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

初升的朝陽緩緩升起,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每一名站在空地上的新兵都感覺身子暖洋洋的,臉上都泛起些興奮。

今日可是他們文登營第六哨的大日子。

正站在一衆新兵眼前的王爭,此刻已經換上了一副嶄新的鴛鴦戰襖,腰間配着雪亮的鋼刀,顯得威武又英氣。

當新兵們看見王爭緩緩開口,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王爭仍是開門見山的說出自己心中所想,直來直去。

“從今日起,我王爭將與大家一同操訓,也許你們心中都有疑問,爲何別的官兵都沒有操訓,唯獨我們六哨第一日就開始操訓?”

聽了王爭的話,鄧黑子等人皆是不斷點頭。

現在的官兵軍伍廢弛,已經不止是文登一地,半月一操的便已經是軍將勤快,大多數地方一月乃至數月纔有一操,而這一操還是鬆鬆垮垮爲了做樣子給上官看,效果自然不必再提。

將官只對各自家丁的操訓上心,對於其餘的衛所兵戰鬥力其實並不上心,所以戰鬥力纔會如此低下。

握緊家中傳下來的鋼刀,王爭猛然指向城門處,那裡正有幾個鬆鬆垮垮的衛所兵指着這邊嗤笑。

“毫不避諱的說,大夥都是義井莊的人,是這文登城的外來戶!外來戶如何立足?唯有自強!”

“自強,說的容易,但我們若是不勤加操訓,甚至連這等廢物都不如!你們甘心嗎?身後就是咱義井莊的父老相親,你們臉上有光嗎!”

王爭話不多,但卻字字都打在了新兵們的心坎上,聽了王爭的話,幾個新兵悄悄回過頭,正見到各自的家人。

新兵們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變重,心頭忽然多出了什麼一樣,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站在前面的黃陽道:“爭哥,你說吧,該怎麼練大傢伙都聽你的,絕不給義井莊抹黑!”

鄧二黑黝黑的臉盤上滿是堅定,回頭看了一眼城牆上嗤笑自己的衛所兵,嚷道。

“爭哥說的是,咱義井莊的兒郎怎能不如這等廢物,傳出去叫十里八村的笑話!”

見到新兵們的激情被帶動,王爭滿意的點點頭,從身後扯出一副綴鐵片的皮甲扔到地上,舉起刀。

“戚帥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膠東,豈無材勇!”

“今日起,我王爭絕不以上官自居,與大家穿一樣的戰襖操訓!發佩長槍!”

王爭說完,一個個大木箱被擡到新兵們眼前,裡面是一杆杆制式長槍與嶄新的鴛鴦戰襖。

當新兵們換上鴛鴦戰襖,拿起制式長槍後,立刻換了副樣子,再也不是原來又髒又亂的形象,一眼看過去也算是衣甲鮮明。

興奮的互相比較,新兵們的感覺與其他衛所兵不一樣,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身上的兵衣代表着一份責任,今後更可能成爲一種榮譽。

文登營,自古以來便是膠東重鎮。

名將戚繼光曾來到文登營視察,不僅留下了“齊東重鎮”與“東海名藩”的題詞,更是有一首詩流傳後世,以爲佳話。

想到這裡,王爭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茄;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

烈日當空,營盤裡的軍戶們個個都尋了個陰涼去處,有些坐着閒聊,有些喝酒猜拳,就連守門的衛所兵都不見了蹤影,女牆上不見一個人。

“蹬蹬蹬...”

但卻有這麼一小撮人,不顧頭頂的烈日,在這文登地界揮灑汗水,這便是王爭帶領的文登營第六哨新兵。

“這些新兵是不是腦子出了些毛病,繞着城跑了幾圈了?”

一個衛所兵看着從眼前跑過的新兵們,臉上滿是嗤笑之意,聽到他的問話,身後另一個衛所兵走過來,切了一聲。

“你問我,我去問誰,這些新兵跑了快兩個時辰了,也不嫌累!”

“可不是,這麼瞎跑算哪門子的練法?”

“哈哈哈,笑死我了。”

王爭爲新兵編好行伍後,發現這些新兵雖然都是青壯,但也不能操之過急,仍需要一步一步來,先要做足準備工作才能開始訓練,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這時候沒有什麼健身器材,要想提高新兵們的體力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唯有跑步,不斷的跑。

戚帥也曾在《紀效新書》中明確提過新兵的操練方式,王爭受益良多,覺得此時最適合新兵的仍是這種方式。

王爭先讓新兵們按着隊列繞文登城長跑,王爭跟着新兵們一起跑,一方面觀察每個人的體能,一方面在心中暗自盤算,按照新兵們的體能更改最合適的長跑距離。

跑步過後,也就到了練隊列的時候,這隊列無論古今,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王爭認爲,一支軍隊若想塑造出軍魂,必定要先擁有鋼鐵般的集體意志,集體意志的表現方式,便是行軍與交戰中巍然不動的隊列、軍陣。

軍魂出現,強軍自成。

如果王爭只想永遠做一個哨官,自然不需要如此麻煩,也可以和其他人坐吃山空,混吃等死,等到滿清入關後剃髮成辮,當個走狗便是。

但是王爭絕不會屈居在韃虜之下,既然來到這亂世,必然要成就一番大事。

現在一切纔剛剛起步,即便是細微之事王爭亦不敢怠慢,都需要考慮周全纔可行事。

王爭要將這兩百新兵培養成戚家軍中的三千浙兵,日後軍中的骨幹,譬如竹之節,叢生而制之。

行軍在外,從隊列的齊整程度便能看出一支軍隊是虎狼之師還是豬羊組成。

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也將嚴整的隊列、軍陣稱作“堂堂之陣”,若是再配合以《紀效新書》中所寫的“節節制之”的方略,則可收穫奇效。

歷史上稱戚家軍“臨事則飈發電舉”的戰役中,戚家軍以驚人的行軍速度,象急風暴雨一般,及時趕赴數十百里之外,將敵人包圍殲滅。

接着,又迅速趕到倭寇援軍必經之地埋伏,等援敵經過,出其不意的將敵殲滅,戚家軍能夠長途奔襲增援,於行進中投入戰鬥並且大獲全勝,靠的便是平日刻苦的操訓。

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而戚家軍卻損失極微,戚家軍單兵素質之高,窺一斑可見全豹。

王爭將新兵分爲四隊十六什,除自己親自帶着一隊之外,其餘三隊分別讓黃陽、董有銀、鄧二黑帶領。

他們三個原本原本只是普通百姓,跟着王爭卻成了隊官,都管着幾十號人,腰間又配着雪亮的腰刀,這是他們都不曾想到的。

黃陽、董有銀、鄧二黑還有十幾個什長心中都興奮了一整天,跑在隊列中彷彿有使不完的力氣,一心想跟着王爭在這裡闖出一片天地。

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
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