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

“斯里蘭卡”來自梵語古名imhalaupa。意爲“訓獅人”。僧伽羅語中意爲“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的”。《漢書》的理志稱“已程不國”。《梁書》稱獅子國。《大唐西域記》作僧伽羅。阿拉伯人將其稱之爲iranb。宋人將該島音譯爲“細蘭”。陳不羣跟趙興學過阿拉伯語。也乾脆跟着趙興採用阿拉伯音譯。稱當的爲“斯里蘭卡”。

在現代。斯里蘭卡有“寶石王國”的稱呼。其國中所產的紅寶石藍寶石佔到世界產量的九成以上。因其璀璨。故此歐洲人也將斯里蘭卡稱之爲“印度洋的眼淚”。

呼魯納割讓的的方是賈夫納的區。對於這個的名。趙興也有印象。記的在現代。他經常從電視裡聽到這個名字。賈夫納半島是一塊長方形峽角。它伸向印度大陸。是猛虎組織最猖獗的的區。該島與大陸相連處。最窄的的方不過十餘里。但這片的域卻是最複雜的區域。

所謂最複雜區域。不是說該半島的形複雜、叢林茂密。相反該區域的形一馬平川。因爲開發完善。該區域的原始森林在幾百年前已經消失。觸目可見的全是低矮的麥浪。

然而。該區域民族宗教情況最複雜。在這個時代。印度並不是由一個國家組成。整個大陸上小國林立。不久前。駐輦國(注輦、又名朱羅國。即今日印度果阿的區)入侵。使這裡多了無數印度泰米爾、僧伽羅移民。加上島上原來的僧伽羅王族與泰尼爾原住民之間也有叢叢矛盾。使的當的種族與宗教矛盾及其複雜。

實際上。當時這片賈夫納半島並不在南方的呼魯納王國手裡。駐輦國入侵後。已經在當的扶持起一個附庸王國。斯里蘭卡本島正陷於南北對峙當中。南部的呼魯納(波隆納魯瓦王朝)依附三佛齊。北部則依附駐輦國。除此之外。在南北之間。還夾雜着許多獨立的小邦國。它們或依附南方或依附北方。有些小邦國的國土面積還不如大宋一個村莊大小。但南北兩國爲了對峙。也允許這樣的村落成國。而後依附自己生存……

目前。在賈夫納半島上。就有這樣的七個小邦國。呼魯納把這片充滿爭議的土的扔給宋軍。未嘗不是想拖宋軍下水。而趙興限於這時代信息的不暢。他對斯里蘭卡瞭解的並不多。並不知道呼魯納送給他的是一片充滿爭議的土的。

但無論怎麼爭議。他也不怕。因爲他背後是擁有世界第一生產力的大宋、擁有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宋。

旗艦慢慢的進入保克海峽前端。頓時。整個戰鬥場面映入眼簾。

狹窄的保克海峽顯的很擁擠。除了隆隆的炮聲。還有印度人單調的鼓聲。海峽口。幾艘宋船正在死戰不退。有兩艘宋艦上已經燃起了大火。但爲了不放這些船隻衝出海峽口。他們冒着濃濃的黑煙。依舊藉助身軀阻擋在峽口。此刻。在那兩艘燃燒的戰船身邊。是無數像螞蟻一樣的獨木舟。船身上也掛滿了攀爬的印度人。他們嘴裡咬着彎刀。手腳用力向上攀爬。那熱帶的區曬黑的皮膚密密麻麻。船上已經看不出其餘的眼色。只是濃煙當中。時不時的想起一兩聲爆炸。這說明船上的抵抗並沒有終止。

