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君臣論政

要了解疾苦,必須置身於疾苦。

佛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古代的官員太享福了,以至於他們忘了什麼叫人間疾苦。

坐在官署的位子上,突然靈光一閃,腦袋一拍,這個政策不錯,肯定適合百姓,於是政策出爐,洋洋得意以爲百姓會對他歌功頌德。

新政太多想當然的條款,趙孝騫認真地逐條看過,裡面的漏洞不少。

它是站在汴京朝堂的角度頒下的政策,可他們卻忘了,這些政策落實到地方上,地方官員爲了私利,會歪曲,會強制,會用各種手段鑽新政的漏洞,從而肥了自己的口袋。

千里爲官只求財,有漏洞的新政就像一座金山銀山擺在面前,稍微動動腦筋,不僅不違法,還能發財,試問天下有幾個官員能忍住這樣的誘惑?

這就是爲什麼新政在朝堂上得到一片讚譽,而落實到地方上卻一片罵聲。

觸動了舊官僚和地主權貴階層的蛋糕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地方官府缺少朝廷的監管,以至於一本好經被和尚念歪了,當然,和尚們也都發財了。

這些問題實實在在擺在趙孝騫面前。

以前的他不聞不問,懶得參與,因爲自己的分量不夠,也不想給自己惹麻煩,陷入無休無止的黨爭之中。

可現在,趙孝騫如果登上了皇位,這個問題就不能逃避了。

這座江山是他的,他總不能把它玩壞了。

“新政不能變成被百姓唾罵的惡政,許多新政的條款都需要修改,經濟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稅法等等,軍事方面,保甲法,將兵法,科舉方面,三舍法,科改法,專科法等等……”

“這些新法都有改進的地方,未來我們一條條討論,讓下放到民間鄉村的官員們回京後唱主戲,我們負責聽,這些回京的官員將是參與改進新法的主要成員。”

章惇睜大了眼睛,心中無比震撼。

趙孝騫所列出的需要改進的新法,幾乎包含了新法的所有類目條款,也就是說,趙孝騫要把新政的內容從頭到尾換一遍,這將是一個極其浩大繁雜且漫長的過程。

趙孝騫不顧章惇的震撼,猶自道:“改進後的新政,首先要圈定某個地方試行,三五年後,民間沒有反對的聲音,再慢慢推行到大宋全國,章相公,這纔是做事的正確態度。”

“然後就是舊黨的問題,朝堂黨爭的問題,改進後的新法經過驗證,證明它是成熟的,切實可行的,那麼朝中的舊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棄原有的主張,融入新黨,要麼清除出朝堂。”

“我不喜歡內鬥內耗,對社稷對國家沒有好處,一旦新政實行,舉國上下,君臣百姓,都必須統一意識,讓新法在大宋各個鄉村農戶落地生根。”

“最後還有朝廷對地方的監管力度問題,民間對新法的風評問題,士商集團如何約束等問題,這些細節都可以留到日後慢慢討論,以新政爲基礎,逐漸出臺針對新政漏洞的制衡政策。”

趙孝騫一口氣說完,有些口乾舌燥,端起酒杯灌了一口酒。

這是他第一次完整第將自己治國的綱領說出來,不算太全面,算是一個總綱,未來大宋數十年的戰略方向。

章惇愣愣地看着他,心中愈發震撼。

不得不承認,這份治國綱領很完善,很成熟。

如果照此執行,儘量避免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擾和阻撓,最後實現了,那麼未來的大宋毫無疑問將成爲不遜唐朝貞觀和開元的盛世江山。

君臣足以名垂青史,被後人瞻仰讚頌。而未來的大宋,也將達到國力的巔峰,沒有之一。

原本因爲權力和利益不得不選擇與趙孝騫聯盟,此刻的章惇卻突然對他感到心悅誠服,暗暗慶幸自己站對了隊,他真的遇到了一位睿智務實且富有遠見的聖明君主。

趙孝騫提出的這些建議,含金量很高,至少在如今這個時代,皇帝和朝廷是不可能讓官員下放到鄉村基層瞭解農民疾苦,考覈政策利弊的。

但趙孝騫就是提出來了,而且真的打算實行。

大宋的官僚體系很臃腫,冗官冗員現象很嚴重,最大的毒瘤就是所謂的“寄祿官”,沒有實權,不用上班打卡,但朝廷每年還要支出龐大的俸祿供養他們。

若能落實官員下放民間這個政策,或許能順手把“寄祿官”的問題也解決了,總之就是,有能力者,踏實做事者上位,不作爲者罷免。

章惇在心裡默默將趙孝騫剛纔說的話仔細回味了一遍,突然起身面朝趙孝騫長揖一禮。

“殿下有治國大才,臣心悅誠服,此生願爲殿下驅使。”

趙孝騫頗感意外地看着他,這是章惇第一次在他面前自稱“臣”,看來章惇確實已從心底裡認同了他這個未來的大宋皇帝。

趙孝騫看着章惇誠摯的表情,語重心長地道:“章相公,國之大事,不是一兩個人的努力就能做成的,任何朝代都不會有這樣的英雄,長路漫漫,道阻且長,願你我同心同德,把這件事做好。”

“臣願爲殿下,爲大宋社稷死而後已。”

趙孝騫笑了,主動端起酒杯。

“來,章相公,今晚你我何妨痛飲。”

二人相視一笑,互敬之後仰飲。擱下酒杯,章惇迅速瞥了一眼趙孝騫面前的酒杯,小心翼翼地道:“殿下莫非欲效秦始皇,崇尚水德以治天下?”

