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

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

圍城,挖壕溝,造拒馬,還要建一些小高臺作瞭望,小堡寨作屯兵,如此圍困城池。

清溪城下,中軍大帳。

蘇武一遍一遍研究着輿圖,幾位軍師皆在,武松也在。

蘇武眼神只在輿圖之上,喃喃有語:“歙州之軍,當是要來……”

許貫忠點着頭:“將軍所言不差,歙州之軍,定是要來救援城中方臘,將軍是在擔憂此事?”

蘇武慢慢擡頭,在豎起來的大輿圖面前,左右踱了幾步,再說:“既是料定歙州之軍要來,那就要想方設法讓他們來得不那麼舒服,就得想辦法應對一二。”

許貫忠直接就笑:“那將軍心中是否已然有了定計?不若說來商議一二?”

蘇武聞言一愣,他本準備問許貫忠等人,許貫忠卻是先來這麼說,卻也笑來:“倒是有一些謀劃,諸位聽聽看……”

蘇武也看許貫忠,這廝,當真聰明得緊,好似也在拿他蘇武的脈搏,還拿得挺準。

倒是蘇武也覺得挺好,麾下謀士,當是越聰明越好。

衆人目光都聚焦在蘇武身上,便聽蘇武繼續來說:“方臘之地,越州也好,婺州也罷,乃至處州衢州,皆不重要,其中心所在,不外乎沿着浙江水道這兩州,睦州歙州,而這兩州之城池,皆在水道之邊……”

說到這裡,蘇武故意一停,去看許貫忠。

許貫忠收到信號,便也接話:“將軍之意,莫不是說……水軍還可溯游而上,直去歙州?”

蘇武點頭:“無甚不可,如今之局,一戰定勝負,既然歙州之軍要來,那再好不過,就把這清溪與建德當做決勝之地,一戰徹底鼎定,也免得來日還要大軍發歙州,歙州也有堅城與要隘,昱嶺關也着實不好打,如此,反倒省事了。”

說到這裡,蘇武去看衆人,衆人也都在點頭,許貫忠開口來說:“將軍所思,倒是正理,只管把方臘麾下還能戰之人,皆引到此處來,一戰而決,便是大功告成。將軍莫不是要再派人馬,從水路而上,去襲昱嶺關與歙州城池?”

蘇武擺擺手:“想來此番,只要那王寅與龐萬春在此處一敗,方臘一擒,那歙州餘賊,也就不戰自潰了。不攻堅了,攏得這些好軍漢,着實不易,不必在這江南兩浙之地再多有傷亡。”

“那將軍之意是?”許貫忠滿臉不解,也不知是裝作不解,還是當真一時不解。

蘇武也直白來說:“但兵還是要往水道上游派去,賊人失了水道之運力,便只能依靠官道,歙州之賊趕來馳援,定是多帶不得糧草之物,還要仰仗官道持續運送,只要那王寅與龐萬春一到這裡,只管派人從水道而上,上岸堵截歙州官道,那援賊要不得幾日就要斷糧。”

許貫忠立馬一語:“將軍此計,高明得緊。如此,那王寅與龐萬春,便是進退兩難!”

蘇武聞言一笑,左右問:“此法如何?”

吳用只管點頭:“甚好甚好!”

朱武卻是微微有笑:“到時候,那王寅龐萬春二賊,進退兩難之下,不外乎兩法。要麼大軍回頭去驅趕我軍劫道之兵,要麼……便是生死一搏,在斷糧之前與我軍決戰。”

聞煥章來說:“他若少量人馬回頭去護糧道,當是戰不過我劫道之兵,他若大軍回頭,我軍七千騎,只管隨後追擊掩殺,他定大潰。那唯有一法也,就是生死一搏。”

吳用又言:“將軍此法,就是逼着歙州二賊難與清溪城內之賊配合,逼着歙州二賊求戰心切。”

四個軍師,你一言我一語,說得都對,比蘇武剛纔想的還要深入一些,看來這般謀劃,當真可行。

蘇武便問:“那當派何人去劫糧道?又該派多少人去?”

