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

袁紹寫成書信,遣人送去酸棗和陽翟。

不過在他這兩封叫荀貞和曹操聯兵擊董的信到前,荀貞就已經在和孫堅商量進兵之事了。

孫堅順利入主潁川郡府後,荀貞就開始考慮起兵的事,只是因爲邯鄲榮等三人的到來,此事稍微耽擱了一下。卻說那日迎了邯鄲榮等人入營,歡敘整日,當晚,荀貞安排了筵席,給他們接風洗塵,次日,任邯鄲榮、蒲滬皆爲別部司馬,他們帶來的那總計千許人馬就由他兩人分別統之,邯鄲榮統帶五百邯鄲子弟,那四百中丘壯士由蒲滬掌領,盧廣則爲邯鄲榮之輔。

安排好了邯鄲榮、盧廣、蒲滬三人,荀貞把孫堅請到自家帳中,與他議事。

帳中無有別人,只有他兩個人。

荀貞把曹操邀自己進兵的信拿給孫堅看,待他看罷,說道:“文臺,曹將軍邀你我共進兵擊董,卿意下如何?”

“我來潁川與卿會師,便是爲擊董而來的,此事正是應該。”

荀貞在他問前就知道他會這麼回答,大喜說道:“如此,卿是願與我和孟德共擊董卓了?”

“然也。”曹操信中寫了酸棗諸軍不願進兵,孫堅看到了,在應了荀貞一句後,他冷笑一聲,又不屑地說道,“酸棗諸公俱以義起兵,而今聯軍屯結,何止二十萬衆,步騎連營,百里不足以駐,如此聲勢,並曾設壇盟誓,狀極慷慨,而卻到最終竟無一人敢進兵擊討,虧得有曹將軍在彼處,勇敢言戰,要不然他們這所謂的‘酸棗聯軍’勢必會成爲天下人的笑柄。”

“酸棗諸公或許另有思量,他們願意進兵固好,他們不願意,有你、我、孟德,還有鮑允誠,也能與董卓一戰了。只是,文臺啊,我再三思之,以爲在進兵擊董前卻還有兩件事需得先辦。”

“卿且莫言,讓我猜上一猜。”

“你說。”

“這第一件事,定是糧。”

“正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這一路北上,沿途幾乎未得補給,從長沙帶出來的那點糧已所剩不多,料卿軍亦如是。大戰將起,這糧秣,確是需得先備好。”

“卿以爲,這糧秣該從何處備?”

“我得卿所表,今爲潁川太守,這糧,自是當從潁川出,只不過,你我兩軍合兵,共計三萬餘衆,人吃馬嚼,日耗極大,只靠潁川一郡,或是難以盡供。這不足之數?恐怕就只有從別處來了。”

孫堅說到這裡,他與荀貞相對一笑。

“這不足之數,恐怕就只有從別處來了”,還能從哪裡來?只有孔伷那裡了。

孔伷這次起兵,雖有郡國不怎麼響應,如陳國,是因爲他親自去了其國內要兵,才勉強給了他兩千人馬,又如沛國,沛國的國相袁忠壓根就不支持袁紹這些人“舉兵向朝”,一個兵卒都沒給孔伷,但是不管是出兵的還是沒出兵的,全州六個郡國卻都出糧了,豫州富庶,六郡出糧,舉全州之力,加上早前州府府庫中所存的食糧,孔伷現如今手裡的糧食可着實不少。

荀貞說道:“我所說二事,第一是糧,文臺你猜對了,那這第二事,卿以爲是何?”

“你我聯軍三萬餘衆,看似不少,然新卒居多,堪用者實不多也,難以克堅,董卓部下或涼州老卒,或洛陽精兵,戰力甚強,牛輔、呂布、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諸將亦皆驍悍,以你我這難以克堅的三萬餘衆擊之,勝數不大,這第二事,定是問孔豫州借兵了。”

荀貞拍手笑道:“知我者,文臺也。”

孫堅說道:“只是,借糧容易,借兵怕卻不易。”

“在我看來,卻是借兵容易,借糧不易。”

“噢?那我便和你打個賭,如何?”