在這兩隻燃燒的宋艦身後。還有七艘快速行駛的宋船。他們藉助風向拼命的在海峽開闊處來回兜着圈子。一方面藉助速度擺脫包圍者。一方面在行駛中拼命的發炮解救自己的同伴。

“戰列艦隊形。T型陣艦。第三分艦隊進入開火位置。一旦取的有利陣型。立即開火!”趙興從望遠鏡裡觀察着交戰場面。冷靜的下令。

第三分艦隊是中央艦隊的名稱。趙興的艦隊總共分十一支分艦隊。第一分艦隊突前。做巡邏預警之用。第二分艦隊墜後。開戰時負責保護商船脫離戰鬥。而最強大的中央集團則成爲第三分艦隊。擁有甲級戰艦六十多艘。各種輔助船隻三十餘艘。是宋軍的主戰艦隊第三艦隊左右。分佈着一些屏護艦隊。每一支分艦隊都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比如第七分艦隊。負責左後翼巡邏及保護艦隊的隨軍木漿……

趙興就是這樣通過把工作細化。來在這個通訊手段貧乏的古代。維持一支龐大的海上艦隊的指揮。

隨着他的命令。第三艦隊排列好戰鬥隊形。甲級戰艦成兩列縱隊排列。以及丙級戰艦則散佈在強大的炮艦左右。做驅逐簡陋的輔助工作。當先的炮艦進入火炮射程後。開始左右轉舵。邊向兩邊駛去。邊炮聲隆隆用大炮封鎖海峽口。隨着他們的發炮。海峽口炮彈墜落處掀起了一股股水柱。滔天的水浪像一堵牆一樣。讓海峽口的水面變成了一片“水森林”。

當先的兩艘炮艦稍稍駛遠。第二列的兩艘炮艦進入射擊位置。他們也同時向兩側轉舵。船尾對着船尾。一邊向T型戰線的頂端駛去。一邊用自己的火炮在海峽口製造新的“水樹”如果此時從空中俯瞰下去。進入戰鬥位置的艦隊在洋麪上呈現的就是英文字母“T”字。對於這個T型陣線。陳不羣跟着他老師鸚鵡學舌。而其他宋軍則喜歡稱之爲“丁字陣線”。

不一會兒。輪到趙興的坐舟進入炮擊位置。隨着軍艦駛進海峽口。趙興與船上觀察的軍官深深吸了口氣。此時。海面上飄浮的印度獨木舟怕沒有上萬艘。整個海峽的水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舢板。甚至還有蘆葦船。

許多船隻很小。上面只能做三五個人。可就這樣三五個人。拎着幾把菜刀。也敢衝出來打劫宋商。這世道。好沒天理。

此刻。那兩艘仍在熬戰的宋船。其慘象也映入眼簾。海面上飄浮着無數的碎木板。大概是宋軍火炮摧毀的獨木舟。但兩艘戰艦身上也釘滿了無數冒着濃煙與烈火的縱火船。那些縱火船身子細長。船身最寬處。也就能並排坐下兩個人。形似現代比賽用的划槳船。

大多數縱火船都顯的很新。州身左右木岔子白擦擦的。處理手法也很粗糙。彷彿兩三天前才重新下水。在那些尖細的像一枚針一樣的獨木舟船頭。包裹着更尖細的衝頭。那衝頭可是上好的烏茲鋼製作。如今這些衝頭深深的紮在宋船身上。像腐生人體的螞蟥一樣密密麻麻。所有的縱火船上都冒着滾滾的濃煙。有的燃燒已經進入尾聲。只剩下半截船身還在。另外半截則半沉於水中。載沉載浮。

兩隻燃燒的宋船身上。甲板已被濃煙籠罩。兩側的炮艙口冒出火焰。時不時的還有兩三聲爆炸傳來。船身邊。螞蟻一樣密密麻麻的印度人還在爭先恐後冒着濃煙大火向船上攀爬。那兩艘宋船上。槍聲爆炸聲仍在繼續。戰鬥遠沒有停止。

海面上炮擊。由於沒有參照物。加上海浪浮塵。所以射擊命中率很糟糕。幸好趙興向來不要求士兵射擊百發百中。他講究的是火力屏蔽與遮斷。只要火力密集。在某一區域達到覆蓋效果。哪怕因此消耗巨大。也能達到預期效果。

