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

只看李處溫鷹隼一般的眼睛只留下了一條縫隙,其中兇惡不言而喻,蘇武卻也不慌,慢慢來說:“豈能來尋死?大王,此來三事爾,奪嫡,戰事,後路!”

李處溫的雙眼慢慢張開了不少,再把蘇武一打量,忽然又說:“近來倒也聽聞,宋童樞密座下,出了一員驍勇之將,名喚蘇武,就是你了?”

蘇武笑着點頭,這個“世界”,就兩個大國,一個宋一個遼,遼人還在汴京有常駐使節,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大宋近來出了一個蘇武?

李處溫剛纔之語,不過就是個下馬威而已,那拿捏人的一些小小手段。

李處溫再來說:“你小小年紀,敢如此隻身來燕京,倒是有那幾分如戰陣一般的驍勇,那你就來說說這三事吧,說得好呢,無有什麼國書公文,你便也是宋使,若是說得不好,那興許你就是金人的細作……”

蘇武哈哈一笑:“大王好手段,那在下就來說說,大王聽聽看……”

李處溫後背往椅子上靠了靠,面色和緩不少,老神在在,眼也不看人,甚至還在整理自己的衣袖。

蘇武只管開口:“先說奪嫡,遼天子之下,不外乎文妃生晉王,元妃生秦王,其餘皇子,暫不在此列,不外乎也是文妃在外有東路軍都統耶律餘睹,元妃之兄,乃是北樞密院使蕭奉先……”

李處溫淡定一語:“這點小事,世人皆知,說來無趣……”

蘇武點頭,只道:“所以,亂事要起也!”

“嗯?”李處溫轉頭來看,便道:“胡說八道!”

蘇武笑着:“耶律餘睹如今兵馬在握,人卻在外,蕭奉先人在朝中,且交際廣泛,權柄在手,這般,豈能不起亂事?自古大遼,奪嫡之事,從來血腥,無有例外,哪一次不是血雨腥風?”

蘇武所言不假,不論是遼國也好,西夏也罷,都在學大宋的制度,嚴謹來說,都在學大唐的制度,但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皇權更迭從來不能平穩,從來血雨腥風,不是外甥殺舅舅,就是侄子殺叔父……

這一點,唯有大宋,算是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皇權更迭基本是平穩過渡。

蘇武把這話一說,李處溫卻是也笑:“本王乃是漢官,從來不管這些事……”

蘇武聽得懂,契丹人,就兩個大姓,一個是耶律,一個是蕭,弄來弄去,就是這些人。

便道:“大王身居高位,宰相之尊,又怎麼可能當真不管這些事?大遼如今已是這般局面,還要再起內亂,後果不堪設想……在下一個外人都看得清楚,大王身在其中,豈能不知?只怕有人已經就要動手了!”

這也是史實,且就是眼前之事,蘇武說來自然自信。

蕭奉先會先動手,弄死了文妃與晉王,在外的耶律餘睹,便也就走投無路了,惶惶之下,直接帶兵投了金,轉頭跟着金人就打破了中京城,讓遼國在最後還有反撲之力的情況下,瞬間崩塌。

來日,耶律餘睹也是金人攻宋的急先鋒。

國之將亡,必出妖孽,這種妖孽之事,越是家國淪喪岌岌可危的時候,越是要發生。

李處溫聽得蘇武之言,老神在在的模樣已然去了不少,只問一語:“你這個年輕人,倒是不簡單,你想說什麼?”

“在下想說,此內亂之事,萬萬不能起,大王當從中斡旋纔是……”蘇武直白一語。

“哼……本王看來倒也不然,蘇學士怎會這麼想?你乃宋官,大遼越亂,你豈不是越喜纔是?”李處溫豈能隨意信蘇武信口雌黃?

“非也,在我這個宋人看來,遼,強弩之末也,岌岌可危,卻還在勉強支撐,女真,纔是虎狼之輩,若是遼當真內亂而起,女真輕易大勝,得遼之土,得遼之民,還攜帶百勝的兵鋒,南望大宋,豈是好事?”

