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

崇禎二十一年的春節還沒到,然而此時的京師早已不再是四年前那樣暮氣沉沉的樣子,正相反,無論從那個方向去看,這裡的百姓和官兵都是元氣滿滿,家家戶戶都在高高興興的準備過新年。

一大早,就有不少街道司的清理人員提着水桶,推着垃圾車走上街頭,趁着這大好時光開始清理街道上累積的污泥和垃圾。

“快着點,等過上一陣子人多了,可就不好清理了。”

“是啊,這過個年,咱們反倒是先忙活起來了。”

幾個街道司的人一面開始掃除,一面互相也在聊着,只不過他們的話也就僅僅侷限於吐槽了。

誰不知道,朝廷對他們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若是沒有新增設的街道司這個衙門,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能在京師過活。

這下好了,國企單位有保證,每月工錢按量發放,不用再過以前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了。

街道司這個衙門,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環衛”,是崇禎皇帝在幾年前下旨增設的衙門之一,總署在京師,京畿和宣大一帶已經推廣,至於山西,還在全面建設中。

各處的城鎮之所以經常鬧病,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環境不衛生,街道上往往是污水四溢,臭氣熏天。

有明一代,不是沒設立過類似的衙門,但時至今日,早就廢得一乾二淨,原來那個除了南北兩京和蘇杭一些大城市還稍微有點作用以外,其它的地方早就形同虛設了。

街道司衙門,就是專門解決這問題的一幫人。

崇禎皇帝徹底廢了原本的類似衙門,將其中踏實肯幹之人留用或升遷,從各地百姓和歸來的流民中,挑選合適的人到街道司供職。

雖然是簡單用來清理街道的衙門,卻也不是誰都能進的來,最起碼,你得是在本地定居的人,才能入選。

除此之外,老生常談的就是必須要有三人及以上的家人,踏實肯幹,曾經務農者而且手上有繭子的優先,那些小白臉和青皮,是根本不會接收的。

戶部和吏部針對街道司衙門的新設官職,規定了一系列的各種相關政策,包括工錢和升職之後的福利。

這街道司還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崇禎皇帝徹底更新了大明的福利政策,太醫院負責的惠民藥局,還有各處的養濟院,全都得到了一體化更新。

實際上,在社會福利政策的改革上,崇禎皇帝本以爲會有阻力,但進行中卻異常順利,原因是這種政策竟然在有明一朝早就有了。

明朝是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最好的時期,在平定天下驅除胡虜之後,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實施“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另一方面推出了華夏曆史上最早的福利政策。

崇禎皇帝發現,朝廷已有的福利政策完備且有特色,已經基本不用做出什麼較大的改動,只需要從上到下的按章招人和重建。

地方上,朝廷設有免費養老院、免費醫院(惠民藥局)和免費公墓、免費救濟所(養濟院)。

除此之外,對於花甲之年以上的老人和無親無故的孩提,都可以不用勞動,就能到養濟院生活,每月都有足夠生活費用的資金。

這已經類似於朝廷公立免費兒童福利院和養老院的結合體,當然,這麼一整套的福利政策,也給財政造成了極大的拖累。

不過有明一朝,即便是處在困境當中的崇禎朝,也沒有動過廢除這套制度的想法,雖然在現在的崇禎皇帝重建時這套福利制度已經千瘡百孔。

各種政策的全面更新,再加上近幾年在軍事上的全面勝利,使得如今這個大明朝,已經不再是崇禎十七年以前的那個大明朝。

這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朝陽。

......

“皇上,天下紛亂,朝鮮早已投了建虜,那裡局勢如何,完全是林慶業的一家之言,若此時派兵前去,豈不是羊入虎口嗎?”

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說完,朝堂之上立即又陷入一片討論和爭執當中,上面的崇禎皇帝簡直無語,這有什麼好爭的。

“脣亡齒寒,再說了,朝鮮上下無不感念我大明,建虜自己都打起來了,再不去管管藩國,朕成什麼了?”

史可法立即站出來,昂首闊步道,“陛下,你不要忘了,那朝鮮早就不再是我大明的屬國。”

詹事府少詹事黃道周也是罕見的站出來,“史僉都所言甚是,崇禎十年丙子胡亂,他們就已經投靠建虜,多次派軍入寇,助紂爲虐,陛下三思啊!”

對於把黃道周從家裡召返回來這事兒,崇禎皇帝也是後悔的一批。

原本想着歷史上他是忠臣,剛好朝臣被自己殺太多,每年書香閣和科舉的新人很多還在地方歷練,六部需要一些人才,這才把他叫回來復崇禎十四年的原官。

沒成想,這貨是第二個史可法。

崇禎皇帝此前放下數次將史可法推出去砍了的衝動,就是想到唐太宗能忍魏徵,想留下他做自己的一面鏡子。

可唐太宗眼前要是有兩個魏徵呢,他還能忍得了麼?

崇禎皇帝不知道李世民能不能忍得住,反正有幾次上朝的時候,這倆貨一唱一和的和自己對着幹,是個男人都忍不了,更別提自己還是皇上。

不過讓崇禎皇帝難受的是,這倆貨他麼說的還都是對的,私生活沒一點不檢點,找不着一丁點能讓他吃癟的地方。

人家忠心於大明,因爲說話直白了點,你就把人家推出去砍了?橫看豎看都不是那麼回事兒啊,這麼幹不就真成昏君了。

辯論你也根本辯不過他,畢竟人家就是靠那個上來的,除了留着繼續當鏡子之外,好像也沒什麼其它的辦法。

儘管朝堂上有黃道周和史可法這兩朵奇葩,其餘的臣子也還是不敢有絲毫的僭越之舉。

畢竟前兩者之所以敢擰着脖子和皇上犟,那是因爲人家真心爲大明,而且那是真的“清正”,而他們大多數屁股上都不乾淨,都是髒的很。

踏踏實實辦事算了,從崇禎十七年至今,爲了搏虛名被殺的可是有半個朝堂了,而且這位皇帝還不僅僅只是殺你。

殺了你以後,還要把你搞得身敗名裂,所有破事兒全都公之於衆,虛名搏不成反倒全家陪葬的例子還少?

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
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