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

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

夏侯成披重甲在身,一杆渾鐵槍在手,只管帶着左近百十號披甲漢橫向而來,便是要堵住官軍鋒矢。

倒也不遠,四五十步的距離而已,還真是那武松過於顯眼,不僅人高馬大甲冑鮮明,更是他面前之賊軍,那是人仰馬翻,上下翻飛。

那夏侯成,既不是什麼神將,也不是什麼飛將,不在這些所謂組合之內,他名號單獨一人,武藝高強非常。

故事裡他能與魯達打得來去,雖然落敗,但也能從容而走,爲了追他,連魯達自己都追失蹤了去……

可見,他不是那些什麼神將飛將可比,也可見爲何右丞相祖世遠會派他帶兵來援烏龍嶺。

只看橫向四五十步而來的夏侯成,竟是能連連打倒陷陣營的好幾個披甲軍漢,橫向突來,快速無比。

武松正是打殺衝擊得起勁,哪裡注意到橫向而來之人,只待武松朴刀再揮而去,又把一人橫向擊飛,陡然只感覺耳旁風聲作響。

武松下意識裡一低頭,果然有一杆渾鐵槍從腦袋上空橫掃而過。

便是這一下,武松立馬知道有高手近前,腳步不衝,稍稍一止,朴刀先往旁邊一掃。

只待掃去,也沒掃到人,如此是爲了爭一個反應時間,只待掃這一下,千軍萬馬之中的武松才身形一定,轉左去看。

來人也是壯碩非常,一臉棱角分明,那渾鐵槍已然收去再來。

武松朴刀也起,只管先擋,便是此時,武松略有一種被人有心算無心之感,賊將好似偷襲,略佔去了上風。

只待擋這一下,其實,就是整個陷陣營衝擊的鋒矢陡然一止,局勢對整個陷陣營而言,皆是不妙。

若是不能鑿穿擊潰賊陣,真到了對峙拼人數的局面,那陷陣營的傷亡就會放大不少,乃至也有落敗的可能。

武松立馬牙關一咬,只看那目光就紅,面色猙獰之下,朴刀連連揮舞!

按理來說,一般人,哪裡擋得住武松這般日夜打熬出來的巨力。

偏偏當面這廝,就真的能擋住,好似還並不十分吃力。

只道武松會急?

他還真不急,反而猙獰的面色之中出現了一種難看至極的攝人笑容,口中也還有話語:“許久不曾遇着敵手了!”

那夏侯成其實心驚不已,不爲其他,只因爲他其實從未在戰陣之上遇到這般敵手,要說強人,他也見過,比如四大元帥,皆是強人,但他與四大元帥之間,雖然有過切磋之事,但從不曾真正搏命。

便是切磋起來,夏侯成雖然稍有一點點不足,但也不曾真正落過下風。

只看今日,本是佔了上風的夏侯成,便是被這官軍將領幾番朴刀大力來揮,倒是成了下風之感,那官軍將領竟是還能從容說話。

夏侯成手中動作完全不停,只管再去搏,渾身的力氣,渾身的武藝,最快最大力,渾鐵槍也着實不輕。

架住朴刀就去搶攻,攻勢不成就再來架,只管是有來有回。

當真是這般兩個大漢在打,左右近處,那是無人靠近得來,也說軍陣之中容不得什麼武藝比拼……

其實,也不一定,爲何?若是兩人皆有巨力,旁人碰上就倒,擦上就傷,擊中就亡,那這兩人搏命之時,左右就真能形成一片領域一般,旁人是真的上不來。

還真就容得這兩人在千軍萬馬的密集戰陣之中,比試起一番手段。

只看武松喉頭之間,發出某種低沉的聲音,不似呼喊,不似嚎叫,就是嗯嗯嗚嗚嗡嗡的某種低鳴。

伴隨這般低鳴,便是武松渾身解數完全使盡,那大朴刀在來去,還有那雙極爲猛捷的鴛鴦腳,永遠都能在刁鑽之時也出。

只看那夏侯成,他若與旁人比,本也是硬橋硬馬的路數,卻是此時與武松一比,武松才真是那硬橋硬馬的路數,夏侯成反倒成了那個左右來去、上下翻飛、閃轉騰挪之人。

只待來去十幾二十合,武松已然就知道,眼前這廝……武藝絕頂的好!