蘇武說的是真心之語,耶律餘睹所部,本就是遼人最後所剩不多的精銳之兵,卻因爲內亂,不僅沒有讓女真人損失慘重,這般精銳人馬還轉眼就成爲了女真的附庸,女真人真是賺麻了……

女真人賺麻了,那就是他蘇武虧麻了。

對於蘇武而言,遼必是要亡,但只能是蘇武賺麻了,遼人與女真死磕,女真虧麻了,這纔是蘇武戰略之所在。

李處溫聽得蘇武如此之語,自是有道理的,便再想奪嫡之事,他又豈能不懂其中,只管一語說來:“自古奪嫡,耶律與蕭之事也,本王姓李,怕是難以斡旋清楚……”

這是擔憂,也是無奈,他李處溫手上又沒有一兵一卒,他雖然是宰相,但遼國的宰相,多少有些不值錢,遼國分兩院,南北大王院,還有南北樞密院,更有南北宰相府……

這些很複雜,簡單而言,就是遼國對統治草原遊牧部落以及東北漁獵部落,是一套行政體系,類似於部落聯盟的中央集權。

統治燕山南北的城池與漢人聚居區,那又是另外一套體系,類似於唐宋的中原制度。

宰相這個職位,在遼國並不代表着當真大權在握,而是一個行政或者幹活的職位,是政務上的,真正掌權之輩,還是蕭奉先那種北樞密院使。

這就是遼與宋最大的區別,別看都叫樞密院,遼國的樞密院,那才真是權柄在握。

換句話說,在遼國,掌管兵馬,纔是一切的基礎,是皇權更替的根基。

李處溫想要以一個漢官宰相的身份去斡旋耶律與蕭家的事,那多少有些無能爲力。

蘇武好似一點都不失望,便也接着說:“那就再說第二件事,戰事……”

“戰事……莫不你大宋還要出兵幫我們打女真?”李處溫顯然認真不少,視線此時一直都聚焦在蘇武身上。

蘇武擺擺手:“那自是難以成行,大王說笑,我是想說,既然奪嫡之事不可避免,那戰事之結果,就會越發兇險,大王當有預料……”

李處溫深深皺眉,再看這個從大宋來的年輕樞密院直學士,看輕之意去了許多,嘆得一口氣去,便道:“接着說說吧……”

“其實在下所言,皆是大王心知肚明之事也。兩虎相爭,若是樞密院使蕭奉先勝了,那東路軍都統耶律餘睹……定然心中惶惶,爲求自保,許……”

蘇武頓了頓,只看李處溫。

“不可能,萬萬不可能……”李處溫立馬來說。

“生死之間,大恐怖也,何況是身家性命一家老小?更何況那榮華富貴,豈能輕易而失?”蘇武如此一語了。

歷史上,李處溫最後的動作,那是想裹挾皇族皇室南下歸附大宋,最後失敗了。

但此時此刻的李處溫,境地遠遠還沒到那一步,蘇武也不可能上來就說什麼“大王跟我們大宋幹吧”,若真這麼說,那真就成了取死有道。

所以,不免,就要一個循循善誘,循序漸進。

李處溫眉頭自然皺得更深,卻說:“此……本王相信,耶律餘睹,當是不會投敵叛國,他麾下之兵馬,更是我大遼精銳之士,更不會隨他投敵叛國。”

蘇武笑道:“大王心中自有計較就是……那就說另外,一旦若是耶律餘睹在奪嫡之中勝出,此好似漢末之軍閥,爲掌權柄,只怕大軍就要入燕京來,不知多少人要人頭落地,就好似大王您,本就是朝中之臣,昔日裡與蕭奉先多有交際,甚至也關係甚篤,豈不就是首當其衝?”

