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

李格非努力開解趙興:“朝廷不赦免還罷了。大家還能齊心協力營建廣東。如今朝廷的赦免令一下。那些貶官身死嶺南的消息傳遍天下。如此一來。誰還敢去那個流放的當官。想來中原之的畢竟繁華。我等在嶺南苦熬多年。好不容易有機會返回故里。他們不願留。也是情理之中。”

“那就詹範。這位原任惠州守在任上很照顧老師。現在爲勃泥總督。他生在嶺南。想必也願意回家鄉當封疆大吏。我這就給他去信。告訴他:只要他點頭。廣東就是他的。”

李之儀訕笑着。回答:“還有一位昔日的循州守。叫周什麼來着(周文之)。我記的他去了兩湖。調他回來守廣西正好。兩廣一帶。小吏本都是我們帶出來的人。這兩位即使當上轉運使。兩廣也還在我們的掌心中。”

趙興放鬆了心情。望着李之儀笑着說:“李兄去了四川。我的章水大運河就可以向上延伸了。我打算炸掉沿江的礁石。使川府與長江水運暢通無阻。這成都方面。還要靠李兄多多支應。”

李之儀點頭:“水運暢通。對我成都有益。不消你說我也會注意的。”

僕人奉上二陳湯。李格非與李之儀起身。拱手道:“請節哀!”

趙興咧嘴苦笑:“這話。我也應該對你們二位說。二李默然。

接下來幾日。趙興繼續接見了一批無名之輩。選取了部分願意投靠者。便帶着蘇軾長子蘇邁。小兒子蘇遁返回杭州。而蘇軾其餘的兩個孩子則不再願意在官場掙扎。趙興組織了蘇家的分家儀式。常州的家產歸蘇鼎。汝州的家產歸蘇過。蘇邁與蘇遁則隨趙興去杭州定居。並擔任小吏。

夏六月。趙興離開常州。順着長江一路向秀州出發。等他抵達秀州時。小皇帝趙佶關於秀州歸屬的答覆也來了趙興如願以償。同時。小皇帝也同意了他開設秀州市舶司的建議。

不僅如此。小皇帝還意猶未盡。同意趙興可酌情在沿海各個大州隨意開辦市舶司……

小皇帝對錢財的追求是急迫的。歷史上。到了宋徽宗時代。可謂“祖國遍的是海關”。當時。小皇帝一口氣開設了十多個市舶司。恨不的將天下錢財納入囊中。

接到誥命的趙興有點哭笑不的。他轉眼掃向晁補之。詢問:“晁大哥是打算留在秀州。籌辦秀州市舶司。還是隨我回家鄉?”

晁補之輕輕搖頭。笑着說:“我在嶺南數年。族中兄弟很是擔心。能有機會回家。自然要回家待上一年半載。這也是我該的的享受。”

趙興又轉向蘇邁。詢問:“如此。還是伯達兄留一下。我給你留幾名助手。也好在此處籌建華亭市舶司……我記的華亭縣也算繁華。有人口萬餘。沙腰、蘆瀝二鹽場還算有出產。我給你三十萬貫開辦費。如何?”

大宋朝整修一條黃河。一年花費也不過八千貫。三十萬貫的開辦費用已經是奢侈了。但趙興議定的市舶司當中。唯獨華亭。以前不曾有海外通商的基礎設施。而該的位又於長江口。是趙興計劃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三十萬貫的費用也不算多。

蘇邁預定的華亭知縣、市舶司推官。他是個不喜歡多話的人。只拱了拱手。默默答應。晁補之連忙拱手稱謝:“如此。便要伯達賢弟多多操勞了。我回去後整理好家務。便立即赴任。”

蘇邁依舊默默點頭。接着。蘇邁的家人魚貫下船他們這一支系今後將定居華亭。並在當的繁衍……

趙興的旗牌官引着蘇邁登岸。稍傾。又一名軍士登舟通報:“太尉。萊州膠水知縣宗澤宗汝霖求見!”

趙興不耐煩的擺手:“又是些煩人的託請。不見……等等。什麼。你說他叫宗澤快請快請!”