但眼前這廝,卻有一樣缺點,那就是精通的兩樣,既打熬出了一身巨力,又練了一身靈動的槍法。

便是這兩樣,哪一樣都是極強,放在江湖上,都是少有敵手。

但也就是這兩樣,哪一樣都沒有練到真正巔峰絕頂之強,或者是……這廝以往沒有見過巔峰絕頂之強人到底是怎麼樣的……

就好比武松,他其實只把一樣練到了巔峰絕頂,那就是渾身巨力,武藝之道,卻走的是精幹之法,就是簡單有效,橫來直去。

好比魯達也是這個路數。

又好比盧俊義、史文恭之流,他們自是另外一個路數,身上巨力不差,但把武藝精通到了巔峰絕頂。

按照武松的理念裡,這兩樣東西,總要有個主次。但眼前這廝,沒有主次,便是兩樣皆強橫非常,但就是兩樣沒到個巔峰絕頂之處。

因爲這兩樣東西,到得絕頂之處,必是有衝突的,力氣過大,一招而去,去勢就大,回勢就會慢。

換句話說,力氣到得絕頂,就不可能過於精妙靈動。精妙靈動若要求絕頂,那就不可能還帶無比巨力。

強求兩者兼具,那必然兩者皆不到絕頂,此武藝之道也!

那該如何勝?

武松心下就有定計,以己之長去拼,那就拼力氣,拼悍勇,拼那一往無前。

就看武松,朴刀已然不揮了,人只管往前去,去作甚?

去堵住那左右靈動之夏侯成,因爲當場人數太多,再如何避讓,空間也狹小有限,先不拼命去揮兵刃,先把距離縮短,把人堵在一處。

卻是那夏侯成的渾鐵槍還在揮來,武松腳步不退,兵刃不擋,只管身形一躲,躲過一下,那鐵槍又來。

武松如何做?竟是不管不顧,伸手去撈,他在搏命之時,頻頻如此犯險,那就是擡手去抓那揮舞的兵刃之長杆。

夏侯成目光豈能看不見?心中一愣,怎的還有這般犯險之人?

是犯險,那自也有險處,若是撈不到,豈不被兵刃打個正着?哪怕若是撈到了,如此巨力揮舞之兵刃,又豈能是手臂抓得住的?不免那手臂手掌也當受傷或者斷裂。

武松不在乎,只管去撈,眼疾手快,不知多少次生死之時的拿命去搏,搏出來的敏銳之感……

竟是真讓他再次凌空抓到了兵刃長杆,便是以往,他連林沖的兵刃也這麼抓過,雖然滿手鮮血淋漓。

這一次不同,他抓到了,卻是感覺手掌炸裂一般的疼痛,小臂更是已然劇痛之感,大臂更是被震得麻木一般。

但他在這霎那間,就真的抓到了兵刃,何以?

日夜不輟,打熬出來的巨力也!

蓄勢已久的朴刀,已然在空中揮去,武松竟還有那自得的笑容:“該我了!”

夏侯成連忙去拔長槍,那猛力一拔,昔日裡引以爲傲的巨力,在這一刻竟是瞬間沒起到作用。

武松要的,就是這一瞬間,巨大的朴刀泰山壓頂而來,帶着武松渾身十二分的力氣。

夏侯成本欲再拔長槍,便是知道,一下拔不出,再拔一下,定然不可能還拔不出,不可能有人以一手之力超他兩手之力。

只可惜,那朴刀來了,不給他第二拔的機會,若是還執意去拔,便是拔出來了也來不及。

夏侯成唯有雙手拿住槍尾,奮力往頭頂一擡,便是把長槍槍桿去擋那碩大的朴刀。

當!

就這一聲,好似兩人都是瞬間靜止了一下,好似那鐵槍的槍桿,已然彎折,那朴刀更是崩缺了刃口,刀是好刀,槍也是好槍。

那人,那夏侯成,已然身形一矮,兩隻手臂早已麻木得好似沒有了。

便是地面,好似都起了塵土在揚……

瞬間再看,鴛鴦腳飛踢而去,一聲悶響,結結實實,就在夏侯成那胸口之上。

夏侯成只感覺天旋地轉,腦袋昏懵,胸口骨骼之脆響清晰無比,好似整個心肺都要炸了一般。

武松稍稍一頓,也是緩一口力氣,便再去殺。

卻是哪裡想到,那倒地去的夏侯成,第一時間竟還能翻身站起,只是站起之後,轉身要往人羣裡鑽。

這是要逃?

