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

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

涿州城頭之上,郭藥師已然不知在垛口之處望了多少次。

那城外之營寨連綿,一部一部嚴整非常,來去的遊騎,一隊一隊,巡邏的步卒腳步嚴整。

再看那慢慢高聳而起的雲梯車與石砲,還有那正在組裝的牀子弩…

郭藥師豈能不急?

按理說不必着急,價碼都接受了,就是談好談妥了,只待頭前那使者再來呼喚一聲就是。

但那個叫做吳用的使者,卻是久久不來,着實讓人費解,莫不是…

莫不是頭前答應的過於容易,讓宋人覺得價碼開高了?

所以宋人後悔了?想要重新再開個價碼?

這般事,在市井買賣裡,倒也是常有之事,郭藥師一時之間,不免有一種悔之晚矣,便想着頭前合該多多拿捏幾分,如此,也好讓宋人覺得價碼是合理的…

想着想着,郭藥師又往城外看了看,這城外備戰的場景熱火朝天,那是一刻不曾停歇,心中又驚,便也知道,若真是那般拿捏來去,也怕宋人失了耐心立馬就攻城了…

想來想去,不外乎是心中忐忑非常,七上八下。

腳步便也停不住,一會兒進那城樓裡坐坐,一會兒又當垛口來看看…

等着等着,那使者吳用,終於是來了。

郭藥師還在城樓內,幾步奔出,便往垛口去,想的是第一時間回覆吳用的呼喚。

卻是腦袋又轉了轉,既是使者來了,那…那當不急,合該拿捏一下才是,要讓那使者多呼喊兩聲,再多等等,如此,也好讓宋人知道,他郭藥師,可一點都不着急。

那使者騎着匹馬,不緊不慢走來,到得城樓之下,便也開口呼喊:“郭渠帥!”

城頭上一時還真沒有人迴應,吳用淺淺一笑…

便再喊一聲:“郭渠帥,我回來了!”

城頭上還是沒有迴應。

吳用臉上笑意更濃,笑得有幾分玩味,只見他忽然勒馬轉身,馬鞭一抽,大喊一聲:“不好不好!”

呼喊之聲一起,馬蹄狂奔回頭。

卻看城頭之上,郭藥師大急,他本就在垛口之內躲着,便也連忙出來呼喊:“吳虞候,吳虞候,我來了!”

正在打馬飛奔的吳用,倒是轉頭看了看,然後慢慢勒馬,又回來了,近前來一臉疑惑問:“緣何喊人不得應答?我還只當你是反悔了,正要回去稟告呢!”

雖然這麼問着,吳用心中在笑,這點小把戲,跟誰玩呢?

郭藥師便也答話:“豈能反悔呢?我可一直在此處等吳虞候呢,適才我在城樓之內小憩,睡着了,一時不察。”

吳用點着頭:“哦,原是如此啊?差點釀成大禍,那你開城出來吧,我家相公在中軍大帳坐定了,等着你呢!”

“來了來了,這就來,萬萬不敢讓蘇相公久等!”郭藥師是一邊跑一邊喊。

城下吳用,滿臉是笑,心中也笑,着實是開心,便也有一種成就感…

不得片刻,城門嘎吱在響,那郭藥師果然就騎着一匹馬出來了,隨行而出之人,倒也不多,百十騎而已。

只待兩人見禮寒暄,郭藥師還當真有些緊張,畢竟沒有與宋人打過交道,便也來問:“也不知吳虞候可有與蘇相公說清楚我心向咱們漢人故國之事?”

吳用點頭:“我可爲你這點事絞盡腦汁,上下走動無數,與我家相公不知說了多少番,許多事啊,你也懂得,你既然已經出城來,便也不與你藏着掖着,頭前與你開的價碼,本是引誘,便也不知你人品如何,而今這價碼可就當真作數了,你可知其中區別?”

郭藥師聞言大喜,就問:“拜謝吳虞候!”

吳用擺擺手:“你可不知我是如何說的,便是你見了我家相公就知道了,他而今對你,那是信任有加,更也是期待期盼得緊!”

郭藥師一顆忐忑的心自就去了大半,滿臉是笑:“我對蘇相公,那也是滿心的期盼!”

“那就快走吧,快些,當真不好讓相公久等。”說着,吳用自也是把馬匹再催。

進入宋軍營寨,自正也是京東軍營寨,郭藥師左右去看,越看越是心驚,一隊一隊的甲士,近處來看,才知其中細節。

所謂兵威之盛,着實不是說假,器械之精良,更超頭前想象,這般大軍圍城,許撐得住一些時候,但真去細思其中,城池怕真是守不住。

不免也有慶幸,只管往那中軍大帳裡去。

一進大帳,郭藥師腳步陡然一止,便是大帳之內,諸般悍勇壯碩,那濟濟一堂。

再看來去,竟是個個面色兇惡,只管目光聚來,這場景,這氣勢,着實叫人心中一駭。

這是要做什麼?要殺人嗎?