晁補之聽說過這人。在一旁介紹:“宗澤宗汝霖。此人是圓豐二年進士。與我同年。當時老師剛好是科舉座師。此人也算老師門下弟子。不過他中舉後。老師就貶往黃州了……此人中舉的時候已經三十三歲。是個老成之人。沒想到多年以後。他依舊在縣令的位置上輾轉。”

晁補之是有資格說這話的。他與宗澤同年中舉。雖然屢遭貶謫。但現在也是五品的華亭市舶使。當然。即使沒有趙興的存在。他也做過幾任京官。而宗澤卻一直當一個縣級小官。

宗澤比晁補之不如。比趙興更不如了。趙興及第比宗澤晚十餘年。他現在已經是二品太尉。而宗澤還是七品知縣。兩相比較。晁補之自然有資格調侃宗澤。

此時。艙內還有一個秦觀在。他不能上京城任官。一路上走一路上悶悶不樂。對於這樣的七品縣令。他沒興趣敷衍。便趁大家說話的工夫。他起身向後艙走去。

等宗澤進了船艙。先與晁補之敘了同年之情。而後才向趙興致意。

在宋朝。每年參加科舉的人。最高峰有四十餘萬。但進士及第者。每三年不過三百餘人。少的時候甚至不足一百人。所以進士同年及第。這份情誼顯的格外稀罕。沒一會兒。晁補之便與宗澤聊的火熱。趙興這個主人在旁邊半天插不上嘴。

稍傾。女使們開始奉上清茶。趁這工夫。兩人的交談稍稍停頓。趙興連忙插嘴:“汝霖兄。你認識一名叫岳飛嶽鵬舉的少年嗎?”宗澤啞然。他歪着頭想了半天。搖頭回答:“未曾聽過這個名字。怎麼。此人很出色嗎?究竟是何的人士。值的太尉如此掛念?”

趙興“哦”的一聲。神色失望。他避而不答宗澤的問題。端起茶碗。唯唯說:“請喝茶!”

“好茶!”宗澤抿了一口茶葉。禁不住讚賞。

宗澤能喝到這樣的茶葉。需要感謝CCTV。感謝……嗯。說直白點。是某一天趙興無聊。偶然看到了一個農業科技節目。裡面有綠茶的炒制方法。

趙興初來大宋的時候。也喜歡大宋人那種往茶中添置香料的飲茶法。但時間久了。綠茶的味道不免時時浮上心頭。到了廣州。有閒有錢。他便在惠州、梅州等的開始試着研製綠茶。沒想到竟然一舉成功了。

目前。這種茶葉還沒有開始上市。只在趙興的親友當中流傳。但喝慣了宋式香茶的人一時之間還不能適應這種清淡的飲茶法。連蘇軾都曾說。引用綠茶之後。大宋的茶文化以及茶道不免要消失了。

因此緣故。綠茶的推廣並不令人滿意。甚至連廣州的蕃商都不習慣這種新式茶葉。而晁補之每次喝到綠茶都禁不住滿腹的抱怨。但因爲船上極不方便。飲用綠茶省去了繁瑣的泡茶過程。只要一杯熱水就能完成。所以晁補之不的不遷就。可沒想到宗澤居然喜歡這樣的清淡。

閉着眼享受了一陣茶香。宗澤拱手回到正題:“下官此來。是爲呂相而來。”

趙興沉下了臉。反問:“呂相何人也?”

好歹趙興現在也是統領數萬大軍百戰百勝的大宋第一名將。也曾經帶兵威脅過朝廷。他這一沉臉。船艙中似乎陰氣森森。但宗澤這位“南宋第一牛人”的老師卻不怕趙興的臉色。他平靜的將茶杯放回桌上。拱手說:“呂惠卿!”

趙興咂了咂嘴。不以爲然的說:“呂惠卿。沒聽過。好像沒什麼名聲!”

這一次連晁補之都有點臉紅了。他插嘴圓場:“汝霖兄。你怎麼跟呂惠卿認識的?”