武松也是不解,這般還能站得起來?還能有力氣去逃?

武松一口氣只緩了半口,奮身就去追,崩了許多大小口子的大朴刀,揮砍而去。

那夏侯成面如豬肝,也能轉頭來看,手中彎折的長槍還能回頭來擋,這廝,真不愧是能在魯達手下從容而走之輩。

又是一聲巨響,夏侯成再次翻滾落地,下意識裡又翻身而起要走。

武松哪裡還容得他走,只管是大朴刀連連再揮,管得身上還有多少力氣,只管全使了去。

那彎折的渾鐵槍竟還能護在夏侯成身前。

武松哪裡管得這些,只管一下一下照着那地上的人就去,噹噹噹當……

只待武松再是一停,把那剩下的半口氣再緩過來,低頭一看,那護在賊人身前的鐵槍不止彎折了多少處。

那賊人,已是死得不能再死了,許就是被那鐵槍一下一下壓死的,許就是剛纔就要死了,還回光返照了一下,此時終於死了,便是連胸口都塌陷了下去。

“好賊!”武松竟還這麼一語,然後甩了甩剛纔那麻木疼痛的手臂,甩鬆了筋骨血液,便又能再用。

只待武松擡頭來,那如狼似虎的目光往前一掃,眼前,皆是煞白麪色之賊,便是無一人上前來打。

“隨我往前衝!”武松的腳步已然邁在了話語之前。

卻看一個賊人,腳步往前一邁,錘頭往頭頂一舉,便好似要來攔武松的身形。

卻是飛快之間,邁出來的腳步又往回一縮,錘頭也是沒有揮打出來,就好似做了一個作勢欲打的姿態一般……

便是已然失膽氣。

他不來,武松自然去,大朴刀奮力一揮,那錘頭順勢就擋,然後錘頭隨着賊人身形一起,便栽去地上。

再去看後賊,已然沒有正臉,只有背影。

武松追着去殺,鋒矢陡然再起,更比剛纔還要銳利,只看腳步能跑多快,這鋒矢就能陷陣有多利。

再看烏龍嶺堡寨之外,正是激戰不止,賊人想打將出來,官軍要堵在門口。

寨牆之上,箭矢不斷。

但賊人卻也並不迂腐,前後左右寨門皆開,官軍堵得住一門,堵不住四個門。

呼呼啦啦左右衝出,便往正門轉來,好似幾萬人就要把千餘官軍團團圍住。

朱仝便也大喊:“穩住穩住,片刻武指揮使就到!”

倒也不必朱仝來喊,左右兩邊之官軍,竟是主動去迎,便是鐵甲對布衣,瞬間砸倒無數。

一時間,合圍之勢,還真不成型。

那白欽就站在城頭之上,呼喊無數:“圍上去,圍着打!不要怕,官軍人少,官軍人少!”

還真就有人怕,好似圍住了,但就是許多賊人在第一線,畏畏縮縮不敢近前,着實是近前去的人,被砸得個滿地都是。

這官軍,過於悍勇!

千餘人的局勢,朱仝左右一看,就看得清清楚楚,心下一鬆,便是腳步再起,錘頭往前再砸,也在呼喊:“隨我衝進去。”

便是迎面又砸倒數人去。

此時朱仝所想,其實簡單,就是這烏龍嶺堡寨的門既然開了,你就萬萬不能讓這門再關上。

且不論勝敗,也不論能不能真的憑藉一千鐵甲打進堡寨,但一定要佔住這個門洞,讓這門如何也再關不了。

只要門洞關不上,只待武二郎大敗援軍而來,再來死戰,這烏龍嶺就還能勝。若是堡寨之門再關,又回到那爬牆攻堅之局。

頂不頂得住,不知道,朱仝只管往那門洞去打殺,也看左右,還有不少人跟着,跟着就行。

水泊漢子,鄆州也好,濟州也罷,京東漢子,隨蘇將軍幾千裡而來,今日莫名就覺得人生在世,活的就是個人樣,要的就是舒坦。

今日,以命相搏,搏個舒坦人樣出來!

人以羣分,只有一念,往後,我就當是這一羣人裡的一個,若問是哪一羣?精銳京東兵這一羣,蘇將軍麾下這一羣!

