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

“殿下,大食賊子猖獗無禮,竟敢如此輕視我大唐,此事微臣須得今早稟明天后娘娘,請容微臣先行告退!”

大食使節團方纔離去,自以爲成功地將和談攪亂的元萬頃可就不想在東宮多留了,急着要去找武后報喜上一番,這便緊趕着便提出了辭意。

“嗯,今日有勞元愛卿了,且去罷。”

李顯原本就懶得看到元萬頃那張小人得志的老臉,他既然主動要走人,李顯自是不會多加挽留,聲線平淡地撫慰了其一句,便即揮手將其打發了開去。

“殿下,有元萬頃這顆老鼠屎在,這和談怕是談不下去了,須得趕緊着手方好。”

林明度並不清楚李顯的和談部署,可卻知曉元萬頃的不懷好意,憂心如焚之下,實在是忍不住了,待得元萬頃一走出大殿,林明度便已是急怒交加地進言道。

“殿下,微臣以爲林尚書所言甚是,此人不除,和談怎有個了局,須得設法將其排出和談之列,若不然,縱使再如何談,也萬難成事!”

王方明乃是新晉之朝臣,但並不因此而有甚拘束,向以敢言著稱,此際見林明度先開了口,自不肯落後了去,也跟着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無妨,本宮心中有數,今日就先談到此處好了,都先回去罷,好生想想接下來該如何個談法。”

林、王二人的建議確是正理,然則李顯卻並不在意,也沒打算將自個兒的整體部署道將出來,只是笑着擺了下手,一派風輕雲淡狀地下了逐客之令。

“諾,臣等告退。”

李顯既已如此說了,諸臣工儘自心中皆憂慮無比,卻也不好再進言,只能是各自躬身告退而去了,而李顯也沒再在大殿裡多停留,起身施施然地便向後殿書房行了去,第一回的正式談判到此算是暫時告了個段落……

“啓稟娘娘,元鴻臚來了。”

大明宮宣政殿的御書房中,一身明黃長裙的武后正端莊地坐在几子後頭,與前來藉口稟事、實則是藉機聯絡一下感情的越王李貞扯着閒話,卻見程登高急匆匆地從屏風後頭冒了出來,疾步搶到近前,恭謹萬分地出言稟報道。

“嗯,宣!”

武后這會兒也急着想了解一下和談的真實情形,自不會有甚猶豫,直截了當地便道了宣。

“諾。”

武后有旨,程登高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便應了一聲,匆匆退出了書房,自去喚元萬頃不提。

“娘娘有公務,老臣不敢多有耽擱,且容老臣暫退。”

和談一事關係重大,李貞自然也想了解一下進展,可又唯恐武后見怪,這便以退爲進地出言請辭道。

“八叔這是說哪的話,左右無事,姑且一併聽聽那勞麼子和議,也好幫着本宮參詳一二罷。”

武后多精明的個人,又怎會看不出越王的真實用心所在,不過麼,卻也沒放在心上,微笑着一壓手,出言挽留道。

“娘娘有諭,老臣遵旨便是了。”

李貞原本就是想留下來的,自然是樂得借坡下了驢,恭謙地遜謝了一句,再次坐回到了錦墩子上。

“微臣叩見天后娘娘。”

不多會,元萬頃已由程登高陪着進了書房,這一見到越王也在座,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搶到文案前,恭敬萬分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愛卿今日辛苦了,可有甚所得麼?”

武后很清楚元萬頃的張狂性子,自不會給其有甚發作的機會,面色肅然地一擺手,不動聲色地發問道。

“娘娘明鑑,今日之議是這樣的……”

元萬頃在旁人面前那是狂得不行,哪怕當着李顯這個威名赫赫的太子之面,他也不曾有多少的收斂,唯獨面對着武后,卻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小心翼翼地偷眼看了看武后的臉色,這才絮絮叨叨地將今日和議上的事兒詳細地複述了一番,其中自是沒少自我吹噓上一番。

“嗯,太子殿下可有甚交待麼?”

武后靜靜地聽完了元萬頃的話語,但並沒有作出指示,也沒有就和談的內容作出點評,而是追問起了李顯的態度來。

“回娘娘的話,那倒不曾有,只是說明日接着再談,除此之外,並無其餘。”

元萬頃自以爲有着不小的功勞,卻沒想到武后竟無一言之表彰,心下失落難免,可卻不敢帶到臉上來,只能是強壓着心中的不甘,恭敬萬分地回答了一句道。

“嗯,本宮知道了,愛卿且去罷,好生努力着,莫要失了本宮之望。”

武后沒再多問,也沒出言點評元萬頃的所作所爲,只是輕描淡寫地吭了一聲,便將元萬頃打發了去。

“八叔怎麼看此事?”

