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呂布撤圍南渡汝

荀愔加快行路的速度,暮色四合時,返至營外。

風雨雪中,轅門的兵卒負甲荷矛,警覺地擔負守衛重責,輪值之軍吏雖認識荀愔,卻還是在荀愔出示了蓋有許仲官印的進出通文後,並對合上了符節後,才放他入內。

沿着轅門對着的道路行百餘步,繞經望樓,越過兩道溝塹,從數座有弩手值守的高臺間穿過,進到了主營區內,雨雪打在排列整齊的帳篷上,沙沙作響,快到晚飯時候,炊煙在各處升起。

入了轅門後,依照軍令的要求,荀愔便沒有再乘車,駕車的御者自回駐地,隨從出使的步、騎也各歸本部還令,他單獨一人步行往帥帳去。

很快,荀愔的冠帶和衣服就被打溼了,寒意浸透,刺骨冰涼,然而從小接受的教育,卻使他忍住了袖手取暖的衝動,保持着君子的儀態,邁着儒生的方步,不急不慢地冒着雨雪徐行。

許仲治兵重威,軍紀極嚴,不打仗的時候,凡其營內軍士,無論軍吏、兵卒,每天都必須按從嚴格的操練、活動、作息制度執行,晚飯前的這段時間,既無操練、又非軍吏放鬆活動之時,是以,偌大的營中,除巡邏的士兵外,各條道上不見一個人的蹤影,唯能聽到有軍士說話的聲音從路過的帳篷中時而傳出。

暮色越來越深,路上悄然安靜,孤行其間,雖明知是身處在數千步騎的大營內,仍略有寂冷之感,荀愔想起了一句詩,以爲頗合現下的景象,他默誦道:“風雨如晦。”

快走到帥帳時,荀愔聽到有低沉的鼓聲響起。

荀愔雖不任軍職,畢竟現下戰亂年間,他又已從許仲征戰多日了,對各種不同鼓聲代表的含義他還是略有所知,側耳聽了片刻,聽出了這是傳令點火照明之鼓。果然,隨着這段鼓聲的響起,路邊的帳篷中紛紛點燃了燭、炬,一時望去,雪暮籠罩,遠近燈火,若點點星光。

不僅帳篷內,帳篷外的路兩邊,每間隔一段距離,即有木幹樹立,上邊亦有火把,巡邏的兵士也將之一一點燃。踏着火光,荀愔來到了帥帳外頭。

等着帳外的衛士進去通報的空兒,荀愔擡眼看了看帳前的大旗。丈餘高的軍旗高高聳立,於雨雪中颯颯招展,在沉沉的深重暮色下,肅穆十分。很快,衛士從帳中出來,請荀愔入內。

荀愔整了下衣冠,把佩劍交給衛士,邁步到帳門口,掀開簾幕,行入其中。

剛入帳中,就覺得熱氣撲面,身上頓感暖意,卻是帳內的四角燒有火盆,荀愔定睛看去,燈火通明的帳內,許仲跪坐在上位,張飛、何儀、荀濮等坐其右,許劭、徐卓、武員等坐其左,衆人表情各異,俱往他看來,有的微笑,有的莊重,有的微微蹙眉,似是正在考慮什麼事情。

許仲說道:“荀君回來了?一路上尚還安然?”

荀愔下拜行禮,禮畢,起身說道:“有將軍撥給的精甲步騎從護,沿路縱有盜賊,又豈敢犯焉?路上無事,多勞將軍掛心了。”

許仲叫從吏給荀愔安排席位,請他坐在了許劭的下首,徐卓的上邊。

荀愔坐定,顧視帳中,心道:“營中文武俱在,許將軍大會諸人,莫不是要用兵?”問道,“敢問將軍,可已接到愔遣騎送來的文報?”

荀愔說的這個“文報”當然指的就是他與李通達成的協定。許仲微微頷首,說道:“兩天前就已接到,吾並已遣人給孫伯符送去了,料他現下應是也已收到。”

荀愔說道:“愔回來途中,到安城時,聞呂奉先撤圍平輿南下,渡過澺水後,又聞呂奉先率部徑赴郎陵,……將軍召會諸君,可是爲了此事麼?”