李處溫轉過視線去,遠遠看向書房門口之外,視線有些散……

蘇武立馬再加一語:“所以,大王心中,奪嫡之事,唯有蕭奉先勝,纔是最好,但蕭奉先若勝,後果卻也不堪設想……可惜了,遼人奪嫡,從來血腥,哪個都怕,哪個都驚,向來都要真動手,不似大宋,安安穩穩……”

李處溫視線不回,以往他不是不想,他也想得多,只是如今這國家處境之難,每日忙碌無數,又哪裡敢深想這些雪上加霜的事?

李處溫不是不努力,爲了把這個爛攤子最後撐住,他也是絞盡腦汁,錢也好,糧也罷,軍械之物,皆出他手,只希望前線能頂住,頂住了纔有其他,頂不住,萬事休矣。

而今,蘇武一番言語,好似在說,頂住了又如何?自己人要瓦解,非敵之禍也,非戰之罪也!

蘇武話語還來:“不免就要說說第三件事了……後路,這後路啊……就是我來之目的,大王,無有他意,若是遼能勝金,那自再好不過,只管是遼人頂着虎狼之輩不得南下,我等宋人日子倒也安穩,且遼還需要我大宋資助,到時候許還真是一個兄友弟恭之景也,若是一切真的萬劫不復,在下想說,遼宋,兄弟之國,大王更是漢人血脈,若是願意讓我等搭一把手,我等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處溫收攏視線,轉頭看來……

“大王許有疑慮,便也不說什麼兄弟之國,漢人血脈,就說大勢,就說謀略戰略,若遼真亡,虎狼之輩就在眼前,搭這一把手,豈不也是救人幫己,此利益之所在也!”

蘇武把話,全說完了,誠意滿滿。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到這裡,就完成了。

李處溫慢慢起身,深深嘆了一口氣,唏噓一語:“童樞密,真是好謀略啊……”

蘇武不接話,這個時候沒必要裝逼,更沒必要說這不是童樞密的謀略,而是我蘇武的謀略。

卻聽李處溫再來一語:“你也真是個大才,不僅戰陣驍勇,說客之能,口才之上,也着實了得非常!大宋出人才啊……”

“大王謬讚……”蘇武也起身。

“你想說的話倒也說完了,本王倒也都聽得進去,此番你密使而來,許還有最後圖窮匕見之語吧?”李處溫問道。

“有,但也不是什麼下作之事,更不是什麼賣國之事,不外乎一事而已,消息之通暢,願多多與大王交流,如此,我等也好時時刻刻明確知曉遼與金之事,如此也好先行應對……”

蘇武把話說得很是漂亮,策反一個人,從來不能心急,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也是一個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先從通點消息開始,無傷大雅,人家心裡也沒有負擔。

果然,李處溫開口:“此般不難,如今看你,當也是行事縝密之輩,你只管弄一個嚴密章程,每日與你通些消息也無甚……”

“在下代童樞密拜謝大王!”蘇武躬身一禮。

“你所言之意,本王心知肚明,而今還不到那個時刻,若是真到那個時刻了,再來與你們相商,你帶此語回去,想來也能交差!”

李處溫忽然這麼一語來,蘇武聽得還有些愣,他還想着循序漸進,卻是李處溫自己提了提速度……

蘇武不免也想,這是爲何?

立馬也想通了,若是真到了家國傾覆之時,李處溫豈不也是那達官顯貴之人,留一語話,就是留了一線生機,留住了後路……

他主動留這一下,又有何不可?也不損失什麼。

蘇武便也驚喜:“此言,一定帶到,多謝大王與我留此情分,有這一語回去,當真就好交差了……”

“你說……”李處溫忽然如此一語就頓。

蘇武敏感非常,立馬說道:“大王只管問就是,如今已然這般說定,已是傾心而交,只管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出謀劃策,不在話下!”

