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

次日一早,荀貞、孫堅除留了數千守營兵士外,盡出步騎,分作兩路,一路亦數千人,列陣於太谷關外,以防關中的董兵出關,另一路則爲主力,又分作兩部,一部由孫堅親率,擊胡軫、呂布、徐榮營之正面,一路由荀貞坐鎮,列於胡軫、呂布、徐榮營之側面,爲孫堅呼應。¤,

荀、孫數萬步騎一動,太谷關外頓煙塵卷天,囂聲振地。

胡軫、呂布、徐榮營中,在荀貞、孫堅出兵之始即已得軍報,三人已有準備。

當荀貞、孫堅出兵列陣時,徐榮建議遣一部精銳,先出營逆襲,而被胡軫拒絕。

胡軫以爲:“賊兵衆,而吾兵少,不宜出迎,應當固守。”並認爲,“賊兵雖衆,而如吾兵固守,吾營亦難下也。”徐榮再次請求,甚至說出“願親帶本部三千,出營逆擊賊衆”,但仍被胡軫拒絕,他帳下有人怪言怪語,說道:“徐將軍主動請纓,欲親帶兵卒出營,也不知是真的要去逆擊荀賊,還是想要陣前倒戈?”話到這個程度,徐榮只能忍住憤怒,不再多言了。

徐榮和胡軫意見相左,徐榮兩次請戰時,呂布在邊兒上。

呂布雖是性格曠慢,但到底也是久經沙場,並生性悍勇,在敵衆我寡、我軍又是剛敗一場的這個情況下,他其實是贊同徐榮的意見的,也認爲應當先發制人,以提振士氣,可因爲胡軫兩度放言說“要斬一二青綬”及當衆面辱他之故,卻是一言不發。

於是,董兵龜縮營中,眼睜睜看着荀貞、孫堅排兵佈陣,直到荀、孫陣勢列成。

如是荀貞先擊的話,在陣勢列成後,他可能會先遣小部隊試着攻擊一下董營,然後再大舉進攻,可孫堅卻不然,他省過了試探的環節,陣勢剛成,他就直接遣主力進擊。

不但直接就遣主力先擊,而且孫堅幾乎是直接就盡出帳下上將,程普、韓當、祖茂、吳景、孫賁、孫河六人被孫堅一次性地全都派了出去。

六支孫兵,分作兩部。

一部由吳景、程普、祖茂組成,一部由孫賁、孫河、韓當組成。

兩部兵馬同時進攻董營,一支擊董營正門的左側,一支擊董營正門的右側。左側的由吳景先擊,右側的由孫賁先擊,戰有稍頃,左側換程普上,右側換孫河上,如此類推,左右兩部中的各三支人馬輪流上陣,卻是打起了車輪戰。而孫堅自帶千許騎卒和兩千步卒,列在董營正門的前方,一方面是督戰兩側,一方面是虎視眈眈,只等董營露出破綻,便要親上陣補刀。

遙望着董營正面一下就殺聲盈耳,荀貞顧對身邊的戲志纔等人說道:“文臺真猛鷙也!”

猛鷙是個形容詞,形容人勇猛,同時也可看作是一個形容詞加名詞的組合,“鷙”者,鷹、雕、梟之類的猛禽,猛者,兇猛,“猛鷙”者,荀貞這是在說孫堅真是一頭兇猛的鷹梟。

戲志才觀望董營應對,對荀貞說道:“胡軫,宿將也,徐榮、呂布亦皆沙場宿將,並皆勇悍,而今觀董營防禦,雖然暫時勉強擋住了孫侯的進擊,而戰方片刻,卻就已顯疲軟。胡軫、呂布、徐榮三將不和,董兵的軍心果然已亂,以至調度無方,……孫侯離破營不遠了!”

程嘉不太懂兵事,聽得戲志才這麼說,連忙就對荀貞說道:“君侯何不遣兵出擊?”

荀貞明白他的意思,這卻是不願讓破董兵營的功勞獨被孫堅得去。

但是荀貞何等人也?凡有雄心壯志,又智慧明睿之人,往往是不在乎眼前一點利益得失的。既然已經說了由孫堅先擊,荀貞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和孫堅搶這點功勞。

他笑答程嘉道:“我與孫侯自起兵出郡以來,凱歌連奏,勢如破竹,破眼前董兵此營是早晚之事,取下太谷也是必然之事。君昌啊,我所想要的不是董營,也不是太谷,你可知我想要的是什麼?”

