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

“進山!”

距京師千里之遙的俄羅斯境內,剛剛結束了一場短促而激烈的戰鬥。

這場戰鬥的雙方,便是駐紮在遼東的明軍及以北不遠的一批俄軍。

至於導火索,則是因一批不過幾百人的小部落。

本來沙皇阿列克謝是打算趁着中原內亂之時,入侵黑河流域,將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擴大。

但是他沒料到,明軍忽然之間就滅了滿清。

這就造成一個結果,收復遼東之後的明軍,勢必要和正處在擴張期的哥薩克人接壤。

沙俄似乎並沒有把如日中天的大明放在眼裡。

崇禎二十三年,本世代居住在貝從加爾湖附近列拿河畔俄羅克屯的魯古雅鄂溫克獵民,因受到哥薩克的屠殺,被迫舉族遷到額爾古納河流域。

儘管已經舉族南遷,但哥薩克人顯然並不打算放過每一寸土地,他們每後退一步,哥薩克騎兵就要向前逼進一步。

到了這個時候,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覺得根本已經無路可退,便聯合鄂倫春人、鄂溫克人等衆多部落,向南面的中原王朝求救。

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向大明進貢了一批鹿皮、鹿茸,表示誠心歸附之意。

這個由魯古雅鄂溫克獵民組成的小部落,也被當時的明人稱之爲“使鹿部”,人數不多,估計也就七百多人。

本來這樣的小部落,根本不可能入堂堂崇禎皇帝法眼之內,但出人意料的是,大明方面對此反應強烈。

經過內閣商議,使鹿部遣使抵達京師的當天,就有一匹快馬緹騎出京,催促遼東明軍火速馳援。

此時駐守在遼東的明軍總共由三個總兵管轄。

其一,是瀋陽總兵李定國,其二,是李成樑之孫,清新總兵李遵祖,其三,是總永平移駐遼東,現任廣義總兵的張鼐。

此前很多人看不懂崇禎花費如此大的心力招募一個無名之輩,但是現在,他們都見到了這位皇帝的遠見卓識。

歸附大明之後的李定國,先是在平定雲南奢安之亂的時候展現出了出衆的戰略眼光,而後又在隨徵遼東時建立了赫赫戰功。

就連如今的內閣首輔蔣德璟都不得不由衷地讚歎一句,這個李定國,真乃百年未有之將才。

至於李遵祖,他是現存的遼東李氏一輩最能征善戰者,也是當之無愧的家主。

在收復遼東的戰爭中,李遵祖率領李氏老卒,每戰必登先,屢建奇功,現已官拜五軍都督府左都督。

李氏和建州素有舊怨,讓李遵祖爲清新總兵,讓他鎮守建州、塔魯木衛一帶,自然最爲合適。

至於張鼐,原本雖然是跟隨李自成的反賊,但自從臨陣反正,歸附朝廷以後,在永平府一直都是兢兢業業。

隨崇禎徵南逐北,多場戰鬥累積下來,功勳雖然不多,但勝在苦勞艱卓,軍中威望比李定國和李遵祖都要高出很多。

正如皇太子座師談遷在給朱慈烺授課時所說,“有此三人捍衛大明邊疆,遼東之土當可固若金湯。”

明軍佔領遼東之後,當地旗人意圖恢復韃清的蠢材舉動不是沒有。

可每當一次反叛被明軍平定,緊接着迎來的,便是對全遼旗人更加血腥的肅清。

對這些仇人,明軍沒有一個是下不去手的。

當收到朝廷命令之後,首當其衝的,正是與俄羅斯接壤的廣義總兵張鼐。

這年四月,張鼐率本部明軍五萬奉旨北上,在通古斯一帶與俄羅斯的一千“大軍”遭遇。

此戰之中,儘管俄軍只有一千餘人,但張鼐充分展現出了一名久經陣戰之將該有的鎮定。

他調集火器營,對俄軍爲數不多的遠程部隊進行絕對壓制。

俄軍雖然也已經普及了火繩槍,但是面對人數在他們幾倍以上的遂發槍陣列,依舊如割麥子一般倒下。

在俄軍逐漸不支時,張鼐調集騎兵在側翼衝擊,雙方步兵還沒有接戰,就一舉擊潰俄軍。

在俄軍潰敗之後,明軍全線出擊,張鼐單騎追出,陣斃其指揮官毛列謝克,只剩三人逃回城堡。

“總兵有令,山內野人女真,北山女真,但凡找到,格殺勿論!”

“堵住出口,不能走脫了一人!”

戰後,明軍開始對通古斯到費雅喀一帶的本地女真部落,進行全面的大清洗。

明軍步騎分批進山,但凡是遇見在野的女真部落,無論老少,一概執行張鼐所下發的殺無赦軍令。

一時之間,地圖上一整條線的北山女真部落遭到毀滅性打擊,無數村莊被付之一炬。

戴着森甲冑的明軍,手上沾染了無數女真人的鮮血,遍地都是他們的哀嚎和屍骨。

大明的旗幟開始飄揚在黑河以北,數個俄軍城堡被明軍拔除,這一大片廣柔的土地,真如唾手可得一般。

幾乎是張鼐擊潰俄軍的同時一件,李遵祖也率明軍自建州出發,重新將起自莫溫河,延至奴兒干地區的遼闊疆土納入到大明版圖之內。

不僅如此,在這之後,李遵祖在韃靼海峽建立起一所簡陋的軍港,而後他們乘船出海,在薩哈林羣島上插遍了大明的金色旗幟。

北方戰事連戰連捷的同時,明軍在接受固始汗稱臣請求之後,開始派兵在西藏和新疆、青海一帶駐軍,設置地方機構進行管理。

當然,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引發沙皇阿列克謝和葉爾羌汗國的不滿。

崇禎二十三年十月,大明與俄羅斯全線開戰。這一戰線,西起後世新疆一帶,東至努爾乾地區。

明軍聯合喀爾喀蒙古、厄魯特蒙古、和碩特蒙古與葉爾羌和沙俄進行地毯式打擊。

十一月底,馬進忠率部在貴州戰役中擊潰葉爾羌,俘獲阿不杜熱依木之子阿不杜拉,將西套地區收入大明地圖。

一個月之後,葉爾羌汗國的統治者阿不杜拉在京師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斬。

阿不杜拉死後,其子堯勒瓦斯繼承汗位,但僅一月之後就被阿不杜拉之弟蘇里所殺。

此後,剛剛統一不久的葉爾羌陷入混亂狀態,固始汗迅速出兵,在吐魯番郊區擊潰了蘇里的軍隊。

固始汗的軍隊進佔吐魯番之後,將城市的擁有權和平交給了隨後趕到的馬進忠。

這場和俄羅斯、葉爾羌的戰爭,戰線雖然拉的挺老長,但總結來說,對大明完全沒有任何影響。

每一路的明軍人數都高於俄軍,而且明軍出動的都是久經善戰的邊軍,火器普及程度甚至超過了落後的俄軍。

每一場戰鬥,幾乎都是俄軍被打的抱頭鼠竄,無數個看似是要塞的城堡,都被明軍的十二磅佛朗機重炮轟開了城門。

戰爭進行到崇禎二十四年的五月時,葉爾羌汗國的全部領土都已經被明軍佔領。

大明的版圖也因此向北擴張了很大一部分,看似是強權的俄軍在面對明軍時,都成了毫無抵抗之力的小孩子。

六月初,沙皇阿列克謝的使者倉促之間來到京師,要求雙方坐在談判桌上議和。

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
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