“你是善戰之軍將,謀戰之事,當是才能不凡,若是耶律餘睹真的叛國投敵,那真是塌天之禍,可當如何是好?”李處溫竟是真問。

蘇武只管就說:“若是如此,中京大定府說破就破,自當還是穩住戰局戰線,全線收縮至燕山一線,再起軍伍加強守衛,燕山防線,萬萬不能破,燕山一線若破,燕京也就不可能守得住了……”

“嗯……此,一般之語也!”李處溫不滿意,也是蘇武之語,沒什麼幹活,是個人也知道這個道理。

那蘇武再說:“燕山若固,女真兵鋒定然不止,更要想其他之法,真說起來,唯有分兵從草原那邊,進軍西京大同,破大同,便也繞過了燕京北邊燕山防線,大同一破,再往東來,直逼燕京!如此,兩線作戰,遼……”

遼也就要亡了,也是大遼如今,真正掌控之核心,就剩下燕雲十六州這塊狹長土地,沒有多少轉圜的餘地,也就是沒有什麼戰略縱深了。

蘇武所言,其實,也是歷史發展的走向。

李處溫如此才點頭:“所以,西京之守衛,也是重中之重!”

“然也!”蘇武點頭,其實還有話語未說,這大遼還有一個極其不穩定的因素,那就是大遼之天子耶律延禧。

這廝,一驚慌就要逃,一逃就是人心渙散,耶律餘睹一反叛,中京一破,耶律延禧第一反應不是去穩固燕山防線,而是逃跑……

本就是崩潰之局,最後倚仗地利或許還能支撐一二的時候,一崩再崩,最後一線生機,全部喪盡……

如此亡國,豈不也教人唏噓?

李處溫第一次,如此透徹的去想這個國家未來可能的走向,也是蘇武把他帶到這個許多人都不願意面對的問題裡面……

宰相宰相……此時此刻,不免也有一種無奈的悲哀……

蘇武不多話了,他就靜靜在旁站着……

直到許久之後,蘇武忽然一語:“大王手下無兵馬,所以,定要處處小心,處處先謀,萬萬不能……”

蘇武之意,其實直白,這個世道與局勢,沒有兵馬之人,便是連最後一點逃生的能力都有欠缺……

李處溫點點頭:“蘇武……蘇子卿……這個名字啊,許來日,真要名動天下。”

“大王如此擡舉,着實受之有愧。”蘇武習慣性謙虛一語,還有後話:“也說這兵馬之事,其實,大王可有一支兵馬在側……”

“嗯?”李處溫着實意外。

此時此刻,蘇武只管直白:“怨軍,郭藥師,若是大王有暇,不如與他見一見,就如今日你我,如此見一見……”

這已經是明示了。

“他如何?”李處溫疑惑在心,何以一個宋人,來說這話?

蘇武不答李處溫的疑惑,只是來說:“他麾下兵馬雖然不是很多,但善戰之輩倒也不少,若是危急之時,有他在側,許關鍵時候,多幾分保障……”

李處溫點點頭:“你既是如此說了……那此事,想來差不到哪裡去,本王自見他一見,試探一二……”

蘇武嘿嘿一笑:“定有收穫!”

李處溫忽然一語:“這大遼之事,莫不皆在你之掌控?”

蘇武連忙苦笑擺手:“僥倖得知一二,就這麼多,多的就真不知道了……不然,何以如此犯險來拜會大王?”

李處溫也微微一笑:“你這一來啊,倒也不知爲何,當真教我心安幾分……”

這話,是給蘇武的一個態度,他真能不知道爲何心安嗎?

人在危機的時候有了後路,豈能不心安?

蘇武笑來:“不免還是要說那句話來,兄弟之國,漢家血脈,終究是一家人!”

“此時再聽此言,倒也聽得進一耳,女真虎狼之輩也,蠻夷罷了……”

算是徹底成了,蘇武心中心情大好,拱手:“那在下就不多叨擾了,在下會在燕京城裡留一些人手,那個宋來,就留在大王身邊聽用,他本遼人,旁人起不得疑心,信件來去之事,皆交給他來處理就是,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處溫點點頭:“本王倒也無甚擔憂,也是一心爲朝廷爲社稷着想,而今城內人心惶惶,奪嫡也好,戰事也罷,忙亂一團,也沒人會去在意什麼宋人之事……你也不必擔憂其中……”

