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

劉鄧、潘璋率兵千餘爲許仲、樂進這一路的先鋒,舍高山、盱臺不取,直奔淮陵,在闕宣黨衆內應的情況下,鏖戰半宿,潘璋先登,復斬淮陵守將,一舉破城。

破城之後,在以闕宣爲首的當地部分豪強士紳的配合下,劉鄧很快穩定住了城中的形勢。

同時,逃竄出城的淮陵殘軍,迎面碰上了守候多時的廣陵騎兵,在廣陵騎軍曲軍侯陳即的帶領下,廣陵騎兵東逐西殺,這些淮陵殘軍奔逃無路,或被斬殺當場,或棄械投降。

攻伐徐州的第一戰,至此,圓滿結束,告一段落。

劉鄧、潘璋一邊清剿殘敵、安撫城中,一邊等待許仲、樂進等主力的到來,這且暫不必多提。

卻說就在劉鄧、潘璋攻襲淮陵的當天,北部戰區的荀成、徐榮部亦發起了對下邳的進攻。

和許仲、樂進“不擊高山、盱臺”的戰術相同,荀成、徐榮這邊的“首戰”也是“避實擊虛”。

他們首先以平虜校尉陳午爲先鋒,率兵千餘,從平安縣出發,聲勢浩大地進入到下邳境內,佯攻淮水南岸的“淮陰縣”,然後在成功調動了敵人守軍的全部注意力後,又遣別部司馬文聘亦率兵千餘,潛渡淮水,掩擊淮水北岸的“淮浦縣”。

山南水北謂之“陰”。

“淮陰”之意,顯即是“在淮水南岸”。

“浦”者,水邊之意也,顧名思義,“淮浦”的意思則就是“在淮水邊上”。

淮陰、淮浦兩縣都在淮水的岸邊,分處南北,隔着一條淮水斜斜相望。

兩縣間的距離不遠,只相隔有約**十里地。

因爲淮陰在淮水南岸,從淮陰到廣陵中間並無山水阻隔之故,所以在這條守禦線上,笮融把守軍的主力都放置在了淮陰。若是直接進攻淮陰,必是不易得之。故而,荀成、徐榮選擇了與許仲、樂進相同的戰術,也是“避實擊虛”,佯攻淮陰,實擊淮浦。

“淮浦”只要一下,就等同於斬斷了“淮陰”的後援,換而言之,“淮陰”就變成了一座孤懸於外的危城。外無援兵,近有強敵,此守城之大忌。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淮陰城中有再多的守軍,也必定是軍無鬥志,到那個時候,大可再徐徐圖之。

又與劉鄧、潘璋敢於過高山、盱臺不擊,徑入下邳南部腹地、首先攻取“淮陵”的情況相仿,負責進攻“淮浦”的文聘,之所以敢冒着萬一戰鬥失利,後退無路,或許會全軍覆沒的危險而率部潛渡淮水、先擊淮浦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因爲“淮浦縣”內有內應。

“淮陵”的內應是下邳郡南的豪強闕宣,“淮浦”的內應則是下邳一流的士族陳氏。

此“陳氏”即陳登陳元龍的家族。

陳登是淮浦人,其族在州中都極有名望,更就別說在他的家鄉淮浦了。

與劉鄧、潘璋夜襲淮陵的戰鬥經過相比,文聘擊取淮浦的戰鬥過程可以說是更加簡單容易。

先是在潛渡淮水的時候,陳家給了文聘極大的幫助。

既然明知“淮水”是下邳境內最大的“天險”,笮融就不可能會忽視對“淮水”的防禦警備,淮水河面上不分晝夜都有他的船隻巡弋,在淮水北岸,並有步卒、民夫沿河巡邏,各個渡口都有兵士守備,——可以這麼說,笮融對淮水的守禦、守備不可不稱之爲“嚴密”。

在這麼個“嚴密守備”的背景下,若是沒有陳氏家族的配合,文聘是絕對沒有辦法帶着上千兵卒潛渡過河的。

卻是說了:陳氏家族雖爲州郡冠族,可他們並沒有守禦淮浦的兵權,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幫助文聘,使其在不驚動淮浦守軍的情況下,竟安然帶着上千兵卒潛渡過河的?

