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南升北降

第431章 南升北降

一枚響箭扶搖而上,淒厲的尖嘯聲在曠野上回蕩,隨即在天空炸響。

五里外的戰場上,龍衛營和廂軍在苦苦支撐戰局。

燧發槍的缺點在這一戰裡暴露出來,一旦敵軍破陣,燧發槍便基本失去了作用,就是一根鐵棍兒,還不如刀好使。

當然,這個缺點也是需要條件的,敵軍如果沒有兩三倍以上的兵力,加上不要命的衝鋒,以及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根本就破不了陣。

饒是如此,使用火器的戰果,也比當年冷兵器的交戰大太多了。

直到此刻,戰事還沒結束,雙方仍在浴血鏖戰,遼軍的傷亡已大半,總共四萬遼軍,在耶律淳強行命令全軍衝鋒的情況下,經過宋軍一輪輪齊射,又與宋軍刀槍肉搏,此刻遼軍只剩下了一萬多人。

耶律淳仍站在遼軍的中軍遠遠觀戰,此刻他的心在滴血。

今日一場大戰,竟損失了兩萬餘,再加上前些日子被宋軍吃掉的一萬遼軍,短短半個月內,遼軍已折損了三萬餘精銳將士。

縱橫天下的遼軍,從來沒有付出過如此慘重的傷亡,此戰縱勝,耶律淳回到上京也沒臉見耶律洪基。

更何況,耶律延禧還沒救回來。

“親衛,遣五百人上去,繞過戰場,到宋軍後方一里,皇太孫應該就被關押在那裡,速速將他救回來。”耶律淳下令道。

身邊的親衛指揮一愣,然後躬身領命。

一場大戰,最後居然不得不動用主帥身邊的親衛上場,可見大戰慘烈到何等程度。

親衛指揮正要轉身,耶律淳又叫住了他,眼神陰沉地道:“皇太孫被俘一事,把嘴封死,若傳出半個字,夷三族!”

親衛指揮一凜,急忙指天發誓,一定保守秘密。

耶律淳嗯了一聲,淡淡地一揮手。

發誓有用,世上就沒有“殺人滅口”的說法了。

救回耶律延禧後,所有知情的人,包括他的親衛,全都得死。

皇太孫是不允許有任何污點的,這個秘密絕對要死死守住。

現在只能祈禱耶律延禧被俘後,沒有向宋軍透露自己的身份,否則神仙都救不了他。

耶律淳還是懷有幾分僥倖的心思,算算時辰,從耶律延禧被俘,到遼軍出營追擊,最後引發這場大戰,其中的事件一樁接一樁,宋軍忙着應戰,應該沒有時間審問耶律延禧。

退一萬步說,就算宋軍知道了耶律延禧的身份,如果今日能將他救回來,這件事遼國可以打死不認,兩國扯皮幾年,便成了永遠的懸案,不耽誤將來耶律延禧即位。

總之,只要今日耶律延禧能救回來,後面的事一切都好說。

耶律淳望向前方激烈的戰場,眼神一片冰冷。

那些前赴後繼的遼軍將士們打死也想不到,今日自己付出數萬生命的這場戰爭,只是爲了那位尊貴的皇太孫而發動的,所有人都是爲了他而死。

…………

張嶸快撐不住了,他的身上已佈滿了刀口,一條又一條,失血嚴重的他,嘴脣和臉色都無比蒼白,可仍咬着牙一次又一次地揮刀劈砍。

頭暈,耳鳴,眼花,握刀的手越來越無力,每次擡起來都舉若千鈞。

張嶸知道,自己可能快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剛纔自己殺了多少人?不記得了,興許十幾個,興許二十幾個,數字對一個快死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他只是有點想笑。

入龍衛營多年,好不容易熬到指揮使,能坐到這個位置,其實自己並沒有立多少功勞,下的都是血本,官場上的打點,慢慢才升上去。

其實,他是怕死的,通常情況下,遇到危險的第一反應是逃跑,而不是拼命。

今日好像有點上頭了。

當時怎麼就熱血一衝,決定拼命了呢?此刻的張嶸自己都不太理解當時的想法。

也許,在這支面貌變得不一樣的龍衛營裡,他看到了家國社稷的希望吧。

小小一個指揮使,家國社稷與他何干?可他偏偏真就是這麼想的。

正如種建中對他的評價,勇武並不出衆,但性格油滑,善於臨機應變。

他的油滑,是因爲看多了國家的屈辱,看不到社稷的希望,既然如此,便只能在個人的前程和性命上多下點功夫。

如果身邊的人都懦弱,張嶸一定跑得比誰都快。

如果身邊的人全都義無反顧地拔刀而上,油滑的張嶸可以不油滑。

積弱百年的宋軍,那些曾經死在敵人刀下的英靈,可曾見今日宋軍的血性?

