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兄長豈會落敗?

武康城北,距離湖州還有八九十里,落夜時分,三王方貌麾下,二十萬大軍正在宿夜。

二十萬大軍,並未下什麼寨子,連綿不絕都是營帳。

至於爲什麼不下寨子,只因爲人數實在太多,若是要下個寨子把所有人都包在其中,所需要的木料實在太多,周遭便是砍光了,也湊不齊這麼多寨柵所需。

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忽然起來的百萬之賊,還沒有下寨子的習慣,一直以來所向披靡,贏得太多太快。

興許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方臘座下之軍將,皆是草莽之輩出身,武藝高強者,多是江湖之人,並無一個正統軍將之人。

衆人也知,明日最多午後,就要交戰了。

至於到底如何打,打不打,也要商議。

野戰對壘這種事,並不容易打起來,它需要雙方慢慢主動靠近,需要雙方都一心求戰,決心求戰。

但凡有一方不願打這一場野戰對壘,除了很難發生的陡然遭遇之外,便是絕對打不起來。

平常而言,總有一方會在兩軍互相靠近的時候,先停下腳步,先據地利,下了寨柵,等候另外一方到來。

換句話說,戰爭,要麼就是你來打我,要麼就是我去打你,很少有雙方在一地當真擺開陣勢野戰對壘。

但此番顯然就是那很少的情況之一。

大帳之中,有三王方貌,還有座下八飛將。

正是飛龍大將軍劉贇,飛虎大將軍張威,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郭世廣,飛天大將鄔福,飛雲大將苟正,飛山大將甄誠,飛水大將軍昌盛。

也稱爲“八驃騎”,只說個個武藝高超,了得非常,從來百戰不殆。

就聽得帳下劉贇來言:“大王,聽得細作來報,那先鋒大將蘇武麾下,多是馬軍,還真與呂師囊所言不差……”

這是稍稍比較謹慎的話語。

張威聞言卻道:“這又如何?宋軍不過萬人罷了,他就算馬匹再多,我二十萬大軍,嚇都把他嚇死!”

方貌左右看了看,倒也不皺眉,這事並不如何爲難,只道:“聖公讓我等去下湖州,更去蘇州,蘇湖之地,天下富足之地也,下得蘇湖,錢糧應有盡有,此番當力戰,細作來去幾番,也說得清楚,只說蘇湖人心,皆在這蘇武身上,只要打敗了蘇武,沿路去,蘇湖之城池,可不戰即克……”

劉贇還是有那謹慎之言:“末將是在想那呂師囊所言,本是不信他說自己戰敗之始末,但如今細作幾番,竟是印證了許多,便不多不多想一些,那蘇武仰仗的就是騎兵之利,說是有那重騎,人馬具甲,奔起來如同怪物一般,衝陣無敵之勢,聽來自是不信,便想著世間哪裡會有這般馬軍,而今卻又不得不信了……”

方貌聞言點頭:“本王知你之意也,卻是此戰……不僅是爲了勝,還有其他,咱們在聖公麾下,向來是無往不利,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此正是人心軍心所在,各路豪傑爭相來投,窮苦百姓如奉神明,而今呂師囊一敗,敗去的不是一場戰事,而是人心軍心,若是我等不能此戰擊潰那宋軍,只怕……”

劉贇剛纔哪裡想到這一節,此時聽來,便也點頭,稍稍沉思,便懂得其中道理,也說:“原來如此,大王竟是這般作想,那此戰就不得不打了,若那蘇武真是強軍,與其讓他在湖州城內堅守,便不如趁著他出擊而來,一舉擊敗。”

方貌聞言,倒也欣慰,點了點頭:“正是此理啊,即便那蘇武是強軍,本王座下……”

方貌視線左右看了看衆人,再說:“本王座下有你們,你們豈不也是強橫之人?倚仗你們八人,本王何懼那蘇武?再說,我正經有十萬之兵,他蘇武一萬人而已,他見得我等之勢,他麾下軍漢見我等之勢,又豈能不懼?”

張威已然連連點頭:“對對對,大王所言在理,自當是迎頭去打,若是稍有遲緩猶豫,便是軍中士卒還真以爲咱們心中怯懦,豈不人心生變?”

