢頓易,可徐徐圖復泰山矣。”

曹操大喜,右手握拳,擊在左掌之上,說道:“仲德公!真妙策也!”

荀貞是兗州最大的外患,那麼,要想安定兗州,最要緊的就是得判明荀貞下一步的動向,這樣纔好早謀應對。陳宮判斷荀貞下一步會進攻濟北,程立則判斷荀貞下一步會進取濟南。

因爲兩個人對此的判斷不同,所以兩人分別提出的對策也就不同,陳宮建議曹操眼下的重點應放在不使東郡受黃巾侵擾上,程立則認爲應趁荀貞北取濟南的機會,先把東平、任城收復。

那麼,陳宮和程立的判斷,誰會是正確的?

之前在陳宮說他的判斷時,曹操雖然沒有反對,但其實心中就並不很贊同,這會兒聽了程立的判斷後,他更傾向於此,認爲這纔是對的。

荀貞志向遠大,他的眼光不會只侷限在徐、兗二州,必然是盡收東夏於眼底,換了是曹操的話,他自問之,他也一定會選擇濟南爲下一步的攻略方向。

這是因爲,如果能把濟南打下,那麼青州除了平原郡之外的其它地方就都等於是盡入囊中了,收益要遠大過打濟北,此爲其一。

其二,陳宮說,“西攻濟北,可以把濟北的黃巾逐入青州、東郡,不用死戰,並藉機耗青、兗實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最好也是先把濟南打下。把濟南打下後,就等於是斷絕了濟北黃巾向濟南這個方向逃竄的道路,那麼濟北黃巾更多的就只能選擇向東郡或兗州的南部流竄了,這樣能夠更好地消耗兗州的實力,有利於徐州接下來對兗州的攻略。

儘管傾向程立的判斷,但程立話中有一點,曹操卻不認同。

31 破敵(上)42 三見遲婢35 褒貶由人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94 會師城下(上)41 夕陽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1 寇至6 聞寇59 軺車從事雷霆來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9 許季44 許仲程偃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6 虎狼之威(上)6 聞寇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7 虛席相問上策何5 且以盜賊付太守1 光和六年(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9 道人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6 買馬(下)64 欲得鐵馬先得人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35 褒貶由人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72 凌霄鴻鵠潁陰侯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1 督郵屬吏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8 幸有螟蛉機變才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5 鄉有野賢77 演武薦賢(下)11 督郵屬吏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31 破敵(上)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51 故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9 道人2 安南借重荀與張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8 鳳集西鄉(下)47 山雨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60 文直2 雙喜臨門(下)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許仲程偃24 文聘(下)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2 兵臨西華(中)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3 習射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6 爲君請功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
31 破敵(上)42 三見遲婢35 褒貶由人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94 會師城下(上)41 夕陽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1 寇至6 聞寇59 軺車從事雷霆來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9 許季44 許仲程偃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6 虎狼之威(上)6 聞寇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7 虛席相問上策何5 且以盜賊付太守1 光和六年(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9 道人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6 買馬(下)64 欲得鐵馬先得人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35 褒貶由人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72 凌霄鴻鵠潁陰侯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1 督郵屬吏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8 幸有螟蛉機變才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5 鄉有野賢77 演武薦賢(下)11 督郵屬吏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31 破敵(上)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51 故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9 道人2 安南借重荀與張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8 鳳集西鄉(下)47 山雨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60 文直2 雙喜臨門(下)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許仲程偃24 文聘(下)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2 兵臨西華(中)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3 習射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6 爲君請功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