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

二月五日,是真正意義上漢族人民的春節,是一年之歲首,亦爲傳統意義上的“年節”,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代表着辭舊迎新和新氣象的到來。

在民間,各地的百姓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竈便開始“忙年”,新年到二月十九日纔算結束。

這期間,即便是朝會也要適當停止,按大明慣例,各地的官員們要開始輪番休假,這也是大明朝特色的“年假”。

其實到了這裡崇禎才發現,明朝的很多東西都已經和後世很接近,非常尊重傳統便是其一。

除了養濟院、惠民藥局這些官辦的福利機構以外,官員也有各種法定的節假日,除非是重大事務,不然便是連每日一次的朝議也要推遲。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但是如今這個戰亂年代,春節只會令人想起不堪回首的往昔歲月。

各處的百姓家中幾乎沒有能團團圓圓的,不是老人沒了兒女,就是妻子死了丈夫,亦或孩子沒了爹孃。

在這種大災的年景,天下局勢紛紛攘攘,不僅連年不絕的蝗災、水災、旱災、蟲災、瘟疫,就連兵和賊也都成了災。

誰也不知道明天到底會怎樣,所有人都是拿出了最後一分力氣,在這人吃人的世道里,拼死的掙扎着。

大明的京畿、宣大和山東如今已經算得上四平八穩,雖然還是很窮,但逢年過節的時候,民間百姓依舊會用僅有的資源,來慶賀自己又多活了一年。

許多人都是多活一日賺一日的心態,好不容易又熬到了新年,下一個新年,誰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過得上。

江南雖然歷經諸王之亂,但卻依舊還是那樣的歌舞昇平,似乎復社和東林黨的相繼消亡,並沒有對民間產生什麼不利影響。

在湖廣的東北部,武昌以南的江夏一帶,卻沒人把心思放在崇禎二十一年的春節上,所有人的家裡,都在忙忙碌碌。

城裡的人,都在拼命的準備着存糧,城中亂象四起,各大典鋪相繼被流民攻破,百姓們瘋了似的爭搶各種物資。

那些城外的村落或市鎮,人們則是分成兩股,要是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家底搬上車,準備攜家帶口出去逃兵災,要麼就是萬衆一心的開始修建矮牆,寄希望於將即將到來的流賊擋在屋外。

雖然在山西和遼東戰場上,大明軍隊在英明神武的崇禎皇帝領導下節節勝利,一掃頹勢,可在整個湖廣唯一還能成建制的官軍,也就只剩下這麼一個左營。

左營與其說是官兵,還不如說是匪,若不是左良玉良心發現,做了一連串百姓們都不敢相信的好事,將會有更多的人全家出逃。

當然,即便如此,也沒有人幾個人相信左營能擊退大順和大西的聯軍,就算擊退了,左營怕還是立刻就要恢復原狀,自也好不到哪裡去。

對於一些地主來說,亂世之中,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刀劍和寨子,這寨子加固一分,流賊來時活下來的把握也就大了一分。

接到兒子左夢庚和張立戰死漢陽的邸報以後,左良玉痛哭不已,當即率領左營朝漢陽衝殺過去。

接到消息的高一功和張可望也是驚訝不已,獲悉落水狗一般被自己追得到處潰敗的左營,這是他們四年來頭一次如此血性的時刻。

另一方面,大西和大順的流賊聯軍在攻破漢陽以後,發生了第一次分歧,原因是一個想按照慣例進城劫掠,一個卻想着收攏民心。

張可望和高一功都不是能隨隨便便聽話的主,前者更加衝動,話不投機半句多,直接下令大西軍開進漢陽。

多少有些朝大順軍示威的意思,大西軍入城之後除了劫掠,甚至還當街奸**女,驅趕百姓,鞭打已經投降的明廷官員,對於所有地主、士紳和商戶,一家老少,不分良莠全部屠滅。

消息傳出在城外紮營的高一功耳中,大順軍軍心浮動,後者更是勃然大怒,但爲了兩軍不起衝突,這一次他還是忍了下去,全程都在冷眼旁觀。

拿下漢陽之後,志得意滿的張可望認爲高一功是怕了自己,便下令兩軍再次聯合,共同朝江夏行軍。

剛走了也就半日,兩軍進發至城南三十里左右地界的時候,地平線上出現了另一支密密麻麻的大軍。

......

這支大軍的衣甲雜亂不堪,少許精銳穿着明制鐵甲,扛着的大旗雖不是大明的金色玄鳥旗幟,卻也是朝廷的字號。

左營和流賊聯軍顯然都發現了對方的存在,雙方對這場遭遇戰都是沒有任何準備,但卻都是見慣廝殺的老將,自然知道首要目標是什麼。

確定對方主力在哪,纔能有針對性的下令進攻,雙方人數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三十多萬,但想要認清主力卻是不難。

大順軍直到如今,已經完成從流民到正規軍的轉型,李自成整合原流賊各部,套用明廷的軍階,仿照出了自己的層級制度。

如今的大順軍要分爲地方留守和征戰部隊,征戰部隊又主要由野戰五營和中權親軍負責,高一功所率領的,正是李自成用來攻城掠地的野戰五營其中一支。

野戰五營中普通兵士的衣服就是布料,沒有任何甲冑,全身白底身側又帶黑色條紋,前胸後背印上一個“順”字。

每個野戰營都有少許的精銳,稱作老營,這些老營的裝備相比普通兵士要好得多,手中武器分爲兩種,長柄斬馬刀和普通鋼刀。

他們身上的衣甲也是大順中極其少見的布面甲,已經有了些許防護力,當然了,只有高一功身邊的親衛身上才穿着鐵甲。

相比大順軍,大西軍如今還在轉型階段,就和對面的左營一樣,大部分人仍舊是流民的那副裝扮,武器也沒有統一,刀槍棍棒樣樣都有。

只有張可望嫡系的老營,當年跟着起事打過來的一批精銳,才能配着少量的鐵甲和精鋼刀槍。

雖然大順軍和崇禎皇帝改革重組後的明軍相比,裝備依舊很是寒酸,但對比大西軍,他們卻勝在統一和穩固。

李自成取消了流民營的說法,這些人都是他所意義上的大順將士,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制服和刀槍,並且他還設立了一整套的軍階制度。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大順軍已經懂得爭取民心,許多人有了立功獲得升遷的想法,這就已經脫離出流賊的範疇,成爲了一支最初形態的軍隊。

不過很可惜,他們終究還是晚了一大步,這個時候的明軍,在崇禎皇帝精心引導下,已經同西方接軌,成了體系全面、裝備精良的近代化兵團。

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四發章推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四發章推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
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四發章推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四發章推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