郭藥師心中亂想,卻忽然聽得頭前有那爽朗之笑:“哈哈…果真是郭渠帥到了?快請快請!快頭前來坐!”

郭藥師自也看到了正中蘇武已然起身擡手作請,便是心下一鬆,不是要殺人…

便也心想,衆多軍將如此來看他,倒也正常,多來一個分錢分糧分功勳的,還是個降將,豈能教這些驕兵悍將歡喜?

郭藥師只管往前去,躬身一禮:“拜見蘇相公!”

“不必多禮,本是我漢家兄弟,又是如此義士,行此義舉,當爲座上賓纔是,上座!”蘇武再來作請,那情緒價值是給得足足。

就問郭藥師,感動不感動?

郭藥師還真感動,又是一禮來,再擡頭,竟是眼眶裡泛有淚光:“身爲漢人,我生在遼國,長在遼東,自小被契丹人欺壓,苦不堪言,便想着總有一日,一定要重回故國,戰事大起,成了流民,招募入了軍伍,便也不想爲遼人賣命,也揭竿而起打破州府,卻也是形勢比人強,無奈受了招安,每日是盼啊等啊,終於把蘇相公盼來了,從今往後,我郭藥師,就要堂堂正正做個漢人,做個宋人,再也不受外族欺壓!”

一番話語,說得郭藥師是涕淚俱下,其情也真,其感也深!

聽得蘇武是……他媽的真會演!

蘇武也演一演纔是,便拉着郭藥師的手,演個感動,演個相遇恨晚:“郭渠帥教人動容啊,此番話語,當稟到天子當面,我大宋之仁義,天子之仁德,聞聽郭渠帥之義士,豈能不是感天動地?請!”

終於,蘇武手上使使勁,讓郭藥師落座了。

郭藥師還拱手與諸位見禮,更還去擦了擦自己那滿臉的淚水,口中還有話語:“能坐此處,當真是我此生之幸事也!”

衆人大多數倒是回了禮,場面上的事,還是要顧及的,蘇帥的臉面,那自也要給。

哪怕是楊可世,也敷衍了一下,只是臉黑如水。

蘇武開口了:“既然涿州已是皆大歡喜之局,那接下來,就要謀良鄉,謀燕京,嗯…不若也先聽聽渠帥之謀,如何?”

郭藥師立馬拱手:“豈敢不謀?自是良鄉燕京之事,無有我不知的,自當盡心盡力,以爲投名狀!好教衆多兄弟知我真心!”

“請!”蘇武滿臉的笑如同春風和煦。

郭藥師點點頭:“良鄉無甚,兩千兵而已,便是城中也多爲漢民,無不心向故國,以蘇帥如此兵鋒,少則一戰,最多三五日去,必然克之。”

蘇武點着頭,不多言,只聽郭藥師繼續說。

郭藥師便再來言:“但是燕京城防,着實不可小覷,如此大城,雖然只有三萬兵馬,但那城中契丹之輩,乃至奚人,還有草原各部在京之人,那都是心向契丹,其中悍勇者,定是不少,招募自也不難,困獸之鬥,總有幾分搏命之勇。最重要的是那奚王蕭幹,座下當真有不少效死之輩,還有一個叫做耶律大石的,也是憑藉軍功而起…”

說着,郭藥師停了停,蘇武也配合,便問:“既是如此局面,渠帥計將安出?”

郭藥師便再來說:“若問真有什麼絕妙大計,倒也沒有,但兵事戰事,有時候,就是一個出其不意,就好比此番,蘇相公只管把大軍屯在良鄉城下,圍困個水泄不通,作個攻城之勢,在下熟知諸多道路,麾下也都是遼國舊民,只管疾奔燕京城,打個出其不意,乃至偷也好騙也罷,興許那燕京城裡一時還在混亂,防備不多,說不定能偷襲得手!”

楊可世聽到這裡,只管盯着郭藥師去看,目光復雜非常,也去看那種師道,心中急得不行。

若真是這般成功了,這幾千裡背井離鄉來,那真就成了白跑一趟。

楊可世再又去看蘇武,別別別,可萬萬不能這麼幹,自家兄弟都嗷嗷待哺,怎能讓一個剛剛投來的降將領去如此頭功?

