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鵠備分得勝負機

郯縣,州府。

從兵入泰山以來,泰山、兗州,包括揚州九江等地的軍報絡繹不絕。

連着好些天,荀貞都沒有能好好地睡上一覺了,不過他是經慣了戰事的,越是軍情多,他越是精神振奮,是以雖是多日未曾安眠,卻是絲毫不覺睏倦。

他拿着新從荀成部發來的一道軍報,笑對在座的戲志才、荀攸等說道:“應仲遠果數遣兵援牟縣,已墮元直計中矣!仲仁這道軍報裡說,昨日又有八百餘的泰山兵到了牟縣城外,與羊秘等各營合兵,這已是應仲遠的第三次增兵了,前後合計,目前援救牟縣的泰山兵已達有三千餘。可以料見到,泰山西北諸縣現下必已然守禦空虛。”

泰山郡雖是大郡,民口多,但到底只是一個郡而已,據戰前情報,加上泰山北部、西部沿邊抵禦魯國、青州黃巾入掠的各縣縣兵,也不過只有步騎七八千人,開戰後,應劭兩次募兵,共得兵四千餘,也就是說,泰山郡的能用之兵是一萬兩千多人。荀成、臧霸兩路兵馬,先前已經相繼殲敵數千,牟縣城中又有兩千餘的守卒,加上這三千多的援兵,確然可以清楚簡單地算出,泰山郡西北七縣中,此時必定是守卒寥寥了。

荀攸從另一個方面也做出了和荀貞同樣的判斷。他說道:“應仲遠此次給牟縣增兵,只遣了八百餘人,尚不足千,可見他手頭上確是沒多少的部隊可派了。”

他頓了下,對荀貞建議說道:“劉、陳、江諸營雖然暫時阻擋住了劉公山、鮑允誠的援兵,然畢竟是在‘客地’作戰,輜重補給不易,難以持久,既然已把泰山西北諸縣的守卒大多調至牟外,攸以爲,明公可檄令荀、臧兩位將軍尋機破敵,繼拔牟縣,再進克泰山西北了。”

荀貞問戲志才:“志才,卿以爲呢?”

戲志才與荀攸的觀點相同,說道:“公達所言正是。”

“好,那我便檄令仲仁、宣高,命他兩人破敵略地!”

荀貞當即手書檄令一道,命人即刻給荀成、臧霸快馬送去。檄令剛被送走,外邊來了一個幕府吏員,奉上了軍報一封。荀貞拿過來看,見是從兗州任城送來的,拆掉封泥,展開細閱,看罷,哈哈大笑,對戲志才、荀攸說道:“公達才說起兗州,玄德就有捷報送來!”

戲志才、荀攸詢問詳情。

荀貞示意侍吏把劉備的這道軍報給戲志才、荀攸拿去,由他兩人自看。

荀攸請戲志才先看,待戲志纔看完,他纔看,待看過了,擡起頭來,與戲志纔對視了一眼,從這道目光對視中,兩人知道了對方所想正是自己所奇,皆笑了起來。

荀貞問道:“卿二人緣何發笑?”

戲志才笑道:“吾與公達所笑者,是奇劉將軍竟也能用詐計。”

荀攸笑道:“劉將軍素以仁厚著稱,今觀其捷報,卻不意他也會出奇用詭。”

卻是:劉備提兵到了任城縣後,先是與陳褒合營,繼之不久,在半個月前,也即荀成、臧霸會師於牟縣城外的前後,眼見泰山郡的形勢岌岌可危了,劉岱終於決定發兵,援救泰山,爲阻其進兵之路,荀貞傳檄給劉備,命他率本部北至樊縣安營佈陣。

樊縣屬任城國,北鄰東平國。劉備的兵馬在這裡一駐紮,陳褒、劉備、江鵠三營就連成了一線。他們這一條防線,正擋在了泰山郡與兗州腹地之間,是劉岱、鮑信援助泰山的必經之地,不把他們擊破,劉、鮑的兵馬就無法抵進泰山,——除非走濟北國的北部,可濟北國境內現今黃巾數萬,這條路顯是難走,幾無可能。