看着周圍倒下的袍澤和敵人,張嶸露出了輕蔑的微笑。

原來,所謂天下無敵的遼軍,也是人生肉長的,一刀紮下去照樣倆窟窿。

以後還敢吹噓“無敵”嗎?看看今日的戰果,兩萬多遼軍死得透透的。

一道雪光閃現在眼角的餘光裡,張嶸下意識閃過,用盡全身的力氣揮刀,劈落,一名遼軍慘叫倒地。

張嶸身形一個踉蹌,急忙以刀爲支點,杵在地上,保持自己倔強的站姿。

“遼人,以後低下頭跟我宋人說話!”張嶸奮力大喝。

不遠處,折可適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他早就渾身脫力了,是身邊幾名袍澤死死幫他擋住遼軍的攻擊,他渾身浴血,前胸後背插了幾支箭矢,幸好被魚鱗甲冑擋住。

距離稍遠的邵靖和馮晟等廂軍,他們的傷亡更慘重。

廂軍的操練,伙食,裝備等原本就不如禁軍,五千兵馬投入戰場,幾乎須臾間就被吞噬。

邵靖和馮晟此刻的狀態也是強弩之末,腦子裡一片空白,連思考都沒了力氣。

回首環視戰場,宋軍龍衛營和廂軍,總計一萬五千兵馬,此刻大約還剩下五千來人。

傷亡已上萬。

但遼軍的折損更大,傷亡已兩萬餘,最大的戰果還是在遼軍衝鋒時,被燧發槍所殺。

近身相搏後,宋軍其實已落入了劣勢,體力和拼殺技巧確實不如遼軍。

宋軍的四位將領,此刻似乎都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而就在此時,一聲淒厲的尖嘯傳來,隨即上空突然爆出一聲炸雷。

鏖戰中的敵我雙方不由擡頭望向天空。

張嶸和折可適支住搖搖欲墜的身軀,殺瘋了的眼神逐漸恢復清明,隨即陷入狂喜。

“是龍衛營!是趙郡公傳訊!援兵來了,哈哈,援兵來了!”張嶸發狂般大笑起來。

折可適也努力打起了精神,扭頭大喝道:“兄弟們,再撐一會兒,援兵來了!趙郡公來了!咱們咬咬牙,給趙郡公看看我宋軍好漢的風采!”

周圍一片歡呼,疲憊已極的宋軍將士們,無論龍衛營還是廂軍,短短的一瞬間,精神都振奮起來。

戰場上的氣氛陡然劇變,原本已經絕望,準備慷慨赴死的宋軍,此刻每個人的身體裡都彷彿爆發出凜冽的殺意,他們眼神冰冷地注視着近在咫尺的遼軍,然後,毫不留情地揮刀。

戰場不遠處,遼軍中陣裡,耶律淳也聽到了這霹靂般炸響的響箭,心頭陡然一沉,眼神陰鷙地望向戰場的中心。

宋軍的援兵,來得好快!已然超出了他的預料。

在耶律淳的預料裡,宋軍距此十里,至少也要一個時辰後才能趕到。

沒想到宋軍竟如此神速,這個國家的這支軍隊,果真與往年大不相同了。

宋軍來了,救回耶律延禧的行動就懸了,耶律淳不由焦急起來,面若平湖的臉頰上,終於露出了焦躁忐忑之色。

這場仗,其實遼軍敗局已定。耶律淳很清楚仗不是這麼打的,四萬遼軍被宋軍打敗也在意料之中。

但如果連皇太孫都救不回,耶律淳都不敢想象自己回到遼國後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親衛還剩多少人?”耶律淳扭頭問道。

身旁的親衛一愣,回道:“還剩五百餘。”

耶律淳斷然道:“全部派出去,繞到宋軍後方,救回皇太孫!”

“可是郡王殿下,您身邊……”

耶律淳的眼眸如毒蛇般盯住他:“遵令照辦,不允許質疑。”

親衛不得不躬身領命。

片刻後,耶律淳身邊的親衛全部消失,他的身後只剩下一位舉着帥旗的貼身親衛。

看着戰場上還剩下的一萬餘遼軍將士仍在苦苦廝殺拼命,耶律淳眼神淡漠。

明知宋軍援兵已至,但他還是不打算鳴金收兵。

他需要這一萬餘遼軍吸引宋軍的注意,騰出時間和空間讓親衛們秘密救回皇太孫。

階級的差距,不是上尊下卑,不是禮法權利,而是千萬草芥能夠隨時拿出來犧牲,換回尊貴的某個人的活路。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數千年來沒變過。

“軍心不可潰,帥旗仍立在此處,我先撤回飛狐兵馬司。”耶律淳轉身就走,沒有一絲愧疚和留戀。

這場仗註定了敗局,耶律淳必須保存自己,不能傻傻地留在戰場上,等着被宋軍俘虜。

同時,他還要回飛狐兵馬司,思索這場仗的結果如何措辭上疏,如何拿出各種理由推卸或減輕自己戰敗的責任。

走出幾步,耶律淳回頭深深地注視着戰場。

宋軍援兵至,那位傳說中的趙郡公想必也親自來了吧?

倒是很想見一見這位少年英雄,宋國出了這麼一位人物,這天下南升北降已成定局,從此以後,遼國風光不再了。

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21章 君臣又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456章 橫財天降第1章 開新號了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58章 知音難覓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25章 汴京震動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99章 英雄救美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8章 力挽狂瀾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91章 舍路走水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73章 才子人設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65章 利器面世
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21章 君臣又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456章 橫財天降第1章 開新號了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58章 知音難覓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25章 汴京震動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99章 英雄救美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8章 力挽狂瀾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91章 舍路走水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73章 才子人設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65章 利器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