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又到了。小金貴已開始姍姍學步了,嘴裡更是咿咿呀呀,不住聲地說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語言。
田地裡早已封凍,到處是皚皚白雪。忙活了一年的長工們,都已帶着豐厚的工錢,高高興興地回家團圓去了。
戒菸後的沈大少爺,在父親的悉心指點下,已能同二弟一起照管店鋪,於是沈老爺乾脆樂得清閒,將所有鋪面全都交由他及守武、守德兩個兄弟照管(守義在鄉里教書,於家中事務不屑理會),自己只偶爾給出出點子、拿拿主意,其餘時間,大多在房裡逗弄小金貴,享受着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機靈的小金貴,吐出的第一個能讓人聽的懂的字眼,竟是個“爺”字,這可把個沈老爺樂壞了!喜歡的直用鬍子撓孫子的癢癢,招的幼小的金貴“咯咯咯”的笑個不休,祖孫二人,天天樂成一團。
外面的硝煙戰火,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與遠離城市的沈家堡,似乎毫無關連,人們依舊爲過年忙碌着,淘米、磨麥、攤煎餅、蒸饅頭。。。。。。家當殷實的人家,還會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殺掉,除了給自家留下過年吃的肉,其餘的全部賣掉,還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沈家大院,更是不用提了,一下就宰了三頭豬十隻羊,雞鴨魚類、山珍海味更是樣樣齊全、應有盡有,老少幾家的廚房裡,堆的那叫個滿滿當當。
。。。。。。
依照沈家慣例,過年、生日,幾個兒子們,都是要輪流請父母吃飯的。於是,吳氏提前好幾天,就忙着做準備,因爲她對公爹感恩不盡,自己無以爲報,所以就想用最好的飯菜來招待他老人家。
吳氏最拿手的絕活是做年糕。
同樣是年糕,吳氏做出來的就是與別人的不同。她將年糕做好後,切成一指厚薄,小手掌大小的片狀,晾好等待着食用。呈半透明的淡黃色的年糕片上,均勻地分佈着被切開的紫紅色的棗兒,露着嫩嫩的棗瓤,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先吃上一塊。待要吃的時候,再用熱油那麼一煎,嬌酥柔嫩,米香、棗香混合一體的芳香氣息,滿屋飄溢,誘得你直咽口水!
長房請父母吃飯,原本該是正房王氏來操持的。自打吳氏進門之後,沈大少爺很少再登王氏的門檻,這讓吳氏即高興又不安。高興的是丈夫對自己情深意重、疼愛有佳;不安的,是自己必竟只是側室,丈夫冷落大姐王氏,從王氏的角度考慮,總覺得自己有點對不住她。再加上自己這邊的住處也比較寬敞,所以就主動擔起了“請公婆”的這項任務。
每到請公婆的那天,從來也不敢讓王氏來幫着做活兒,只等開飯的時候,纔將王氏母女,請過來同吃。
吳氏這麼做,正房王氏並不領情,相反,反而覺得吳氏是故意在丈夫、公婆面前獻好、賣乖。一夫兩妻,往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很難不生仇怨、和平共處。
吳氏雖心懷善意,處處爲王氏着想,但做爲失寵的王氏,只會將罪責統統冠到吳氏的頭上,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夠給自己滿腹的積怨找到個出口。可憐的王氏,平日並不出門,除了五日一輪到婆婆那邊做當值外,其餘時間,全都窩在房內,tiao教女兒們描繡、針線。
年三十這天,一大早,沈老爺就帶領着四個兒子守文、守武、守德、守義忙着擺供祭祖。吳氏妯娌五個,更是在竈房裡忙的不可開交。沈家大院,到處張燈結綵、對聯盈門,全家老少全都新衣罩身、笑語歡聲。
整個沈家內外,洋溢着濃濃的年味。
供奉好祖宗之後,全家一起吃過早飯已經是巳正時分了,收拾停當,吳氏便匆匆趕回自己那邊。因爲按照慣例,三十這天的午飯,就是長房家的。
因頭兩天就已將準備工作做好了,所以正午時分,一桌豐盛的年飯就做成了。
沈大少爺請來了父母和妹妹;吳氏親自去王氏房中,請王氏母女,她一手抱着王氏的小女兒六鳳,一手牽着五鳳。本想以不舒服推脫的王氏,見吳氏誠心、懇切,再加上公婆面前也不敢失禮,只好領着其他幾個女兒,無可耐何地跟在後面。
人已全都到齊了,大家團團圍坐在桌前。沈大少爺負責斟酒添茶,王氏幫着吳氏將一盤盤香噴噴、熱騰的菜餚端上桌子。
不一會兒,若大的餐桌上,就被放的滿滿當當的——香酥雞、清蒸鯉魚、紅燒肘子、香菜燴丸子、板栗鴨、蔥爆海蔘、爆炒鳳肝、油燜大蝦、蝦仁雞皮湯、冰糖銀耳拌嫩藕,以及各種精緻的清淡小菜,擺的桌子上是連個縫都沒有!每樣菜餚,都是按照公公婆婆平日的口味,做的稀爛、易嚼。看着眼前這桌菜,說中國的家庭主婦各個都是名廚,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沈老爺懷裡攬着寶貝孫子,笑的合不攏嘴,不時地將好吃的送到調皮的小金貴口中。右手邊是夫人姜氏,小女兒玉葉緊挨着母親;左手邊是大兒子,依次往下是六個孫女。吳氏和王氏坐在最下面,兩人很少往自己嘴裡送東西,只管忙着給公公婆婆他們佈菜。
孫女們都各自乖乖地默默吃着,當着爺爺奶奶是不敢多嘴的。只有從小嬌生慣養的沈玉葉,一邊往嘴裡夾着好吃的,一邊肆無忌憚“好吃、好吃”地誇讚着。氣得個老薑氏,直用眼睛斜她,可玉葉並不買母親的賬,照樣我行我素地嚷嚷着。
主食是三鮮水餃,最後上桌的是年糕。一看到年糕,玉葉就趕忙搶了一塊,她最喜歡吃吳氏做的年糕。一邊吃着,一邊讚不絕口地品評着:“嫂子,你做的年糕最好吃了,比咱娘做的強十倍!你可要給我多留點,明天我還要吃呢!”
“留着呢,留着呢,嫂子知道你喜歡--你儘管吃就是了!”吳氏衝小姑子笑臉應和着。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尤其是孩子們。
見丈夫與長房一家如此和樂融融,姜氏早就醋意上涌。又見連自己的女兒都跟吳氏如此近乎,又當着全家的面,直批自己手藝不精,無名之火直撞心頭:“吃東西還堵不住你的嘴?好象一輩子沒吃過似的!瞧你那吃相,一個女兒家家的,一點教養都沒有!”她沒好氣地衝女兒玉葉,撒着邪火。
從小被姜氏寵壞的,刁蠻的玉葉,哪受過母親這樣的數落?
“好吃、好吃,就是好吃!就比你做的好吃,不讓說我偏說!”玉葉立刻爆豆似的,回敬着母親。
姜氏本想拿女兒煞煞性子,可她卻忘記了,她那寶貝女兒是不買自己的帳的!女兒的連珠搶白,噎的她是,臉紅一陣白一陣的,實在是感到下不了臺:“一點家教也沒有,看我不打死你?”她惱羞成怒地掄起巴掌,衝女兒吼着。
“沒家教也是你教的,你打、你打啊!看你怎麼打死我?”玉葉哪裡受過母親這樣的大氣?一邊委屈地抹着眼淚,一邊一句不讓地跟姜氏鏘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