朱仝看不到,但白欽在牆頭高處,他看得到,他擡頭就去看那一眼,視野並不遠之處,五千援軍,竟是在潰,只看那一千官軍鐵甲,入陣鑿陣,好似摧枯拉朽。

白欽剛纔還看得是僵持住了,怎的轉眼間就成這麼之局?

何以五千睦州精銳,打不過一千官軍鐵甲?那睦州精銳麾下,鐵甲也是不少。

由不得白欽不解去想,下意識裡,他已然往下大喊:“快,回堡寨裡來,都回來!”

卻是紛亂場面,哪裡聽得多少呼喊軍令,聽得到的,轉身在跑,便是再回各門而入,聽不到的,還在畏畏縮縮,進也不進,退也不退。

白欽大急,轉頭就喊:“鳴金……”

卻是景德連忙來攔:“指揮使,可不能鳴金了,唯有把眼前這一彪官軍打退了才能鳴金!”

“不鳴金不鳴金!”白欽立馬改變主意了,道理很簡單,這若是打不退眼前官軍,還去鳴金,那就是寨門大開,放着官軍衝進來。

“擊鼓擊鼓,繼續擊鼓!”白欽繼續來喊。

鼓聲一直在響,此時更是響得急迫!

景德也知道此時情況之危急,若是再拖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便是牙關一咬:“指揮使,我下去打退官軍!”

白欽點着頭:“好好好,只管快去!”

着實是現實與預想差距太大,預想之中,兩千官軍而已,只待援軍一到。

睦州援軍必是精銳,定能把官軍打得節節敗退,畢竟官軍不多,只管那邊援軍在勝,這邊三萬人傾巢而出,一衝一圍之下,官軍大敗也!

卻是從第一步開始,沒有一步是能按照預想進行的。

許多人只以爲打仗,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道理倒也不假,但這個道理裡,永遠只說那運籌帷幄之人,只把這人拿來大誇特誇,史書裡也只把這人拿來大書特書。

便是真正的道理,再如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之下,也還是軍漢奮勇去短兵相接,去貼身肉搏。

運籌得再好,終究要靠人來執行,靠着一個個悍勇之士,前赴後繼去搏命。

就好比沒有那一個個精銳敢死之秦軍,又豈能圍得住四十萬之趙括?

便是白起再如何運籌帷幄,依舊還是一個一個的精銳秦軍,把四十萬趙人一次一次搏命的突圍堵得死死。

也好比此時,白欽想得再好,前後夾擊好似成了,眼前的官軍,就是死戰奮勇,就是軍心士氣如虹,就是不敗,如之奈何?

哪怕局勢再變,即便這彪兩千人的官軍真的深陷十數倍的重圍之中,便是這彪官軍要突圍而走,又有哪一部能把他們堵得死死?

只看遠處,援軍已然在潰,武松早已衝到賊軍大纛之下,那持纛護纛之賊,便被武松打殺驅趕一空,哪裡還有什麼大纛高聳?

只看那援賊,哪裡還有一個正面對敵?皆是漫山遍野在奔。

武松追擊不過一二百步,腳步就止,大笑回頭:“隨我去奪烏龍嶺堡寨!”

左右衆人,皆是大喜,披甲之賊可沒逃多少,剩餘的不追也行,回頭去,烏龍嶺上,那裡更多,都是錢。

趕緊回頭,去殺那烏龍嶺上的!

要問累不累?

不累!

去撿錢,再累也不累了,一點都不累,手快有,手慢無!撿錢都慢半拍,那就是活該!

只看武松左右的軍漢,還互相催促:“快快快,可莫讓水軍他們都賺去了。”

“快奔快奔,烏龍嶺賊可多,快奔……”

那烏龍嶺上堡寨門洞之下,朱仝已然衝進去了,眼前之賊,那是密密麻麻。

倒也不一定是這些賊寇如何悍勇敢死,着實也是無奈,堡寨之內是滿滿當當的人,剛纔往外衝,更是擠得密密麻麻。

此時,門洞之內,還狹窄非常,即便是怕死要逃,前也是密密麻麻的人,後也是密密麻麻的人,如何去逃?

若是這般密集人羣裡,一人倒去,不知多少腳步在踩……

那景德下了寨牆,也往人羣裡擠來,擠了許久,才擠到門洞之處,迎面去看,就是朱仝與鐵甲無數。

景德與那門洞裡無數鐵甲之間,還隔着好幾層的人。

這是去還是不去呢?