不想蘇帥點頭一語:“甚好甚好,如此甚好!”

郭藥師聞言也是大喜,這事要是真成了,那他郭藥師,豈不一站就立住了?

這般頭功大功,獨屬他一人,便是大宋天子豈能不加恩?

榮華富貴,更不用說!

郭藥師哪裡還管得楊可世是什麼表情?只管鏗鏘一語:“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

“那就仰賴渠帥爲國立功了!”蘇武如此一語,好似當真把大事託付在郭藥師之手。

蘇武知道,郭藥師所言還真不假。奇襲而去,去騙去偷去襲,許還真能奏效。

但真得也不多,郭藥師雖然在蘇武面前話語是這麼說,但他還是大大低估遼人的反抗之力,且不說許多男人,遼人連女子都會上陣,憑藉郭藥師那幾千人,想把燕京城佔下來,豈不癡人說夢?

當然,加上蘇武自就不一樣了。

但也蘇武也還知道,耶律大石還在,定然還在週近,不把耶律大石大敗一回,不把遼人的軍心士氣大敗一回,遼人打自心底裡,是看不起宋人的。

便是此時遼人上下,給女真人乞和可以,給女真人上表稱臣納貢也可以。但與宋人,從來不願談和,更別說乞和。

這也是一百多年來與宋人打交道之中,遼人基因裡刻下的驕傲,哪怕最後時刻,還有這份驕傲。

若是不大勝一戰,即便蘇武大軍入了燕京城,面對的依舊是很大一部分遼人老弱婦孺齊上陣的局面,也會是一場慘烈的巷戰。

這與怕不怕沒有關係,這事涉及很多問題,甚至不僅僅是死傷多少的問題。

而是涉及將來,人心,先說多了仇恨仇怨,其次,是來日統治上的問題,人家打自心底裡瞧不起你,你統治他們,就越發艱難,總不能把人都殺光。

更重要的一點,外還有正是巔峰鼎盛的女真,人家心底裡,瞧不起宋,但瞧得起女真,乃至不怕你宋,怕女真。

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不必多呀,歷史上的許多細節,就說明了許多事,女真與宋開戰,入燕雲入得極其簡單順利,乃至如郭藥師這般的遼國舊將舊人,不知多少人毫無負擔就倒戈了,乃至當場倒戈…

不知多少人,第一時間,轉過頭來,就幫着女真打宋人,歷史上的宋人,最後是以《海上之盟》的契約,用花錢從女真手中“買”來了燕雲,再丟失的時候,那真是快得不可想象。

人性深處,其實就是慕強的,便也都是這般道理。

戰爭,從來就是政治,政治,其實就是人心,眼前之局,麻煩得緊。

蘇武若是不知這些,眼前只是戰局,便也沒有這麼複雜,奈何蘇武就是知道這些,越是知道,越是麻煩。 若是前事不做到位,後事遺禍無窮,蘇武再如何,也不可能一直在燕雲盯着守着,這些大宋本就不多的精銳,打完仗,更是都要回家,也不可能長期駐守在此,這是不現實的事。

換句話說,燕雲到手之後,統治基礎極其重要。

郭藥師自是激動不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自不用說,不免也還頻頻對吳用投去感激的眼神,只管是吳用幫他說盡了好話,當面蘇相公才如此信任有加。

也聽得蘇武再說:“那就先入涿州城,明日大早,往北開拔,大軍圍困良鄉,郭渠帥率所部人馬,且自己謀定進軍路線,直撲燕京!”

衆將起身:“得令!”

郭藥師更是喊得最大聲:“末將定當爲我大宋克復燕京!”

衆人喊完,郭藥師立馬躬身作請:“還請蘇相公與諸位兄弟入城一觀,看我麾下兄弟,是否精銳悍勇!”

這個程序還是要走,蘇武自往外去,別的不說,先點一二千精銳,開始入城,倒也不必太多,也不必說什麼。

到時候郭藥師要帶軍往北,要去奮勇一搏,這一二千人,自是要守衛涿州。

至於城內錢糧之事,暫時也不急,到了嘴的鴨子,就不可能飛得了,此時若是動手去弄,吃相不好看,且郭藥師還有面子在。

只待之後下來,郭藥師的面子也就不多了。

看了一通涿州城,也無甚別樣之處,城池都是這麼個城池,契丹也好,奚人也罷,乃至漢人,其實分不出什麼區別來了。

而今的契丹人,早已不是那禿瓢的髮型,更也不是獸皮在身,穿着打扮,乃至風俗文化,與漢人着實沒有什麼區別。

當然,這說的是燕雲之契丹,往北出燕山,東北山林裡,山林邊,也還有契丹,那裡的契丹,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那裡的契丹也過得苦,真正過得好的,還是契丹貴族,還是契丹的達官顯貴,普通契丹人,也就是普通契丹人…

