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

“既然軍校要辦,那就要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傳詔,但凡在軍校開成之日首批報名的,不加良莠,一概錄取,但朕設立軍校的目的畢竟是爲國朝培養骨幹軍將,首批學生錄取之後能不能留在軍校繼續深造,這就要看他們的能力了。

還有,讓高傑之子許元爵、黃得功之子黃宇軒、白廣恩之子白良恭、唐通之子唐翰輔、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周遇吉之子周伯明來京報名參加軍校,身爲我大明將門,不能老是舞刀弄槍,兵事也要知道一些。

還有,讓兵部先下公文通知各地的巡撫、總督以及知府、知州,其餘各鎮總兵將帥、操守、防守甚至是守備,只要他們願意,他們的子侄都可以來軍校歷練歷練、增長見識嘛!

當然,這個事情朕不強求,想爲國效力的,自然蜂擁而至,只想着抵抗朝廷,爲禍一方的,自然也會當沒看見。

國朝任人以能力大者爲先,衆卿子侄們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他們也不會輸給普通兵士,你們說朕講的有錯嗎?”

崇禎皇帝說話時特意指出,要讓高傑等人的長子來軍校就讀,被點到名的自然沒什麼選擇的餘地,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只能當成聖旨去遵行,那就是必須要來。

至於其餘各地的軍將就不好說了,忠於朝廷的自然會讓子侄兄弟就讀,畢竟他們不像那些別有用心的軍閥,沒什麼後顧之憂,有了天子門生的榮勳這也是以往夢寐以求的好事。

其他那些公然違反朝廷旨意就是不來的軍將們,崇禎皇帝的意思也表達得很清楚了,就算現在還不會說什麼做什麼,但是也會拿小本本記下來,等有時間了再一個一個處置。

聽到皇帝詢問,在場的一衆帝黨成員都是二話不說,趕緊齊聲喊道:“陛下聖明!臣等自當竭力促成軍校辦學。”

崇禎皇帝滿意的“嗯”了一聲,說道:“既然大家都沒什麼話說,那這件事明日早朝時便由蔣閣老提出,稍微議一議就定下來吧。

工部今日就可以準備了,募集工匠,購買材料和選址都是精細活,馮部堂,這都要勞煩你多費費心。”

這位皇帝可不是省油的燈,馮銓深有體會,這回被皇帝說到頭上又怎敢託大,當時就趕緊表態:“陛下放心,皇家的事就是最大的事,這軍校的修建交到工部手上,絕對是不會出任何差錯。

請陛下放心,這件事臣會親自監管全程,若是出了什麼茬子,陛下拿老臣試問。”

“馮部堂言重了,朕還是相信你的能力的,不然也不會將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你。”崇禎皇帝笑了笑,親自下去將馮銓扶起身,又是背手說道:

“今日的事就先議到這裡,讓曹化淳和李鳳翔各隔一個時辰來見朕。”

待衆人走後,司禮監秉筆太監李鳳翔聽到皇帝傳喚,先是受寵若驚,獨自來到冬暖閣以後,見到就連平日寸步不離保護皇帝的內廠提督方正化都沒在,又是誠惶誠恐的跪在地上喊道:

“奴婢李鳳翔,見過皇上萬歲萬萬歲。”

“不必拘禮,你先坐吧,這次朕是對皮島和山東的事要和你說幾句,可能又要勞煩你出去多走幾趟了。”崇禎皇帝擺手示意李鳳翔坐在一邊,手上翻着奏疏說道。

“能爲陛下辦事,能爲皇家辦事,那是奴婢敢求而不敢得的天大的好事,陛下只要說出來,奴婢一定妥帖的辦成。”李鳳翔一方面深感聖恩眷顧,急於表態,另一方面,也是曾經對皮島的事有所耳聞,知道這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所以有些擔憂。

見到李鳳翔坐在那屁股只捱了一邊兒,崇禎皇帝也沒說什麼,頭也不擡的又道:“前段時間顧媚的事,那個叫高文彩的千戶處理的怎麼樣了?”

“回陛下,依照陛下的意思,奴婢沒有讓人爲難他,只是革職了事,他也是爲陛下的隆恩而感激涕零,如今正在家中閒待着。”

聽李鳳翔說完,崇禎皇帝點點頭,心道他還算聽話,說出來的和錦衣衛暗查的情況大致相同,也便是說道:“朕想着,這個人也是孔武有力的漢子,閒待着豈不是浪費?

再者說來,進獻顧媚那件事實是好心辦了錯事,朕和皇后都有過錯,過了這許久,也就消氣兒了。

你且登門提點一番,如果此人還有心爲國朝效力,爲朕效力,且讓他去登萊兩地上任,朕聽說那邊兒的錦衣衛千戶所殘破,要是能重建起來,繼續向京內遞送消息,也算是戴罪立功。

對了,此事和誰都不要提,讓他喬裝悄悄的出城,帶上文書就行。”

李鳳翔趕緊說道:“陛下放心,奴婢出去就登門和他說說,聽見了這個消息,想必他也更是會對陛下死心塌地了。”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神色忽然沉下來,道:“皮島和軍校的事你都知道了,山東雖然不是九邊重鎮,但卻也是重地大省,你要親自去問問牟文綬、牟文舉、邱磊他們幾個對子侄入京參學是什麼意思。

至於皮島那邊兒,朕本想着讓薊鎮總兵黃得功和副總兵楊御藩去,但是考慮到山海關的遼東軍還情況不明,薊州還很薄弱,就只能讓登萊從海上下手了。

現在的登萊總兵是陳洪範,你且去給他提提醒,他和皮島是一體的,皮島要是出了什麼問題,登萊巡撫衙門還有登萊元帥府那邊兒,朕都是要換得力者上去接任的。”

李鳳翔連忙說道:“陛下放心,奴婢出去以後就去跑跑腿,和高文彩說完了,就連夜離京去山東。”

“去吧。”

李鳳翔離開沒多久,提督西廠的曹化淳也是獨自前來,但實際上,他已經知道崇禎皇帝在之前先見過李鳳翔。

經過必要的行禮環節之後,崇禎皇帝開門見山的道:

“前些時日,由於皮島戰事,朝廷擬議增設天津海防都督一職,編練天津水師,用以策應皮島,朕覺得此策可行,就定下來吧。

今日早些時候,朕忽然想起你在前幾年前提的那個張名振,若朕沒記錯,此人現在是在石浦做海防遊擊吧?”

曹化淳的確覺得這張名振是個不可多得的海戰人才,前幾年纔是向崇禎皇帝進言,當時崇禎皇帝不以爲然,覺得這個人資歷尚淺,扔到海防遊擊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幾年,這次要增設天津海防都督,忽然間將他想起來了也算是個好事。

懷着納悶的心思,曹化淳畢恭畢敬道:“回陛下,此人已經在石浦海防遊擊的位子上做了多年,頗有戰功,對朝廷也算忠心,據說手底下還有不少慣戰的舟船。”

崇禎皇帝點點頭,說道:

“前些年朕就覺得此人資歷尚淺,現在是騾子是馬也該拉出來溜溜了。

傳旨,擢石浦海防遊擊張名振充任天津海防都督,加封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少保,帶着原部下前往天津,剋期赴任。”

朕昨天和公司的人吃飯,被灌懵了,十一點才睡醒,大家見諒哈!

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
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