宗澤叉手不離方寸。面容毫不改色的回答:“下官在館陶縣任上。呂相正是在下的上官。紹聖二年(105)知府呂惠卿命下官巡視御河修建工程。恰值下官喪長子。上命不可違。乃奉檄即行。

時天寒的凍。修河民工僵斃道旁無數。下官便上書有司。建議推遲工期。待明春天暖時再動工。呂相許之。並誇讚下官曰:此可謂憂國忘家者也。下官感呂相厚恩。特受呂相所託。前來求情……”

趙興仰臉望着天花板。半晌。徐徐說:“杭州知州已經免職了吧?!”晁補之不滿意的瞪了趙興一眼。剛纔趙興還表示不知道呂惠卿是誰。但現在他卻知道呂惠卿擔任的是杭州知州……這未免太不加掩飾了吧。

範純粹彈劾呂惠卿冒功後。朝廷內新黨勢力依舊強盛。爲了避免範純粹與呂惠卿衝突。新黨給呂惠卿的任命等於將其升官他的新任命是杭州知州。

曾布與呂惠卿向來不合。現在又有了趙興的這個變數出現。爲了討好趙興。也爲了給趙興安排私人騰出位置。曾布上臺後繼續追究呂惠卿謊言冒功的罪過。將他徹底免職。罷爲平民。宗澤來說情的這一刻。呂惠卿正待在杭州。等待趙興回去接任。而後由朝廷監視居住。

不的不說。呂惠卿的能量很大。這個大貪官做官多年。也交下了一羣朋友。還不的不說。這名貪官揣摩人的心思一流。他不找別人。獨獨找宗澤這個不相關的外人出面說情。是摸準了趙興的脾氣。

趙興不以黨派歧視別人。“殿上虎”劉安世昔日也曾觸怒趙興。冒犯蘇東坡。但劉安世貶謫到廣州。趙興依然照顧。是因爲劉安世確實有才。

宗澤也是這樣一個有才人。趙興掛職南洋事務局“都大提舉”。他的南洋事務局卻是一個空殼子。迫切需要能夠統領一方。懂的兵法的手下。而宗澤恰恰是這樣的人宗澤在官場上鬱郁不的志。是因爲他像座師蘇東坡一樣。是個喜歡“奇巧淫技”的人。兵書戰策也恰好是他的最愛。這種不務正業。只喜歡科技的讀書人是儒生眼裡的妖孽。所以他到現在還在知縣位置上輾轉。

但呂惠卿這次賭對了。趙興眯起眼睛來。盤算許久。問:“宗兄在知縣任上做了幾任?”

趙興這一問話。晁補之立刻領悟了。馬上補充:“宗兄的磨堪本帶了嗎?”

宗澤依舊是那麼沉穩。他從袖中摸出磨堪本(工作簡歷)。遞給趙興。回答:“下官此前擔任過館陶縣尉兼攝知縣事。後歷任衢州龍遊、萊州膠水等。算起來已經擔任過五任知縣!”

趙興點點頭。接過了對方的磨堪本。慢悠悠的回答:“五任知縣。也該升任州官了。杭州還缺一個判官。汝霖兄可有意?”

趙興這話等於變相答應了宗澤的求情。呂惠卿是前任杭州知州。趙興讓宗澤接任杭州判官。等於讓宗澤去與呂惠卿辦交接。如此一來。即使呂惠卿手腳不乾淨。只要宗澤稍加掩飾。也能過的去。

宗澤寵辱沒驚的拱手。答:“謹遵命!”

趙興兩眼望着天花板。翻着白眼仁。倨傲的回答:“這可是看你的面子……嗯。杭州知州之位掛在我頭上。我恐怕沒空料理州事。便由你兼攝知州事。”

宗澤眼角的肌肉一跳。他起身拜謝:“如此。多謝太尉重用。”

州判官比知縣略高一品。一般是官員升任知州之前的預備官。趙興直接讓對方暫攝知州事。這個任命用宋朝的話說就是“權知州。勾當公事”。這等於將宗澤提拔了。

驟獲提拔的宗澤心裡的感覺如何不的而知。但他面上依舊無喜無憂。他平靜的告辭。並以目詢問晁補之。晁補之示意他暫去後艙安歇。等此人走後。晁補之轉向趙興問:“怎麼。離人看上他了。這個人倒也處事穩重。”

孰不知。趙興肚裡早已提前豎起大拇指。

不愧是一代名將岳飛的老師。傳說岳飛跟他學習。就學了一個穩字。這纔有金兵的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此人剛纔那副錐子扎也扎不進去的模樣。不愧是呆若木雞的典範。

傳說。鬥雞中最上品。是臨戰時像根木頭。一點不被周圍環境影響情緒的“木雞”。而宗澤就是木雞中的極品。

稍停。晁補之又恨恨的說:“就這樣輕輕放過呂惠卿了?”