一時間,景德腳步定在了原處!

那牆頭上的白欽,更是着急不已,只看得那援軍當真潰去,那一彪官員也在奔來,此時着急之外,不免多想……

怕是要敗了,當真要敗了,還有什麼辦法能保住這烏龍嶺?

還有辦法嗎?

真是被援軍害死了,都怪那些援軍不堪用,便是沒有援軍來,這堡寨每日四門緊閉,倒也還好好的……

援軍一來,只當援軍如何了得,卻是堡寨一開,真是害死人,害死人!

那麼,罪責在何人?罪責在何處?

白欽想到這裡,左右看了看,呼喊一語:“快,隨本指揮使往北門再出,去擊官軍!”

說着,白欽腳步就動,直接在牆頭上往北去,身邊跟着親衛二三百,飛快走,甚至有人擋路,便是左右推搡而開,快走快走。

堡寨不大,在牆頭上移動也快,不得多久,已然就到北邊,白欽下城出門就去。

飛奔就走,左右之人也是一臉懵,怎的……

怎的不是往正面去迎?

只待白欽帶着親衛奔出去一百幾十步,牆頭上立馬有人喊道:“指揮使跑了,指揮使跑了……”

那北邊城門,便是魚貫在出,牆頭之上,也是魚貫在下……

連鎖反應一般,不得多久,朱仝只感覺眼前賊人陡然在鬆,這種鬆,就是密度在減……

滿身甲冑沾滿血污的朱仝,豈能不是大喜,更是奮力去揮錘頭:“打進去,隨我打進去!”

竟是再往前,門洞已然全過,眼前就是那堡寨之內的場景,賊軍密度更是大減,不知多少人紛紛在回頭,只看其他三門,皆是人頭攢動在擠。

卻也不知多少呼喊哀嚎,不知多少自相踩踏……

朱仝倒也不急了,左右一看:“上牆頭去,再各門下城去堵!”

卻是武松也來了,他不入堡寨,他已然看到了奔逃之景,只管往左右去圍去堵,便也是去殺人。

殺人就是錢。

陷陣軍漢,皆是如此,遇到誰,便打殺誰,由不得一句分說,連投降求饒也是兵刃一下就去。

只管往外去堵那門洞。

朱仝上得牆頭,便立馬看到城外之景,也是大喜,連連呼喊:“先奔遠處,先堵北邊。”

一時之間,朱仝只恨自己人少,若是有得三四千軍就好了!

如此,不知跑得多少賊人去,好生急人,可惜可惜了,有得三四千軍,那這堡寨兩三萬賊,豈不盡數在手?

“快快快,堵住北門,再堵兩邊……”朱仝自己也在牆頭上奔,更也在呼喊。

跑的跑,踩的踩,堵的堵,截的截……

一時間,着實是亂作一團。

鬧鬧哄哄之中,有人跑脫去了,有人被堵個正着,打殺也好,踩踏也罷。

到處是氣喘吁吁,卻也不知多少絕望無奈……

終是堵住不知多少賊寇在堡寨之內,四門都是披甲的官軍,牆頭之上,也是鐵甲攢動。

朱仝在城頭上大喊:“投降者不殺,投降者不殺!”

就好似主人站在自己羊羣之邊,想把失驚的羊羣再攏住。

便也有軍漢跟着大喊,投降不殺之類的話語。

只看得那些四處驚慌失措的賊人,在呼喊之中,慢慢鎮定了下來,開始擡頭去看,開始丟下兵器,往地上跪去。

朱仝心下終於一鬆,也看得武松從階梯上來,一邊看着滿堡寨的人,一邊來問朱仝:“這是多少?”

朱仝擡眼估摸去,答道:“一萬五六千吧……”

武松連連在笑:“好好好,這般好,一把拿住這麼多,哥哥當誇我做得好。”

一旁還有石秀,也是笑:“指揮使,殺也是你殺得歡,拿也是你讓拿……”

石秀終於是把這一語吐槽出來了。

武松轉頭來:“就問你,這回拿得多不多?”

石秀苦笑點頭:“多,豈能不多……”

只有朱仝一臉可惜:“那門洞着實大,至少奔逃出去了五六千不止。”

武松連連點頭:“夠了夠了,好交差。哥哥至少一個賊人給十貫,朱統領,咱們如何分?”