許貫忠聞言便答:“此事,還是將軍來定奪更好,將軍對各部軍將更加熟悉,至於多少人,本已是捉襟見肘之局,當真不可太多,一兩千人即可。”

吳用皺眉來說:“如此,此軍將當萬夫莫當之勇,此一二千人,更要有百戰敢死之心!”

誰?

武松已然開口:“哥哥,我去!”

蘇武擺擺手:“你不能去,你兩營陷陣,要在此處與敵決戰。”

武松聞言,竟是想得一想,忽然也說:“嗯,哥哥說得對,我自隨在哥哥身邊衝鋒陷陣!只管護着哥哥就是!”

蘇武尷尬一笑,這廝……還別說,蘇武是這個私念,便是要把武松留在身邊才安心,從陽谷縣鬥西門慶到如今,不論什麼局勢,只要武松在身邊,蘇武心中就莫名安定。

所以如此決戰之時,蘇武不願派武松去。這般私念,被武松直接說破了,蘇武自是多少有些尷尬。

許貫忠便來問:“魯達將軍在建德,那該派何人?”

蘇武眼神一掃,校尉韓世忠已然起身一禮:“將軍,某願前往,帶一千五騎,逆流而上!”

蘇武正看韓世忠,雖然與韓世忠交際時間還不算長,但這件事,拋開武松,韓世忠當真就是不二人選。

另外,也該是再給韓世忠送點功勞了,此戰之後,韓世忠也當混個五品將軍的名頭,就要一個真正拿得出手的大功勞。

一千五百騎,深入敵後去劫糧道,這般功勞,聽起來就大。

也主要是此時此刻的韓世忠,官職品級起點太低,不搞個聽起來就牛逼的功勞,還真升不到將軍之位。

至於爲什麼非要把韓世忠弄個將軍之位呢?

因爲,若韓世忠還是校尉之職,就不好差調,他名義上依舊屬於王淵部下,難以單獨領一軍之職位。

只要韓世忠有了將軍之職,那就可以自己有自己的一部了,背後,還有更大的方便,韓世忠就不屬於王淵部下,而是屬於朝廷,屬於樞密院直接管轄。

換句話說,把韓世忠調到哪個州府當個兵馬都總管都可以。

蘇武已然在想後面的事情,只管此番之後,直接把韓世忠調任京東或者河北,最好是京東,甚至蘇武已然想定,就是萊州,萊州兵馬都總管。

到時候,讓韓世忠在西北帶一二百骨幹軍漢,赴任萊州,蘇武錢糧甲冑兵刃,只管鼎力支持,要不得幾個月,韓世忠當在萊州拉起一支強軍出來。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韓世忠這個人,有一種戰陣魅力在身,只要他在一支軍中,這支軍隊,必然能打。

這一套操作下來,這支強軍,那就屬於蘇武了,韓世忠這個軍將,也就完全屬於蘇武了。

蘇武想定許多,韓世忠只以爲蘇武在猶豫,是信不過他,便更是來言:“將軍,可立軍令狀,一千五百騎,從水道往西,上岸之後,但有一粒糧食能從歙州運到此處,可斬我頭!”

韓世忠話語說在這裡,人看起來有些氣憤。

蘇武頭一點:“只待歙州之軍到了此處,便就你去!”

“得令!”韓世忠拱手一禮,似真覺得自己剛纔被看輕一般,憋着一股勁在身。

“你也把輿圖多看,大道小路,皆要熟稔於心!”蘇武叮囑一語,也怕此時此刻從未單獨領過兵馬的韓世忠,並不那麼成熟。

韓世忠只管點頭:“將軍放心就是,豈敢拿項上人頭來說笑!”