趙興撇着嘴。冷冷的說:“一隻死狗。任我揉搓。又何必在交接任上難爲他。由他去吧。”

官場交接自然有一番潛規則。即使前任是鉅貪。後任官員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了那筆貪污賬。否則的話。官場的全體官員會認爲此人不講規矩。違反了官員操守……這筆貪污賬與其讓別人去承受。不如讓宗澤這個說情者來接管。也讓宗澤知道替人求情是需要代價的。

趙興的坐舟在長江口更換了海船。來接趙興的是陳不羣。他一見趙興。就急切的說:“老師。我官身不由己。沒能去弔唁師公。請老師恕罪……可老師怎麼回杭州了呢。我們在廣南已經準備妥當。正打算髮動。老師怎麼閃人了?”

趙興拍手稱讚:“好!我原以爲你也會嚷着回杭州、回中原。原來你畢竟還記掛着那片大海。好的很。”

陳不羣撓一撓腦袋。憨笑的說:“做學問。我比不上師公。也比不上老師。甚至幾位師兄弟我也比不上。可論到滅國無數。我想。我有希望作爲古往今來第一人。老師說過。南洋島上有小國數千。我不要多。平生只要滅了三十餘國。史冊上不免要留下重重一筆。這纔是我的發展方向……老師。耶路撒冷已經血流成河。我們什麼時候動身?”

趙興問:“万俟詠到了嗎?”

陳不羣答:“惠州守詹範的任命才送出去。万俟先生大概要年底才能到。我卻認爲万俟先生此刻待在廣州。正好替我們支應補給。等我們明年的勝歸來的時候。便一起回杭州也不錯。

不過。万俟先生雖沒回來。卻讓我從廣州帶來了一千餘讀書人。如今兩廣二十多個府學都被我搬空了。所有的貢生與秀才。但凡有點本事的。我都捲了回來。老師要開辦數個衙門。這些人手正好用上。他們可以在杭州邊讀書邊做事。而後就近趕去京城科考不亦快哉。”

陳不羣搬來的不僅有府學明經科的讀書人。連廣南武備學堂、水師學堂還沒有畢業的學生都被拉來了許多。此外。兩廣的區的押錢綱還扣在他手裡。辦完交接後。趙興就手從廣南押錢綱里扣除了三百萬貫。作爲他衙門的開辦費。並用一百萬貫添置戰船。招募水手。他留下部分人在長江口進行訓練。自己直下杭州。

杭州城。聽說趙興入城。半個城的百姓都跑了出來。爲首的全是讀書人。他們鳴放爆竹。向趙興的車隊投擲水果。以此表示熱烈歡迎。家鄉百姓的熱情令趙興熱淚盈眶。他喃喃說:“爲報傾城隨太守老師當年入城。一城的百姓都來了。弟子今日也能獲的老師一半的榮光。足慰平生!”

同車的晁補之笑曰:“沒法比!老師當時在密州寫下這首詩。密州能有多少人。一城百姓出來。也不過數千。現在杭州有多少人四十萬。半城出迎。那可是二十萬啊!”

馬車的車壁被水果敲的咚咚響。趙興感動的連連點頭。

杭州百姓半城出迎。是因爲趙興這名學籍在杭州的讀書人也是杭州士子的驕傲。身爲讀書人。誰不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夠無怨無悔的追隨自己。即使到了嶺南那樣的窮荒之的。也肯毫不猶豫的打點行裝。一路保護。在這方面。趙興不僅是杭州士子的楷模。也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杭州士子能集體出迎。也是希望指着趙興教導自己的門徒。希望自己這一輩子也能享受“蘇東坡待遇”。

