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

薛禮說道:“荀公愛民,讓人敬佩,只是鄙郡兵少民寡,恐難與荀公共舉此事。”

聽得他這麼說,劉備、郭嘉對視了一眼,兩人與關羽起身,行禮告辭。

這出乎了薛禮的意料,沒想到劉備、郭嘉這麼幹脆?

薛禮下意識地看向倉由。

倉由也很驚訝,見劉備三人已經行過了禮,看着是真要轉身就走,急忙倉促離席,說道:“君等遠道而來,道路寒苦,當在鄙郡休息兩日方是,何必着急就走?”

劉備神態忠厚,言辭客氣地說道:“我等不是回廣陵。”

“那是?”

“我家府君還給了我等另一項任務,需我等儘快完成。”

“是何任務?”

“我等臨行前,我家府君交代:彭城薛公惜民重義,或不會願興兵戈,如果被薛公拒,可入沛郡,向孫將軍借兵。”

倉由怔了一怔,說道:“向孫將軍借兵?”

“正是。”

劉備頓了一頓,衝着堂上呆坐的薛禮又行了個禮,笑道:“待到那時,少不了還要再請薛公幫忙。”

“請我幫忙?”

“夾而擊之,兵法之道。來日取下邳,我家府君由南而發,孫將軍則必會由北而下,由北而下,自就少不了要嚮明公借道。”

薛禮心中咯噔一跳,頭個想到的便是“假道滅虢”的故事,心道:“借道?借道!”臉上不能再保持端嚴的神色,眼中透出了駭然和驚懼,眼見劉備、郭嘉都是嘴角帶笑的模樣,心中又不由想道,“莫非剛纔他倆請我出兵相助荀貞,只是在爲孫堅找假道我彭城的藉口?”

他追悔不已,後悔不迭,只悔剛纔沒用答應劉備、郭嘉的請求,可自矜身份,不願因此露怯,卻又不好立刻改口,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倉由。

倉由也是心中驚駭,孫堅兵精將勇,如由他率兵入境,這彭城的主人不必多說,肯定是要換一個人來當了。

他忙堆出笑容,擋住劉備等人的路,不讓他們走,說道:“君等稍駐,且莫急走。荀公興兵,上順朝廷,下應百姓,此大義之舉也,正如玄德兄適才所言,我家府君也是一個愛民重義的人,對此事,斷然不會袖手旁觀,只是,至於該到底如何襄助荀公,我等不妨再細細商議。”

劉備、郭嘉再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笑意。

“要求薛禮列兵郡界,以牽制陶謙部分兵力”之事,也就是他們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經成了。

確如劉備、郭嘉所料,在接下來的會談中,薛禮痛痛快快地答應了荀貞的要求。

郭嘉趁機又提出了兩個附加的要求,一個是買糧,一個是買鐵,上頭有“孫堅借道”壓着,薛禮這回沒有再有半點推脫,一點折扣沒有打的,完全答應了郭嘉的所請,不但答應所請,還因荀貞興兵是“順天應民”之舉,而主動提出願意給荀貞一個低價。

當晚,劉備、郭嘉、關羽等在彭城郡府住了一夜。

次日,諸人辭行,薛禮親將之送出府門,倉由則把他們送出了縣門。

離開了彭城縣,郭嘉勒馬暫停,回顧縣城,對劉備說道:“薛彭城眼高手低、膽薄志遠,今迫於威懾,雖答應了君侯的要求,可這個‘答應’,實在是不很可靠啊。”

“他既已應下,豈還有反悔之理?”

“我是擔憂陶恭祖啊。”

“奉孝的意思是?”

“不錯,我正是憂陶恭祖會遣人來拉攏薛彭城。”

陶謙和薛禮雖然不對付,但就目下的形勢而言之,陶謙和薛禮之間的矛盾已不是他們彼此間的“主要矛盾”,他們兩人各自現在所要面對的“主要矛盾”,都已經變換成了荀貞。

荀貞如得下邳、徐州,陶謙將無立身之地。

而就不要說得徐州,荀貞只要得到下邳,他的兵馬就隨時可扣彭城之門,對薛禮來說,這便是陶謙之外,又多了一個威脅。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陶謙是極有可能遣使來見薛禮,與薛禮定盟的,而從薛禮一貫來的表現看,他還真是十有八/九就會答應陶謙的盟約。

一旦薛禮答應下陶謙,希望他牽制陶謙部分兵力的這個目標,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達成了。

劉備說道:“此事確有可能,那以奉孝高見,該如何應對纔好?”

“這一點,你我能看出來,君侯又豈會看不出?君侯所以仍舊還是遣我等來見薛禮,所爲者,不過‘上下兩求’罷了。”

“‘上下兩求’?”