第二日大早,大軍自就開始再往北。

蘇武依舊嚴苛管制大軍前後,不露一點破綻給“草叢”裡的耶律大石。

至於郭藥師,他自己制定自己的軍事計劃就是,蘇武並不多管,也只約定一事,只待郭藥師當真進得去燕京城了,再來彙報,其實都近。

良鄉去燕京,那真就是四五十里之遙,馬力加起來,半日就能到。

援軍去,自也就不會太慢,只要郭藥師不貪功,腦子理智清白,第一時間穩住陣腳,第一時間來彙報求援,許這燕京城就真破了。

當然,至於郭藥師到底會怎麼做,蘇武其實也有那麼一點預料。

乃至,蘇武也知道,最後的時刻,耶律大石與那蕭幹,必還有奮力一擊。

所以,蘇武的關注重點,還真不在郭藥師,而是在耶律大石與蕭幹,郭藥師是其次。

說直白一些,只要蘇武當真正兒八經打敗了耶律大石與蕭幹,那座城池的高牆,其實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且對之後的事情,都大有好處。

若是不能如此,那城池的高牆,乃至那城池裡面的人,包括老弱婦孺,就都成了麻煩。

且看耶律大石與蕭幹是什麼動作,這也很重要,他知道,耶律大石其人,在這種時刻,定然不會真的窩在一座孤城裡慢慢等死。

他們定然會有動作,只是蘇武不好預料,因爲哪怕到得此時此刻,耶律大石依舊握着一部分戰場的主動權。

遼人,還有一個有翻盤能力的將領耶律大石,也還有最後一支人數不算少的足以支撐一場翻盤的哀兵…

所以,蘇武依舊謹慎非常,依舊壓力巨大,依舊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這便也是一個大軍主帥應有的心理狀態。

這更也是負責,真正的負責,對自己負責,對麾下軍漢負責,對這個極其重要的歷史節點負責。

良鄉城下,大軍一部一部慢慢在來,安營紮寨,蘇武再一次打馬繞城來奔,這已然是慣例了,他一定要親眼把城池周圍的地形地貌都看個清楚明白。

圍城,該做什麼都要做,壕溝要挖,拒馬要放,軍械該造的要造,該組裝的要組裝。

巡邏,崗哨,遊騎…

蘇武時不時也會環顧四周,此時不再侷限於西北了,因爲耶律大石興許並不在西北方向了,但他一定就在附近不遠。

遊騎出去,依舊時不時有傷亡而歸,也給敵人遊騎造成一些傷亡,總體而言,遊騎之戰,蘇武知道自己是虧的。

原因有二,一來地形地貌,敵人更熟悉,且敵人是主場,更容易做那伏擊之事。

二來,蘇武麾下騎兵,與遼人這些百戰敗兵哀兵來比,其實戰力還是略差了一些,這不說其他,說的就是個人的戰力素質。

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蘇武麾下騎兵,從未真正與一支強大敵人騎兵有過真正的交鋒。

也可見,此時鼎盛的女真之騎,連連打敗契丹的女真之騎,那些剛剛從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裡出來的野蠻人,戰鬥力是何等的強橫。

蘇武得正視這些問題,不能當真自以爲是,自大自傲。

但蘇武也相信,自己麾下的兵馬,還會有一個蛻變,只待此番。

良鄉城在圍,但良鄉並不重要,郭藥師那邊此時纔是關注重點,因爲郭藥師,是這最後一場決戰的開始,是導火索,也是變局。

蘇武在等,在等郭藥師的消息,只要郭藥師的消息一來,蘇武就要有動作了,那耶律大石就要有應對了…

許都在等,都在等最後時刻。

蘇武的遊騎,派出得越發的多,乃至許多原本不是遊騎斥候的兵,也當做遊騎派出去,蘇武只有一念,以人數來彌補遊騎的劣勢。

燕京城已然近在咫尺了,燕京大城,寬廣非常,蘇武不僅想知道城南邊的情報,更也想知道北邊、東邊、西邊是否有敵人在動。

敵人,有能力到處動,就必須去探去盯。

兩軍遊騎之間的對抗,已然更是慘烈。

蘇武在中軍大帳裡坐着等着,便是不斷有來報,那一支遊騎,又損失了幾人…

直到圍城第二天上午,燕青回來了,也是渾身浴血,急忙而入:“叔父,燕京西城有不少遼軍出城來了!”

