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勢先造成計乃行

荀貞當即給孫堅回信,述說此策。

既然定下了舉朱儁爲盟主,以調停幽、冀之爭爲由,尋機軍事介入青兗的方略,那麼公孫瓚所謂表吳景爲河內太守的提議自也就不需接受了,孫堅現已擊破陳、樑,豫州境內除汝南尚有不少割據豪強以及魯國有黃巾肆虐之外,其它的地方大致都已被他掌入控中,他如是有意向外擴張的話,有了迎天子還舊都爲旗號,完全可以自取。荀貞在信中也述說了此層意思。

信中,荀貞問及到了趙昱的近況。

孫堅終於耗盡了耐心,懶得再與趙昱敷衍,於日前上書朝中,另表徐琨爲陳國相,卻竟是索性把趙昱扔到了一邊,並在表中斥責趙昱,說他沒有治民之能,昏聵無用。徐緄是孫堅的外甥,戰功卓著,現與吳景併爲孫堅帳下的兩個偏將軍,位與荀貞帳下的荀成、許仲可比,被孫堅表爲陳國相後,仍兼任偏將軍。趙昱性格剛強,被孫堅奪了職務也就罷了,還被孫堅誣衊指責,受此大辱,一病不起。孫堅倒沒有任他自生自滅,看在荀貞的臉面上,給他延醫用藥,只是趙昱此乃心病,再好的醫士也難醫治,到現在一直臥牀不起,不見好轉。

王朗、張昭等一些與趙昱交情不錯的徐州士人,紛紛上言荀貞,請求荀貞趕緊把趙昱接回徐州,別叫他真被孫堅給氣死在陳國了,可趙昱這脾氣很是沒辦法,荀貞特地遣人去了一趟陳國,專門接他回來,他偏不肯,以有辱王命爲由,堅持留在陳國,要與孫堅鬥爭到底。

這說來也是趙昱的一派“名士風骨”、“忠臣氣節”,荀貞只能由他。

信末,荀貞提到了駱俊的小妻,駱俊的小妻鄒氏已到郯縣多時,荀貞本有意把她送還豫章,然因慮她懷着身孕,擔憂道上顛簸,萬一遇賊受到驚嚇,導致流產反倒不美,見到鄒氏後,亦頗喜她的婉媚風姿,故遂乾脆把她留在了郯縣,叫遲婢、唐兒、吳妦諸女時常去看望她,加以照顧。陳芷是荀貞的正妻,出身名門,身份高貴,所以不需要由她親自照顧鄒氏的日常。

給孫堅的信送出後未久,孫堅的回信來到。

對荀貞的建議,孫堅大力贊同,表示強烈支持。

較之荀貞,孫堅和朱儁的關係更爲親密,而且比與徐州,豫州離中牟也更近,來往方便,是以,由孫堅出面,先私下裡秘密地和朱儁溝通。

朱儁初不願爲,他不是一個人在中牟的,他手底下頗有兵馬,這些兵馬是由他的家兵、部分他討伐黃巾時的舊部、部分原本洛陽地區的戍衛軍、河南尹的部分郡兵等所組成,孫堅和他家兵、舊部中的將校大多相熟,又再通過他們做朱儁的思想工作,最終將他說服。

於是,九月下旬,荀貞、孫堅聯名上表,傳檄海內,以討賊、勤王爲號,共推舉朱儁爲盟主,尊朱儁爲太師,要求各州郡停止一切內鬥,由朱儁總領,共西進征伐李傕等。

東海相邯鄲榮、琅琊相陳登、彭城相姚升、下邳相樂進、廣陵太守王朗、九江太守荀諶、陳相徐琨、樑相朱治、沛相袁忠等等,荀貞、孫堅控制範圍內的郡國長吏以及荀成、許仲、徐榮、吳景、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一干偏將軍、裨將軍、雜號中郎將也都並列署名錶內。

此道檄文一出,南北觀望。

北海相孔融、豫章太守陸康最先響應,這兩位是大忠臣,之所以響應全因是出自公心,繼而,荊州刺史劉表、江夏太守黃祖等也上表響應,他兩位卻是因想在與袁術的拉鋸戰中搶先佔據道義而才做出的響應,令荀貞沒想到的是,泰山太守應劭隨之也響應贊同。

“這是因爲看出了我的用意麼?”荀貞拿着府吏抄來的應劭之上表的表文,失笑自言,“即使看出了我的用意又何妨?以爲上一道表,即能使我無由收取泰山了麼?”