“如薛禮果肯誠心相助,列兵郡界,自是最好不過,此爲‘上求’;薛禮如不肯相助,改與陶謙爲盟,而有你我來這一趟,嚇他一嚇,料他定然也不敢直接出兵相助陶謙,此爲‘下求’。”

“若非奉孝說明,我是怎麼也領會不了君侯的這兩重目的。能人高士,果非愚者可及。”

郭嘉一笑,說道:“校尉寬厚誠義,能得人死力,人傑是也,何需過謙至斯!”

劉備、郭嘉、關羽等順利完成使命,自歸東陽。

回到東陽,兩人上書荀貞,把見薛禮的詳細經過,以及薛禮願低價賣糧、賣鐵,並及在下邳沿途的所見都一一寫得清楚,隨之,遣人快馬送去郡府,面呈給了荀貞。

這時,已是初平二年,過了正旦數日了。

……

這個新年的正旦,陶謙過得很不痛快。

大早上的,他獨坐在書房中,說是看書,其實完全看不進去。

不痛快的原因有好幾個。

總的來說,可分爲兩塊,一塊兒是私事,一塊兒是公事。

私事這方面主要是兩件事。

一個是他的兩個兒子還是那麼不靠譜,不能委以重任。眼看着每過一年,陶謙就老一歲,歲月相催,而徐州這麼大的一塊基業,卻竟似是後繼無人。

一個是他後宅兩個得寵的妾侍爭風吃醋,不管陶謙見到兩人中的誰,這人都必會說另一個的壞話,讓陶謙想在溫柔鄉里避開一點現實的無奈也是不能。

公事這方面主要也是兩件事。

一個是正旦這天,來謁見他,或給他送禮恭賀新年的人比往年少了一些。

一個是他召臧霸來見,臧霸來雖是來了,可一見面就是要兵要糧。

私事也好,公事也罷,陶謙其實自己也知,之所以他會覺得公私不順,事事不諧,不管看見什麼都覺得不痛快,歸根結底,根子還是在荀貞身上。

這世上若無荀貞,或者如果荀貞不在徐州,那今年的正旦,本該是這幾年來陶謙過得最痛快的一個正旦了。

董卓亂政,天子遷去了長安,關東無主,諸侯興起,沒有了朝廷的綱紀詔令,放眼看周邊無不是兵強者爲雄,當此這般數百年難逢的良機,他坐擁一州之地,這是何等的好運道?本該此時此際,正是英雄丈夫大展手腳、以立事業的絕佳良機!若無荀貞,至遲到今年春夏,他自覺就可把彭城、廣陵徹底納入手中,然後再以五郡爲資,北上南下,西出中原,即便成不了千秋偉業,追隨春秋時齊桓公的事蹟,做一個“九匡諸侯”的霸主卻不是沒有可能。

只奈何,世上有一個荀貞,這個荀貞還偏偏就在徐州!

想起前兩天廣陵的細作來報:近日廣陵兵調動頻繁,糧秣徵運,荀貞似有興兵之意,陶謙更是覺得心頭髮堵,丟下手上的書,看向室外,見院中樹木凋零,枯枝萎幹,越發不痛快起來。

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8 捕人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1 督郵屬吏29 鍾繇14 守城初戰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33 再見遲婢22 文高初見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30 奉先馳雄擊汝南90 從徵汝南(下)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95 會師城下(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8 遍觀諸郡(下)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8 範繩34 馮家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81 擒賊先擒王(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7 敬老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從徵汝南(中)8 守職歲滿乃爲真38 陰入縣寺持短長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7 舉薦戲忠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66 急擊則負緩則勝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0 查封44 高家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4 而今本爲多事秋39 得二荀舉薦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0 文直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 本初何如伯珪強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2 光和六年(下)65 邀得念舊仁厚名37 起行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55 買馬(上)1 光和六年(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5 冀董幽田兩名俊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
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8 捕人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1 督郵屬吏29 鍾繇14 守城初戰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33 再見遲婢22 文高初見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30 奉先馳雄擊汝南90 從徵汝南(下)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95 會師城下(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8 遍觀諸郡(下)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8 範繩34 馮家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81 擒賊先擒王(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7 敬老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從徵汝南(中)8 守職歲滿乃爲真38 陰入縣寺持短長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7 舉薦戲忠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66 急擊則負緩則勝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0 查封44 高家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4 而今本爲多事秋39 得二荀舉薦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0 文直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 本初何如伯珪強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2 光和六年(下)65 邀得念舊仁厚名37 起行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55 買馬(上)1 光和六年(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5 冀董幽田兩名俊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