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

公元1088年2月25日、星期五;農曆龍年二月初一;亦即遼道宗(耶律洪基)大安4年,北宋哲宗(趙煦)元3年,中國曆戊辰年乙丑月戊寅日;大雪。

早晨一開門,鄧御夫帶着他家娘子李大娘前來拜訪,他憂心忡忡的看着天色,嘴裡嘮叨:“二月了,怎麼還在下雪?”

趙興看着鄧御夫笑了,他拱手向李大娘行了個禮,李大娘臉脣還了個禮,回答:“聽說如孺人有喜了,我帶着幾份禮物,都是不值錢的小孩衣服,來看看孺人,自家做的東西,還望籤判不要嫌棄!”

趙興拱手相謝:“哪裡哪裡,李大娘的手藝,沒說的。只是家裡現在沒有一個掌舵人,亂成一團,還望大娘不要見怪。”

趙興這麼說倒不是過分自貶,在宋代,官家的都是女子。比如眼前這位李大娘。據說,鄧御夫剛剛成婚的時候,一心在寫他的農書,家裡的事基本上不管。

有一天他從外歸來,看到一個陌生男子扛着麥子進到他家院子,非常詫異,便責問李大娘。李大娘回答:“那人是我家佃戶,他扛的是咱家的麥子。”

全賴李大娘如此辛苦經營,才讓鄧御夫能夠安心著作。而李大娘這樣的人在宋代比比皆是,蘇軾的老媽陳夫人也是位這樣的管家娘子,他們一門三學士,父子三人都是不擅經營。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結果陳夫人去世後,蘇家也由大富陷入窮困。

鄧御夫是個典型地宋代男人,而李大娘則是個典型的宋代管家娘子。他恨不得將丈夫伺候到牙齒,鄧御夫則在完全享受宋代小男人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居生活。所以趙興說程阿珠懷孕了,不理家務,使家中失去了主持人,李大娘完全可以理解。她嘻嘻一笑,調笑說:“也是籤判過於寵愛自己娘子,哪有懷孕幾個月就撂下家務的。我去看看。”

李大娘說罷,躬身告退。趙興則向着鄧御夫苦笑。

他家的問題倒不是程阿珠不管事了,而是程阿珠害喜,而另兩個女人過於強勢。廖小小想着陳伊伊還沒有正式圓房。便想插手家務,而陳伊伊霸道慣了,對程阿珠尚知道忍讓,憑什麼讓着廖小小,於是家裡雌雌粥粥,不得安生。

對面的鄧御夫體會不到這個。如今這個小男人已經功成名就了,出了一本大部頭的農書,當了一份小官。前後掙了萬貫家私。準備自己也關心一下家務,以回報娘子這幾年的辛苦,所以他只關心爲什麼雪還下個不停,以至於耕作計劃無法預期開展“再這樣下去可不行啊,二月還在下雪,這可是幾十年沒有的事,現在農夫都無法整地。什麼時候能播種呢。我看今年一定是荒年。”

趙興點點頭,回答:“遼國傳來的消息。他們那地饑荒已經擴大了整個南京道,餓死的馬匹有二十萬,遼國皇帝已經下令開倉賑濟。我們不愁人,看來今年要備荒了。”

鄧御夫也附和說:“是呀,從錦州拉來的馬匹都骨瘦如柴,逃難的遼民一批接一批,只要給口飯就上船,如今臨海村已經有上萬人了,我看得趕緊疏散。”

趙興還沒有說,那些錦州百姓逃至臨海村地還不算多,如今被他拉到耽羅島的都有三萬人口了。當地已經不堪重負,而大量的錦州移民也干擾了高麗回收耽羅島計劃。

一般來說,百姓家裡囤積的糧食只夠吃到二三月份,進入三月份就被稱爲“青黃不接”。如果三月份還在下雪,那麼餓死的人就要增加了。

趙興對這種狀況也很發愁,因爲古代無法儲存糧食,所以去年的大米、稻穀,儲存到這時候,量已經不多了,無法應付大規模饑荒。如果今年真地下雪下到三四月份,那麼,大規模饑荒就免不了。

“我們今年轉運過來多少匹馬?”趙興望着漫天大雪,憂心忡忡的問。

“從登州上岸的有三萬匹了,從密州上岸地,都是精挑細選地良馬,前後也有八千匹了。”鄧御夫回答。

“明天從泉州會駛過來一批硬帆船,大約有一百艘左右,密州所有會駕船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願意買船的都賣給他們,讓他們去遼國運馬……那可是有二十萬匹餓死的馬啊,死馬我們也要,馬皮可以做衣甲,可以做鞋子,馬肉鹽醃起來留存過饑荒……我們不是開了個私鹽場嗎,那裡的鹽不向外出售,全用來加工食物。”