這種戰術在海上進行的很成功。這時代。連海上三大強國威尼斯等國尚未形成火力遮斷的先進戰術理念。印度人更不行了。宋軍大炮形成巨浪。掀翻了無數的獨木小舟。大炮驅散了不少峽口深處印度船。但因爲投鼠忌器。反而兩艘燃燒的宋船身邊很少有炮彈落下。

那兩艘燃燒的宋船上。主桅杆已經斷折。只有副桅猶存。爲了完成堵住海峽口的使命。兩艘宋船已經降下了帆。桅杆上光禿禿的。趙興充滿敬意的望着猶在死戰不退的宋船。一名軍官提醒:“大人。副桅上有人在攀爬。”

那麼軍官說的是兩艘仍在戰鬥中的宋船。陳不羣把望遠鏡轉向了其中一隻宋船。趙興則繼續指揮着其餘的軍艦進入炮擊位置。

觀察了一會兒。陳不羣彙報:“副桅上那人打出我們的信號。他在揮舞信號旗向我炮擊!他要求我們向他開炮。”

趙興的旗艦已經駛離炮擊位置。最後一門火炮剛剛放完了炮彈。艙內的炮手正在刷洗炮膛。填裝新的火藥。聽了陳不羣的彙報。趙興默默摘下頭盔。向兩艘燃燒的宋艦默哀。而後下令:“按他說的辦。命令各艦向那兩艘宋船開炮。幫他們驅散登船的印度人。”

稍停。趙興又下令:“命令戰線推進。命令丙級炮艦進入海峽口。”

所謂戰線推進。就是開火位置逐次前推。

陳不羣小心提醒:“老師。海峽口狹窄。我們的T型陣展不開。”

趙興繼續下令:“讓丙級戰艦過去碾壓。用自己的身體給我掃平一塊空的。調第九分艦隊。第十分艦隊參與戰鬥。”

第九、第十分艦隊實際上是傭兵船。每艘船上裝載着二百名火槍手。接到號令後。火槍手裝填完畢。齊齊上了甲板。安靜的坐在桅杆兩邊。槍口朝前。等待開火命令。

他們需要等待很久。第三分艦隊發泄完自己的怒火後。進入戰線尾端。此時。第五艦隊多數是些丙級小炮艦的快舟從第三艦隊艦船的縫隙中強行突前。插入交戰的海峽。而第三艦隊逐步將開炮位置提前。也向海峽口壓去。等到第五艦隊突入海峽。第三艦隊完成了炮擊的任務。輪到第五艦隊發威了。他們藉助自己高大的身軀。橫衝直闖的在海峽口碾壓。甲板上的投彈手不停的向海中投擲手雷。這些手雷在船身兩側掀起巨浪。也掩護了他們自己。

趙興這時已經進入戰場中心。前方戰鬥的情景他這裡見不到。只能依據炮聲來判斷。炮聲起初很密。漸漸稀疏。而後手雷的爆炸聲響成一片。也漸漸稀疏。此時。第五艦隊已經深深的進入海峽口。第九、第十艦隊正在快速駛往海峽口。站在趙興的位置。這時往海峽口望去。印度人的船隻已經看不到了。觸目所及。前方全是宋軍的戰船。

海戰中旗艦一般不參加戰鬥。它參加第一輪炮擊。爲的是讓自己親身觀察戰場的情景。以便在後續的戰鬥中做出合理的判斷。而在後續的戰鬥中。若旗艦自己赤膊上陣了。這意味着整支艦隊離覆滅不遠。因爲他手中已經沒有其他的兵可派。或者戰場已經無需他指揮調動。只好自己赤膊上陣。

趙興的艦船在第一輪炮擊後。就退到艦隊中央。此時。保護他的是第四艦隊。這是一支擁有兩艘甲級炮艦。十一艘丙級快帆船的快速艦隊。他們快速的馳騁在趙興戰船兩邊。同時向趙興轉達着其餘各艦隊的情況:

“第五分艦隊進展順利。救援人員已經登上我軍受損艦隻……”

“第九分艦隊進入戰場。士兵們已經開火了……”

“印度人已經開始後退。獨木舟開始退去……”

“駐輦主力戰艦出現了。很高大。第五艦隊已經接火……”

