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

這種新式火箭本是中型佛朗機炮,來自澳門卜加勞鑄炮廠。

這個鑄炮廠本來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經營,參與了當初徐光啓第一批紅夷大炮的製作,經過鄭芝龍平定澳門之戰以後,整個澳門全部歸大明所有,倖存的葡萄牙人只能以大明子民的形式繼續留在澳門,受兩廣總督衙門和澳門本地官府的節制,否則就要被趕出境內。

卜加勞鑄炮廠自然不能倖免於難,早在一年多以前,崇禎皇帝就已經下旨,強行將葡萄牙人在澳門境內的卜加勞鑄炮廠收爲國有私立炮廠,只爲大明研製火炮。

遠在歐洲的葡萄牙人恐怕還在爲三十年戰爭發愁,聽見這個消息後最多也就是怒罵幾句黃皮猴子云雲,根本無暇東顧。

炮廠的歸屬問題雖然變了,但內中卻還是一樣,對於很多在此工作許久,經驗豐富的葡萄牙匠戶和西洋技師、漢人匠戶、幫工,自然要全部留在炮廠。

以卜加勞鑄炮廠的實力,這等新型佛朗機炮在整體上要強於除紅夷大炮以外的韃清所有火炮,直接投放到戰場上也是足夠讓韃清八旗軍喝上一壺。

但崇禎皇帝覺得要有大明特色,所以又吩咐畢懋康、畢懋良兩兄弟主持兵仗局加以改進,並且被畢懋良推薦到京師兵仗局赴任的王徵也在全程從旁協助。

畢懋康、畢懋良兩兄弟對火器研究多年,宋應星帶領的工仗局在制炮過程也從旁起到輔助作用,偶有建言,耗時一年多,歷經多次失敗的試炮,大明兵仗局這才製成了這第一批火箭。

這種火箭與現如今中原官軍同義軍作戰時使用的火箭在彈藥上並無不同之處,每一捆仍是一百束裝,但比之前代,新型火箭射程更遠,威力更強。

每一次巨雷炸起,便是一陣陣呼嘯的箭雨而去,加上崇禎皇帝對火器尤爲重視,戶部撥款不斷,京師發下來的新一批火炮在質量上有了整體改觀,就是炮身都加裝了防範遮護。

這一番對射,那些還在使用原始弓箭對射清軍步弓手頓時崩潰四散,幾輪過後,就連後方清軍炮兵陣地上的漢軍旗炮手都開始抱頭鼠竄。

後方督戰的豪格聞報連喊廢物,氣不打一處來,下令道:

“傳本王的令,說讓達延古那個奴才別藏着掖着了,把烏真超哈營的炮都拉上去,老子還就不信,南蠻子的什麼炮這麼邪門!”

“是!”

傳令的鑲紅旗騎兵趕緊抱拳點頭,向前陣飛弛而去。

豪格清晰的見到,這名鑲紅旗騎兵剛剛抵達前陣,還沒來得及趕到達延古身前,就被一發來自明軍城頭的火箭擊中,頓時連人帶馬都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那可是正經的滿洲八旗馬甲,從輔兵、步甲一級級憑藉戰功升上來的精銳騎兵,少說也參加了幾十場戰役,環身兩層重甲,配備鋼刀鐵槍,怎麼能被區區一支火箭連人帶馬都射死。

想到這裡,豪格眼中卻升騰起一絲少見的謹慎,明軍這到底是什麼鬼玩意?

“尼堪,你親自去看看,若是這火箭實在抵擋不住,就讓達延古先退兵回來。”說到這,豪格輕輕的笑了幾聲,滿臉看笑話的神色,只見他看向東門,自語道:

“到那個時候,你們就說他多爾袞的漢人阿哈們不管用了,一個個都是吃裡扒外的貨色,城內新到了這麼一批火箭居然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不然我大清也不至於損傷如此多的勇士!”