趙興開的私鹽場雖然出產量很大,但由於鹽到內陸才值錢,而內陸走私私鹽的道路情況很複雜,沒有足夠地人手維持不下去。趙興不清楚裡面地路子,結果他的鹽場只能以批發爲主。批發給鹽販子,甚至關辦鹽場。雖然掙錢很多,但利潤不大,惹出地非議倒不少,所以他決定,借這個機會,索性在明面上不再對外拋售食鹽,對外只聲稱是密州團練自用的鹽場。

“不錯,附近幾個官鹽場去年到今年只產出了三百石鹽,他們熬鹽需要大量的柴薪,我們的鹽場不生火,產量反而比它大,發給這些鹽場,比發給鹽販子穩當”,完了完了,鄧御夫這麼一個好人,被趙興教導幾天,談起走私鹽來竟如此自鳴得意。說完走私鹽,鄧御夫又把話題轉到他的皮革作坊上:“不行了,我們還是到福建採購一批薯莨吧,收的獸皮都堆滿了倉庫,再不加工,可沒有入息了……離人。你說四月種薯莨,能趕上趟嗎?”

“別問我,你纔是農學專家”,趙興嬉皮笑臉的說。

大雪還在下個不停,雪花已經在兩人身上鋪了厚厚一層,鄧御夫感覺到一絲寒冷,他跺着腳,建議:“還是回房裡談吧……我聽說薯莨加工最好在六月份,這一下子,恐怕趕不上趟了。”

往客廳走的半路上。程爽趕來彙報:“臨海村都頭曲伏波來拜訪。”

曲伏波現在已經不是曲大將了,他是曲副將。“副將”是正式官銜,從九品,他地階官是“下班祗應”。55階。一身官服的曲伏波向趙興獻上新年禮物,告個罪,叉手不離方寸的說:“籤判大人,本來年前要給你拜年的,但村裡事忙,一幫軍漢攛掇我去錦州跑趟水路。一來二去耽誤了。恕罪恕罪!”

鄧御夫不知道曲副將跟趙興的淵源,他厲聲喝斥:“咄,錦州這個詞是隨便說的嗎。”

曲伏波連聲告罪。憨憨的說:“這不是隻有籤判大人與推官大人嗎。別人面前我是絕不說的。”

趙興做和事老,他看着曲伏波的官服,調笑說:“我現在該稱你爲曲副將了,如今你也算是朝廷正式的官人了,這下子你渾家該滿意了吧?”

曲伏波連忙拱手,答:“全賴籤判大人地恩典!原先在下頑劣不堪,族人嫌棄。渾家屢屢責罵。現今總算掙出一個出生來,這全虧籤判大人的恩典。小人本該年上來拜謝的。可是籤判大人府上客多,小的官職微小,不敢打攪。恕罪恕罪!”

“才一個副將就滿意了,板橋馬上要設立爲縣,臨海村就在治下,那裡準備設立一個巡檢所,張團練使說了,準備讓你再升升,升爲從八品地正將,加水軍巡檢,好好幹吧。”

曲伏波送的年禮是他從錦州販運過來的海貨,一些黑乎乎的、形如干炭的東西,外加一些珊瑚、貂皮。趙興的回禮是五兩銀子,一把戰刀。另外,給他渾家幾匹綢緞。他地回禮比曲副將送來的禮物還重,這不是上官對下屬的賞賜,鄧御夫這才明白兩人關係親密。

等曲大將千恩萬謝地退下後,鄧御夫拿起那幾段幹炭,好奇地問:“這黑乎乎,硬邦邦的東西是什麼?是炭火嗎?怎麼他眼巴巴的送來些炭火幹啥?”

趙興拿起來一嗅,不是炭,帶有一種海腥味,他笑了:“這玩意居然難倒你這個農學專家?這是海蔘。海中人蔘,大補,它渾身上下都是膠原蛋白、海綿質,對婦女尤其滋補,你看看這玩意像什麼?”