其實都知道問題所在,那就是人心軍心,裹挾招募之時,爲了蠱惑人心,那些吹噓的話語說得太多太多,也說得太大太大。

依託教派之言,便是說什麼神明顯聖,趙宋將亡,神明附體,百戰百勝,神明有靈,無病無災……

如今,一旦破功,那就是神明不靈了,那人心如何還立?

WWW ★ttκǎ n ★CΟ

本都是兩三月內裹挾之人,其中更多是最近一個月裹挾之人,若是定不住這些人的心思,那後果當真不敢想象。

其實,歷朝歷代到得如今大宋,就從未有過真正草莽之輩成大事者,黃巾也好,黃巢也罷……

或說劉邦,劉邦從不是真正草莽自起,他雖然可以算是草莽創業,但年輕時候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真正崛起,還靠的是項羽這個平臺。

再把歷史往後看千年,這個道理依舊成立,自要說朱元璋,朱元璋是最底層,但他真正崛起,靠的是別人的“平臺背書”與“遺產”。

當然,這不是說朱元璋沒有能力,也恰恰是朱元璋能力太強,所以才靠得上這份別人的“平臺”與“遺產”。

劉邦朱元璋二人,除了這些之外,還靠了一個天下大勢。

至於正經底層草莽起事,遍數幾千年,就成不了,沒成過,不論最初勢頭有多猛,也不外乎黃巾、黃巢、闖王李自成、太平天國之能,起得快,落得也快。

方臘,還到不了以上四個的層次。

爲何這些起事之人,盛衰轉換極快?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隻能勝不能敗。

越勝越強,但凡一次大敗,則一敗塗地,立馬開始極速衰落,苟延殘喘,前功盡棄。

便是勢頭不能停,但凡勢頭稍稍一止,敗亡就到,哪怕黃巢與李自成之輩甚至攻陷過京城首都,好似已經成功大半,依舊不能脫離這個道理。

此時方貌等人,興許不一定完全透徹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們的感覺是對的,這仗必須得打,這勢頭不能止住,一旦止住,後果極其嚴重。

這蘇武,必須一戰而下,蘇湖之地,更要快速到手,再是常州潤州江寧,接著還要過江北去,唯有如此,纔是正路,更是活路。

方貌此時,倒也是自信非常,看得在座諸位,更有信心,那就是在座八飛將,經過了一次一次的考驗,每一個都是悍勇非常之人。

再加上八人座下,每個人都有一彪親信心腹之強軍,少則一兩千,多則兩三千,便是這八個人麾下之精銳,便也有一萬幾千人,再加上十萬之兵,這一仗之野戰,怎麼都不會輸。

方貌便也在想,怎麼能贏得更精彩好看,贏得更激勵人心軍心,贏得更像是神明護佑……

只說打仗,方貌與八將,也都沒讀過什麼正經史書兵書,頭前更未經歷什麼正經苦戰鏖戰,一路勝到如今,此時只想,那話本里,故事裡,傳說中,都是怎麼打仗的?

哪般的戰爭戰役,說書人說起來最是精彩絕倫?

方貌起了一個念想,便去問左右之人:“明日兩軍陣前,我有一計!”

劉贇立馬就答:“還請大王吩咐!”

方貌開口:“你們八人,個個武藝高強,自起事以來,立功無數,從無敵手,明日可願聽我之令陣前挑釁鬥將?”

八人互相看了看,劉贇自信非常,只管來答:“有何不敢?只怕那宋軍不應!”

其實衆人也並不幼稚,知道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也知道戰前鬥將這種事,其實難以發生。

只要宋軍不應,只管擂鼓進軍,或是亂箭齊射,反而那挑戰之人會落入險境。

所以方貌又說:“也因如此,本王才問你們敢是不敢,但凡你們其中有人敢去,那宋軍即便不應,我軍也是聲威大震!”

方貌要的是個表演,不是表演給宋軍看的,是表演給自己人看的,神明之將,是何等驍勇?

聖公之神將飛將單槍匹馬一出,宋廷之將,連面都不敢露,是何等膽小怯懦?

要的是這麼一個效果,這般的效果,於這些裹挾之民而言,最是激勵人心軍心。

還有一點衆人未提,那就是麾下十萬大軍,大部是呂師囊之潰兵,這些人其實戰意早已怯懦,若是不激勵一番,重新把信心建立起來,也怕奮戰之中出問題。

那爲何不能不要這些人呢?