於是,鮑信親帶兵,擊東平國內的江鵠營,劉岱所發之援兵則攻打任城國內的劉備、陳褒營。

四天前,荀貞接到了江鵠的一道軍報,乃是江鵠小敗於鮑信。

在東平國,江鵠得到東平相李瓚的相助,與東平國的郡兵合兵一處,計有四千餘人,而鮑信帶去援泰山的部曲只有兩千餘,江鵠性子悍勇,自恃兵多,打算全殲鮑部,便遣兵斷了鮑信部的退路。鮑信偵知後,對部曲說道:“細眼兒向有悍名,今吾軍退路爲其所斷,不死戰,則吾輩死無遺類矣!吾聞之:狹路相逢勇者勝!”其部曲戮力,于禁等衝鋒陷陣,而江鵠這邊,其兵馬雖衆,可他卻難以順暢地指揮東平國的郡兵,最終小敗,然而鮑信也沒能破其營。

或許是受了鮑信這一場勝利的鼓舞,劉岱所發之援兵對樊縣之劉備、任城縣之陳褒發起了猛攻。進攻劉備營的兗州主將且還分兵劫劉備的糧道,搶走了一批從合鄉送去給劉備的糧秣。劉備部中的軍吏有些爲此驚慌,劉備倒是鎮定自若,大概在經過與長史殷純、都尉卓膺、司馬士仁、掾屬棧潛等的商議之後,反決定藉機用計,即戲志才、荀攸所言之“詐”和“奇詭”。

在前天夜間,劉備假裝糧秣不繼,燒了營寨,僞做要撤退回任城縣。進攻他這一營的兗州主將發現後,上了他的當,立刻帶兵追擊,進入到了劉備提前設下的伏擊圈中,爲劉備所敗。

劉備取勝後,沒有追殲敗北的敵兵,返回到了樊縣,仍舊築營堅守。

荀貞適才接到的那封劉備送來之軍報,所講的便就是他擊敗敵兵、仍固守在樊的經過。

聽了戲志才、荀攸的話,荀貞也不由笑了起來,說道:“玄德老於行伍,屈指算來,中平元年至今,他亦是已征戰十載了,沙場臨敵,稍稍用奇,何足怪也!”

荀貞卻是不知,劉備也是不知,那個中計的兗州主將之所以會上當,實際上正是因爲受了劉備此前名聲的迷惑,當他要帶兵追擊劉備時,他帳下有吏恐這是劉備之計,上言諫止,這個主將卻不以爲然,反駁說道:“奇非智將不能出。劉玄德雖爲鎮東所愛,而素來不曾聞他有何智謀,況且今他趁夜燒營寨而遁,亦足可見去意之真,必非用計。”因此這才中伏戰敗。

荀貞沉吟稍頃,對戲志才、荀攸等說道:“卿等以爲玄德在軍報末尾所言之事可行與否?”

3 殺人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1 除惡務盡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4 招攬樂進17 推功相讓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9 智勇兼備褚飛燕38 初步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3 破敵(下)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50 勵士出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75 許縣陳氏65 歸來解甲抵足眠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5 短歌6 尋賢不遇(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35 集合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68 鳳集西鄉(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37 起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0 奉先馳雄擊汝南40 蹴鞠10 計吏郭圖(下)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43 焉可自棄學陳項53 滅族(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 江禽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2 今有潁陰乳虎(下)88 從徵汝南(上)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29 許季3 習射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8 鳳集西鄉(下)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2 賜字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6 爲君請功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6 威震郡北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4 文聘(下)42 君臣自古固多疑77 布植黨羽養虎豹39 班底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33 偏師掠潁橋蕤橫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 清洗潁陰(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 殺人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1 朋黨
3 殺人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1 除惡務盡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4 招攬樂進17 推功相讓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9 智勇兼備褚飛燕38 初步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3 破敵(下)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50 勵士出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75 許縣陳氏65 歸來解甲抵足眠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5 短歌6 尋賢不遇(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35 集合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68 鳳集西鄉(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37 起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0 奉先馳雄擊汝南40 蹴鞠10 計吏郭圖(下)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43 焉可自棄學陳項53 滅族(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 江禽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2 今有潁陰乳虎(下)88 從徵汝南(上)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29 許季3 習射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8 鳳集西鄉(下)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2 賜字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6 爲君請功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6 威震郡北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4 文聘(下)42 君臣自古固多疑77 布植黨羽養虎豹39 班底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33 偏師掠潁橋蕤橫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 清洗潁陰(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 殺人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1 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