蘇武也微微一笑,他知道以後怎麼用這個潑韓五了,激他就是。

蘇武點頭:“就此議定,二郎負責圍城之事,騎兵還當往清溪城西去再立一營寨,堵在歙州與清溪城的中間,到時候,便以五千五百騎與歙州之賊決戰!”

許貫忠便也來言:“只要擊潰歙州之賊,清溪城內,士氣定然爲之大減。”

蘇武也點頭:“那就各自散去,各自準備。”

衆人散了去……

卻是不得多久,韓世忠又回來了。

帶來了三個人,其中有一個,蘇武倒是見過,吳玠。

韓世忠自己先來一禮,便是往後來說:“快,都來見過將軍!”

便看吳玠領頭來一禮:“卑職吳玠,拜見將軍!”

再來一人,這人與吳玠長得有些相似,便是一語來:“卑職吳璘,拜見將軍!”

蘇武心中就知,今日,才把這兄弟二人都見到了,顯然吳璘此時還無甚拿得出手的官職可言。

這兄弟二人,便也是抗金之名將,吳玠戰績,着實不差。

倒也不知爲何韓世忠此時忽然把這兩人帶來了。

不等蘇武多想,卻還有一人來說:“卑職折可存,拜見將軍!”

蘇武聞言一愣,這是誰?好似想起什麼來,便問了一語:“你是否有個兄長叫做折可求?”

折可存也愣了愣,點着頭:“正是。”

西北折家這兄弟倆,說起來,也叫人唏噓。

弟弟折可存,與金人大戰,戰敗被俘,卻還能逃出來,只是隨後就病逝了,攏共三十一歲人生。

哥哥折可求,卻是以三州之地與上萬的精銳,投降了金人,最後被金人毒死。

折家,本也是大宋西北領兵的世家,世受皇恩,乃至那楊家將的故事裡,佘太君的原型便也投胎於折家,此時此刻,說一句滿門忠烈倒也不假。

只是未想這折家最後,子孫會是這麼一個名聲,便是折可求一人,便把滿門忠烈的名聲毀於一旦。

只看眼前折可存,還真年輕,才二十出頭歲,便也跟着出征好幾千裡來討方臘了。

蘇武打量着折可存,心中豈能沒有想法?

西北之強軍,以大的軍頭來說,劉延慶是一個,種家是一個,然後就是折家了。

此時,已然遇到了折家之人,唯有種家相公還未照面。

至於小軍頭,那也還有不少,比如劉法之子劉正彥、姚平仲、楊惟忠、劉仲武之子劉錡……

顯然,西北但凡是個軍將,便都是個小軍頭。

蘇武看到折可存,便想得許多,顯然蘇武心中,對於此時此刻大宋朝的局勢裡,關注這些武將反而比關注文官要多得多。

韓世忠突然領來這三人,蘇武便問:“這是?”

韓世忠來笑:“將軍,我本小官小職,如今將軍把西北各部騎兵攏在一起,由我來領,本就是擡舉,我這就要往敵後去劫糧道,豈能不託付一二?此三人,便是西北騎兵之中,上陣最驍勇也,帶到將軍面前來,將軍往後,只管倚仗就是!”

蘇武明白過來了,心中豈能不暖?韓世忠這漢子,起於微末,以鄉勇入伍,當真直爽講義氣,還真就有某種江湖好漢們推崇的做派。

蘇武打量四人,竟是一拱手:“兄弟,我感懷良多,此去,定要安全而歸!”

韓世忠忽然也是動容,眼眶微紅:“哥哥,你我一個頭拜了天地神祇,便是生死與共,此去,不論如何,我也不會讓一顆糧食從歙州運來。我知哥哥身邊猛將甚多,但這三人,近來與我共事,也甚是交好,都是敢死的漢子,麾下士卒悍勇得緊,哥哥上陣只管帶在身邊!”

“多謝兄弟,多謝三位!”蘇武再來拱手。

吳玠連忙也是躬身:“不敢不敢,將軍乃我大宋之棟樑也,正是吾輩楷模!”

