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

荀貞問道:“是何計也?”

荀攸說道:“君侯與徐榮爲故交,今可多與他書信來往,常饋禮物。”

“……,公達這是在想讓我行‘離間之計’?”

“正是。”

“徐榮兵在滎陽,扼守的是酸棗軍入洛之途,便是行離間之計,也用不着行在他的身上吧?”

徐榮現帶兵屯駐在洛陽東邊,其當面之敵是酸棗聯軍,上次曹操就是被他在滎陽一帶打敗的,而荀貞、孫堅如要再戰,卻是絕不會走滎陽這條路,而還是會選從樑東入河南尹境內的,所以說,便是對徐榮行了離間計,而這個計又即使成功了,對荀貞、孫堅的再次出戰似也無用。

“正因爲此,我才說這是一個‘閒着’,……也許沒用,但說不定也會有些用處呢?”

荀攸這話說得有道理。

反正對荀貞來說,如按荀攸此計行之,就算事不成,也沒啥損失,而如果事成,又萬一將來真的能碰上徐榮,那就賺大了,——只是,從道義上看,這麼做似是有點對不住徐榮,不過話說回來,兵爭天下,固是不能不講道義,可如事事皆依道義,卻也不成,那就成宋襄公了。

荀貞嘆道:“公達言之有理,只是如按公達此計行之,那董卓素暴虐酷殘,倘真因此生疑,吾恐會不利徐將軍啊!吾與徐將軍相交多年,見面雖不多,然意氣相投,實不願害他也。”

戲志才、荀攸相顧一眼,笑而不語。

荀彧說道:“兄與徐將軍之交是私情,今與董卓所爭者是大義,私情雖重,然較之天下大義、漢室蒼生,卻仍遠不及也,公達之計,固是閒着,或許無用,可萬一真能成、又真能用上,卻是必會極有利於我軍的,兄長,萬不可因私情而忘大義啊。”

“可我擔憂如我這樣做,或會危害到徐將軍的性命啊!”

“今我等四路義軍、數十萬步騎環駐在外,聲勢浩大,董賊便是再暴虐酷殘,斷也不敢因一點疑心而就誅前線大將,我料之,縱是計成,真的引起了董賊的懷疑,徐將軍也定性命無憂。”

“文若言之甚是,也罷,就依公達此計,我這就給徐將軍寫一封信去。”

荀攸笑道:“君侯信中不需寫太多言語,聊聊數語,足託思念即可。”頓了頓,又道,“送給徐榮的禮物也不需貴重,要是平凡無奇越好。”

禮物如果太過貴重,這就顯得造作了,越是平常的東西,比如一件衣服,又或一盒特色的吃食,平凡之中,方越能顯出荀貞和徐榮的交情深厚。

當下,荀貞寫了封信給徐榮,又叫人備了點禮物,即令快騎給徐榮送去。

卻說了:與其離間徐榮,何不離間胡軫?畢竟胡軫纔是擋在荀貞、孫堅入洛路上的董軍諸將。這卻是因爲,荀貞和胡軫沒甚交情,就是寫了信去、送了禮去,也肯定是難以引起董卓的懷疑的,想那董卓也是通曉兵法的,必騙不過他,會被他看出這是荀貞在用挑撥離間之計。

十餘日後,徐榮在滎陽附近的董軍駐地收到了荀貞的來信和禮物,從這天開始,往後每隔個四五天,就會又再收到荀貞的一封來信、一點禮物。初時,徐榮以爲荀貞是真的想他了,不以爲意,然次數一多,他難免就會警醒過來,明白荀貞這是在離間計,是想讓董卓懷疑他。

董卓軍中多涼州人,徐榮是唯一一個非涼州籍的重要將領,在董卓軍中,他的地位本就尷尬,不少涼州將士把他視作外人,把他排斥在圈子之外,而今荀貞書信、禮物常到,少不了就會有人犯嘀咕,更少不了會有人向董卓告密。

