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快到午時,那數百水賊來到。

關羽被衛士叫醒。

他披衣而出,命衛士取來涼水,時值臘月,天寒地凍,用涼水洗過臉後,精神頓時抖擻。

在各個屋舍中休憩的軍士們已經都起來了,並在半個時辰前都又吃了頓飯,此時已經活動過身體,皆列隊莊中用來曬麥子的大場上,由本隊的軍官帶領着,秣兵整甲,等待關羽。

新來的數百水賊也各由那三個水賊頭領分別帶領,亦列隊相候,——早前關羽留在這數百水賊中監視他們的兩什軍士現已歸了本部的建制。

關羽由衛士給自己披上甲衣,配好環刀,自提了鐵矛,一切準備妥當,隨之出到莊中的曬麥場上,環顧了一下列好隊伍的本部兵士與那數百水賊,他叫來莊園主管,指着另列一隊、站在邊側的數十人,說道:“此便是莊上的劍客麼?”

“是。”

“傳我軍令,命他們先潛入城中,與縣中的內應接頭匯合,待到未時三刻我部至時,可共起之,由內奪取南邊城門。”

“諾。”

莊園主管去傳令,關羽又召來陶曼,問道:“爾等來時,可露了風聲?”

“小人等是分散前來的,路上雖碰見了些農人,但並未露了風聲。”

數百人看似不少,分成數十股後,各股的人就不多了,而且從湖上來闕宣這座莊中的道路不止一條,這些水賊多是本地人,熟悉道路,再分成幾條道走,確是不會太過引人注目。

關羽再又召來那三個水賊頭領,說道:“我意未時三刻攻城,待會兒出了莊子,爾三人可各帶本人部衆,跟在我的部曲後頭,還是那句話:等到攻城時,不需爾等先擊,只管在後鼓譟!”

三人應聲:“諾!”

安排好水賊,關羽這才命本部軍士裡的幾個軍官過來,給他們分派任務。

關羽此次雖然帶的軍士不多,只有二百多人,卻都是劉備部中一等一的精銳,其中軍官所佔的比例很大,單隻隊率就有三個,曲軍侯也有一個,其餘如屯長、什長、伍長之屬更是繁多。

關羽這次叫過來的幾個軍官都是隊率以上的,共有四人,他一一給他們分派任務。

先是令一個隊率帶三十人做爲先鋒。

他命令道:“我與城中已然約好,未時三刻我部攻城,令他們到時響應,由內奪門。汝與此三十軍、吏皆在甲外裹布衣,先我部行,伏至南城門外,到時聞城內聲起,便可先突擊入內,控制城門,不使有失。”

這個隊率應令。

再令一個隊率帶二十人爲後陣。

關羽命令道:“汝帶二十精卒爲我殿後,需時刻注意那數百水寇,倘使有變,或有臨陣而逃者,汝可斬之!”

這個隊率應令。

最後是餘下的那個隊率和另一個曲軍侯。

關羽令道:“汝二人各帶五十人,爲我左右翼,從我攻城!攻入城中後……”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看向那個曲軍侯,令道:“汝即由陶曼爲前導,疾擊縣寺,尋找縣中守將和縣令等吏,盡斬擒之,並示衆,使城中軍民知道。”

這個曲軍侯應令。

接着,關羽又看向剩下的那個隊率:“汝則與張濟合兵,奪取城樓。”

張濟,即是被關羽命令殿後的那個隊率。

這個隊率應令。

關羽的軍令傳命完畢,他最後又說道:“此戰雖有數百水寇、百餘徐縣內應及數十闕宣莊中的劍客爲我軍助戰,但汝等需得牢記:開戰後能夠依賴的只有我們自己人,徐縣內應和闕宣莊中的劍客還好,尤其是那數百水寇,萬不可倚重。”

不管是戰鬥力,抑或是信賴力,那數百水賊和徐縣內應,以及闕宣莊中的劍客,的確都是遠不及關羽的本部軍士的,他們這些人,正如關羽所說,徐縣的內應和闕宣莊中的劍客還好一點,因爲他們的身家性命都懸掛在這一戰上了,倒是不必擔憂他們隨時會“反戈一擊”,可那數百水寇可就說不準了,打順風仗的時候,固然他們不會有二意,然而一旦戰有不利,這些人說不定就會一鬨而散了,畢竟他們在徐縣沒有恆產,大不了再逃入湖中當賊寇就是。

這四個軍官應諾。

看了看時辰,日在天中,已過午時。

又等了會兒,掐算時間,估計那先走的三十餘莊中劍客已經入了城了,關羽乃令本部軍士以及那數百水賊出莊,按照定下的部署,分成前、中、後三軍而行,奔向徐縣。

那先行的三十軍、吏以布衣在外,散行急到徐縣城外時,還不到未時。

他們伏在城外的林中田間,仰望北邊不遠處的城池。

只見城門雖然緊閉,可是城頭上的旗幟卻不整齊,雖有兵士在城頭駐守,可卻矛歪戈斜,毫無森嚴景象,更時或看到有守軍的軍士湊到一處交頭接耳,又或者看到有守軍的軍官從城頭上匆忙過往,也不知都是在幹些什麼。

帶隊的這個隊率心道:“我軍二十六日出的東陽縣,二十七日夜便攻下了淮陵,一日夜間行軍一百四十里,並拔縣克堅,一舉拿下淮陵,已是突入下邳郡南腹地,抵至淮水南岸,……如此神速,這般鋒銳,真如破竹,委實不可擋,也難怪城中的軍心惶恐。”

本是急行十餘里來到的城外,甲外又有布衣,穿得也略厚,這個隊率和那三十名軍、吏們的身上都出了點汗,正當午後,陽光曬在身上更增暖意。

四周的林木早掉了葉子,唯餘堅硬的樹杈和粗粗細細的樹幹指向天空,田野中亦早空曠,唯存野草之類,頑強地生長在乾燥的土地上。

日曬雖暖,而景色卻未免蕭瑟。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景色,或許才更適合即將展開的這場渡淮之後的奔襲城戰。

日漸西移,未時已至。

復等一會兒,時到三刻。

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5 冀董幽田兩名俊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 東漢諸侯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8 程嘉獻策難吳輯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6 五日九戰(上)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38 荀攸來訪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4 招攬樂進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46 可憐的胡/平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0 邊文禮攘臂不齒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60 文直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1 朋黨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42 馮鞏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32 荀衢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4 張讓賓客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 遍觀諸郡(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
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5 冀董幽田兩名俊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 東漢諸侯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8 程嘉獻策難吳輯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6 五日九戰(上)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38 荀攸來訪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4 招攬樂進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46 可憐的胡/平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0 邊文禮攘臂不齒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60 文直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1 朋黨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42 馮鞏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32 荀衢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4 張讓賓客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 遍觀諸郡(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