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勢先造成計乃行

荀貞當即給孫堅回信,述說此策。

既然定下了舉朱儁爲盟主,以調停幽、冀之爭爲由,尋機軍事介入青兗的方略,那麼公孫瓚所謂表吳景爲河內太守的提議自也就不需接受了,孫堅現已擊破陳、樑,豫州境內除汝南尚有不少割據豪強以及魯國有黃巾肆虐之外,其它的地方大致都已被他掌入控中,他如是有意向外擴張的話,有了迎天子還舊都爲旗號,完全可以自取。荀貞在信中也述說了此層意思。

信中,荀貞問及到了趙昱的近況。

孫堅終於耗盡了耐心,懶得再與趙昱敷衍,於日前上書朝中,另表徐琨爲陳國相,卻竟是索性把趙昱扔到了一邊,並在表中斥責趙昱,說他沒有治民之能,昏聵無用。徐緄是孫堅的外甥,戰功卓著,現與吳景併爲孫堅帳下的兩個偏將軍,位與荀貞帳下的荀成、許仲可比,被孫堅表爲陳國相後,仍兼任偏將軍。趙昱性格剛強,被孫堅奪了職務也就罷了,還被孫堅誣衊指責,受此大辱,一病不起。孫堅倒沒有任他自生自滅,看在荀貞的臉面上,給他延醫用藥,只是趙昱此乃心病,再好的醫士也難醫治,到現在一直臥牀不起,不見好轉。

王朗、張昭等一些與趙昱交情不錯的徐州士人,紛紛上言荀貞,請求荀貞趕緊把趙昱接回徐州,別叫他真被孫堅給氣死在陳國了,可趙昱這脾氣很是沒辦法,荀貞特地遣人去了一趟陳國,專門接他回來,他偏不肯,以有辱王命爲由,堅持留在陳國,要與孫堅鬥爭到底。

這說來也是趙昱的一派“名士風骨”、“忠臣氣節”,荀貞只能由他。

信末,荀貞提到了駱俊的小妻,駱俊的小妻鄒氏已到郯縣多時,荀貞本有意把她送還豫章,然因慮她懷着身孕,擔憂道上顛簸,萬一遇賊受到驚嚇,導致流產反倒不美,見到鄒氏後,亦頗喜她的婉媚風姿,故遂乾脆把她留在了郯縣,叫遲婢、唐兒、吳妦諸女時常去看望她,加以照顧。陳芷是荀貞的正妻,出身名門,身份高貴,所以不需要由她親自照顧鄒氏的日常。

給孫堅的信送出後未久,孫堅的回信來到。

對荀貞的建議,孫堅大力贊同,表示強烈支持。

較之荀貞,孫堅和朱儁的關係更爲親密,而且比與徐州,豫州離中牟也更近,來往方便,是以,由孫堅出面,先私下裡秘密地和朱儁溝通。

朱儁初不願爲,他不是一個人在中牟的,他手底下頗有兵馬,這些兵馬是由他的家兵、部分他討伐黃巾時的舊部、部分原本洛陽地區的戍衛軍、河南尹的部分郡兵等所組成,孫堅和他家兵、舊部中的將校大多相熟,又再通過他們做朱儁的思想工作,最終將他說服。

於是,九月下旬,荀貞、孫堅聯名上表,傳檄海內,以討賊、勤王爲號,共推舉朱儁爲盟主,尊朱儁爲太師,要求各州郡停止一切內鬥,由朱儁總領,共西進征伐李傕等。

東海相邯鄲榮、琅琊相陳登、彭城相姚升、下邳相樂進、廣陵太守王朗、九江太守荀諶、陳相徐琨、樑相朱治、沛相袁忠等等,荀貞、孫堅控制範圍內的郡國長吏以及荀成、許仲、徐榮、吳景、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一干偏將軍、裨將軍、雜號中郎將也都並列署名錶內。

此道檄文一出,南北觀望。

北海相孔融、豫章太守陸康最先響應,這兩位是大忠臣,之所以響應全因是出自公心,繼而,荊州刺史劉表、江夏太守黃祖等也上表響應,他兩位卻是因想在與袁術的拉鋸戰中搶先佔據道義而才做出的響應,令荀貞沒想到的是,泰山太守應劭隨之也響應贊同。

“這是因爲看出了我的用意麼?”荀貞拿着府吏抄來的應劭之上表的表文,失笑自言,“即使看出了我的用意又何妨?以爲上一道表,即能使我無由收取泰山了麼?”