“什麼賭?”

“我去借糧,卿去借兵,看誰能先借到,先得者爲勝。”

“賭注爲何?”

“來日出兵擊董,勝者可爲先鋒。”

董卓兵強,涼州鐵騎天下聞名,被他兼併的洛陽諸軍也有不少是敢戰精卒,戰鬥力很強,其帳下諸將亦皆兇悍,尤其呂布,那是一等一的猛將,董卓手上的悍將夠多了,稱得上“猛將如雲”,可爲了拉攏呂布,卻也竟會不惜使出和他“誓爲父子”的手段,並又是擢爲中郎將,又是拜爲都亭侯,恩賞有加,以此就足可見其強,其餘如李傕、郭汜、徐榮等也都是出類拔萃的虎臣,可以預見,等到來日荀貞、孫堅聯兵進擊時,這“先鋒”位肯定是個苦差事,可孫堅卻把這個“苦差事”當作勝者的賭注,不說別的,只這份雄烈的豪氣就讓荀貞佩服不已。

孫堅這般雄猛,荀貞自不甘居後,痛快應道:“好!那就一言爲定。”

“勝者爲先鋒。”

“負者吃風塵。”

“吃風塵”,意自便是跟在“先鋒”的後邊喝風吃塵了。

兩人擊掌爲誓,又是相對一笑。

兩事議定,孫堅要回軍中,他臨走前,對荀貞說道:“我還是覺得借糧容易,借兵不易,我不佔你的便宜,今天我不動,多給你一天時間,待到明日我再去找孔豫州借糧。”

荀貞笑道:“那你怕是就要輸定了。”

孫堅哈哈一笑,卻仍是不信荀貞所言。

送走了孫堅,荀貞召來戲志才、荀攸、荀彧、程嘉等人,把和孫堅的打賭以及賭注告訴了他們,說道:“文臺以爲借糧易,借兵不易,卻是忘了我可是潁川本郡人。”

程嘉笑道:“這個賭,君侯贏定了。”

荀貞笑道:“我卻也不佔文臺的便宜,今天咱們也不動,待到明日一早,卿等便各行其事吧。”

戲志才諸人應諾。

卻是:自孔伷到潁川后,荀貞雖與他見得不多,卻也沒閒着,除每天在軍中操練士卒外,並還連日遣使戲志才、荀攸等人分別造訪豫州軍中的諸路將校,時至今日,凡是有積極進軍、出討董卓之意的將校都已被戲志纔等人說動,願意待到荀貞出兵時,與荀貞聯軍並進。

這件事孫堅不知道,所以他覺得“借兵不易”。

認真說起來,荀貞在孫堅提出的這個“賭”上已經佔了便宜,所以在又得了孫堅的“一日相讓”後,他卻是不肯再佔孫堅的便宜,而是決定等上一天,和孫堅一起行事。

次日一早,天沒亮,孫堅就起來了。

他鼓足了勁就要贏這個賭,略微洗漱了一下,便叫來吳景、孫賁、程普、韓當、黃蓋、祖茂等人,說道:“我要去見孔豫州,卿等留下看守營壁,……大茂,你跟我去。”

大茂,是祖茂的字。

孫堅昨天他回來後就把他和荀貞打的賭告訴了吳景等人,吳景諸人皆已知。

此時見孫堅要去見孔伷,吳景呆了呆,轉頭望了望外邊的天色,雖已聞雞鳴,卻猶尚濃黑如墨,不見半點亮光,說道:“天還沒亮,現在就去見孔豫州?”

“貞之足智多謀,我昨天回來後越想越不安,他一再說借糧不易、借兵容易,說得那麼篤定,也許其中另有你我不知的玄虛,只恨我昨天未及深思,已承諾了讓他一天,要不然昨天我就去找孔豫州了!萬一輸給貞之,來日擊董,你我可就要跟在他後邊吃土喝風了,臉面上怎過得去?思及此,我一宿沒睡好,恨不得過了子夜時就去見孔豫州,哪裡還能再等得到天亮?”