吳玠年歲也不大,二十七歲。

吳璘更也來說:“能與將軍同上陣,乃卑職之榮幸也!”

吳璘,此時還不滿十九。

折可存更是來說:“與將軍同陣,此當效死而往。”

就看幾人這西北的口音,粗壯豪爽,話語之間,郎朗鏗鏘。

要說這北宋朝……怎麼就亡了呢?連皇帝都被人抓走兩個!

蘇武只管一語來:“我與良臣,已然結義,三位乃良臣力薦之人,定是軍中最悍勇,我生平,就願意與悍勇之軍漢結交,此番,正是決戰之時,生死難料,也不知來日幾人生來幾人死,此時此刻,既是這般託付,別無二話,我等年歲皆是上下,願我五人,在此一拜,生死與共!”

韓世忠,字良臣。

蘇武,又祭出了老辦法,這種事,處卑微之時,算不得什麼。若是來日當真各人都有高位了,那就不好做了。

也是這個時代,民間風氣如此,這大宋朝的民風之中,真有一股子“黑社會”的風氣,說結義,說好友,說生死。

乃至,大宋朝上到達官顯貴,甚至趙家皇室,下到黎明百姓,外加士大夫,竟還都有一種喜歡紋身的風俗,稱之爲“花繡”,那是紋得滿身滿背都是,還要來比,誰比誰紋得更漂亮。

甚至,哪怕是那達官顯貴之家,一言不合,就脫衣展示。到了節假日,那大城池裡,還有專門的“錦體社”,社員都是滿身花繡之輩,上街遊行展示。

便是女子也喜歡花繡之輩,就好比故事裡那燕青,李師師第一次見他,就說他有一身好花繡,好奇不已,就要看看。

也可說軍漢臉上刺字,以社會風氣而言,便也不是那麼屈辱之事。

如此大宋朝,蘇武這老辦法,豈能不用?更何況江湖漢子與軍漢,更也是這般風氣。

只聽蘇武之言,韓世忠當真就喜,喜的是哥哥當真把他看得重,便是舉薦幾人,立馬就有信任。

韓世忠只管來說:“那再好不過。”

卻是吳玠稍有顧慮,左右看了看,說道:“將軍乃名聲顯赫之上官,允文允武之大才,我兄弟二人,不過是粗鄙武夫之輩,地位低微,着實不敢高攀。”

這話倒也不假,吳玠與吳璘也是出身低微,以良家子從的軍,而今不過是小軍官。

此時蘇武,何許人也?

京東兩路兵馬都總管,還是樞密院裡的都承旨,是樞密院使座下最倚仗之人,更也是封疆大吏程相公之女婿,這已然就高攀不起,只待此番戰後,蘇武更當還要高升。

如此去結拜,吳玠哪裡能沒有顧慮?

反倒是折可存沒什麼顧慮,因爲折可存世代忠烈,出身不同。而韓世忠頭前沒有顧慮,是因爲韓世忠就不是想這些細節之人。

這一語來,蘇武只管笑:“這是哪裡話?我本也不過是出身低微的武夫罷了,縣衙裡小小一個都頭,你我之間,有何分別?”

卻聽韓世忠也來一語:“吳晉卿,你這廝,怎的還娘們唧唧的?我輩軍漢,自是意氣相投,就好比我昔日與哥哥結義,哪裡想得這麼多?你還是良家子,你還讀過一些書,我卻還是個鄉勇而已,入軍伍之前,大字都識不得幾個,還是後來學了一些字,我都不想這麼些,只管一個頭磕下去,你卻還想着這麼多去,莫不是看不起我家哥哥?”

吳玠連忙擺手:“不敢不敢……”

韓世忠再來說:“只當此番,決戰之時也,生死由命,你也不是不知,我家哥哥向來領兵悍勇,衝陣之時,那也是身先士卒,十萬軍二十萬軍也去得,怎麼還屈了你?此番,就是同生共死之義也!”