不要,此時又沒有什麼真正的軍中規制,方貌不要,這些人爲了一口飯,只管又回了呂師囊麾下去了,那呂師囊又成了衆多大股東之一。

且,人數,某種層面而言,就是軍力,就是戰力,也更是實力,怎能不要?

十萬大軍,二十萬大軍,到哪座城池面前,對城內之人,那也是極致的心裡壓迫,向來就是這麼勝的,嗚嗚泱泱無窮無盡圍城去,那當官當將的,都是轉頭就跑。

真是一兩萬人,兩三萬人去打城池,那城池裡的人也就多有了幾分權衡的餘地。

並非人人都是蘇武,看到十萬大軍竟是當真不懼。

劉贇知道這件事的好處,便是要犯險用命之時,也只管來說:“大王放心,就由末將第一個單槍匹馬去挑戰!”

方貌大喜,連連點頭:“好好好!辛苦劉將軍了,此番立功,本王定當上奏聖公,爲你請封,著你往城池裡去當那知州知府!”

劉贇拱手一禮:“拜謝大王!”

只待第二日大早,大軍開拔,往北再去,雙方遊騎快馬斥候,來去奔馳,兩軍還未碰面,斥候遊騎已然在野外打得不可開交。

便是方貌陡然發現,自家的遊騎回來得越來越少,心中卻也不驚,只道是北人更善馬戰,馬匹更好……

只待得了良馬,多多操訓,自無大礙。

但消息依舊準確而來,三十里,二十里……

雙方靠近的速度,比方貌頭前想的要快,雙方對進,本以爲是午後之事了。

未想,不到正午,已然就看到遠遠的宋軍大纛高聳。

來得快,自不是方貌十萬大軍走得快,而是那宋軍馬多走得快。

近了,就要先鋪開陣勢,不能再是行軍趕路之法,精銳中軍要擺開,兩翼之護衛要備好,便是八驃騎各部,可以讓方貌從容應對。

精銳之兵,在十萬人數之中,會越打越多,總有那悍勇之人在每一次戰爭之中脫穎而出,補充到精銳裡去。

十萬人的基數,就是方貌的底氣,讓他並不十分在乎損傷的數目。

所以,方貌此時的心態極好,放鬆非常,敵我人數懸殊是其一,不在乎死傷是其二,軍將武藝高強悍勇敢死是其三。

換句話說,怎麼都不會敗!

倒是遠遠而來的蘇武,頗有幾分緊張的心態,或者是神經緊繃的心態。

敵情,蘇武早已知曉了許多,這一支方貌之軍,當真有十萬之衆,且其中鐵甲、皮鐵甲,也多,就是精銳也多。

初一相遇,蘇武更是左右來回去看,掃視來去幾番,敵軍陣勢,也比上次呂師囊更要有組織。

中軍有精銳,兩翼有護衛!

偌大的曠野,遠遠點綴出幾座矮山。

水田密佈,即便冬日水乾,許多軍漢已然也是腳下溼漉漉。

兩軍慢慢靠近,一方十萬之多,幾乎就佔據了視線的半個天地,一方萬人,也是漫山遍野的廣袤,但放在視線極爲開闊的天地之中,卻又好似不過小小一撮。

這個戰場選得好,便是蘇武故意加快腳步要在此處遇敵,便於馬蹄奔馳,若是再往後或者再往前,也有丘陵,會稍顯逼仄。

這也是蘇武一個正經官軍領兵之人的基本素養,也是蘇武座下那麼多軍事將領的共同智慧。

兩軍已然都提前擺開了陣勢,腳步慢慢在走,兩軍慢慢靠近。

五里,三裡,兩裡,一里。

一根箭矢射出插在地上,是那神臂弓,測量出一箭之地,三百多步之遙,兩軍停步對峙。

更也是再細緻整理一番陣型,把鼓擺好,雙方主帥,會尋一個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落定,便是視線廣闊一些觀看全場。

蘇武自也上得一個土丘,放眼望去,依舊望不到敵人邊際。

十萬人,這壓迫感,著實太強,不可用言語形容。

也是要觀察一下敵陣,看看哪裡更是破綻,便是騎兵突擊的方向。

方貌自然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也要看官軍哪一部看起來更弱,到時候精銳陷陣之目標就在那裡。

卻是蘇武正在左右觀瞧之時,忽然,敵軍陣中,飛奔出一騎鐵甲軍將,直往自己這邊奔來。

就聽弓弦嗡嗡在繃緊,也有人問:“將軍,要不要射!”