說來卻也簡單。

陳氏家族雖無守禦淮浦的兵權,可他們對淮浦當地士民的影響卻是極大的,而限於兵力不足的原因,淮浦守軍又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爲,所以,包括在淮水上巡弋的船隻、在淮水北岸巡邏的兵卒和民夫、以至把守渡口的人手,很多都是派用的淮浦縣卒,還有的乾脆就是從淮浦縣民中抽調出來的,這麼一來,就給了陳氏家族發揮其在淮浦當地強大影響力的機會。

也正因此,文聘這才得以輕易渡河。

渡過了淮水,接下來便是進攻淮浦縣城。

劉鄧、潘璋在進攻淮陵的時候,雖是有內應,可不管怎麼說,卻也是經過了一番鏖戰的,而文聘進攻淮浦,卻幾乎都沒有怎麼動刀槍。

兩者之所以會有這樣明顯的不同,當然不是因爲文聘更加善戰,而顯然是因爲闕宣在淮陵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陳氏家族在淮浦的影響力。

闕宣再有名聲,黨羽再多,門下的食客、徒附再衆,他也只是個豪強,對士人的影響力不大。

陳氏家族不同,陳家乃是士族,世代二千石,族中還有人曾做過“太尉”這等顯貴的“公”職,他們對當地士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依照慣例,和郡府一樣,縣寺裡的各等曹吏、僚屬大都是來自本地的士人家族,因了陳氏家族在當地士人中的巨大影響力,早在開戰前,縣寺中的上下官吏,乃至包括縣令在內,實際上都已經被陳家說服,傾向到荀貞這邊了。

淮浦縣的守將固然是笮融派來的,可在全縣士人都已經“暗許荀貞”的情形下,他這個外地人便是手底下再有兵馬,又能起多大作用?——別忘了,士族雖是“士族”,可如陳氏這樣的大族,卻也不僅僅只是“耕讀”而已,他們也都是養了不少壯士、徒附的,再加上縣卒,此亦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在守將完全無備的時候突然配合文聘發難,對守將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除了投降之外,便只有潰逃一途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接到部曲急報,聽聞縣中士、人“倒戈”,內應文聘攻城之後,守將立刻就放棄了守城的打算,先是試了兩次突圍,相繼失敗,都被文聘早就埋伏下的部隊擊退後,他當機立斷,選擇了投降。

淮浦既克,淮陰在又堅持了兩日後,亦舉城投降。

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6 威震郡北39 可笑雛鳳誘老薑34 大勝(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5 孟德智略真天授27 舉薦戲忠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1 破敵(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0 從徵汝南(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 冀董幽田兩名俊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0 勵士出征38 初步23 大獲豐收11 寇至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7 舉薦戲忠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5 威震陽翟(下)49 選編死士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2 破敵(中)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2 太守行春(下)45 天寒遙寄冬衣去26 貞之得隴苦不足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上架感言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54 詐死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3 爲今之計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0 排場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7 推功相讓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6 鄉中四姓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5 風雪夜刺(下)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 獲名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4 留錢16 爲君請功5 且以盜賊付太守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2 賭錢74 花開是爲迎卿來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7 舉薦戲忠23 劫人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8 推衣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46 盜馬
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6 威震郡北39 可笑雛鳳誘老薑34 大勝(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5 孟德智略真天授27 舉薦戲忠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1 破敵(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0 從徵汝南(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 冀董幽田兩名俊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0 勵士出征38 初步23 大獲豐收11 寇至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7 舉薦戲忠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5 威震陽翟(下)49 選編死士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2 破敵(中)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2 太守行春(下)45 天寒遙寄冬衣去26 貞之得隴苦不足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上架感言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54 詐死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3 爲今之計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0 排場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7 推功相讓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6 鄉中四姓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5 風雪夜刺(下)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 獲名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4 留錢16 爲君請功5 且以盜賊付太守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2 賭錢74 花開是爲迎卿來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7 舉薦戲忠23 劫人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8 推衣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46 盜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