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

李驤慨然說道:“我有一計,若能按之行使,足能滅此殘賊!”卜己大喜問道:“是何計也?”

李驤說道:“皇甫嵩遣傅燮、荀貞去擊白馬,自帶兵留守韋鄉,以威脅我軍,使我不敢出城去援白馬。彼之此計觀之甚毒,破之易矣!咱們也可以如他一樣,兵分兩路,一路兵多,而故意裝出兵少之樣,急急去援白馬;一路兵少,而故意大張旗鼓,做出兵多之樣,徐徐前去韋鄉。”

卜己說道:“一路兵多,做出兵少之樣,急援白馬;一路兵少,做出兵多之樣,徐去韋鄉?”

李驤點頭說道:“然也。”他對自己想出的這個計策甚是自得,驕傲地環顧帳中,按劍說道,“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皇甫嵩兵分兩路,一擊白馬,一留韋鄉,用的就是虛實之計,咱們也用‘虛實之計’回敬他!咱們分兩路出城,一急援白馬,一徐去韋鄉,他見此狀,必不敢攔擊我援白馬之部!”

堂上諸人細細思之,覺得李驤說的有理。設身處地,換了他們是皇甫嵩,在有一路“人多兵衆、大張旗鼓”的敵人氣勢洶洶、迎面襲來時,恐怕也是不敢輕易離營,貿然去攔擊援白馬之黃巾兵的。皇甫嵩留在韋鄉,是在牽制濮陽城裡的黃巾軍,但若是按李驤此計,皇甫嵩又反被“徐去韋鄉”的這支黃巾兵給牽制住了。衆人盡皆大喜,有人拍案稱讚:“真妙計也!”

卜己說道:“卿之此計固妙,可若是皇甫嵩不顧我‘徐去韋鄉’之部,或是被他看破我去援白馬的纔是主力,又該怎麼辦呢?”

李驤說道:“就算被皇甫嵩看破也無所謂,他若是悍然出營,攔擊我援白馬之部,則我徐去韋鄉之部就可從後擊之。我城中之主力也可趁機急出城,直搗其中軍。如此,前有我援白馬之部,後有徐去韋鄉之部,中有我城中主力,三處發力,皇甫嵩便是知兵善戰,當其時也,定也是無計可施。”

一人問道:“白馬城外有傅燮、荀貞所統之萬人……。”不等他說完,李驤就打斷了他,說道:“不錯,可白馬城內也有韓立的五千兵!當我三路合擊皇甫嵩之時,傅燮、荀貞若敢輕動,則韓立便可帶部從城中出來,亦從後擊傅燮、荀貞。”

堂上衆人有幾個閉上眼,假想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將會是怎樣一個局面:韓立、荀貞和傅燮、援白馬之黃巾軍、皇甫嵩、去韋鄉之黃巾軍以及濮陽的東郡黃巾主力,六支敵我的兵馬將會形成有一個亂戰。最西邊是韓立的五千兵,其次是荀貞、傅燮的萬人,接着是援白馬之黃巾兵,然後是皇甫嵩的萬人,再接着是去韋鄉之黃巾兵,濮陽的東郡黃巾主力則在皇甫嵩部的側翼,對着其中軍。這一番亂戰若是展開,很明顯,佔上風的將是東郡黃巾。

卜己做出了決定,說道:“好!卿此計真可謂萬無一失。”霍然起身,顧視諸將,“便按元欽此計行之!”

……

韋鄉,皇甫嵩接到軍報:濮陽城中出來了兩支兵馬,遠遠望之,一路旗幟如林,約有五千人,徐徐往韋鄉而來,一路旗幟較少,行軍的規模也較小,可能有兩三千人,急往白馬而去。

聽完軍報,皇甫嵩啞然失笑,笑對帳中諸將說道:“小兒伎倆。”

帳中諸人裡一個軍候蹙眉憂心,說道:“東郡賊分兵兩路,明顯是針對將軍此前之分兵而來。他城中總共只有兩萬人馬,不可能分出八千人出來,這兩路人馬之中必有一路是虛張聲勢。”

另一人接口說道:“不錯。他若是真敢派八千人出來,那麼濮陽城中的防備必就空虛了,一旦出城之賊被我軍擊潰,濮陽城唾手可得,卜己必不敢冒這樣的危險。以下吏愚見,他派出城的這兩路人馬雖然號稱八千,實際上至多五千人就不少了。不過話說回來,五千人雖然不多,可若分不清他這兩路那一路是虛、那一路是實,對我軍而言也是個麻煩啊!”

