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

敢在衆目睽睽之下,直接編造名目斬殺在前朝就是總兵級別的姜襄,王爭憑藉的是齊軍的赫赫兵威!

山西在旁人眼中是個爛攤子,所以就要王爭帶着大軍來親自動手,眼下既然已經把大同府這臺給拆了,那自然是要趁熱打鐵,任命新的主副將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補臺。

這個人不用非要能力出衆,但必須要對王爭和大齊忠心耿耿,現下來說,對於王爭最主要的只有四個字,後方穩定。

以現在大齊的武力,只要內部穩定了,這些兵馬把大順和大西給滅了肯定是沒什麼問題,那篇“討賊檄文”,就是李巖的建議,用於引導輿論和民心,爲大齊統一中原而造勢。

直到現在,基本是個人就知道大齊即將以絕對的武力優勢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留鎮大同的必須要有兩個人,主將暫時需要用原來本地的將門之後,可以穩定當地的人心,不過其次那個副將才是實際掌握兵權的人選,必須要從禁軍中指派得力干將。

其實說起來,王爭的這個做法和多爾袞入主中原之後差不多,意義上相同,都是先穩定地方,等全國安定了之後,騰出手再來一個個的收拾。

自從西征開始,王爭的神情一直異常沉穩,沉穩得讓人甚至忘記了他的真實年齡,很多人都明白,無論這個姜襄有沒有反心,斬殺他都是整頓大同的必要之舉。

然而整頓大同,實則卻是爲進一步整頓山西打基礎,用這個說一不二的總兵大將來殺雞儆猴,誰要是還打什麼歪心思,這就是榜樣!

所謂陽謀陰謀,關鍵在時勢,眼下這個大勢所趨的局面,就算李自成和張獻忠知道和大齊作戰等同於送死,也得硬着頭皮跳進來。

這次西征,王爭是打着必勝的心思。

在剿滅李自成後,西北一帶的局勢必定發生重大變化,來之前,這些事情王爭全都考慮到位,若是等到李自成、張獻忠全部被剿滅,天下歸一的時候,有幾件事便是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像是彰武立國之後的大封功臣,還有西北、川蜀、雲貴一帶的整頓,以及全國各地政治區域的重新劃分,甚至是兵制和憲法的全面改革等等。

作爲一個嶄新的王朝,有的東西可以延用前朝,但有的卻要進行必須的進步,時代在發展,王爭不想讓大齊從一開始就落後於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前明皇室的處置方法,也最讓王爭頭疼。

要知道,前明皇室只要還在這個世上存在,那就多多少少還有些號召力,上到朱以海,下到各地已經被齊軍軟禁的藩王,都需要個妥善的處置方法。

對於這些人,王爭從政治角度考慮,爲了穩住前朝官員的心,自然不能和李自成去學,將他們全都殺光,這樣只會造成混亂。

至於說什麼善待,其實王爭心裡是不太願意的,但還要看這些前明皇室自己的表現,現如今這天下,真正應天而起的皇族,只有他王家!

只要認清這一點,能活下去還是大有希望。

王爭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聖人,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其他人輕而易舉奪去,爲了保住自己和王家的大齊,他可以做任何事。

若真的沒有那個‘反齊復明’的心,讓前朝皇室隱居起來安安穩穩度過下半生,也不是不能考慮。

當然了,這些全都要在這場戰爭結束後一起處理。

......

被稱爲四大古都的西安城下,眼前卻是一望無際的齊軍,飄揚的黃龍大旗遮空蔽日,戰鼓震天,幾整排黑洞洞的炮口都對準了西安城的方向。

看着這一幕,李自成的嘴角都在抽搐,良久,他纔對身側的牛金星說道:

“軍師,你親自去一趟齊軍大營,還是求和吧,這仗怎麼打?”

作爲大順永昌皇帝的李自成,看見齊軍之後的第一個念想居然不是怎麼抵抗,保住西安,卻是毫不猶豫的求和投降。

這些,其實不是因爲李自成膽小,只是因爲大齊武力的絕對碾壓之勢,李自成還算是個明白人,知道負隅頑抗只有把所有人都推到死路上。

況且,大齊又不是關外的蠻夷,沒有民族大義的鞭策,李自成很可能做出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決定。

早在山海關外的時候,李自成就曾親眼目睹過齊軍的戰鬥力,那時候還僅僅只有兩萬步軍,現在來的卻是號稱百萬的精銳。

這才半年過去,無論裝備還是氣勢上,這些齊軍都比原來山海關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而失去了幾乎所有老營的大順,卻是愈發的退步了。

不得不提,在李自成眼裡,面前這支號稱百萬的齊軍,看上去比去年自己手中的百萬之師,更像是一支真正的軍隊。

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李自成和王爭好歹都算得上在北京正兒八經的稱過帝,只有先後之別,但卻沒有真假之分,兩個人實際上都算得上是天子。

這王爭一怒,大順和大西可真的要伏屍百萬,說殺誰就殺誰,誰敢提個不字?

但李自成他無論怎麼怒,都是拿對方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原本大順的疆土割麥子一般被齊軍收下,軍心也是每況愈下。

‘討賊檄文’李自成親自讀過,雖然十分氣憤,但這檄文就連他自己讀了都有些熱血沸騰的感覺,更別說這些身受大齊恩澤的兵將們。

當日王爭在紫禁城頭親自念出討賊檄文,效果異常顯著,這纔剛剛過去了半個月,竟然已經打到了西安城下,並且裡三層外三層的將這裡團團包圍,現在的李自成算是由衷體會到了去年崇禎的心情。

內無強兵,外無援軍,除了困守這座孤城,李自成已是無路可走。

城內只有十幾萬老弱病殘,這種時候在外也不會有任何人來支援自己,基本上,這才建立一年多的大順是敗局已定了。

西安城內人心惶惶,李自成甚至能聽見不少大順的兵將在公然議論如何投靠齊軍的事,而李自成對此毫無辦法。

郝搖旗和李過還是那個性子,口口聲聲在請戰,但即便是在他們眼中,仍然對城外有着深深的忌憚。

李自成看得出來,他們兩個請戰的時候,其實是打着必死的念頭。

但對方佈置在正面的步兵方陣就有好幾十個,更別提遠處不斷奔騰,只能看清灰塵的無數驍騎,出去那不是送死嗎,何苦呢?

李自成拒絕了其餘將領請戰的要求,一心只想求和。

感謝大家默默的支持!

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
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