“放他過來看看有何話語。”蘇武如此來答,自也知道這麼一騎來,不是來衝陣,是要來說話。

打了許多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也是蘇武也從未打過這種正經野戰對壘的仗。

只看那一騎靠近陣前三四十步才停,當真也是一員威武之將,便是開口大喊:“宋賊,爾等來犯我境,不知聖公天威,當真大膽,某乃聖公座下,飛龍大將軍劉贇是也,可有哪個軍將敢來與我一戰?”

這話,蘇武聽得是清清楚楚,這人,當真是好膽氣,一人一騎就敢這麼近前而來挑戰。

衆人也都轉頭來看蘇武,蘇武笑來一問:“你們說,賊人何以這般行事?”

此時此刻,蘇武身邊軍師,已然只有朱武一人,另外三人,皆不在此,而是遠遠在後,只有朱武能穿甲冑,也有武藝在身,所以隨行。

朱武自是答話:“賊人定是有的放矢,想來是爲了振奮軍心。”

蘇武點著頭:“定也是此賊自覺武藝高強,我等若是不應,那賊人當更是張狂,那些無知之賊衆,定也會軍心大作。”

朱武也笑:“將軍之意是?”

蘇武慢慢來說:“那就應了吧,這些賊人,當真過於自信,只念勝不念敗,勝了自然是軍心振奮,卻是不想,一旦敗了,豈不也是軍心大潰?”

蘇武還真就覺得這次的戰役,這麼幹也挺好,既然方貌這麼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勝,那就將計就計,且看看方貌能不能得償所願。

一旦蘇武勝了,收益著實也大。

這些賊軍裹挾之衆,大多無知,其實不懂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方貌在利用這一點來振奮軍心,蘇武怎麼就不能利用這一點來打擊敵人軍心?

只看蘇武左右去看,也在問:“何人出得此戰?”

不用說,武二郎第一個開口:“哥哥,我來!”

魯達也滿臉是笑,這種事,他這個老軍漢還真是第一次見,更也來說:“灑家來一戰!”

再看,林沖也開口:“末將願去,不勝,提頭來見。”

那最頭前的王荀,並不在身邊,卻是轉頭來喊:“將軍,讓我去吧!我正願立功!”

蘇武看了看頭前王稟之子王荀,微微一笑,卻也並不點他,依舊左右去看。

蘇武知道,若是這一戰自己勝了,那方貌更會出第二個第三個來,若是這一戰自己敗了,那方貌就會擊鼓進軍,不給第二次機會。

那麼,爲了保險起見,這一戰,必然要勝,這個飛龍大將軍劉贇,必也是敵人之中最強之人。

論馬戰捉單,其實武松與魯達皆不十分保險,蘇武對他們雖然很有信心,但還是左右一掃,開口:“史文恭!”

“末將在!”史文恭有些錯愕,自己也疑惑,將軍面前,猛將無數,那武松魯達林沖之輩,個個有萬夫莫當之勇,怎的此般緊要之時,竟是點了自己之名?

因爲,這什麼八鏢騎,著實不差,故事裡,那劉贇更是能與大刀關勝大戰三十回合而不敗。而蘇武知道,史文恭要論捉單,那真是隻差盧俊義一點點,秦明在他手下,也走不過二十回合。

此時,自就要上史文恭了。

蘇武鏗鏘開口:“你去,三十合內,拿下此人!”

史文恭心中其實激動非常,隨軍已然許久,其實從未真正如此表現過,也因爲他來得晚,雖然衆人對他不曾有什麼慢待之處,但論地位而言,他著實低人一頭。

此時捉單,史文恭豈能不自信,正是出彩之時,只管拱手一禮:“末將領命,不必三十合,二十合,二十合內不拿下此人,末將提頭來見!”