荀貞、孫堅又聯名上第二道表。

在此道表中,主要講的是軍事問題,既然荊、揚、青、兗諸州的一些州郡長吏都積極響應,那麼不能只動嘴皮子,擊討李傕等是需要兵馬的,荀貞、孫堅首先表態,願各出精兵五千,統歸朱儁指揮,並在表中明言,至遲半個月內他們兩個州的兵馬即能調集完成,催促響應的各州郡長吏也應儘快把交給朱儁的部隊派遣出來。

頭一道表只是在政治上的一個號召,凡是州郡長吏,乃至哪怕不是二千石,比二千石或者只要有點影響力的都可以上表響應,但這第二道表就是動真格的,一下即可看出各州郡長吏是否真心,並能看出各州郡的真實力量。

北海相孔融飽受黃巾攻擾之苦,自保不暇,又哪裡還有餘兵遣出?但他到底是個忠臣,東拼西湊,弄出了不到八百人的部隊。從北海去中牟,有兩條路,一條可經兗州,一條先到徐州,兗州的黃巾太多,孔融湊出的這支部隊先南下來向徐州,在出北海的途中,接連遭遇到了數股黃巾的侵擊,兵馬或逃或亡,十月初,艱難地進到徐州琅琊境內時,僅剩下了不到兩百人。

豫章境內的賊患遠沒有北海嚴重,陸康調了一千人的郡兵,北上入阜陵、九江,折往豫州,沒有與孫堅會合,直接穿過豫州境內,徑赴中牟。

劉表、黃祖正在與袁術交戰,當然不可能遣精兵相助朱儁,故而只是意思了意思,遣了千餘的兵馬,本是想繞過袁術的佔領區,經汝南去中牟的,結果剛入汝南郡,在郎陵、吳房間,就被剛投袁術不久的呂布引精騎突襲,大敗兵潰,除三百餘人逃歸之外,其餘的俱被殺俘。在與劉表、黃祖數月來的歷戰中,袁術這是頭次獲得大勝,喜悅非常,連贊呂布:君真飛將!

荀貞、孫堅又上第三道表。

在此道表中,荀貞、孫堅點名指向了袁紹、公孫瓚。

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4 賊困屋中17 虎狼之威(下)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 風雪夜刺(下)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 光和六年(上)17 第一天(中)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74 花開是爲迎卿來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2 馮鞏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7 鳳集西鄉(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1 虎士59 慨嘆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4 牆下相托76 演武薦賢(上)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41 一諾從來許殺身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7 虎狼之威(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0 曹孟德四策禦敵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0 名士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0 防寇9 結交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4 守城初戰52 最後的麻痹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26 招人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52 最後的麻痹54 滅族(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8 原師65 短歌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44 以退爲進郎陵說69 躋身才俊(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6 招人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2 文聘(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4 冀州牧迎節以徵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2 仲仁迫凌去檄書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20 牽掛者何
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4 賊困屋中17 虎狼之威(下)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 風雪夜刺(下)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 光和六年(上)17 第一天(中)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74 花開是爲迎卿來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2 馮鞏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7 鳳集西鄉(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1 虎士59 慨嘆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4 牆下相托76 演武薦賢(上)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41 一諾從來許殺身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7 虎狼之威(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0 曹孟德四策禦敵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0 名士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0 防寇9 結交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4 守城初戰52 最後的麻痹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26 招人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52 最後的麻痹54 滅族(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8 原師65 短歌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44 以退爲進郎陵說69 躋身才俊(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6 招人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2 文聘(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4 冀州牧迎節以徵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2 仲仁迫凌去檄書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20 牽掛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