“那在下就放心了。”蘇武還真就放心不少,也還擔心燕京城裡有什麼遼國朝廷的機密機構,監視諸多官員臣子。

顯然如今,大廈將傾,哪裡有人還顧得上這些……宋人此時此刻,也不是敵人。

當然,不久之後是……

“告辭!大王多多保重!”蘇武一禮。

“去吧,來日許當還能再見……”李處溫心思也有變化,蘇武是個象徵,象徵着後路,象徵着最壞的情況下的一根救命稻草。

用不上,再好不過,要用上的時候,可千萬不要掉鏈子。

蘇武出門去也,一直出門,一直走,並不與人交談,只是明裡暗裡,幾十人在左右悄悄跟隨,這也是頭前的嚴謹計劃。

衆人悄悄跟隨,爲的是查看蘇武身後,有無其他人跟蹤……

只管是有備無患。

直到蘇武兜兜轉轉,再回住處,其實也無人跟蹤而來。

再見衆人,李綱急忙來問一語:“成了嗎?”

蘇武笑着點頭:“成了,比頭前想的還要順利。”

李綱大喜:“遼之宰相,如此也算通了宋,爲將來之事,再好不過,大利也,蘇學士此番之功勳,真是太大了!”

趙良嗣也激動起來:“那他同意讓我隨去身邊走動嗎?”

蘇武點頭:“自是同意……”

“好好好,學士之才,如秦之張儀,合縱連橫,謀天下之大局!”趙良嗣當真就誇。

衆人剛纔,在蘇武進那宰相府邸之時,都是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了,只管那是龍潭虎穴,蘇武一去,九死一生。

wWW✿ тt kǎn✿ ¢ o

此時順利而歸,衆人豈能不激動?

便是李綱再說:“若是天子知道學士今日之功,爲家國之事,犯險至此,再如何封賞也不爲過啊!”

蘇武卻來一語:“此乃最機密之事,不傳多耳,不與人言,直到當真燕雲歸復之日,纔可再談!”

李綱連連點頭:“知曉知曉,更也知學士不是爲那點功勳封賞前來犯險,此忠義無雙之舉,來日,定要史書留名,只待老邁去,我當願去修史,就修這一段!好教子孫萬代皆知,何爲楷模,爲家國事,當生死置之度外,不當惜身!”

蘇武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連連擺手:“算不得什麼,李御史言重了。”

不想李綱大義凜然:“我輩讀書人,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就當如此修史!”

便是此時,吳用看向蘇武的眼神裡,都帶着一股熱切。

蘇武不接李綱這些話語,直接來說事:“要挑人留在此處,就留燕小乙在此,如此大事,萬萬不能出得差錯,此乃潑天之功,史書留名之事也,書信來去之路,就按照咱們此番來去之法,過得一些時日,只當那李相公也習慣了,多信任了,再請他幫忙也可,他當也有心腹人手,有他幫襯,事半功倍……一定要保證,書信往來,時時刻刻,及時且通暢!”

燕青上前:“得令!相公放心,我自以死成事,百死!”

“好!”蘇武點頭,一圈人看去,此時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的模樣,便也都知道,燕雲之事,成功的方向上,今日往前走了一大步。

“事已成,不必多留,把人手挑定,沿途安排,我等明日就返。”蘇武說着,也是鬆下一口大氣。

李綱卻也皺眉:“倒也不知彈劾之事如何了……”

蘇武開解李綱:“若成,再好不過,若是不成,我等只管回去積蓄糧草,整軍練兵,厲兵秣馬,搏命一番!”

李綱聞言來說:“軍將士卒要來用命,學士也親身犯險至此,若是來日還有那些腌臢之事,我心何安……我爲御史,罪責大也!百死難辭其咎!”

蘇武看了看李綱,這李綱也真是……君子!君子,活得其實最累!

所以,世人多不願當那真君子……

卻是世間,竟也真就有真君子,豈能不叫人敬佩?