蘇武也不先問燕青是否有傷,便問一語:“多少人?”

燕青無奈說道:“靠不近去,反正不少,卻着實不知實數,許五六千,許一二萬,大致如此!”

連燕青都帶不回來確切的消息了,原因也簡單,一來,就是遊騎對抗下,並不能佔到上風。二來,客場作戰,着實不熟悉地形地貌。三來,燕京週近百姓之類,乃至江湖人物,人心在遼不在宋,着實沒有情報上的助力,助力反而在對方。

昔日裡,打宋江也好,打方臘也罷,哪裡會是如此局勢?

對外作戰,與對內作戰,着實不可比。

可見歷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領帥人物,特別是對外作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其才能與能力,着實是不可想象的…

乃至以往,蘇武雖然已經格外高看這些人了,而今再想,卻還是小看了他們的能力。

蘇武如今,也想成爲這樣的人。

蘇武皺眉在說:“他們往哪個方向去了?”

燕青也是皺眉來答:“往西去了,跟不上去,但定然還是要往南來。”

這是自然,蘇武在南邊,遼人肯定要南來,只是具體從哪裡往南來,這是個問題…

顯然情報着實不明朗,蘇武此時才問:“你可傷了?”

燕青搖頭,卻也悲愴:“我並無傷,身上都是敵人的血,只是同行的兄弟死傷好幾人去…”

蘇武點頭,一咬牙:“再探!我要知道,這支出城的人馬,到底有多少!”

這個數目,顯然事關重大!

“得令!”燕青一拱手,二話不說,出門就走,疲憊自不用說,腹中還有飢餓,口中也乾燥,只管出門去,尋得個水桶牛飲幾口,灌了水囊,再去取幾個麪餅,換馬再走。

不得多久,時遷打馬也回,他身上倒是乾淨許多,並無廝殺血跡,只有風塵僕僕,因爲他的任務不一樣。

只聽得時遷來報:“相公,那郭藥師當真往燕京南城去了,馬上就到城下了,那怨軍,攏共有七八千之多,只是其中披甲精銳只在兩三千人,許多人當是近來臨時招募的…”

“嗯,一直盯着,且看他是不是真能入城去,也看他什麼時候派人來報!”蘇武其實也很好奇,郭藥師到底怎麼入城去。

當然,真分析起來,許就是城池太大,而守城人手不夠,那麼就有重要之處,也有薄弱之處。

許郭藥師真就知道薄弱在何處。

那就先讓郭藥師去攪上一攪…

許對耶律大石與蕭幹而言,郭藥師也並不重要,打敗郭藥師也不是最重要的,哪怕郭藥師進了這座昔日有三四十萬人口大城…

生死存亡之局,最後搏命之局…

真正重要的,還是宋軍蘇武,擊潰了蘇武,回過頭來,郭藥師不過疥蘚之患。

(兄弟們,複雜之局,興許看起來有點累,我寫起來也不輕鬆,但我是真不想寫得過於簡單爽快,是想把整個內在邏輯表達清楚…)

(本章完)

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196章 原來是我同道中人第25章 看什麼看?第19章 好漢饒命!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97章 靉靆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326章 誰也跑不了!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327章 急急急,三個急!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59章 可是宋使所在?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6章 又是那蘇武?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85章 此番奔的是好前程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78章 童貫兵敗,童貫兵敗!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43章 這廝要逃!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38章 投石問路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305章 當清君側,殺盡那些祿蠹豬狗奸佞之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97章 靉靆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71章 當真滅得此賊?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43章 這廝要逃!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46章 妙妙妙,妙計也!第330章 蘇卿之忠義,天下皆知,朕又豈能不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52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問!第161章 六百萬貫到八百萬貫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292章 勠力同心,共赴國難!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55章 見過哥哥!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26章 精彩精彩!第147章 尿了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
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196章 原來是我同道中人第25章 看什麼看?第19章 好漢饒命!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97章 靉靆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326章 誰也跑不了!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327章 急急急,三個急!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59章 可是宋使所在?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6章 又是那蘇武?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85章 此番奔的是好前程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78章 童貫兵敗,童貫兵敗!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43章 這廝要逃!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38章 投石問路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305章 當清君側,殺盡那些祿蠹豬狗奸佞之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97章 靉靆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71章 當真滅得此賊?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43章 這廝要逃!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46章 妙妙妙,妙計也!第330章 蘇卿之忠義,天下皆知,朕又豈能不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52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問!第161章 六百萬貫到八百萬貫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292章 勠力同心,共赴國難!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55章 見過哥哥!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26章 精彩精彩!第147章 尿了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