徐榮拿着荀貞寫來的信,獨坐帳中,看了半晌,最終無可奈何,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荀侯啊荀侯,你這是在逼我啊。”明知荀貞用意,他也沒有辦法,只是叫來衛士,命之把荀貞寫來的信統統送去洛陽,呈給董卓,希望能以此打消董卓的懷疑,自證清白。

董卓先是接到密報,繼又接到徐榮派人送來的荀貞信件,示於左右諸將觀看。

諸將看罷,有人嗤笑說道:“此離間計也!荀貞小兒智拙矣!竟欲以此亂我軍心?可笑。”

董卓以爲然,點了點頭。

又有人說道:“卻也不可不防。徐榮與荀貞舊年相交,我聽說他倆交情不錯,徐榮非我涼州人,與我等本就不同心,他要真投到了荀貞那邊,卻也是個麻煩啊。”對董卓說道,“相國當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先前說話那人不以爲然,說道:“徐將軍雖非我涼州人,然從相國多年,受相國提拔之恩,忠心耿耿,每遇戰,冒矢石,常先登,我有一次曾與他在酒後袒衣比傷,他的傷比我還多,如此忠耿,戰不畏死,他又怎會背叛相國?況今山東兵馬雖盛,卻各存異心,袁氏兄弟、酸棗諸人皆不足提,唯荀貞、曹操稍敢戰,而亦皆敗北而歸,他們肯定是打不贏這一仗的,此識者之所共知,徐將軍又怎可能會看不清形勢,於此時叛離?……那不是自投死路麼?”

董卓說道:“不錯,徐榮素來忠心,絕不會叛我的,這不過是荀貞小兒的離間計罷了。”

卻又有一人說道:“相國,末將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

“相國知道,我族弟在徐榮軍中爲軍候,去年底,我聽他講,說徐榮嘗醉後牢騷,說這些年來爲相國出生入死,討叛羌、平黃巾、擊韓遂等,幾次險死,而仍遇危不懼,逢戰皆願爲先鋒,相國帳中諸將,論功他本當第一,可相國此次封賞,卻只任他爲中郎將,他似意頗不平。”

董卓狐疑問道:“竟有此事?”

“真有此事。……另外,我還從我族弟那裡聽說了另一件事。”

“又是何事?”

“日前,徐榮擊敗曹操、鮑信,獲勝後,在帳中誇口,說、說……。”

“他說什麼了?”

“請相國毋怒,末將才敢言之。”

“我不怒,你說罷。”

“他誇口說:相國帳中諸將皆庸碌之輩,設若無他,那曹操、鮑信早入洛陽了。”

!!

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2 琴心劍膽37 會師(下)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63 田邊斷案(下)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0 從徵汝南(下)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4 鐵官見聞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 路見白骨露於野65 短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46 可憐的胡/平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5 褒貶由人47 山雨62 太守行春(下)63 田邊斷案(上)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 飛書問君何所欲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67 鳳集西鄉(上)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13 黃巾圍城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5 江禽33 程偃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47 辨旗察鼓2 佳婦何人陳家女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 生死之恩何以報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61 仲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67 鳳集西鄉(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98 戲忠建言攻山陽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0 荀君爲政(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85 威震陽翟(下)47 武貴立功1 謀北要在泰山郡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
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2 琴心劍膽37 會師(下)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63 田邊斷案(下)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0 從徵汝南(下)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4 鐵官見聞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 路見白骨露於野65 短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46 可憐的胡/平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5 褒貶由人47 山雨62 太守行春(下)63 田邊斷案(上)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 飛書問君何所欲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67 鳳集西鄉(上)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13 黃巾圍城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5 江禽33 程偃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47 辨旗察鼓2 佳婦何人陳家女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 生死之恩何以報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61 仲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67 鳳集西鄉(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98 戲忠建言攻山陽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0 荀君爲政(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85 威震陽翟(下)47 武貴立功1 謀北要在泰山郡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