吳玠已然是個大臉紅,急得連連擺手搖頭:“不是此意,我不是此意啊,我豈能……我是怕污了將軍之威名!”

“那就不用多說了,只管擺來香案,咱與哥哥拜了就是!”韓世忠大手一揮,親自出帳門去喊:“來啊!”

自有人來忙前忙後。

韓世忠真是直爽人,蘇武嘿嘿笑着:“一年光景罷了,我本也是低微粗鄙武夫之輩,能到而今,上仰賴看重,下倚仗兄弟,便是同生共死之義,從來不負!上陣皆是生死與共之兄弟,何愁大戰不勝。”

“對,就是此理!”韓世忠立馬答話,便是這話,他當真喜歡,真真是都說到他心坎上了。

這個時代,軍隊之戰力,只靠情義來維持,上下之恩情,同僚兄弟之義氣。

大宋,就是這麼立國的。便是從唐末到得五代,再到大宋,雖然背信棄義之事良多,但那些成事之人,無一不是靠此道而成。

只管香案一擺,幾人往地上一跪,蘇武說來話語,同生共死之言先說,再說爲國爲家,還說此番決戰大勝之祝願,最後一語,便求兄弟們,都有個前程似錦,都有個富貴在身。

只管衆人皆來盟誓,哥哥之語,便是此起彼伏。

韓世忠哈哈笑着:“如此託付,正得我心,三位兄弟,上陣之時,萬萬護住哥哥周全。”

不滿十九的吳璘,第一個說話:“放心就是,此戰定然大勝,不會有任何萬一,我自第一個效死在前!”

折可存也是來說:“能與哥哥結義,便是回家去,叔父兄長,也當誇我如今是個人物!此番,只管效死就是。只可惜,此番戰罷,哥哥在京東,我卻在西北……”

最後,纔是吳玠開口:“此番同生死,定無二話。”

蘇武左右一禮:“良臣,你也不必擔憂什麼,過幾日,安心去就是……”

韓世忠點着頭:“我知哥哥擔憂我初次單獨領兵,怕我……做得不好,更知哥哥一心想要擡舉擢拔,哥哥看重之恩,何以來報?唯有一死罷了。有那話怎麼說來着……”

“士爲知己者死!”吳玠接了一語。

“對,士爲知己者死,哥哥放心,既是哥哥擡舉,我豈能是那爛泥扶不上牆?”

韓世忠顯然也知道,此番,是個機會,以眼前來看,興許是這輩子最大的機會。

“唉……不說不說,咱都是軍漢,用命搏前程,說不得什麼……”蘇武擺着手,其實也有些傷感,他自己就是這麼搏過來的……

“那就不說,只待戰罷,與哥哥痛飲就是!”韓世忠臉上皆是期待,他最是好酒,只可惜,這軍中飲不得。

“得勝班師,便與兄弟們,日日暢飲!”蘇武許下一個承諾,他酒量並不大,但此時莫名也有這份豪情。

“那就不叨擾哥哥了,我自回軍中去準備!”韓世忠拱手一拜,便是退去。

蘇武點着頭,看四人拜去,大帳之內,已無旁人,便也深深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代,極好。這個時代,也極壞。

軍中皆在忙碌,阮小二帶着船,再運來許多軍械之物,還有匠作營的大批工匠,便更是忙碌。

阮小二也得了軍令,先帶少數船隻再往上游去,去探路,看歙州與清溪之間的水道,哪裡適合再登陸,哪裡適合藏身,還要選一處地點作爲聯絡之處,來日送韓世忠上岸,也要藏一點糧草在其中。