元萬頃告退而去之後,武后並沒有急着開口,而是微皺着眉頭,思索了片刻,這才轉向了微笑不語的李貞,語氣平淡地探問道。

“娘娘明鑑,老臣以爲元鴻臚確是人才也。”

李貞心中已是有了疑心,但並沒打算即刻便說了出來,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地誇獎了元萬頃一句道。

“元卿就屬驢子的,打着不走,趕着卻要倒退,讓他去跟太子囉唣一番,姑且算是得其所長罷。”

武后對元萬頃自有看法在心,原就沒打算大用於其,對李貞的廢話自是甚不以爲然,隨口便點評道。

“娘娘知人善用,天下無人可及,老臣歎服。”

李貞乃朝中有名的笑面虎,拍起武后的馬屁來,當真是老臉都不紅上一下的,張口就來,順溜得緊。

“八叔過譽了,此和議事關重大,須輕忽不得,依八叔看來,顯兒這究竟打算玩甚把戲來着?”

武后可不是那麼好蒙的,斷不會因李貞幾句不值錢的誇獎便昏了頭,絲毫沒給李貞裝糊塗的機會,直截了當地便將問題挑明瞭。

“這……”

李貞心中只是有所疑心,但並不敢肯定李顯的破局之手段,被武后這麼一逼問,自不免有些個語塞了起來。

“八叔有甚話只管直說好了,終歸此乃朝廷大事,不是隨意何人都能專擅了去的。”

武后原就沒打算讓李貞置身事外,此際更是不肯放任李貞裝糊塗,言語雖客氣,可逼迫之意卻是分明無遺。

“娘娘教訓得是,老臣也就只有些想頭,對與不對卻是不敢妄言,還請娘娘姑且聽聽也就是了,須當不得真。”被武后這麼一逼,李貞自是知曉自個兒斷無法在此事上袖手旁觀,只能是拱手告了聲罪,而後眉頭微微一皺,沉吟着開口道:“娘娘明鑑,依老臣看來,元鴻臚所提之三條與彼國所提之三條相距甚遠,可謂是一南一北,難有勾洽之可能,若是沒有旁的意外,這和議是斷然有甚進展可言的,太子殿下要想破局,怕是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拖,將此和議無限期地拖着,拖到風波漸消爲止;至於其二麼,怕恐便是着落在‘意外’二字上。”

“唔,以拖待變麼?倒是有此等可能,解之不難,明日本宮便下道旨意,明限時日也就是了,至於這個‘意外’麼,又該出在何處,不知八叔可有何教本宮者?”

武后本就精明過人,李貞能想到的事兒,她自然也能有所察覺,唯一不能確定的同樣是不知李顯的變招將出自何處,此際難得李貞送上門來,自是打算拉着李貞一道準備應變,這便不依不饒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這……”

李貞雖猜知了李顯會有破局的變招,可也就是種直覺罷了,真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確是太過難爲他了的,面對着武后接連的追問,李貞算是徹底抓了瞎。

“波斯那頭現下有軍三萬餘,再算上波斯雜軍,或許有個八、九萬罷,此等兵力可破大食否?”

李貞是徹底抓了瞎,可武后卻隱約覺得或許與前線的軍情變動有關,這便沉吟着出言詢問道。

“難說,應該是不能,若不然,只怕太子殿下早令河西諸軍殺進大食了,也斷不致止步波斯,依老臣看來,應是守有餘,而攻則不足,大食國也必定是預見了此結果,方纔會派了使節來我大唐議和,故此,老臣以爲前線軍情劇變怕是不太可能。”

李貞到底是文武雙全之輩,儘管不曾親身領兵打過仗,可對兵法韜略卻是頗爲精熟,分析起戰局來,還真有些功底的。

“嗯,看情形也該是如此,那大食國雖派了人來議和,卻也斷不會因之放鬆了警戒,前線該當還是僵持之局罷,只是本宮怎麼覺得太子那頭太沉得住氣了些,箇中該是另有蹊蹺纔對!”

武后雖不通軍務,可基本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這一聽李貞將戰局分析得如此透徹,自是頗以爲然,只是對李顯的可能之手段卻是更加疑惑了幾分。

“……”

李貞的智算並不比武后強,武后看不出蹊蹺何在,他同樣也是如此,面對着武后的疑問,他也只能是無助地攤了下手,來了個沉默以對,雙方都不再開口的情形下,書房裡的氣氛也就此壓抑了起來……

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17章 急轉直下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2章 生死兩重天(上)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771章 夜襲(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60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上)第676章 殺明(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149章 不容錯過的愛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6章 臨時協議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781章 摩擦(下)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30章 考驗(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
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17章 急轉直下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2章 生死兩重天(上)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771章 夜襲(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60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上)第676章 殺明(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149章 不容錯過的愛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6章 臨時協議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781章 摩擦(下)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30章 考驗(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