海蔘,宋代還沒有吃海蔘的習慣嗎?鄧御夫確實不懂,看着對方那疑惑的神情,趙興有點明白了——吃海蔘應該是遼東滿族人的習慣,也許是金人入侵中原,才把這習慣帶到了漢人中間。

不過,中國人飲食講究以形補形,吃肝子補肝子,吃屎(蝙蝠屎稱夜明砂)補眼睛,這玩意水一泡軟軟綿綿,乾透了硬邦邦。鄧御夫雖然不明白啥叫“膠原蛋白”、“海綿質”,但他看了看那形狀,淫蕩的笑了,拍拍手,曖昧地說:“弟妹有喜了,你再吃這玩意……嘿嘿,我到忘了,你還有兩個妾要應付,是地多補補。”

鄧御夫一邊說鄙視的話,手裡卻絲毫不怠慢,一會兒,一半地幹海蔘被他劃拉撥一邊,他無恥的說:“這大冷天的,我也要補補身。”

趙興鄙視的望着他:“說到吃,我不教你,你會吃嗎?……來人,拿點溫熱的石灰水來,把這乾貨泡進水裡,讓它發起來,今晚來個海蔘炒韭黃。”

一盤海蔘炒韭黃吃的乾乾淨淨,鄧御夫滿意的抹抹嘴,說:“不意這玩意如此好吃……你說今年可能大荒,我們不種糧食種薯莨,合適嗎?”

趙興打了個飽嗝,看到丫鬟在門口躲躲閃閃,他一邊招手示意女使進來,一邊解釋:“我已經派快船去南方運送苗木和種子,大約再有十天的功夫,船便會到了。今年我們不能種糧食,我打算栽蘋果樹,種薯莨和紅薯。”

女使走進來了做了個揖,說:“後院裡娘娘吃海蔘。覺得很對口味,吃下去居然沒有吐。少母問還有沒有,希望再上一份。”

趙興回答:“去廚房,幸好我今天把海蔘都泡了。讓他們都炒了,給學生們也嚐嚐鮮,回頭我再去遼東拉一船回來。”

丫鬟走後,鄧御夫馬上問:“離人剛纔說蘋果、紅薯,這都是什麼東西,那蘋果是唐人所說的頻婆果麼?”

趙興挽起袖子說:“讓我給你這農學專家上一課,蘋果啊。它就是蘋果。最早被稱爲頻婆果的果類,是生長於嶺南地區地一種亞熱帶堅果。它與印度頻婆果的品種相當接近,漢代人稱紅柰,唐人稱之爲相思子或紅豆。

這頻婆果是一種堅果。也就是像核桃一樣,外殼堅硬的果實。而蘋果——總之,我也給你說不清,等見到你就知道了。”

趙興不知道,蘋果在元代末期傳入中國時,它最初的名字就叫“頻婆果”。古代的蘋果啥樣。元人已經不清楚了。他們借用佛經中“色丹且潤”的頻婆果來稱呼它,曾異寫作平波、平坡,到明朝仍固定爲頻婆。亦作蘋婆。明後期開始簡寫爲蘋果。

也就是說,中國早期的“頻婆果”與元朝以後的“頻婆果”不是一回事。

蘋果是個好東西,尤其是蘋果木,它有一個特性就是質地脆弱,遇到撞擊就會粉碎斷折。這種特性讓它成爲了騎槍、投槍、箭桿的最佳材質。尤其是騎槍,騎士們高速撞擊,騎槍搓到目標上變的粉碎。可以完美地保護騎士。並把騎士的動能完整的傳遞到目標之上。

現代高速公路邊的防撞甕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汽車一撞擊。防撞甕變地粉碎,從而吸收撞擊能量,保護駕駛員。這種特性用最直白的話說,就是:只許我打別人,不許別人打着我。

而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就是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騎士巨大的撞擊能量撞在敵人身上時,他越是猛烈的刺向敵人,受到的反撞力越強,如果沒有蘋果木做的槍桿保護,那麼騎士與敵人就是一比一同歸於盡地戰鬥場面。而有這種蘋果木槍桿,騎士的動能全部傳遞到別人身上,自己卻通過槍桿的碎裂,得到了保護。

投槍箭桿也採用這種原理,投出去地投槍爲了防止敵人撿起來還擊自己,需要經過特別設計,而這種用蘋果木做地投槍與箭桿,一遇撞擊會粉碎,令敵人無法撿起來還擊。

蘇軾爲紀念他的前妻王弗,曾栽下十萬棵松樹,寫下悽美絕豔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趙興沒打算紀念誰,但他準備,爲了應付幾十年後的那場戰爭,搶先栽下十萬株蘋果樹。