如今也是官職在身,前程就在眼前,史文恭也知道,如今這般局勢,只要當真努力,眼前就是樞密院都承旨,得個將軍之名並非什麼難事!

機會來了,正該把握。人生際遇,不外如是,昔日裡給豪強之家當個教師,領一份錢財,哪裡想到會有今日?

話語答完,史文恭躍馬就去,一杆長戟在手,橫在馬側。

卻是那劉贇久久不得迴應,正說猖狂之語:“爾等竟是如此怯懦,膽小如鼠,我一人一騎在此,竟無一人敢來應戰,便是如此軍將,也敢與聖公爲敵,我自回頭領兵,打得你們丟盔棄甲、跪地求饒不在話下!”

是激將,更是打擊宋軍士氣。

卻是話語剛落,一騎從宋軍人羣而來,一杆長戟橫在半空,一身呵斥就來:“小賊安敢放肆,蘇將軍座下,營副指揮使史文恭是也,正來取你項上人頭。”

蘇武聽來,還就真是那個味道。

爲何非要是這個味?機會在此,揚名立萬,豈不就是如此?

那劉贇面色一沉,催馬就動,一杆長槍也來,等的就是此時,只要一戰而勝,十萬之軍,必是歡呼雀躍而起,到時候鼓聲大作,軍心士氣如虹!

兩人催馬就迎,馬速皆是不快,就看史文恭大戟不刺,橫掃而來,只想一番把那劉贇掃落馬下。

那劉贇也不是慫人,正是來效死,只管橫槍去擋,後招也備,準備借著馬匹錯開,一擋一回,便也當把史文恭捅落馬下。

便聽噹的一聲,劉贇立馬大驚,只感覺手臂酥麻不止,心中已知,託大了,來將當真也是了得非常之輩。

但馬匹錯開,劉贇依舊強忍著酥麻回槍捅刺。

卻是視線剛回頭,已然看得那大戟更來,剛纔掃來,是從左至右,現在竟然是回了一圈,從右至左,也是轉身來掃。

甚至那史文恭還換了手持戟,掃得更是順手而又快速。

這等武藝武技,劉贇只感覺是生平僅見,比那聖公座下四大元帥也好似還強一分。

此時劉贇手中的長槍,哪裡還捅刺得去,只管豎槍來橫擋。

又是一聲金鐵交擊的巨響,兩人馬匹錯過,一個心中驚駭不止,一個心中反倒鎮定了幾番,已然互相試出了深淺。

卻是對面十萬之衆當中,方貌看得當真宋軍應了鬥將之事,當真打起來了,便是心中大喜,開口來說:“好好好,那蘇武竟是當真出人來鬥,不知深淺,正中我計也!”

一旁張威也說:“他們自是不知兄長之能,哈哈……”

方貌更是大呼:“都喊起來,爲劉將軍助威!”