許仲說道:“不錯。”轉頭看了下徐卓。

徐卓知其意思,代替許仲往下說道:“初聞呂奉先撤圍時,以爲他是要退回南陽,而隨之不久,軍報傳來,說他渡過汝水後,直奔郎陵而去,看他的架勢,卻似是要擊攻李通,因是,許將軍召集吾等,商議對策。”

早前聽說呂布往郎陵去時,荀愔就懷疑呂布是要進攻李通,此時聽徐卓這麼一說,知道了許仲等人與他的判斷一樣,李通對他的印象不錯,他對李通的觀感也不差,頓時就有些爲李通擔憂,又不由地感到疑惑,於是問道:“呂奉先好好地正在圍平輿,爲何突然撤軍,南往郎陵?”猜測地說道,“是因爲橋蕤被孫伯符敗了一場,張遼又與我軍數戰皆不利的緣故麼?”

徐卓說道:“橋蕤、張遼戰不利,平輿久攻不下,應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不過在卓看來,更主要的原因應爲:呂布必是探知到了我軍與李文達勾通,恐李文達投從我軍,斷他退路,故此才幹脆從平輿撤圍,改擊郎陵。”笑對荀愔說道,“君此次出使,人尚未還,使命已達。”

相比荀愔的猜測,徐卓的分析更靠譜。

荀愔出使郎陵,說李通從投徐、豫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李通斷呂布的退路,從而動搖布軍的士氣,徐、豫、郎陵三方合力,共擊之,以解平輿之圍,化汝南之急,雖然諸人都沒料到呂布的反應速度居然會這麼快,和李通的約定才送去給孫策不久,孫策回覆未到,徐、豫兩軍還沒議定該如何與郎陵聯兵的軍略,他就已撤圍南下,但荀愔這次出使的目的卻算是達到了。

只是,目的雖達,平輿雖得解圍,郎陵卻要危險了。

荀愔心道:“若果是因我出使郎陵之故,致使呂奉先撤圍平輿,南擊郎陵的話,我卻有些對不住李文達。”當下問許仲道,“既是如此,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還能有什麼打算?只有兩種選擇,援李通,或坐視不救。

許仲說道:“正與諸君商議。”問荀愔道,“君方從郎陵回還,有何高見?”

許仲問得有點空泛,徐卓怕荀愔不知許仲的具體所指,補充問道:“李文達號稱有衆七千餘家,擁壯卒萬餘,據險佔踞,壁壘堅實,以君親眼之所見,此是實言麼?他能擋住呂布麼?”

13 典韋21 上任西鄉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35 褒貶由人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0 辛璦(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9 書箋反覆修棧道37 無禮賠罪25 郡府迴文4 豫州乳虎第一威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2 文高初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6 威震郡北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 西鄉薔夫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6 我所邀者仁民名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初見一龍(下)36 第三兄弟23 大獲豐收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9 結交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2 光和六年(下)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6 決勝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4 會師城下(上)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24 鐵官見聞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6 延攬勇士(下)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7 將軍何嘗真無情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5 天寒遙寄冬衣去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 琴心劍膽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2 督郵一怒(中)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 二李陰與澤賊通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43 縣尉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33 程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57 市恩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
13 典韋21 上任西鄉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35 褒貶由人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0 辛璦(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9 書箋反覆修棧道37 無禮賠罪25 郡府迴文4 豫州乳虎第一威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2 文高初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6 威震郡北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 西鄉薔夫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6 我所邀者仁民名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初見一龍(下)36 第三兄弟23 大獲豐收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9 結交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2 光和六年(下)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6 決勝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4 會師城下(上)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24 鐵官見聞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6 延攬勇士(下)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7 將軍何嘗真無情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5 天寒遙寄冬衣去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 琴心劍膽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2 督郵一怒(中)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 二李陰與澤賊通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43 縣尉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33 程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57 市恩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