趙孝騫愕然:“啥意思?你從哪裡看出我崇尚水德?”

“若非崇尚水德,殿下的酒杯爲何還剩一半未飲,……你養魚呢?”

趙孝騫:“…………”

見識了,文化人罵人真髒。

…………

大慶殿的大禮議仍在如火如荼,討論越來越激烈。

章惇每天都會派人詳細稟報大禮議的細節,今日某人說了什麼話,對方陣營又是如何辯駁的,太后的反應如何,舊黨的反應如何等等。

還是那句話,領導知不知道是他的事,下屬什麼都不說,那就是態度問題了,這種人不管在職場上還是官場上,都混不長久的。

就在朝會大禮議最激烈的時候,當日黃昏,楚王府夜宴。

趙孝騫親自派人送出請柬,邀請兩位重要的客人赴府飲宴。

兩位客人的年紀都很小,或者說,這倆根本就是未成年。

燕王趙俁,越王趙偲(cai一聲)。

趙俁大約十五歲左右,趙偲十二歲,兩位王爺都未及冠禮,在旁人的眼中只是個孩子。

簡王趙似和端王趙佶比他們大幾歲,趙似性格暴躁跋扈,趙佶性格陰鷙狠辣。

相比之下,燕王和越王則老實乖巧了許多,畢竟年歲尚幼,閱歷不多,朝堂權謀那些東西他們或許聽說過,也被人慫恿過,但他們沒資格參與這個遊戲。

如今這兩位年少的王爺,生活在王府的主要目的就是讀書寫字,被大儒授課。

今日收到趙孝騫派人送來的請柬,老實說,兩位王爺嚇得心肝兒都快跳出來了。

沒有經過一絲猶豫,二人立馬就決定赴宴,而且還要準備豐厚的禮品登門,禮數上不能差了一絲半點。

畢竟以趙孝騫如今舉足輕重的分量,他送出去的請柬,天下沒人敢拒絕,成王殿下給你臉了,你不能不兜着,不然後果很嚴重。

此刻趙俁和趙偲坐在楚王府銀安殿內,神情緊張忐忑,小心翼翼地垂着頭,目不斜視,禮數完美。

趙孝騫倒是顯得很親切,從見面開始就跟二人聊天,閒話家常,大多是趙氏宗族的閒事。

二人顯然不是健談的人,也或許是趙孝騫的名頭把他倆震住了,閒聊的過程有點乾巴,趙孝騫問一句,他倆答一句,除此一句廢話都不敢多說,搞得跟冰井務刑訊犯人似的。

終於,聊到趙孝騫都有些意興闌珊了,只好訕訕地端杯:“兩位,請滿飲。”

兩位王爺急忙雙手碰杯,仰頭飲盡。

一口飲下後,兩人都愣了,年紀稍大一點的趙俁脫口道:“這怎麼不是酒?”

趙孝騫淡淡地道:“當然不是酒,是特意爲你們準備的羊奶,下午新鮮擠的。”

趙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呃,子安兄長的待客之道果真是……呵,呵呵!新穎得很。”

趙孝騫笑了:“你倆還沒成年,也沒加冠禮,別什麼都學大人,酒這個東西,等你倆成年後再說,對了,你們還沒破童男身吧?這事兒……嗯,最好也到成年後再說。”

年紀最小的趙偲一臉懵懂,可能都沒聽懂啥意思。

年紀稍長的燕王趙俁卻面露古怪,臉上浮出幾分羞赧之色。

都是男人,趙孝騫一眼就明白了,不由吃驚道:“燕王已不是童男身了?”

趙俁咳了兩聲,不自在地扭過頭去,假裝欣賞銀安殿內的奢華擺設。

趙孝騫嘖嘖有聲。

毛長齊了嗎就破身了,這貨才十五歲吧?發育得這麼早熟的嗎?

想想自己前世十五歲,自覺已經長大成熟,對小孩子喜歡的奧特曼高達什麼的嗤之以鼻,只覺得幼稚可笑。

十五歲的大人應該關心什麼?

當然應該關心電遊廳裡的街頭霸王遊戲選肯還是選春麗,或是拳皇遊戲裡誰最牛逼。

至於同班同校的女生,呵!一個連必殺炫技“哦喲哏”都發不出來的廢物,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95章 畏戰者斬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31章 汴京勾欄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3章 子夜變故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831章 禮議嫡賢第829章 收拾善後第94章 上架感言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285章 理財祖宗
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95章 畏戰者斬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31章 汴京勾欄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3章 子夜變故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831章 禮議嫡賢第829章 收拾善後第94章 上架感言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285章 理財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