程嘉不知荀貞之意,無以答對。

郭嘉年紀輕,資歷淺,雖得荀貞愛用,但在諸文吏中的班次卻不能不靠後,他列在諸人末尾,聽到了荀貞此話,見程嘉無以對,遂朗聲答道:“君侯所欲者,必徐榮是也。”

荀貞哈哈大笑,喚郭嘉近前,撫其背,對左右諸人說道:“知我者,奉孝也!”擡眼望了望遠處的戰況,又顧盼左右,說道,“設若能得徐榮,眼前的這個董營,那邊的那個太谷關,何足道哉!便是再有兩座董營,兩個太谷,只要有徐榮在我帳下,我也能把它們給破了!”

荀貞誇獎徐榮的話不算大,以徐榮過往的戰功看,他的確有這個能力。

然而沙場之上,戰將們最是爭強好勝,他們最不樂意聽的便是“別人比自己強”,甘寧、姚頒、凌操、潘璋自前番立下功勞後悉被荀貞調到帳前,聞得荀貞此言,潘璋頓先出列,他伏地叩拜,大聲說道:“何需徐榮!璋願請兵三千,即刻便能爲君侯破眼前董營,取太谷之關!”

甘寧、姚頒、凌操晚了一步,但也立刻都出列下拜,俱道:“願爲君侯破營取關!”

姚頒和潘璋不和,兩人初見面時,潘璋就在荀貞面前落了姚頒的臉面,雖因荀貞之勸和,兩人沒有再發生更激烈的衝突,可姚頒難免心中銜忿,更是大聲說道:“不用三千,只需兩千甲士,頒即能爲君侯取胡軫、呂布首級來!”

荀貞笑着將他幾個扶起,說道:“今擊董,太谷只能算是首戰,破了太谷後還有許多仗要打,卿等不要着急,且收斂性子,養精蓄銳,將來少不得有你們的仗打!”

說話間,猛然聞得遠處鼓聲大作。

荀貞舉目望之,見卻是兩部進擊的孫兵中已有一部擊破了董營,看方位,應是擊董營左側的吳景、程普、祖茂部先拔了頭籌。荀貞轉望天色,方過午時,此時距離開戰過去纔剛兩個時辰。荀貞再遠望戰況,遙遙見得原本靜立不動的孫堅大旗很快就動了起來,跟隨在孫堅陣中的那千餘騎卒、兩千步卒跟隨着大旗前進的方向,於雄渾激昂的鼓聲中,在烈日下招展奔行,捲起滾滾塵土,便如一頭餓極噬人的猛虎,直撲向董營被擊破的地方。

董營寨牆已被攻破,孫堅這等猛將再一上陣,董營肯定是守不住了,現在到荀貞遣兵之時了。

荀貞說道:“董營將傾!”看向立在左近的甘寧四人,令道,“卿等即帶本部,立刻出陣,截董兵退路!”

甘寧四人大聲應諾,正待要走,荀貞又叫住他們,叮囑說道:“不求多殺傷董兵,務必要得徐榮給我!”

四人再又應諾,各奔回本部,點兵出陣。

甘寧四人合兵,也不過只有三兩千罷了,只憑這三兩千人馬,是難以擋住全部董兵的潰亂逃跑的,荀貞又令中軍校尉趙雲:“子龍,點兩千兵馬,你也去截董兵。”

趙雲應諾,自點兵出陣。

荀貞現下列陣於董營之側,本部兩萬多人馬都沒有參與到戰鬥中,他可調動的部曲很多,但當下之時,他誰也沒調,只調了甘寧、趙雲等五人出戰,這是要送戰功給他五人。

甘寧四人新投,無足夠的戰功則難立足軍中,而趙雲自領中軍以來,位在三軍之中,常從荀貞左右,凡戰,參與得不多,較之許仲、荀成等,他的戰功相對較少,故而荀貞此次只調了他五人出擊。

戲志才轉顧太谷關,對荀貞說道:“惜乎太谷守將不敢出兵救援胡軫等,要不然倒是可以趁機一併把太谷拿下!”

眼見得戰事順利,諸人都心情輕鬆,荀攸笑道:“胡軫一敗,太谷孤立無援,得之不難。”

果如荀貞所料,孫堅一上陣,孫兵那邊的攻勢立刻就增快了好幾分,董營的兵士再難抵禦,只不過稍微又抵擋了一陣,便潰敗開來。隔得遠,荀貞看不到董營內的亂局,但卻能看到董營的後門、側門都紛紛打開,一股又一股的董兵從中奔逃出來,四散潰走。

趙雲、甘寧、姚頒、潘璋、凌操五人早帶兵趕到,分頭圍追,截擊廝殺。

一時間,戰場上,以偌大個董營爲中心,營內是從正面突殺進去的孫兵將士,營外周邊則盡是荀貞的兵卒,營中董兵奔逃無路,死傷無算,營外的董兵被荀兵四下截擊,也是死傷遍野。