蘇武自是從自家軍漢手裡買俘虜,買去挖銅挖煤挖鐵挖水晶,十貫一個免費的苦力,這買賣不可能虧,只有大賺,若是把伙食與生活條件再提好一點,這苦力能掙更多,划算得緊。

把這些人弄到京東之地去,便是逃都逃不了,整個京東兩路的百姓,都是蘇武的“獄卒”。

當然,蘇武倒也不一定要困着這些人一輩子,只待來日,蘇武若是真做到那個地步了,所謂坐擁天下,也就是這些人的自由之日。

興許那一天的決斷,不會太遠,許是五七年,許是八九年……

朱仝只管來答:“武指揮使此番,功勞更大,就八二來分吧,陷陣得八,水軍得二,如何?”

說完這一語來,朱仝心中還有一些忐忑,畢竟,他心中有些虛,他一個賊寇出身之將,面對武松這般將軍座下最親信的兄弟,他如何好爭?

更也怕要多了,這位武二哥心中不快。

武松聞言一愣,左右一看,大手一揮:“朱頭領這是說的甚麼?若是如此來分,豈不是我欺負自家兄弟?我武二往後還如何做人去?”

朱仝聞言一愣,就愣一語“自家兄弟”,卻也心中一暖,臉上就笑,滿身疲憊瞬間就無,說道:“畢竟,陷陣營的……兄弟,打得更難。”

武松擡手就揮:“不說這話,八二不可,這般,只管二一添作五,咱們一人一半,你會麾下兄弟,近來日子也過苦。”

武松說着,也看身後之人,身後軍漢們倒也無甚不快。

朱仝豈也是在看身後之人?身後軍漢們,哪個不是滿臉有笑?哪個不是暢快非常?

朱仝點了頭,卻說:“六四,我等拿四就行。”

“看不起我?不拿我當兄弟?”武松這話,從哥哥那裡學來的,聽多就會。

“誒,哪裡話哪裡話,指揮使看得起我等,那就按照指揮使的意思來就是!”朱仝連忙有笑。

“好說,那就辛苦水軍的兄弟們,把賊人們都串綁起來,看管住。我那邊也還有不少賊寇屍首,披甲也多,當去打掃一二。”

武松安排起來,也是打心底裡,把朱仝高看了幾眼。

此來,算是監軍,監得不錯,只管如實與哥哥去說,水軍兄弟,着實不錯,是自家人也。

朱仝拱手一禮,只看武松轉頭去,也再回頭,與麾下衆人對視,那一眼去,好似什麼東西從此就消失了。

皆是心中暢快非常,頭也擡起來了,心裡也舒坦舒暢了,便也想來日回了家鄉,當也是擡頭挺胸做人,臉面帶着榮光。

人生,好似陡然都是光明,再也沒有了陰霾。

朱仝忍不住,開懷來:“哈哈……兄弟們好樣的!”

就看衆人,個個在笑,左右之間,親朋好友,互相摟抱拍打,立馬也是山呼海嘯而起。

只待衆兄弟們呼喊一番之後,朱仝大手一揮:“幹活!”

衆人自就忙碌。

這烏龍嶺,着實是好,與水寨互爲犄角,攔住山下要道。

只管把這裡守住,賊軍東西,從此斷作兩截,往東去,可擊桐廬、新城、富陽。

往西去,立馬就是睦州治所建德城,過了建德就是清溪,方臘近在眼前。

只等蘇將軍大軍到來,東也好,西也罷,自都不在話下。

蘇將軍,當是三天,最多四天,就到此處。

朱仝想得實在是多,更想,不知蘇將軍來了,見得這般局勢,該是多麼驚喜。

此時此刻,蘇武自還在船上,聽不到什麼消息,只管還在輿圖上看來看去,先打哪裡後打哪裡……

南邊婺州,其實也不遠,二百里之外,王稟已然入婺州,連浦江城都不打,地形實在熟悉非常,直接過了並不寬闊的浦陽江上游,竟是先去義烏。

沿路之上,跟隨在走的百姓,不知幾何,還不都是青壯,更多是老弱婦孺,只要碰上了,知道是王稟帶大軍而回,那便是拖家帶口相隨。

一時間,王稟有最初的八百兵,外加後來招攬的三四千人,此時更又有了青壯三四千,老弱婦孺上萬不止。

只管一路洋洋灑灑往義烏去,婺州治所在金華,他也不急,便是想着只管繞着金華把各縣都走一圈之後,再去打金華。

要問爲何?