只待方貌一令,左右之人皆是歡呼而起,只待左右之人一歡呼,立馬又是前軍外人再呼,隨即歡呼此起彼伏,數萬人,十萬人,跟著歡呼大作。

自也是收攏人心之法,只待劉贇當真得勝,這歡呼之下,正是軍心可用。

再來大戰得勝,勝得如此精彩而又傳奇,往後之軍心,也就再也不必擔憂了。

那邊,兩人打馬再對,史文恭已然心中有數,這劉贇能耐不小,但也大不到哪裡去。

史文恭更不捅刺,只管左右去掃,凌空去砸,勢大力沉,一杆大戟,比手臂用得還熟練。

便是史文恭的兵刃,比劉贇還重幾斤,但卻每一招都比劉贇又快一分。

劉贇之苦,自不用說,旁人來看他,看似他與史文恭打得有來有回,卻是他自己知道,技藝上已然落了下風。

此時兩人馬匹也不錯去了,便是史文恭故意如此,故意勒自己的馬正面去擠那劉贇的馬,把劉贇的馬擠偏之後,如此兩馬就並駕齊驅了,兩人也就成了平行姿態。

史文恭便是要速戰速決,你道史文恭座下是何馬?照夜玉獅子,這是昔日晁蓋去打曾頭市的藉口。

便是史文恭的馬,也比劉贇高了半頭,史文恭的馬術,更比劉贇嫺熟幾分,逼著並駕齊驅,只管是大戟上面在砸,大戟末尾長杆去挑,來回又是戟刃去切。

爲何史文恭熟用一手方天畫戟,就是因爲方天畫戟技巧更多,練得上乘,更利於捉單對敵,更能凸顯個人勇武。

昔日裡,史文恭也是靠著這一手眼花繚亂的個人勇武之技,纔在曾頭市謀得那份教師的差事,這是他吃飯的手段。

在千軍萬馬中,倒也並不一定顯得格外強大,但在這捉單之中,那真是百般手段花樣而去。

相比而言,劉贇手中的長槍,捉單的技藝之上,那就真的顯得乏善可陳。

只看劉贇一個不慎,被那抽回來的畫戟側刃劃在臉上,立馬是血流不止。

史文恭還要出言去說:“你這廝,口中叫得兇,竟是個銀樣蠟頭槍!”

劉贇聞言大怒,正來效死,便要拚命,頭前沒想過輸,便是不覺得朝廷那些領俸祿的軍將會有多厲害的捉單技藝,朝廷軍將他見多了,最會的不是武藝,而是吃兵血扣糧餉,哪裡有個人勇武的?

卻是此時,陷入這般境地,無論如何,此戰輸不得,一敗,本就搖搖欲墜的軍心,定更是雪上加霜。

拚命了,劉贇之看那史文恭大戟又從側面橫掃而來,便是不管不顧,一槍而去,勢如閃電,就是要把史文恭捅落馬下。

便是哪怕不勝,兩敗俱傷也不是不可!

卻看那史文恭竟是嘴角有笑,座下健馬好似有靈一般,只在史文恭腳跟一磕之下,馬匹陡然加速,一躍更遠。

劉贇就這麼眼睜睜看著史文恭身形快進了一步,看著自己槍頭失去了目標。

便是一身悶響之後,劉贇心中還有一念,不好不好……

已是天旋地轉!

再看史文恭,就在頭前不遠,猛然一勒繮繩,那健馬雙蹄騰空而起,硬生生就站了起來,也止住了腳步,只待繮繩一拉,站起來的健馬再落下,竟已是轉了方向。

動作一氣呵成,當真說不出的瀟灑威武。

蘇武一聲大喊:“好!”

武松魯達等人,盡皆叫好。

武松更是來說:“還真不知哥哥在曾頭市帶回來的這個教師,武藝如此了得。”

武松是真不知道,他知道史文恭有一手好武藝,僅此而已,卻是真不知道高強到了這個地步。

那史文恭平常裡,雖然也有展露,但也知道,不能真落了誰人臉面,今日才真正一展雄風,讓所有人都看得個清清楚楚。

魯達也說:“難怪哥哥點他第一次出戰呢,昔日裡,倒也對他失敬了幾分。”

蘇武聞言只笑不答,而是左右去看,軍漢們個個喜悅非常,連聲叫好,此起彼伏。

這鬥將之事,平常裡難得發生,但真發生了,卻也真有意義。

就看史文恭一氣呵成轉頭來,那地上的劉贇,早已蜷縮成了一團,不是他不想站起,而是側面肋骨即便在甲冑之內護著,也是斷了無數,不僅是疼痛難忍,更是胸腔之內氣息不通。

史文恭大戟就去,戟頭直從面門扎入,殺人之事,就是這麼簡單。

也不下馬,只管再把大戟的側刃尖頭紮在那劉贇的口鼻之中去,如此打馬就走,竟是勾著劉贇的屍體飛奔而去。

飛奔去哪?

自是往敵人陣前在奔,蘇將軍親自點名,給了這個機會,今日要在軍中揚名立萬,萬軍當面,那就要做那等豪氣干雲之事來。

蘇武看得,也不阻止,只是回頭一語:“準備擂鼓!”

也做準備,一旦方貌全軍要出,蘇武這邊自是第一時間擂鼓也去。

卻是對面方貌,正在目瞪口呆,一切發生太快,兩人本還並駕齊驅在戰,怎的忽然劉贇就如此殞命?

那宋將更是用大戟勾著劉贇的屍首打馬倒拖而來。

一旁飛虎大將軍張威,也是大驚失色:“何以……兄長豈會落敗?”

