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

卻說陶謙聞得楊蔚回報,說是與袁術已定下共取豫州之盟,並聞袁術願出兵兩萬,頓時大喜,對左右說道:“有袁公路這兩萬人馬,或不足以取豫,但卻必能擾亂孫堅、荀貞,足能使我徐州暫安了!”因傳令州府,調集糧、械等諸般物資,絡繹運往魯陽。

從徐州的州治郯縣去袁術所在的荊州魯陽,大體來說,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經下邳、入汝南,再從汝南而至魯陽。

一條是不走下邳,經廣陵,入揚州丹陽,然後再從丹陽向西,入荊州南陽地界,至魯陽縣。

這兩條路,不管選哪一條,都必須要經過孫堅或荀貞的地盤,頭一條經汝南的,顯是需要過孫堅的地界,後一條走丹陽的,則是需經荀貞的地界。

雖說楊蔚出使魯陽這件事很隱秘,荀貞、孫堅應皆不知,可一旦開始大規模地給袁術運送物資,莫說荀貞、孫堅,便是一個蠢人恐怕也能由此而猜到陶謙和袁術必有“不可告人”的盟約了,故而,爲慎重起見,陶謙首先排除了經廣陵、走丹陽這條路,選了經汝南這條路。

汝南雖屬豫州,名義上是孫堅的地盤,可一來孫堅治豫時間尚短,地方郡縣上有很多不服他、陽奉陰違的,二來,汝南是袁術的家鄉,袁術在這裡的勢力和影響很大,許多士族、豪強都與他關係密切,所以,相比經廣陵、走丹陽這條路,經汝南而至魯陽這條路顯然會安全得多。

可雖是安全,陶謙亦做足了保密工作,然而在開始運送後不久,風聲還是傳了出去。

如把郯縣至魯陽的這一條運輸線分爲兩段,那麼第二段是汝南到魯陽,或稱之爲豫州到荊州,

而第一段則自便就是郯縣到汝南,或稱之爲徐州到豫州,豫州的州治在沛郡,沛郡東鄰徐州,西南鄰汝南,可以說是正好據在這第一段運輸線的上方。

陶謙在孫堅的眼皮子底下搞大規模的運輸,孫堅不可能被徹底地矇在鼓裡,至多是早一點知道或者晚一點知道罷了。

孫堅在獲知此事後,馬上就猜出了陶謙的意圖。

孫堅當即寫了一封信,命人快馬送至廣陵,面呈荀貞。

信中,孫堅具言此事,並把自己的推測講出,詢問荀貞的意見。

事實上,在孫堅發現此事之前,荀貞對此就已略有聞知了,他這些時日曲意下士,或卑辭厚禮、或崇之以敬,積極地與徐州士人,尤其是州府中的諸位大吏來往,肯定是有收穫的,早在陶謙開始運輸物資之前,當陶謙還在準備、籌措物資的時候,就已有人給荀貞通風報信了。

荀貞是較爲了解袁術爲人的,他當時就對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說:“袁公路自視頗高,而無實才,又無膽勇,我料之,劉景升不亡,袁公路必不敢北入豫州。”

也就是說,荀貞第一時間就判斷出:袁術這是在哄騙陶謙,是在騙陶謙的物資,而究其本意,他肯定是無入豫之心的,因而,荀貞就沒把這個當回事兒。

現下收到了孫堅的來信,見孫堅問自己的意見,荀貞遂把自己對此的判斷寫入了回信中,在信末,他又寫了一句:“吾聞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信寫成,荀貞遣人送去給孫堅。

孫堅得信,覽至信末,看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八個字,哈哈大笑,轉顧時在座側的吳景等人,笑道:“貞之所言,正得吾心。”

既然有肥羊主動送上了門,哪兒能坐視肥羊溜走,置之不理?