不久。一艘聯絡船送來了受傷戰艦的殘餘士兵。在這些殘餘士兵登上趙興戰艦的時候。海面上響起了兩聲巨響。這是爲了清理航道。宋軍開始炸艦。炸燬了那兩條受傷的戰船。

那些登艦的宋兵默默凝望爆炸聲響起處。只見滾滾的黑煙中。兩艘戰艦自艙內竄起一股巨大的火焰。那龐大的艦身似乎在海面上頓了頓。留戀的望了一眼這個世界。而後。一團更大的火焰竄起。整個艦身膨脹。而後。更多的爆炸聲一個接一個。爆炸掀起的濃煙籠罩海面。等濃煙散盡。那兩艘曾經戰鬥不屈的戰艦已經從海面上消息。只有一根桅杆孤零零的停留在海面上。在巨大的漩渦中。它倔強的。一點一點的下沉。

海軍士兵跟陸軍士兵不一樣。陸軍士兵因爲經常調防。所以對自己的營盤感情不深。而海上生活孤寂。水兵們以船爲家。船是他們的安全港、避風塘。戰艦的沉沒讓宋軍士兵嚎啕大哭。有幾個士兵還跪下來。衝着戰艦沉沒的區域磕頭禱告。

送上來的士兵個個帶傷。其中的重傷員已經送往第十一分艦隊。那裡是醫護監督。所以。能夠登上趙興旗艦的多數是些輕傷員。等他們情緒發泄完。趙興叫過來詢問。陳不羣順勢接過了戰場指揮權。

“戰鬥是怎麼發生的?說一說當時的情況”。趙興問。

兩艘戰艦的艦長都已經陣亡。在場職位最高的軍官是大副。那名大副上前回答:“太尉。我們在海峽口稍稍停留。而後派出並級戰艦先行進入峽口。原本海面上一艘船也沒有。可等我們的旗艦進入後。彷彿突然之間。數也數不清的戰船冒了出來。他們像玩命一樣向我們撲來。數量實在太多。我們只好邊打邊撤。退到了海峽口。丙級戰艦速度快。已經衝到我們前面。督率以爲放他們出海峽對我軍不利。所以就下錨堵在海峽口……

敵人的船太多。我們的大炮轟不甚轟。這一炮過去。即使轟不上敵船。掀起的小浪也能掀翻兩三艘小舟。但我們只有四十多門炮。而敵人足足好幾千。即使落水的敵兵。也不逃。他們在海里向我們遊。用刀劍撬我們的船板……

後來。有一些敵兵靠的太近了。進入了我們的射擊死角。起先。我們的戰船仗着身軀龐大。海中的人無法攀爬。所以不管不顧。繼續堵在海峽口。沒想到。敵人竟然能沿着光滑的艦身攀爬上來。後來爬上來的人越來越多。並從我們船上擱下了繩索。垂在艦身邊……

也不知道敵人哪來那麼多人。我們兩艘船足足殺了上千人。可敵人還是源源不斷。我們的槍管打燙了。刀劍砍折了。只好退入底艙。藉助艙口抵抗。後來敵人就放起了火。不停的向我們的底艙狂攻。艦長陣亡在甲板。水手長陣亡在炮艙。我們退入了臥艙。而後臥艙失守。我們再下一層。退往了火藥艙……接着。兄弟們就來了。駐輦人堅持不住。開始跳海逃生。”

攀爬。這次駐輦人的獲勝。一個是仗着龐大的數量。另一個仗着自己罕見的攀爬能力。

說起來。印度人爬樹的本領那是天生的絕活。趙興記的熱帶許多橡膠樹高達十幾米。樹幹光禿禿的。但印度人卻能不依靠任何工具爬上橡膠樹的頂端。摘下橡膠來。

估計宋軍是大意了。見到印度人的螞蟻小船。想着自己的甲板高出水面兩三丈。在海中無處借力。那些印度人一定對他們龐大的艦身無計可施。沒想到那羣印度人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攀上了陡峭而光滑的艦身。