“不關李御史之事,如今,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蘇武還是安慰。

李綱先是一語不發,眉頭之間皺鬆幾番,眼神死死盯着地面,忽然開口:“若是彈劾之事不成,我便進京,咆哮朝堂,咆哮天子駕前,死諫!”

蘇武聽得一驚,連連擺手:“不必如此,萬萬不必如此!”

此時此刻的李綱,還有點……天真!許將來不會這麼天真,年紀大了之後不會這麼天真。

當今那位天子,是能咆哮朝堂解決問題的嗎?是能死諫就搞得定的嗎?

當今那位天子,待人最好,行事之上,只有一個準則,那就是看遠近親疏,李綱之法,不可取也!

只會讓天子難堪,只會讓天子無顏,只會得天子不喜。

那位天子,最重自己的心理感受,便也是最重自己的臉面,他要的是人誇,不是要聽人咆哮來罵!

卻是李綱眼神不散,堅定非常:“家國社稷,當是朗朗乾坤,今日隨學士犯險來此,深受感召,我輩爲國,豈能瞻前顧後?學士合縱連橫,上陣驍勇,我輩御史言官,就當直諫死諫,如此,各司其職,天下何愁不興!”

“再說,再說再說……”蘇武覺得李綱是在做傻事,得勸,作爲朋友,真得勸,如此一遭,天子不喜,來日,李綱就難用了,蘇武還想用它。

李綱卻是面色嚴正,拱手一禮,不多言。

夜,深……

蘇武回到屋內,長吁短嘆,作爲好友,蘇武是要阻止李綱做傻事的,蘇武頭前就想,要還李綱一個熱血人生,一旦李綱陷入不可用的境地,還怎麼讓李綱這輩子熱血起來?

豈不更是鬱鬱寡歡?

唉……這君子,真難弄。

卻聽門外敲門聲,是吳用,蘇武應他進來。

吳用先是拱手,再來說話:“相公……憂心何事?”

“你來都來了,也就不必問了……有話直白來說。”蘇武豈能不知吳用之能?

吳用倒也不尷尬,微微一笑:“相公……若是願聽,那下官就當真說幾句……”

“說……”

“相公,李御史若是當真願去咆哮朝堂,去直諫死諫,其實……再好不過……不僅不必阻止,還當暗地裡推波助瀾纔是……”吳用如此一語,便立馬關注起了蘇武的表情變化。

“這是什麼話?”蘇武已然來氣。

吳用立馬更說:“相公息怒,相公向來心善,待人義薄雲天,所以,這般話語,也就只能由下官來說……其實……君子之流,最悲慼,莫過於……”

吳用頓了頓……

蘇武不耐煩:“你到底要說什麼?”

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309章 末將知罪,末將知罪啊!末將來日,第131章 皆是自家子弟,人命金貴!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88章 此去,百死無悔!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34章 不好不好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122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80章 主人饒命第98章 人中豪傑也!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48章 不得胡言第31章 賊人休走!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31章 賊人休走!第203章 天子?天子算個屁!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89章 麻煩了!118.第118章 你就是江州船火兒張橫?(二合一,萬字大章)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320章 改元靖康!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5章 在下武松,見過!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13章 幾十個將軍怎麼就弄不來?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47章 記你一功第333章 好女婿,你就學吧第250章 竟真是宋騎!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81章 孩兒拜見義父!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
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309章 末將知罪,末將知罪啊!末將來日,第131章 皆是自家子弟,人命金貴!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201章 莫不是要血濺五步?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88章 此去,百死無悔!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34章 不好不好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122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80章 主人饒命第98章 人中豪傑也!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48章 不得胡言第31章 賊人休走!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31章 賊人休走!第203章 天子?天子算個屁!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89章 麻煩了!118.第118章 你就是江州船火兒張橫?(二合一,萬字大章)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79章 要死卵朝天!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320章 改元靖康!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5章 在下武松,見過!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124章 寢他皮囊,吃他爛肉!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13章 幾十個將軍怎麼就弄不來?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47章 記你一功第333章 好女婿,你就學吧第250章 竟真是宋騎!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81章 孩兒拜見義父!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