荀貞居於陣中,觀看戰事。

兩刻多鐘後,甘寧遣人來報:陣斬胡軫部將華雄。

又一刻鐘後,趙雲遣人來報:陣斬呂布部將成廉。

華雄、成廉,這都是涼州兵、幷州兵裡的有名悍將,而荀貞聞之,卻只是令給甘寧、趙雲記功而已,沒有什麼歡喜之色。

又一刻多鐘後,凌操遣人來報:得胡軫主簿某某。

姚頒、潘璋也相繼來報,或陣斬某人,或生擒某人,各有戰功。

荀貞卻是一直毫無喜色。

荀彧知他心思,叫來傳令兵,命道:“速去傳令諸校尉、司馬,命尋徐榮。”

便在此時,一騎疾馳而來,到得近處,騎上來報信的兵卒滾落下馬,喜形於色,大聲報道:“凌司馬擒得胡軫!”

程嘉諸人聞之,俱皆向荀貞賀喜。程嘉喜道“胡軫乃董賊麾下重將,凌司馬今得胡軫,可爲上功。”

剛纔凌操得了胡軫的主簿,主簿是主官的近臣,那個主簿肯定是和胡軫在一起的,即便沒在一起,離得也不遠,而胡軫的本部兵馬又在前一戰中損失極多,想來逃命之時,護衛在他左右的親兵也不會太多,那麼凌操此時生擒得胡軫,卻也並不令人太多驚喜。

不過正如程嘉所說,胡軫是董卓帳下的重將,位在呂布、徐榮之上,能和他相提並論的董軍將校只有寥寥數人而已,如今凌操生擒得了胡軫,確是一份上功。

然而荀貞還是無有喜色,命人給凌操記下功勞,對傳信的這人說道:“凌司馬擒得胡軫,固爲大功,而得一個胡軫何用?告訴凌司馬,如得徐榮,我給他記奇功一件!”

功分高低,奇功乃是最高的功勞了。

要說起來,徐榮雖有能力,可也有缺點,真要比較的話,得胡軫是件“上功”,得徐榮最多也是件“上功”,而荀貞卻許下“奇功”之諾,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並非是單純因爲徐榮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因爲“故人之情”。

然而,荀貞雖是許下了“奇功”之諾,直到戰場上的董兵越來越少,要麼是逃掉了,要麼是被殺被俘了,所剩不多的時候,還是沒有人來報擒獲了徐榮。

荀貞的神態漸焦急起來。

程嘉說道:“徐榮固善戰者也,而君侯帳下諸校尉、司馬,善戰者甚衆,便不得徐榮,亦無甚可惜,君侯緣何焦躁?”

荀貞嘆道:“先時,我使反間之計,乃是因兩軍對陣,爲了取勝,迫不得已,今徐榮兵敗,他如歸洛陽,卻或就會因爲我的反間計而受小人讒言,萬一董卓信之,他怕難保性命。今我欲得徐榮,非是因他善戰,而是實不願因我之計而使他被害啊!”

程嘉方知荀貞心意,不覺讚歎說道:“如君侯這般仁厚的,我只在史籍裡見過啊。”

眼看日落近暮,荀貞都快要放棄之時,趙雲遣人來報:“得獲徐榮!”

荀貞大喜。

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 勢先造成計乃行23 大獲豐收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36 第三兄弟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9 鍾繇25 鄉有野賢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 豫州乳虎第一威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1 仲業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6 決勝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40 蹴鞠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4 牆下相托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5 出城激戰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82 光陰似苒流如箭45 得士親附9 書箋反覆修棧道1 雙喜臨門(上)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5 出城激戰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3 破敵(下)53 滅族(上)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 初雪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46 恩威並施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31 程普諫止回師救6 尋賢不遇(下)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2 旋舞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6 什伍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 勢先造成計乃行46 可憐的胡/平51 動手前夜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 二李陰與澤賊通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72 凌霄鴻鵠潁陰侯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89 從徵汝南(中)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6 恩威並施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1 故事26 威震郡北3 殺人49 登門10 查封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
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 勢先造成計乃行23 大獲豐收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36 第三兄弟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9 鍾繇25 鄉有野賢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 豫州乳虎第一威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1 仲業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6 決勝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40 蹴鞠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4 牆下相托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5 出城激戰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82 光陰似苒流如箭45 得士親附9 書箋反覆修棧道1 雙喜臨門(上)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5 出城激戰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3 破敵(下)53 滅族(上)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 初雪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46 恩威並施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31 程普諫止回師救6 尋賢不遇(下)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2 旋舞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6 什伍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 勢先造成計乃行46 可憐的胡/平51 動手前夜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 二李陰與澤賊通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72 凌霄鴻鵠潁陰侯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89 從徵汝南(中)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6 恩威並施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1 故事26 威震郡北3 殺人49 登門10 查封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