“紅薯嗎,那是麻逸土著吃的一種塊莖食物,產量高,耐旱,我準備把這種物種引進密州,對付即將來的荒年。”趙興只是輕描淡寫地解釋了紅薯的來歷,他沒有細說麻逸人對紅薯物種所採取地保密措施,爲了偷到這個物種,他前後花了很大力氣,爲此犧牲了不少人,當然,他也圖滅了好幾個部落,才收集到足夠地種子。

密州的大雪斷斷續續下到了三月份,由此看來,鄧御夫這個農學專家地預測果然不錯。三月份,朝廷的正式指令也下來了,板橋鎮正式成爲膠西縣,下轄三村一鎮。而趙興也不出所料的被任命爲板橋鎮縣通判。

新設立的膠西縣是個小縣,這個小縣只要縣令與通判兩名官員,縣尉與主簿都空缺。新任膠西縣縣令是一名叫林積的同進士,與此同時,密州新知州王鞏也姍姍到來。

王鞏抵達的日子,是三月中雪後第三天,道路有點泥濘,官員們都穿着厚厚的冬衣,在城外接官亭迎接王鞏。王鞏是順着黃河從濟南府而來,路途上倒沒有吃多少苦,他見到人叢中身材高大的趙興,親切的招招手,調笑說:“離人啊,我到密州就奔着你而來的,秦少游曾說九品的做官水平、八品的詩文、七品郎中、六品商人、五品的治世水平、四品農夫、三品廚子、二品的蓋房本領、一流地討好女人。

我這次來密州可不打算走了,打算置一片地,還有請你給我蓋一棟好房子。沒說的。就你了!”

王鞏是因爲“共同貪污”被貶謫出京的,這裡面究竟誰是誰非,趙興也不打算追究根底,但王鞏現在說話如此氣粗,想必這廝不是那麼清白。

一直以來,趙興就納悶了,按說,大宋官場的潛規則不少,照潛規則勒索納稅人的錢,現代稱之爲“合理不合法收入”。這筆收入加上官俸,朝廷對官員簡直是美國待遇,怎麼他們還要貪啊?

這廝貪了還如此囂張,怎麼不退贓。不被抄家?……嗯,想到蘇軾被貶官後,還帶着家產去黃州,想到密州後院還養着一個呂惠卿,帶着官俸逍遙……趙興忍了!

這大宋的貪污成本也夠低的呀?

趙興還鬱悶王鞏的說法:“這話說得,我怎麼就是九流的做官水平呢?我的醫術難道不好嗎。秦少游那廝怎麼才評了個七品?還有,一流地討好女人,這話更是從何談起?污衊。絕對是污衊!”

趙興參加這種官場應酬。廖小小是必到的,因爲趙興需要她提醒官場禮節。所以王鞏無需找證據,一指趙興身後的廖小小,繼續取笑:“京城十絕啊——滿京城二百萬人,有幾個十絕?人見你一面,也沒聽你使出啥手段,結果小小姑娘就出奔了。

這還不算。京城斫膾的梅三娘哪去了。弄鱔地錢婉兒哪去了。你走後,京師無膾!搞得我們這些人喉嚨裡都伸出手來。這不怨你麼?看來你討好女人的本領不一般,去京城這一趟,生生弄走了京城三個最出色女子,怎麼不是一流手段呢?”

冤枉啊,俺只是喜歡收藏一些特殊人才的女人而已,怎麼……?

密州留任的那些官員緊着拍新上司馬屁,齊聲稱“絕對正確”,“精闢”、“入骨三分”,連索問道這個通判也微微點頭,表示贊同。此時,王鞏的妾柔雲姑娘正在下馬車,看到柔雲的裝扮,趙興已禁不住來氣,這位追隨王鞏流放到天涯海角地女人現在居然還是婢女,王鞏這廝竟然又娶了新夫人,看來他貶官絕對是……啊。

趙興鄭重向柔雲行了個禮,王鞏那廝還在呱噪:“九流做官水平,還用說嗎,你到密州生出多少事來……”

王鞏頓了頓,嘎然而止,其他的密州官員頻頻點頭。

是呀,生出多少事來,可惜趙興做得事多數是能做不能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他們只點頭,不吭氣。

不過,王鞏給了趙興治世水平很高的評價,因爲趙興到密州任上不足半年,密州團練現在已經富得流油,連帶着,密州一地參與販馬走私地百姓也腰包鼓了起來,這讓朝堂大臣心知肚明,但他們打死也不說。

可種地怎麼比治政水平評價還高呢?俺這還沒開始種田呢?

