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

崇禎二十年二月中旬,儘管是在金陵,天氣也還是頗有涼意,不過就算如此,聚在城內的文武羣臣衆官,還有諸多將士勳戚,心中都是熱乎乎的。

因爲今日,是遵東奇捷和朝廷平定藩王之亂後的敘功升授大典。

根據朝廷規定,這期間,皇帝將會在金陵短暫停留,並且親自主持大典,爲各級將士敘功,統計他們在去年到今年初這段時間內,進行這一連串大小戰役中的斬級、統籌等功勳,並且給予相應的賞賜和升授。

除此之外,朝廷也要統計出戰死的將士名單,將這些人的姓名、籍貫匯成文本,發到京師忠烈祠供奉,並且對這些人的妻小親人予以適當慰問,這些都是皇帝下旨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因爲工作數量巨大,所以此次敘功升授大典,將在金陵定期三日全部完成。

重新改組之後的南京禮部、工部、戶部和南直隸各大衙門負責大典的全部事務,並且由剛上任不到三個月的南京禮部尚書張爾岐統籌全局。

大典舉行期間,南直隸各地防戍增加數倍,金陵城內巡街衙役和護衛兵丁,全部上街,並且神武軍就駐紮在城外三裡,一旦城內出現什麼亂象,周經武可以直接率部入城。

自從錢謙益死後,原本所謂“遙執朝政”的東林黨也算是在明面上盡數覆滅。

還剩下未被處置的官員和文人,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自稱東林士人,所謂禍福避趨之,現在的東林黨三個字,就是足以令常人殺頭失身的原因之一。

許多官員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巴不得和這三個字離得遠遠的,又怎麼會再出來鬧事。

但令人意外的是,崇禎皇帝雖然在表面上對東林黨趕盡殺絕,但卻還是會任用許多真正有賢能的人到主要位置上。

新上任的南京禮部尚書張爾岐,便是其中之一。

張爾岐此前並未在朝爲官,還是崇禎皇帝吩咐廠衛去找,當東廠番子找到他的時候,發現張爾岐其實一直就在金陵城內教書,這教授的具體內容,便是儒家經典《儀禮》。

其實張爾岐當時是回絕了,但廠衛畢竟是廠衛,皇帝要的人,無論禮請還是動粗,反正必須是要帶到皇帝身邊去的。

這中間發生了不少插曲,不過現在結果很明顯,張爾岐已經心甘情願在朝廷做官,並且他的想法和一般文官不同,主持敘功升授這種事,在他看來,實實在在是國朝興盛的象徵。

天下糜爛,唯有軍隊強盛,國家才能強盛,這樣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張爾岐心裡非常明白。

早在皇帝率大軍動身前往杭州的時候,張爾岐這邊就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大典事宜。

畢竟,無論這次的藩王之亂有多少種可能結果,入朝爲官的,就只能爲其中一種結果做準備,那就是亂子被平定,皇帝得勝還朝。

張爾岐理直氣壯的派出了戶部的文吏,前往各處蒐集與大典有關的各種資料,這些人還前往南京工部、戶部、吏部衙門之中,討要實際結果。

其實一開始,南京工部尚書高弘圖、戶部尚書王鐸、吏部尚書馬士英三人都是不情不願,一則對張爾岐直接被任命爲尚書心懷嫉妒,二則也是不想將本部事宜託付外人。

張爾岐派出這些人連高弘圖和王鐸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亂棒打出,三位部堂之中,只有吏部天官兒馬士英親自迎接,將有關文本奉入吏部編冊。

王鐸乃是南京大學士,高弘圖也久居高位,在南京各官員當衆威望不小,張爾岐雖然民間聲望日隆,但畢竟新官上任,無故不敢去動這兩座搭訕,便向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申述,卻一直沒有下文。

聽聞張爾岐向劉福報告,王鐸恨極,卻聽聞崇禎皇帝曾親自召見張爾岐,寵信有加,也是無可奈何,只好作罷。

王鐸多方聽到風聲,得知張爾岐深得皇帝信任,極有可能鯉魚躍龍門,直接進入京師,輾轉反側了幾個夜晚後,最後還是決定主動向張爾岐示好。

大約在上個月的下旬,王鐸打聽到張爾岐老母壽辰,突然攜帶大批的賀禮上門拜訪,並且將大典等事交託其手,做出了甘願脅從的意思。

據廠衛稟奏,席中張爾岐、王鐸相談甚歡,就像是多年老友,一點看不出二人往日的過節,崇禎皇帝聽到也是冷冷笑了一聲,並未多說一句。

對於下面這些官員之間的明爭暗鬥和趨炎附勢,崇禎皇帝藉助廠衛日日不間斷的密奏,實際上是一清二楚,但往往都是看破不多說,將他們控制在範圍之內而已。

除此以外,敘功升授大典的事情傳遍了江南和東南,各州府縣的官員紛紛前往南都金陵,聽聞如此重要的事被交給張爾岐主持,各級文武都是紛紛送來賀禮,使張爾岐應接不暇。

據廠衛密奏,張爾岐顯然是對官場之事一竅不通,這些禮品他來者不拒,並且還秉持着有來有回的原則,回贈些小物件表示尊敬。

更讓張爾岐沒有想到的是,崇禎皇帝回到金陵城之後,竟然當衆誇讚自己勤勉有爲,任事唯謹,可自己明明沒有做什麼大事,哪裡值得這般誇讚。

張爾岐的風頭在崇禎皇帝當衆誇讚之後,變得更盛。

據說有一日張爾岐和老母外出採購,去到哪裡,哪裡的掌櫃、東家便是親自出來相迎,許多從前張爾岐教授過的學子,也是日日登門拜訪,與他說這說那,討論詩詞禮義。

張爾岐原本並未有過任何在朝爲官的履歷,但卻一路青雲直上,得到皇帝青睞,這讓在朝中官員眼紅不己,私下更是說什麼的都有。

張府門前從早到晚都有南京內外各色人等登門拜訪,熱鬧的景象更一直到了大典舉辦的前一日才稍稍淡了下來。

這個時候,捷報與軍功名單己是被張爾岐主持的禮部與工部、吏部、戶部聯名遞了上去,各方都在屏息凝氣,靜待結果的到來。

大典舉行第一日的早晨,崇禎皇帝捏着廠衛昨夜的密奏,臉上卻看不見絲毫表情。

過了許久,崇禎皇帝將密報燒燬,冷笑幾聲,帶着早就等待在門外的一衆文武和衆廠衛,浩浩蕩蕩朝張爾岐選定的大典主會場,神策門方向走去。

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隨便說說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章沒了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
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隨便說說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章沒了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