孫堅即點兵遣將,使吳景帶頭,給他了兩千人馬,命皆打扮成“賊寇”的樣子,潛入汝南,埋伏要道,等陶謙的運輸隊伍出現,便伏擊打劫。

“扮成盜賊,伏擊打劫”,對孫堅而言之,卻不但是能“打劫”到一些糧食、軍械,並且還有一大好處,那便是:他可以藉機以“郡縣不靖,汝南盜賊出沒”爲由,正式遣兵進入汝南,打着幫助汝南剿賊的旗號,行對汝南加強控制之實,一方面消除隱患,另一方面也可由此最大限度地減少袁紹、袁術這些身在異地的袁家子弟對汝南的“遙控”。

徐州州治,郯縣城中。

三天之內,陶謙接連收到了兩道急報,都說是:道遇寇賊,糧械被劫。

陶謙甚是惱怒,對曹宏、曹豹等人說道:“被我派去運送物資的都是我徐州精卒,什麼盜賊如此膽大?竟敢接連打劫州兵?而且居然還真的都打劫成了?這分明是孫堅那豎子乾的!”

曹宏、曹豹諸人以爲然。

可雖是料到這必是孫堅所爲,陶謙等人對此卻也是毫無辦法。

一來,沒有真憑實據;二則,便是有真憑實據,陶謙又能怎樣?還能上奏朝中,請朝廷治孫堅的罪麼?

曹豹起身請命,說道:“孫堅自以有光復洛陽之功,冒領豫州,跋扈驕狂,而今竟然更又打劫我州糧械,不可忍也!請明公給我五千兵馬,我願往擊沛國,提孫堅頭顱獻給明公!”

陶謙瞧了曹豹一眼,心道:“若是如此簡單,只需五千兵馬就能滅殺孫堅,我又何必與袁公路結盟?”卻也知道,曹豹這只不過是在表忠心罷了,因說道,“今雖知是孫堅所爲,卻無證據在手,不可貿然興戰。卿之忠勇,我素知也,且先安坐,此事需從長計議。”

正如陶謙所料,做爲陶謙手底下最受重用、同時也是最得陶謙信賴的州軍上將,當此之際,曹豹必須要有所表示,但也僅僅只是“有所表示”而已,聽了陶謙的話,曹豹順水下舟,恭敬地應了聲“諾”,回入席上坐下。

曹宏說道:“戰者,國之大事。確如明公所言,不可貿然興戰。可是,這件事不處理也不行。”問陶謙道,“敢問明公,不知是否已有對策?”

陶謙心道:“‘這件事不處理也不行’,這不廢話麼?我辛辛苦苦經營徐州這幾年,省吃儉用,巧取豪奪,恩威並濟,這才攢下了這些家當,爲與袁公路結盟,有求於人,因此不得不拿出部分送與給他,卻不是白白‘送給’孫文臺的!”沉吟片刻,說道,“由郯縣至魯陽,要麼走廣陵,要麼走汝南,無第三條路可走。廣陵肯定是走不得的,也就是說,除了汝南之外別無二路。罷了,事既如此,還能有什麼辦法?無非是多遣些兵馬護送押運。”

曹宏、曹豹諸人齊聲讚道:“明公英明!”

!!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67 本以霸王道雜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58 孫堅9 袁公路縱虎謀北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56 買馬(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4 戲忠3 先表北海刺青州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3 同道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7 第一天(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75 許縣陳氏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27 舉薦戲忠2 佳婦何人陳家女26 鄉中四姓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0 回家8 程嘉獻策難吳輯23 劫人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8 守職歲滿乃爲真62 賜字84 捕拿張直(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71 初見一龍(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7 推功相讓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1 破敵(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 飛書問君何所欲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1 除惡務盡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 生子當如孫伯符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3 程偃20 辛璦(中)25 再勝2 獲名66 子義樹戟喝虎狼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8 推衣47 武貴立功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 謀北要在泰山郡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67 本以霸王道雜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58 孫堅9 袁公路縱虎謀北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56 買馬(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4 戲忠3 先表北海刺青州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3 同道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7 第一天(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75 許縣陳氏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27 舉薦戲忠2 佳婦何人陳家女26 鄉中四姓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0 回家8 程嘉獻策難吳輯23 劫人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8 守職歲滿乃爲真62 賜字84 捕拿張直(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71 初見一龍(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7 推功相讓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1 破敵(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 飛書問君何所欲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1 除惡務盡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 生子當如孫伯符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3 程偃20 辛璦(中)25 再勝2 獲名66 子義樹戟喝虎狼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8 推衣47 武貴立功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 謀北要在泰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