荀貞、孫堅又聯名上第二道表。

在此道表中,主要講的是軍事問題,既然荊、揚、青、兗諸州的一些州郡長吏都積極響應,那麼不能只動嘴皮子,擊討李傕等是需要兵馬的,荀貞、孫堅首先表態,願各出精兵五千,統歸朱儁指揮,並在表中明言,至遲半個月內他們兩個州的兵馬即能調集完成,催促響應的各州郡長吏也應儘快把交給朱儁的部隊派遣出來。

頭一道表只是在政治上的一個號召,凡是州郡長吏,乃至哪怕不是二千石,比二千石或者只要有點影響力的都可以上表響應,但這第二道表就是動真格的,一下即可看出各州郡長吏是否真心,並能看出各州郡的真實力量。

北海相孔融飽受黃巾攻擾之苦,自保不暇,又哪裡還有餘兵遣出?但他到底是個忠臣,東拼西湊,弄出了不到八百人的部隊。從北海去中牟,有兩條路,一條可經兗州,一條先到徐州,兗州的黃巾太多,孔融湊出的這支部隊先南下來向徐州,在出北海的途中,接連遭遇到了數股黃巾的侵擊,兵馬或逃或亡,十月初,艱難地進到徐州琅琊境內時,僅剩下了不到兩百人。

豫章境內的賊患遠沒有北海嚴重,陸康調了一千人的郡兵,北上入阜陵、九江,折往豫州,沒有與孫堅會合,直接穿過豫州境內,徑赴中牟。

劉表、黃祖正在與袁術交戰,當然不可能遣精兵相助朱儁,故而只是意思了意思,遣了千餘的兵馬,本是想繞過袁術的佔領區,經汝南去中牟的,結果剛入汝南郡,在郎陵、吳房間,就被剛投袁術不久的呂布引精騎突襲,大敗兵潰,除三百餘人逃歸之外,其餘的俱被殺俘。在與劉表、黃祖數月來的歷戰中,袁術這是頭次獲得大勝,喜悅非常,連贊呂布:君真飛將!

荀貞、孫堅又上第三道表。

在此道表中,荀貞、孫堅點名指向了袁紹、公孫瓚。

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5 原盼勸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6 東漢諸侯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82 擒賊先擒王(下)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8 雷霆6 本初何如伯珪強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1 唐兒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 仲仁迫凌去檄書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67 鳳集西鄉(上)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7 出身未捷身先死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4 鐵官見聞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7 山雨3 道左遇貴1 上任2 光和六年(下)5 冀董幽田兩名俊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94 願以區區當芹獻1 虎士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31 唐兒14 性格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0 歸家諸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6 本初何如伯珪強49 輜重已備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 虎士59 慨嘆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75 許縣陳氏18 第一天(下)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3 志纔出山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4 河南諸侯荀曹雄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9 太守長史兩不負1 謀北要在泰山郡26 決勝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45 欺人11 朋黨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9 許季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65 歸來解甲抵足眠
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5 原盼勸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6 東漢諸侯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82 擒賊先擒王(下)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8 雷霆6 本初何如伯珪強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1 唐兒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 仲仁迫凌去檄書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67 鳳集西鄉(上)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7 出身未捷身先死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4 鐵官見聞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7 山雨3 道左遇貴1 上任2 光和六年(下)5 冀董幽田兩名俊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94 願以區區當芹獻1 虎士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31 唐兒14 性格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0 歸家諸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6 本初何如伯珪強49 輜重已備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 虎士59 慨嘆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75 許縣陳氏18 第一天(下)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3 志纔出山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4 河南諸侯荀曹雄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9 太守長史兩不負1 謀北要在泰山郡26 決勝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45 欺人11 朋黨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9 許季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65 歸來解甲抵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