又一人接口說道:“不錯。萬一他來我韋鄉的這一路是‘實’,那麼我部如果貿然離營,去截擊援白馬之賊,豈不是就要進退失據了麼?”

好幾個人問皇甫嵩:“賊之此計甚毒,將軍緣何說是‘小兒伎倆’?”

“兵法之道,在精、在專,不在故弄玄虛。”

帳中一人說道:“孫子云:‘兵者詭道也’,將軍爲何反說兵法之道在精、在專?”

皇甫嵩笑道:“誠然,孫子說過‘兵者詭道也’,可這個詭道卻不是故弄玄虛啊!何爲詭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這是詭道。今觀東郡黃巾賊,他們既不是‘能而示之不能’,也不是‘用而示之不用’,更不是‘利而誘之’、‘實而備之’,正如方纔諸君所言,他城中只有兩萬守軍,此次派出城的最多五千人,而卻竟又分兵兩路,這不是自己削弱自己麼?他若是合兵一路,我還覺得有點麻煩,分兵兩路?他們這是在自取其亡也。”顧盼帳中,笑對諸將說道,“兵法的‘詭道’是一回事,實力又是一回事。實力不夠還要用‘計’,這不是詭道,這是學兵法未成,只學到了皮毛。”

聽了皇甫嵩所言,帳中諸人恍然,一人問道:“將軍所言之‘精’、‘專’,指的便是實力麼?”

“不錯,觀古之戰事,固有分兵以取勝者,然更多的還是依靠優勢的兵力來擊敗敵人。楚漢相爭,高祖皇帝敗於彭城是因爲項羽奇襲之計,而最終垓下一戰,項羽自刎烏江,爲何?當其時也,楚兵十萬,漢兵六十萬,堂堂之陣,項羽力不能敵。七國之亂,條侯與大將軍率三十六將軍進討,遣奇兵斷吳楚之糧道固爲奇計,然最終之獲勝依靠的卻還是精兵追擊。行兵打仗,正奇兩道,正爲根本,奇不過是輔助罷了。故此,東郡賊分兵兩路出城,自以爲得計,於我看來,卻這是小兒伎倆罷了。”

皇甫嵩說着話,柱劍立起,面容一整,環顧衆人,說道:“軍令!”

諸人紛紛起身,行禮應道:“請將軍令。”

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4 豫州乳虎第一威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1 兵臨西華(上)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 風雪夜刺(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1 除惡務盡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8 正旦之日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 獲名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2 破敵(中)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 書箋反覆修棧道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56 行若純儒實懷詭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0 查封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6 爲君請功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32 君爲虎士44 而今本爲多事秋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2 鮑信燭下勸離洛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 將近臨湘桃花盛14 陽城治吏(上)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7 虎狼之威(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34 大勝(上)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0 拜徐州用計離亂8 清洗潁陰(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45 正旦前日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84 威震陽翟(中)12 郡兵曹椽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 大計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0 邊文禮攘臂不齒23 甲光向日來者誰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72 初見一龍(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3 典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95 會師城下(中)92 兵臨西華(中)6 何爲乳虎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3 先表北海刺青州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8 幸有螟蛉機變才
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4 豫州乳虎第一威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1 兵臨西華(上)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 風雪夜刺(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1 除惡務盡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8 正旦之日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 獲名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2 破敵(中)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 書箋反覆修棧道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56 行若純儒實懷詭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0 查封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6 爲君請功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32 君爲虎士44 而今本爲多事秋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2 鮑信燭下勸離洛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 將近臨湘桃花盛14 陽城治吏(上)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7 虎狼之威(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34 大勝(上)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0 拜徐州用計離亂8 清洗潁陰(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45 正旦前日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84 威震陽翟(中)12 郡兵曹椽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 大計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0 邊文禮攘臂不齒23 甲光向日來者誰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72 初見一龍(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3 典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95 會師城下(中)92 兵臨西華(中)6 何爲乳虎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3 先表北海刺青州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8 幸有螟蛉機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