剛靠隨多爾袞平定金、復兩州變亂晉升貝勒的尼堪聞言也是點點頭,合上面甲,帶着一行十幾名鑲紅旗滿洲騎兵趕往前陣傳令。

畢竟清軍還是人多勢衆,少少幾輪的火箭還不足以令他們傷筋動骨,在蒙古人和漢軍旗拿人命頂的情況下愛,大批盾車、衝車還是推進到了甕城腳下。

“放!——”

正在這時,城頭卻忽然響起明軍此起彼伏的喝令聲,只見從城頭垛口處伸出無數杆鳥銃,明軍兵士們將黑洞洞的槍口對準正在自己腳下準備登城的清兵,狠狠扣下了扳機。

轉瞬間,城頭響起震耳欲聾的鳥銃轟鳴聲,升騰的灰白色煙霧之中,數不清的鉛彈旋轉着朝城下疾射而去。

近在咫尺的清兵剛剛奪過一輪火箭,還沒來得及鬆口氣,腳下身邊卻到處都發現了明軍挖設的陷阱和拒馬,一個不留神,又被來自頭頂的鉛彈集中,傷亡人數開始成批增加。

一個盾車被火箭射中側面,頓時燃起了熊熊大火,城頭的革左舊部王富貴見到面色一喜,大聲喊道:

“油鍋,往起火的地方灑油!!”

明軍兵士將裝滿滾燙熱油的大鍋掀翻下城,腳下的數個清軍衝車接連燃起大火,後頭蹲伏的清兵受不住高溫,喊叫着摸爬滾打而出。

正這個時候,城頭的王富貴哈哈一笑,扯着嗓子下令發射,城頭繼之又是一陣排銃齊射下來,剛逃出油鍋的清兵幾乎全都慘叫着死於當場。

由於方纔傳令鑲紅旗清兵發生的插曲,後方豪格第一次軍令直到這個時候才傳到前陣,王富貴瞪大了眼睛,發現清兵後陣再次分散開來,居然又推出了不少新炮。

各城頭的明軍更吃驚地看到,清軍中推出了多門佛朗機炮,其中甚至也有紅夷六磅炮、三磅炮以及數不清的小型銅鐵炮。

除此之外,更有衆多穿着與前陣清兵不一樣花色的清兵成批趕來,這些後趕來的清兵穿着藍色制服,全是漢人,手中同樣舉起密密麻麻的鳥銃。

“這些人他孃的是什麼玩意,不是辮子兵也不是蒙古人?”王富貴在中原沒見過,下意識的發問,話中似乎是不明白爲什麼漢人會幫韃子打自己人。

“那些人,都是漢奸!”聞言,一名把總啐了一口,鄙視不已的道:“韃子中有個烏真超哈營,全是漢人,手裡都是鳥銃火器,原來是孔有德在領,現如今孔有德復歸皮島,卻是耿仲明在繼續帶着。”

“嗎的,這些人真是給韃虜天生的狗奴才!”王富貴瞪大了眼睛,仍是一副不可置信,氣氛至極的神情。

清兵中竟然也有佛朗機炮,大大出乎守城明軍的意料之外,很多人都是不知所措,還是藺養成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吩咐各城頭將官遮蔽防護,試探對方底細,保存實力,切莫硬拼。

城頭持着盾牌的明軍兵士紛紛跑到火箭炮手附近,擡起手中盾牌替他們遮擋清兵可能到來的疾風驟雨,不少鳥銃手見清兵即將發射,也是趕緊收起手中鳥銃,躲在垛口下隱蔽。

清軍報復一般的齊射,眨眼間便到三屯營城頭,雖然藺養成和城頭各將下令迅速,城頭卻還是有好多個來不及遮掩的兵士直接被射飛出去。

趁此機會,蒙古八旗都統達延古也同樣召集被打散的步弓手,親自率領他們趕到前陣,張弓搭箭,再次射出一輪箭雨。

一顆顆鐵球,一支支箭簇呼嘯地砸在城頭,或射中守城明軍身體四肢,或直接射中守城明軍腦袋胸膛,到處都被打得一塌糊塗。

身在主關城上的藺養成見到身旁的鳥銃手和炮手不斷被跳躍的炮彈帶中,一下子就是血肉模糊,斷手斷腿,又很多兵士被趁虛而入的蒙古人射中,哀嚎軟倒在垛口下,失去了戰鬥能力。

這麼下去不行,自己得找機會反擊,想到這裡,藺養成咬牙擡頭朝城下看了一眼,陡然發現清軍都統達延古正在左揮右舞指揮的身影,頓時恨得咬牙切齒。

“這個韃子竟然上前陣了,來得好!馬老二,把箭給我!!”

感謝烏傷公子五萬起點幣的打賞,成爲本書第一個掌門!感謝大力支持!!

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
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