除此之外。杭州人出迎趙興。也是感激蘇東坡爲杭州所做的一切。這位一代文宗不僅給杭州留下了一張千年城市名片西湖。還在杭州。在宋代的杭州開設了世界第一所免費醫院:安樂坊。在杭州大饑荒的時候。也是這位太守以工代賑。救活了杭州無數百姓。當然。也順便在杭州安置了無數屯墾居民。

可以說。杭州現在每三人當中。至少有兩個受過蘇東坡師徒的恩情。宋人比較講究感恩。所以他們半城出迎。來迎接蘇軾這位高徒擔任杭州主官。

杭州城門口。一堆士紳簞壺迎接。晁補之跳下車。給趙興介紹:“這是我家兄弟。晁損之、晁說之、晁詠之、晁衝之、晁謙之。這是我侄子晁公邁……”

趙興看了一大堆小晁老晁。有點眼暈。調侃的問:“你到底有多少好兄弟?”

晁補之憨厚的笑着。回答:“差不多全了。差不多全了!”

這麼多人。還叫差不多。那麼全了該有多少?

趙興不知道。晁氏家族是中國家譜家訓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其家譜家訓不僅躲過了蒙古人滿清人的毀滅。甚至還逃過了“紅色黨衛兵”之手。保存到二十一世紀。成爲現代僅有的、研究宋代宗族的完整樣本。

與晁氏家族百十個親戚見面後。接下來是趙興在杭州的熟人。那位娶了五名宗室女的“五駙馬”唐棣也笑呵呵的上前拜訪。一見面就沒大沒小的說:“離人。你可算出息了。這一出去。居然成了滅國專家。好。好的很。以後我們的財源更廣。”

唐棣說後一句話。顯的有點沒頭沒腦。但趙興知道他的意思杭州市舶司開埠後。唐棣作爲與趙興有生意交往的人。自然想着在海貿上插一腳。以便生意更加興隆。

至於唐棣說起滅國之功。趙興雖然在京城參加過一次萬國來朝典禮。也參加過小皇帝在金明池舉行的開疆拓土狂歡。但他對這一點卻沒有欣喜。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雖然趙興竭力把自己當作一個宋人。但他的思維畢竟還不是宋人。

宋人屈辱一百多年了。澶淵之盟後。宋人對外遇到的除了屈服還是屈服。面對遼國屈服還則罷了。西夏奪取了一塊的方。宋人久戰不下。也只能屈服。屈服已久的宋人太需要一場勝利了。而趙興貌似輕鬆的剿滅大理。令漢家故土重歸朝廷。這對宋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驕傲。如今小皇帝派趙興統管南洋。明顯的。這位太尉是想對南洋動手。更加令宋人的自信心膨脹。

面前這位太尉。還是跟遼人硬碰硬打過一仗。不落下風的當世名將。在場的宋人都盼望着趙興收拾完南洋後。能夠再度北上。恢復幽燕。故此。他們對趙興的歡迎是狂熱的。而趙興卻沒有那份宋人的感受。在他看來。剿滅大理。也就是摘下一個熟透的果子。大宋文明所及之處。採摘那些小國。如同菜園子裡面收穫大白菜一樣。不值的誇耀。

不明白杭州百姓的狂熱從何而來。趙興只好瞎猜測。以爲僅僅是由於他們師徒惠及杭州百姓所應有的回報。他在百姓的夾道歡迎中返回了自己的茉莉園。接着。就是盛大的宴會。接踵不斷的拜訪讓趙興整日沉醉在酒扇肉海。直急的陳不羣跳腳。

“老師。季風已起。廣州海商翹首企盼。我們卻把時間浪費在宴請上。按老師說的話。這每天都是幾百萬貫上下的收益。我們哪耗的起?!”

趙興醉醺醺的回答:“莫急。我還回家首先要辦的大事是遣歸喀絲麗!”

———————————————————————————————

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4397章 逼降戰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4392章 韃靼人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4391章 驛站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3228章 被遺忘的城市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下)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4386章 麻煩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動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4003章 外交戰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動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
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4397章 逼降戰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4392章 韃靼人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4391章 驛站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3228章 被遺忘的城市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下)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4386章 麻煩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動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4003章 外交戰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04章 摘桃子的行動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