以備韓世忠一千五百騎之需,若是劫到了敵軍糧草,那倒也就不缺了,但準備還是要做的。

這些都是細節,乃至萬一戰事不利,韓世忠該怎麼撤退,一個撤退點,兩三個備用撤退點。

整個浙江水道,彎彎繞繞由西往東,千里之長。歙州到清溪這一段的水道,彎彎扭扭,也有二百里不止。

其實空間不算小,只管讓阮小二偵查來去,選定諸般地點。

看着壕溝日益多起來,拒馬圍成一團,石砲車再一次高聳。

遊騎已然來報,歙州之賊,來了,其實很近,卻是五六日纔來。

歙州之賊來了,韓世忠便開始登船。

這邊韓世忠在登船,那邊,遊騎不斷來報,歙州之賊,五十里,四十五里,四十里……

這遊騎,當真好用,用在這個戰場,甚至有些欺負人。

但蘇武也在想,與遼戰,與金戰,這遊騎大概就沒這麼好用了,因爲遼金,那纔是真正的騎兵如雲,比起來,蘇武這點騎兵,着實不算多。

那時候,互相之間,定是遊騎斥候互相伏殺,那場景之激烈血腥,可以想象。

不免也想,如何應對?

重甲,大兵刃,緊密不散的軍陣,好似唯有如此應對了,岳飛就是這麼應對的。

當然,也還有騎兵,當是越多越好,從哪裡去弄馬呢?

遼國……

這燕雲之戰,越發重要,要真正有大勝纔是,如此纔好繳獲,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只待再一日,歙州之賊軍,已然就出現在蘇武的視野裡。

只問蘇武爲何不帶騎兵前去突襲?因爲睦州歙州之地形,乃丘陵多山之地,其實不太適合騎兵作戰,唯有城池所在,纔有廣闊平地。

便是得等着歙州之賊靠近城池而來,如此,騎兵才真有用處。

只問歙州之賊多少?

其實不多,三四萬人而已,其中披甲輩,不過兩三千人。

大纛兩面,王寅,龐萬春。

卻是這兩人也聰明得緊,豈能不知蘇武麾下騎兵如雲?便是也不太過靠近城池,就是不往廣闊空地上來。

只管就在官道一個路口紮營,便是那山丘週近逼仄之處。

兩軍相距,其實還有七八里地。

蘇武帶着遊騎前去查看,只看那路口,鐵甲列了陣,作防守姿態等候,後面的灰布麻衣,那是伐木不止,先造拒馬擺在路口,再去立寨。

蘇武看得也是直皺眉:“這些賊寇,倒是越來越謹慎了。”

許貫忠也答:“那賊寇所謂兵部尚書王寅,看來着實不差,對得起這個官職名頭。也是將軍之威名如今傳揚出去了,他豈敢冒然?”

吳用來說:“好在,將軍早有應對,便是多待幾日就是,只要賊寇糧草送不上來,定然就急。”

蘇武點着頭:“倒是咱們急不得……”

蘇武這話,是提醒自己,便是來的時候,蘇武就一心求快,因爲時不我待,此時此刻臨陣,卻萬萬不能心急,就得慢慢來。

蘇武也問:“建德那邊怎麼樣了?”

許貫忠便來答:“今日之報,劉老總管也在圍城打造軍械,無甚進展。”

其實每日有報,大差不差,都是僵持之局。

卻是蘇武不知,富陽那邊,譚稹已然入城了。

辛興宗帶着熙河兵猛攻而上,也是雲梯車多了不少,讓他奮死而登。

石寶鄧元覺,城破之後,輕鬆突圍而出,更又把別處的京畿禁軍殺得個人仰馬翻,帶着餘賊,往新城而去,新城有司行方與厲天閏的弟弟厲天祐。

富陽城內,自也在犒賞軍功,便是富陽城中,只是富陽城中,糧草不少,錢財之物,卻着實不多。

譚稹坐在縣衙裡,面黑如水,缺錢鬧的。

辛興宗面色更也難看,臉上悲慼更多,此戰,他麾下損失慘重,便是來言:“相公,熙河兵,戰死就有七八百人,重傷一千餘,輕傷無數,撫卹之錢財,萬萬不敢拖沓!”