廖小小在趙興背後笑地很得意,她盈盈的向王鞏拜下,感謝對方的變相恭維,鄧御夫則在一旁緊着搓趙興,王鞏似乎看出趙興的疑惑,拍着手說:“你種田的本領可不是我誇獎的,是揭樞還有晁補之說的,晁補之父親來信盛讚你地莊子滿院花,處處都是新奇物種,聽說杭州百姓今年從你地莊子上引種辣椒、櫻桃、新種蔬菜,弄的熱火朝天。說是去年種下地那些農夫都獲利豐厚。不簡單啊。”

趙興被鄧御夫搓的受不了,他一把揪過後者,將所有的功勞推給了這位農學專家:“王大人,這位鄧從義著有《農曆》一百二十卷,補之曾推崇該書言耕織、芻牧與凡種藝、養生、備荒之事,教《齊民要術》尤密,這全是從義的功勞,我們還打算在密州推廣新種呢。”

王鞏的正妻盧氏也下了馬車,此時王鞏發現自己冷落了其他官員,連忙親熱的拉住索問道的手,說:“城裡談,城裡談!”

王鞏的隊列後面,是新任膠西縣令林積。這位官員四十多歲,倒是一臉憨厚像,他與趙興拱手見過,兩人商談了幾句,知道對方還沒處居住,趙興請他到自己家中安置,兩人說完客套話,追上了官員的隊伍。

接官宴完畢後,王鞏把趙興留下來聊天。他作爲上官,雖然沒有房子住,但不方便住進下屬的房子,所以住在驛站裡,等妻兒安置好後,他與趙興聊着京城裡的軼事,並帶給趙興一大包京城朋友寄來的信件。

“你老師正在主持今年的科舉,我走的時候,他說也打算出京求取外任……對了,還有一件趣事。

你老師前不久去張厚之家,竟然發現故黃州知州徐君猷的小妾勝之,席上勝之和張厚之打情罵俏,說這那些她與徐君猷說過的綿綿情話,你老師心裡頗不是滋味。

勝之剛開始裝不認識你老師,等你老師悵然淚下,她卻放聲大笑。老坡越傷心,勝之笑得越響;勝之笑得越響,子瞻忍不住伏案嚎啕。張厚之及在座賓客驚愕不一,皆面面相覷,低頭議論。此爲子瞻兄在人前第一次失態,歸來後,他以爲戒,常勸弟子不要納妾蓄婢……對了,他已經開始遣散妾婢,獨留朝雲姑娘。”

趙興跳了起來:“阿也!那些妾婢可曾有孕?就這麼遣散出去,恐怕不好?”

蘇軾遣散妾婢,給歷史上留下了一樁疑案。據說當時他有兩個小妾都已經懷孕了,那兩名小妾就是採菱、拾翠。此後,北宋六賊當中的樑師成、孫覿都說自己是蘇軾的那兩名小妾生的。樑師成說自己的媽是採菱,孫覿說自己的媽是拾翠。

朱熹與程頤有師承關係,秉承了程頤對蘇軾的敵視,他在《朱子語類》中說:“蘇東坡子過,範淳夫子溫,皆出入樑師成門,以父事之。又有某人亦然。師成妻死,溫與過欲喪以母禮,方疑忌某人,不得已衰而往,則某人先衰在帷下矣。”

不過,後人指出,朱熹在這裡又展現了他一貫的胡說八道。因爲宋時尚無明朝太監與宮女對食之制,樑師成一介太監,何“妻”之有?沒有妻子,怎會有妻子死後,蘇過與範溫“以母禮喪之”?

趙興所擔心的就是這點。蘇軾遣散妾婢,這在宋人的觀點來說,不算過分。因爲宋代妾婢的待遇很獨特,她們就是一羣用身體打工的打工妹……但如果他的小妾真懷孕了,這未免過於冷酷。

想到這裡,趙興坐不住了,他不顧禮節的跳了起來,呼喊自己的學生:“程爽,快去,騎快馬前往京城,把師公遣散的小婢都找到,不惜一切代價買下,送到我這來!”

第4327章 人情不好討第4400章 襲城戰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第2108章 都想算計別人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4390章 梁山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4382章 南下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81章 裁軍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3216章 信息不對稱的煩惱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第4332章 阿拉伯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31章 騙子與判官的交鋒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4377章 歡慶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4344章 火災
第4327章 人情不好討第4400章 襲城戰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第2108章 都想算計別人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4390章 梁山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4382章 南下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81章 裁軍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3216章 信息不對稱的煩惱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第4332章 阿拉伯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31章 騙子與判官的交鋒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4377章 歡慶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4344章 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