自是不敢置信,自家兄長,張威豈能不知劉贇武藝之強?天下英雄豪傑無數,劉贇之能,哪裡都可去得,便是聖公座下四大元帥來鬥,也不該如此輕易勝得了劉贇,便是百十回合之外也不一定!

方貌此時也是色變,他知道大事不好了,剛纔歡呼雀躍的十萬大軍,此時已是戛然而止,心中大急,立馬左右去問:“何人再戰此宋賊?”

當面還有飛將軍五人,分別是飛虎大將軍張威,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郭世廣,飛天大將鄔福,飛雲大將苟正。

至於飛山大將甄誠,飛水大將軍昌盛,這兩人並不在近前,而是在側陣兩翼。

五人互相對眼,皆是面色有白,這史文恭,著實強得超出了想象,自是沒有一個人敢誇海口出戰史文恭!

方貌更是大急:“如何是好?這般如何是好?”

史文恭已然就要近前了,卻也是三四十步停下,這個距離比較安全,若是敵人一擁而上,也還容得他打馬轉頭。

只看史文恭把那大戟勾著的屍首往前拖了拖,拖到自己身前,也讓賊人都親眼看著,便是開口:“如此小賊,也敢在我軍陣前放肆,我不過一個小小營副指揮使,蘇將軍座下,悍勇之將無數,爾等還有何人?若是不想死,速速跪地求饒,興許將軍慈悲,放爾等幾條狗命!”

方貌看著當面史文恭,竟是已然轉頭去,便看那令兵與鼓手,大駭是其次,大怒更多,便是今日之戰,必勝之戰也,既然鬥將不成,那也還有精銳之兵,只管擊鼓而去,先贏再說。

頭前想著贏得精彩好看,贏得傳奇去說,此時只想,能贏就行了。

卻是飛虎大將軍張威咬牙左右一語:“兄弟們,當斬殺此獠,以振軍心士氣,諸位隨我同去,共戰此猖狂之人!”

著實是剛纔方貌問的話語,衆人一時不敢答,稍稍一頓之後,心中又生慚愧,用命之時,豈能怯懦?

事關重大,豈能不去?這史文恭過於猖狂,無論如何,必要當面斬殺。

張威一語罷,還有四飛將點頭來應,也不多言,五人打馬就出,直奔史文恭而去!

史文恭見得五將同來,打馬就起,也是聰慧非常,這麼來一趟耀武揚威的時候,史文恭也有思索。

此時打馬並不是上前去迎,更也不當是轉頭就跑,那該怎麼辦?

就看史文恭橫著而去,便是在敵陣面前,橫向飛奔不止,只引得五騎快馬來追。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那就拖遝時間,史文恭知道,將軍見此,定會有人來助。

果然,蘇武一見此景,立馬開口在點:“呼延灼、楊志、孫立!”

喊到這裡,蘇武稍稍頓了瞬間,再加一語:“王荀!你四人速速去助!”

呼延灼第一個快馬就去,楊志也跟著快奔,孫立稍稍慢了一步,便是也沒想到將軍會點到自己,雖然馬步稍慢,但病尉遲孫立心中大喜。

最驚喜的,莫過於最頭前的王稟之子王荀,他知道,將軍剛纔似還有疑慮,便是還不知他的能耐,既然將軍還是點了自己,那就讓將軍當真看個真切。

王荀雖然反應最慢,但人在最前,打馬就是第一個去,還回頭一語來說:“父親,你顧好軍陣,我去也!”

王稟點著頭,卻是叮囑一語:“我兒小心啊!”

終究是父子有情,卻又是軍陣之上,說了,但也說不得太多,唯有王稟的眼神,一刻也不離兒子的背影。

蘇武爲何不點武松魯達,因爲武松乃第二陷陣之主將,魯達更是重騎之主將,鬥將只是眼前,一會兒還是要有大戰,重要主將,豈能脫隊?

一會兒林沖,要領側翼輕騎,自也不去。這就是爲何正經作戰,不會發生鬥將的原因,勇將本就是領兵之將,豈能讓那些領兵之將脫隊去單打獨鬥?