其實也是想定之謀劃,王稟擔憂一件事,就是招兵不足蘇將軍之託付,蘇將軍要好兵精兵之精銳,那就更還要遴選。

他要先在婺州各地走一遍,各地還有賊,就好招兵。

各地若是賊寇大潰,怕又不好招兵了……

王稟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念想,倒也有效。

至於賊人若是敢出城來戰,那是更好,野戰可比攻城容易。

若是賊人不出城來戰,那就把婺州各地,都先滾一圈,其實……還真是看賊寇裹挾之法生出來的計策。

昔日裡,對朝廷不滿的人不少,賊寇就是這麼各地去裹挾,然後以巨大的兵力優勢再圍城而攻。

如今裡,賊寇不做人,對賊寇不滿的人也多了去了,王稟豈能不也“裹挾”一通?

裹挾之後,再開戰,如此,也好再來遴選其中精銳,戰事結束了,只管再把遴選不上的衆人退回家鄉。

反正蘇將軍給的錢糧多,還能源源不斷從浦陽江水道再送錢糧來,蘇將軍要兩萬精銳。

王稟其實心中也有一點別樣的預想,蘇將軍要的精銳是什麼樣的?王稟心知肚明。

那這兩萬精銳,着實難養,方臘賊寇一去,江南兩浙,短期之內,當是不可能再有賊禍,最多還有那三五夥的小賊流寇……

那何以還要養出兩萬之精銳?

雖然不知未來之事,王稟也能猜到一些別樣的事情,養出來,自是有用處,往後只怕還要用……

如此想去,又豈能把這件事有任何敷衍之處?

既是要精銳,那就要精銳之中的最精銳,要對得起蘇將軍的恩情,也要對得起蘇將軍給出來的甲冑錢糧之物。

義烏自是第一站,義烏出好兵,王稟心知肚明,隨後,再去東陽、永康、武義、蘭溪,浦江已然路過了,“裹挾”不少。

最後,直接圍困金華,各地城池之賊,當是來救來援,來了也好,一戰鼎定。

不來也行,金華一克,各地之賊豈還能有多少士氣可言?

其實,也是昔日賊寇之法也,王稟看到了,也就學會了。現在攻守易型,昔日賊寇是人多勢衆,而今裡,當是王稟人多勢衆了。

顯然,王稟着實是可以獨當一面之將帥大才,就這般操作,自生其心,高明非常。

若真是一城一地去打,入婺州先攻浦江,那此時定然還在浦江城前抓耳撓腮,難開局面。

這邊王稟在忙。

越州之處,姚平仲帶着關中軍與關勝的河東軍,倒是麻煩一些,正在蕭山城下準備攻城,便也是做了攻城的準備,拖沓了幾日。

倒是蕭山就是浦陽江的下游水口,離杭州近在咫尺,姚平仲那是糧也不缺,錢也不缺,連攻城之器械,都就近從杭州南拆卸運來,巨大的雲梯車石砲車,只管組裝就是。

有得這些大軍械,越州無強賊,且還都是方臘看不上的“加盟商”,攻城也就簡單了。

只管諸般大軍械往前去推,擺開來,關中河東的軍漢先登就去,一陣就下,賊寇毫無還手之力。

卻也是這般“加盟商”,對城池與百姓的禍害,最是殘忍至極……

過了蕭山,還分兵,姚平仲直奔越州治所會稽,河東關勝順流而去,往諸暨,也是蘇武有軍令,要確保浦陽江小水道的暢通,快打諸暨,就是爲此,哪怕城池可以不下,但一定不能讓會稽之賊襲擾浦陽江較爲狹窄的水道。

因爲浦陽江,是婺州王稟的生命線,便是諸暨不通,“裹挾”無數的王稟就要餓肚子。

這般戰局,都在蘇武一張輿圖上,都在蘇武一個腦袋裡,各處如何互相呼應配合,蘇武謀劃得清清楚楚,也是蘇武越來越會謀劃了,越來越懂得如何執掌大戰局,如何指揮大兵團。

這些都是蘇武之歷練,學着幹,幹着學。

當然,蘇武座下,幾位軍師,出力良多。

而蘇武自己,又得三天,已然就在烏龍嶺下水寨登陸,水邊大小船隻,忙碌不停,卸人卸馬卸貨。

諸多軍漢都在忙碌,船隊還要回頭,去接劉延慶。

只待蘇武自己也上岸,那武松當面迎來,哈哈笑着,開口就說:“哥哥,你道如何?”

