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

聽見孔有德這三個字,祖大樂便是滿臉的鄙夷,只聽他說道:

“將軍,孔有德此人是個牆頭草,有奶便是娘,如今先我們一步歸順朝廷,又趁機在遼東作亂,難保被建奴大軍所圍不會再降。”

“大樂兄弟說的不錯,孔有德這個人在遼東對那些建奴鞍前馬後,就跟范文程那些狗奴才一樣,我信他不過!”金冠也是冷哼一聲,說道。

“現在遼東還是以前的遼東嗎?”祖大壽自嘲的笑了笑,靜靜走到窗邊,任遼東的陽光射到自己臉上,他伸出手擋了擋,“他孔有德投降蠻夷,我們也一樣,都是禽獸不如,背棄祖宗,怎麼,你們還非要分個高低貴賤出來嗎?”

“這種事還要分個高低,與那范文程、孫之獬又有什麼區別,引人笑談不說,也叫皇上寒心!”

不得不說,祖大壽雖如今投了建奴,但威望依舊很足,見他神情緊繃面色慍怒的樣子,祖大樂和金冠對視一眼,低下頭默然不語。

崇禎二十一年正月的關外,草長鷹飛,碧空如洗,大地原本的荒涼已經上了一絲蒼翠之色,陽光毫無阻隔的播撒下來,似乎視線可及的每一樣東西都顯得那麼清晰和生機勃勃。

但是,就在這明面上的生機勃勃之中,卻處處透露着荒涼和破敗。

微風吹過,帶下幾片搖曳的樹葉,但隨即被路邊不知何人何時撒下的頭蓋骨所掩埋,不知所蹤。

“得得得......”

疾馳而過的馬蹄瘋狂踏在路上,這名身着正黃旗盔甲的兵士,雖然在遼東的土地上疾馳,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漢人。

因爲速度的原因,微風拍打到他的臉上,已經變成了大風,即便如此,這名正黃旗漢軍依舊滿臉的汗水。

“快,快啊!駕!”

他嘴裡嘟囔着什麼,一邊用馬鞭拍打着坐騎側邊,很快就消失在了路邊。

這條路的盡頭便是海州,也就是原隸大明的遼東都司下轄海州衛治所在地,這裡是四戰之地,也是清軍入關必經的橋頭堡。

遼河自遼東灣而入,支流途經海州城,北面便是關外有名的東勝堡,當然,如今那裡已經被清軍毀城,漢民也都被強令遷徙,早成了一副荒涼景象。

建奴的習性使得他們對居住在城中十分不習慣,尤其是那些曾令他們損兵折將的鎮堡,他們攻入之後無一例外的都是毀城而走。

此時關外大部分都不復原屬大明時的繁華場景,變得極度荒涼,只有一些諸如海州、自在州這些不得不設置城鎮的重地,纔會有些“人氣”。

漢人百姓們在長久的壓迫中除卻一少部分人還在憧憬着關內的朝廷以外,其餘大多數也都麻木的苟且存活了事。

多年以來,無數的漢民在不斷的起義,他們就如飛蛾一般,明知會遭受建奴的大軍圍剿,依舊對關內的漢人朝廷抱以希望。

可事實上,關外義軍死了一批有一批,數十年的時間內,無數漢人倒在了滿洲兵的屠刀之下,大明朝廷不但沒有絲毫打回關外的消息,就連京畿一帶都是搖搖欲墜。

若僅存的漢人朝廷覆亡,他們又將何去何存?可自從崇禎十七年之後,一切開始變得不同。

明軍不斷打贏一些關鍵性的會戰,良鄉大捷、固關大捷、收復山海關之戰,收復太原之戰......

一支百戰百勝的禁軍出現,明軍開始脫胎換骨,涌現出了無數名臣名將,正是他們的努力,使得關內局勢逐漸扭轉。

流賊敗退出山西,北部蒙古部落臣服,便是建奴,也接連損兵折將,再也無力入關。

在許多人的眼前,崇禎皇帝就如天帝下凡一般,文御羣臣,武殺建虜,就如一些老者所言,漢人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英雄。

如今不少人都在悄然議論,說是大明有了中興之象,遲早還是要打回來,這使得他們暗自興奮。

海州城的西南是平山,那裡還有一隊前不久趁建奴內亂揭竿而起的漢人義軍,這裡的南面是自旅順口登陸向北的第一個軍事重鎮蓋州。

再向東北,便是建奴的僞帝多爾袞所在之盛京,那裡是整個韃清的中心,地位就比老奴酋奴兒哈赤的赫圖阿拉還要高。

崇禎皇帝和無數明軍將校都有一個夢,那就是大軍打出關外,將大明的金色豔陽旗幟重新插到盛京的城頭。

可以預見,這一天已然是不遠了。

這名正黃旗的漢軍旗騎手看了看天色,拍拍身上皮甲沾染的塵土和落葉,放緩了腳步,因爲此時整個海州城的輪廓已經呈現在視野之中。

“祖大壽,孔有德都到塔山了,你爲什麼還不發兵,難不成想造反嗎!”不久之後,駐守城內正藍旗的清軍都統李率泰怒氣衝衝來到祖大壽的府邸,話還沒說完,眼睛卻睜得老大。

祖大壽雖然依舊如往常那樣靜靜坐在主位,但此刻他身上穿的依然不再是漢軍旗都統的盔甲。

李率泰雖歸清多年,卻也認得,這是明朝遼東都司世襲武官的甲冑,想起祖大壽曾經反覆叛逃的經歷,前者一下想到什麼,二話不說轉身便往回走。

“想逃?”祖大壽呵呵一笑,一動不動,卻是擡手拿起一杯茶靜靜喝了一杯,“我雖不知朝廷如今是否還收我,可也不再想做那萬人唾棄的漢奸了。”

“李都統,坐下來喝杯茶吧?”說着,他臉上流露出殺意,“這次若是不喝,只怕以後就沒機會了。”

看着攔在眼前的祖大樂等一衆魁梧的祖氏親丁,李率泰喉結動了動,一步三回頭的走到廳內,卻根本沒有心思再喝茶。

“祖大壽,你是想要做什麼?”

“李公子,都到這個份上了,就不必再自欺欺人了,還問這種話,不是多此一舉嗎?”祖大壽又喝口茶,將茶杯靜靜放在桌上。

前者臉色大變,不等他回話,卻忽然聽見一陣劇烈的喊殺聲遍佈城內,“我大清待你不薄,爲何要叛我大清!”

“你大清?”祖大壽聞言勃然大怒,起身一腳將李率泰踹飛幾丈開外,“就是因爲你大清,我遼東漢民死了多少?”

“你爹李永芳乃是本朝第一個恬不知恥投降建奴的,你們父子幾人全都該殺,如今你爹死了,我就拿你祭旗!”

李率泰狗急跳牆,起身抽出佩刀就朝祖大壽刺去,前者巍然不動,伸出手接住這把刀,繼而一腳再次將前者踹飛到柱子上。

“譁啷”一聲,卻是祖大壽將帶血的刀扔到腳下,見他冷冷道:“這不叫造反,這叫棄暗投明!如今我就留一會你這條狗命,叫你看看城內的滿洲人都是怎麼死的!”

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
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