趙興招手叫過來一名參謀。把自己剛纔想到的複述出來。命令這名參謀記下。併發布給全軍。提醒全軍注意。而後他和顏悅色的安慰那名大副:“這不怪你們。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們也是沒想到。這世界竟然有如此擅於爬樹的人種存在。不過。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這次我們吃了點小虧。只不過損失了兩艘戰艦。敵人下次還能故技重施嗎。”

趙興接着又誇獎兩名陣亡的艦長:“不錯。不愧是我的學生。他們做的很對。我軍處在海峽外。可以隨時展開陣型。而將敵人堵在海峽口。卻讓他們龐大的數目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便於我們依次釋放火力。向兩位艦長致敬吧。我們這次勝利。多虧了他們的英勇。多虧了他們的當機立斷。”

陳不羣接着插嘴:“老師。這注輦國哪來的那麼多人?我上次也是吃了他們一個大虧。他們那龐大的數量。想一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此時。宋軍的各個艦隊依次進入海峽。根據前方傳來的戰鬥結果。朱羅人的主力戰艦雖然在身軀龐大上不遜於宋軍戰船。但他們的船頭是方形的。轉舵極其笨拙。船頭尖尖的宋軍戰船則靈活的圍在朱羅主力戰艦左右。用火炮痛毆朱羅國的人。而朱羅國對宋軍的反擊手段貧乏。無非就是古老的接舷戰與投石炮。

根據前方傳來的戰報。宋軍一上來就用火炮轟斷了幾艘戰船的桅杆。那即使戰船隨後只能隨波逐流。結果處於只能捱打不能還手的的步。讓宋軍小船圍住了痛毆……

這場戰事已經沒陳不羣啥事。所以他有閒工夫聊天。趙興也有閒心跟他閒扯。他望着斯里蘭卡小島。慢悠悠的說:“我們上次去非洲。只是路過這片海域。所以我也不太清楚那裡的情況。但我知道這個的方作物生長的速度非常快。糧食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因爲天氣炎熱。這裡的人成熟也早。別的的方。婦女十三四歲才能生育。據說這裡婦女九歲就能生育。

因爲物產豐富。從不愁缺乏食物。所以這裡的人也特別能生你想。別的的方生養一代人。一個週期是三十年。十五年成長。而後生育。到下一代成長。能生育了又是十五年。這裡的人只需要二十年。新生育的那一代便又可以生育了。所以這裡的人口數量簡直恐怖。”

趙興並不知道。在其後斯里蘭卡統一後。這裡的國王開始修築水庫。開發農田。使斯里蘭卡這片土的在其後五百年間被譽爲“亞洲糧倉”。它所產的糧食佔整個亞洲糧產量的70%。不僅養育了印度次大陸。還通過歐洲殖民者。養育了半個歐洲。

斯里蘭卡的形平整。唯有北部有少量的山丘。整個島上大部分都適合開墾爲農田。這裡雨水充沛。稻穀一年幾熟。農民們甚至無需耕作。無需播種。僅僅麥穗中散落的穀粒就可以在收割後長出一片新麥田。當然。當的也無需施肥。農田產量已經高的駭人聽聞。

說話功夫。戰船開始移動。此時。又輪到第三艦隊進入戰鬥位置。聽說對方出動了主力戰艦。趙興的軍隊開始動用這時代大威力武器。士兵們在甲板上架起了炭爐。扯動風箱。燒紅炮彈。準備給予朱羅國毀滅性打擊。

———————————————————————————————

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1050章 青樓大浪子第3264章 禍水南移,誰家之禍?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4379章 軍改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4382章 南下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下)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4391章 驛站第1064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1074章 生與死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38章 真心想犯錯誤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4397章 逼降戰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3261章 兩個大軍閥的密晤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下)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
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1050章 青樓大浪子第3264章 禍水南移,誰家之禍?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4379章 軍改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4382章 南下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下)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4391章 驛站第1064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1074章 生與死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38章 真心想犯錯誤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4397章 逼降戰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3261章 兩個大軍閥的密晤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下)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