這般傷亡數目,可見攻城之戰慘烈程度。

辛興宗也是第一次說這般硬話,他心中着實是難受不已,四五千熙河兵,算是一戰打廢了。

破城,京畿各部,都是喜上眉梢,只以爲怎麼都有賞錢下來。

唯有熙河一部,軍中沒有一絲喜悅,活着的人,便是那八十貫拿在手,死了的人,八十貫卻又不值得,只管等上官再賞,同袍帶回去交給遺孀活命。

辛興宗第一次如此與譚稹說硬話,便是不願軍心就此散去,他帶出這點人馬來,不是一年兩年,這些年來也着實不易。

譚稹只問:“你可算了個數目?”

辛興宗點頭:“相公,便是戰死撫卹,一人一百……五十貫,輕重傷員……也當一百貫到二三十貫不等……其次,那些先登之功勳,也當……”

顯然,辛興宗也見着世面了,擡高了價碼在說,便是擡了價碼,也不敢獅子大開口。

卻是譚稹打斷來言:“說個總數。”

辛興宗那就硬着頭皮一語來:“四十萬貫。”

譚稹聞言,面色一變,正要駁斥,卻是看了看辛興宗的模樣,便道:“四十萬貫……只待城內攏一攏,再把城內多餘的糧草運到杭州去發賣一批,如此與你湊來。”

應該多少是湊得上的……

便是譚稹又氣怒:“這些賊寇,留得這麼多糧草,卻是怎麼不留金銀錢財!”

辛興宗便答:“許是……那方臘之賊先前有過收羅,也許是……那石寶鄧元覺突圍輕鬆,從容不迫,便攏着帶了去。”

說來說去,辛興宗還是陰陽友軍,若是各部皆善戰,豈能讓熙河兵傷亡至此?

譚稹也跟着來說:“便是這般,各部還有臉來討賞!”

雖然如此在說,但譚稹心中,卻也知道,多多少少,不得不賞賜一些,再不賞賜,京畿只怕真的要鬧譁變了……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譚稹已然扶額,嘆息搖頭。

辛興宗便是氣憤一語:“那就不給,一錢不給。”

辛興宗自是個人私念,錢都留給他最好不過。

譚稹答不得這話,便是知道自己又被童貫擺了一道,只說:“且先攏了錢,賣了糧,再說吧……”

(兄弟們,這回,我可能是真的病了,渾身肌肉痠軟,頭暈腦脹,怕是甲流了……)

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38章 投石問路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208章 啊?在下李綱!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104.第104章 你小子,當真不懂?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199章 走走,聖公快走!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90章 這女真人當真失心瘋了!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83章 可築京觀於城北!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47章 尿了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50章 得加錢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335章 怕一事啊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25章 看什麼看?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5章 看什麼看?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157章 那自是越多越好。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12章 蘇卿以爲如何?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36章 大變!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290章 這女真人當真失心瘋了!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18章 相公待我好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139章 但凡近前,全部斬殺!第164章 悍勇敢死又如何?前赴後繼又如何?十萬之眾又如何?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63章 再來!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
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318章 這這這這是何物啊!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38章 投石問路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208章 啊?在下李綱!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104.第104章 你小子,當真不懂?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199章 走走,聖公快走!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90章 這女真人當真失心瘋了!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83章 可築京觀於城北!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69章 你與我捉單決死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47章 尿了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第50章 得加錢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335章 怕一事啊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25章 看什麼看?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5章 看什麼看?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00章 蘇相公是不是天下第一厲害?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157章 那自是越多越好。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12章 蘇卿以爲如何?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36章 大變!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290章 這女真人當真失心瘋了!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218章 相公待我好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139章 但凡近前,全部斬殺!第164章 悍勇敢死又如何?前赴後繼又如何?十萬之眾又如何?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63章 再來!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