就看四騎飛奔而去,王荀在第一,呼延灼第二,楊志孫立在後。

頭前五賊騎,正橫著在追史文恭。

方貌此時,已然也是無奈,只想著當是速速把那史文恭斬落馬下才是,麾下八飛將,雖然劉贇最強橫,但其實個個都差不多,都是武藝極其高強。

如今這般局面,擊鼓進軍怕是要等一等了,只待有一個結果再說,只因爲各部精銳領軍之將,都已然在追那史文恭。

又看宋軍也再出四騎而來,不多不少,方貌是皺眉不止,卻是也還想,官軍有史文恭這一個強將,那是僥倖。

官軍他見了無數,多是那無能之輩,那蘇武麾下,當不可能還有好幾個勇將。

此番再戰,那當是五人捉單,即便史文恭難下,把另外四人斬落,似也可以是大獲全勝之局。

方貌想到這裡,心中又定。

果然事如所料,那史文恭敵不過五人,橫著在走,見得援手到了,正彎折又來,正與那援手去會。

那就打!

方貌牙關一咬,怒火在臉,八彪騎,八飛將,從未一敗,今日雖然失了一陣,但五對五來,定然大勝,先斬其他四人,再共擊那史文恭!

方貌左右一語:“喊起來!”

便是周遭之賊兵,立馬在喊,片刻之後,十萬之人,又是山呼海嘯,殺啊打啊!還有那喝彩之語,必勝必勝。

當真十萬人一喊,有一種地動山搖之感,彷彿呼喊籠罩寰宇。

正等史文恭打馬匯了四個援手,馬匹再騰空而立,轉頭來衝。

史文恭直去那飛虎大將軍張威。

呼延灼雙鞭在手,正去那飛熊大將軍徐方。

楊志一杆長鐵槍,自對那飛豹大將軍郭世廣。

孫立也是一柄長鋼鞭在手,盯著飛天大將軍鄔福。

婺州兵馬副總管王荀,已然把手中鋼槍打在了飛雲大將軍苟正的頭頂之上。

一時間,戰得是天昏地暗,兵刃來去皆是殘影,叮噹之聲此起彼伏。

那方貌雙眼,到處去看,四處去瞧,只看來去幾番,見五對都是僵持局面,這蘇武麾下,怎的與以往碰到的官軍皆是不同?

怎會如此?吃皇糧領俸祿的軍將,豈能個個如此武藝高強?

方貌心中莫名生起一念來,許……不該如此託大,不該要贏得什麼精彩好看,不該去想什麼軍心……

不該搞出這一番鬥將之事來……

第14章 他媽婢也第88章 此去,百死無悔!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341章 此番,同死!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87章 姐姐輕些,妹妹不堪受力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326章 誰也跑不了!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330章 蘇卿之忠義,天下皆知,朕又豈能不第87章 我不是文盲!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200章 朕乃永樂聖公,朕乃天子,天命在朕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26章 精彩精彩!第157章 那自是越多越好。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81章 無卵之輩,也充好漢!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80章 主人饒命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242章 豈敢如此膽大包天?第23章 三兩下的事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138章 上馬上馬,先入本寨大營!第93章 先有十萬貫!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342章 宋軍逃了,宋軍逃了!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314章 恩師,什麼是真正的世界?第235章 哦我是無師自通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167章 兄長豈會落敗?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73章 上架感言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34章 哥哥壓我!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147章 尿了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93章 先有十萬貫!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35章 哦我是無師自通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6章 精彩精彩!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304章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139章 但凡近前,全部斬殺!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
第14章 他媽婢也第88章 此去,百死無悔!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341章 此番,同死!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87章 姐姐輕些,妹妹不堪受力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326章 誰也跑不了!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330章 蘇卿之忠義,天下皆知,朕又豈能不第87章 我不是文盲!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200章 朕乃永樂聖公,朕乃天子,天命在朕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26章 精彩精彩!第157章 那自是越多越好。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81章 無卵之輩,也充好漢!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80章 主人饒命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242章 豈敢如此膽大包天?第23章 三兩下的事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138章 上馬上馬,先入本寨大營!第93章 先有十萬貫!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342章 宋軍逃了,宋軍逃了!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314章 恩師,什麼是真正的世界?第235章 哦我是無師自通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167章 兄長豈會落敗?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73章 上架感言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34章 哥哥壓我!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147章 尿了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93章 先有十萬貫!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35章 哦我是無師自通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6章 精彩精彩!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304章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139章 但凡近前,全部斬殺!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