蘇武聞言就笑,猜到了一點,武松幹了大事,正在得意開心,便問:“你只管來說。”

“哈哈……哥哥,我與朱統領,攏共兩千五百人,還留了五百人守水寨,便是兩千人,打下了烏龍嶺三萬之賊把守的堡寨,還擊退了睦州來的五千援軍!”

這是武松第一次單獨作戰,他自是有那顯擺的心思,卻更多是希望得到一個認可。

蘇武聞言一驚,只問:“當真?”

武松身後有朱仝,兩人對視一眼,都是笑容,武松點頭:“軍中豈敢說戲言!”

蘇武驚喜自不用說,便是來來去去看了武松與朱仝好幾番,答道:“快與我細細說來!”

武松立馬就說,正是水邊剛下船,人多,軍師也在,兄弟們都在,只管一一道來。

武松還在說……

蘇武目光便看向了朱仝,朱仝連連拱手。

便是蘇武的目光又看向了吳用,吳用也只管拱手,臉上皆是笑容,這回,吳用也是長臉了,官職升了不說,一衆兄弟們竟也是這般爭氣。

吳用知道,從今日起,從今往後,這軍中,他吳用便是站穩了站定了站住了。

只待武松慢慢說完,魯達一語就來誇:“打得好,二郎打得好,朱統領也打得好!”

武松自是一臉自得,卻還來擺手:“區區小戰,算不得什麼……”

朱仝自是一禮:“全賴兄弟們用命!”

蘇武來言:“二郎可獨當一面也!只管報來,大小功勳,報到朱虞侯處,只待船隻卸完,立馬來賞。”

武松就等那一句誇讚之語,此時聽得心中激動不已,卻也不多表達,只管立刻就問:“哥哥,咱再去打何處?”

蘇武大手一揮:“睦州治所建德!”

“好好好,打完建德打清溪,便是把方臘那廝擒來與哥哥磕頭!”武松自信已然爆棚,當真驕悍之將也。

“選個大軍宿營之處。”蘇武給武松派差事。

武松只管開口:“早就選好了,且帶哥哥去看,看看我選得如何!”

衆人皆是喜氣洋洋,只管隨武松去,且看武松把這宿營之處選得如何。

卻是衆人皆不知,方臘此時,並不在清溪,他就在建德,剛剛趕到建德城。

正也在招呼永樂之國文武百官大朝會。

(兄弟們,我回來了,萬字萬字,麼麼噠!)

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338章 請大王拭目以待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236章 大變!第331章 朕要下詔,廢天子再選儲君!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81章 孩兒拜見義父!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112.第112章 他蘇武是哪個鳥廝?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324章 子卿,你還去東京嗎?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167章 兄長豈會落敗?第33章 林寨主,幸會幸會!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92章 勠力同心,共赴國難!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131章 皆是自家子弟,人命金貴!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64章 蘇武,你不得好死!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26章 這蘇武是怎麼了?發了瘋了?第68章 都監說笑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第147章 尿了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41章 兄弟,料事如神吶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5章 看什麼看?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120章 先見童樞密!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194章 是他們求戰心切了!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9章 好漢饒命!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33章 林寨主,幸會幸會!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114.第114章 萬萬不敢捋蘇將軍虎須!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
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338章 請大王拭目以待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236章 大變!第331章 朕要下詔,廢天子再選儲君!第169章 他們要得,你自也要得!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81章 孩兒拜見義父!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112.第112章 他蘇武是哪個鳥廝?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324章 子卿,你還去東京嗎?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167章 兄長豈會落敗?第33章 林寨主,幸會幸會!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92章 勠力同心,共赴國難!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131章 皆是自家子弟,人命金貴!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64章 蘇武,你不得好死!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26章 這蘇武是怎麼了?發了瘋了?第68章 都監說笑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第147章 尿了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41章 兄弟,料事如神吶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5章 看什麼看?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120章 先見童樞密!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194章 是他們求戰心切了!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9章 好漢饒命!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33章 林寨主,幸會幸會!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114.第114章 萬萬不敢捋蘇將軍虎須!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