吳景說道:“現在去見孔豫州也行,只是孔豫州先被將軍趕出郡府,現定懷恨在心,將軍只帶大茂一人去恐是不妥,請將軍稍候,我點上五百精甲,從將軍齊去。”

“何用那麼多人?我與大茂兩人足矣。”

諸人見他意決,只得應諾。

孫堅、祖茂兩人遂出帳披甲,牽了坐騎,在吳景等人的簇擁下出了大營,隨即翻身上馬,各舉了個火把在手,以映道路,馳騁往去豫州的軍駐地。

孔伷被孫堅趕出了潁川郡府後,無臉面再住城中,便搬到了豫州軍裡邊住。

他連自住的郡府後宅都沒能保住,更就別再想着去奪荀貞的營壘了,這兩天,豫州軍正在忙着建築營寨,四萬多步騎用來長期駐紮的大營沒那麼好建,直到今日才也只建好了個大概,不過轅門已然建好,孫堅等人到時,應該是營中剛有人出去不久,轅門尚未盡閉,虛掩着。

見孫堅、祖茂兩騎持火把奔至,轅門守將出來在門口迎住,行了個禮,問道:“將軍踏夜而來,敢問是爲何事?”

孫堅把孔伷趕出了郡府後宅,雖是纔到潁川不久,名聲已振,豫州軍中很多將校都認識他,這個轅門守將亦識得孫堅模樣,——也正因爲是見孫堅來了,他才主動迎出,小心詢問。

孫堅也不下馬,說道:“我來見孔豫州。”

“天色尚早,豫州恐尚未起。”

“不要緊,我去喚他起。”

轅門守將能守轅門,自是孔伷的親信,見孫堅來意不善,氣勢洶洶,面現爲難,說道:“這……。”

“我接到軍報,董卓遣步騎五萬,已入潁川郡界。軍情緊急,孔豫州爲我州刺史,卻怎能還高臥不起?你速速在前爲我引路、通報,如耽誤了軍紀,當以軍法從事。”

聽得董卓入侵,這轅門守將唬了一跳,不敢再多說,忙應了聲諾,轉過身,在前引路,帶着孫堅等人入了營中。孔伷在中軍住,離轅門甚遠,孫堅等到營外時天還黑着,到了孔伷帳前時天已微亮。這轅門守將請孫堅等先暫停步,然後快步來到帳外,給扈衛的親兵衛士轉述了下孫堅剛纔的話,帳外的衛士聽了,董卓步騎五萬犯境?也唬了一跳,連忙入帳內通報。

孫堅卻不耐煩在帳外多等,叫祖茂看住坐騎,獨身一人徑往帳中去。

轅門守將和帳外的親兵衛士有心上前阻攔,可見孫堅按劍昂首,氣猛如虎,卻又不敢攔,欲攔不敢間,孫堅已大步進了帳內。

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2 田使君退還平原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60 荀君爲政(下)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7 第一天(中)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2 初見一龍(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1 雪夜攻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 大計22 旋舞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5 出城激戰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荀君爲政(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 遍觀諸郡(上)79 毋要臨渴而掘井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3 路見白骨露於野29 鍾繇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 祖宗德澤在遺黎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9 誅滅沈家(下)42 馮鞏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 聞寇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1 除惡務盡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3 送糧90 從徵汝南(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1 督郵屬吏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 習射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 尋賢不遇(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2 旋舞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1 仲業4 初雪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 佳婦何人陳家女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5 命令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
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2 田使君退還平原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60 荀君爲政(下)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7 第一天(中)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2 初見一龍(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1 雪夜攻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 大計22 旋舞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5 出城激戰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荀君爲政(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 遍觀諸郡(上)79 毋要臨渴而掘井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3 路見白骨露於野29 鍾繇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 祖宗德澤在遺黎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9 誅滅沈家(下)42 馮鞏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 聞寇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1 除惡務盡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3 送糧90 從徵汝南(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1 督郵屬吏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 習射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 尋賢不遇(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2 旋舞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1 仲業4 初雪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 佳婦何人陳家女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5 命令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