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3章 冬季攻勢

廣生揮了揮衣袖,答:“我以爲磨古斯舊部一定來L剛纔經略大人也如此猜測,這說明太師大人那裡已經發動了,韃靼自東勝州而來,太師一定留有後手,他不經樞密院,不留印信憑證,這是一個考驗。/首.發”

种師中一下子就明白了——趙興策劃了對西夏的攻略,但他又不希望這個攻略被樞密院知道,故此,當他發動計劃的時候,連延路有關方面也通知,就看當地軍官有沒有默契,猜想延路的反應不外兩策,如果延路將韃靼的入境按程序報告樞密院,而後讓樞密院正式審批,則意味着趙興的作戰計劃也必須先跟樞密院透露口風,如此一來,趙興很可能放棄這個作戰的計劃,另外尋找其他的策略。

但如果延路心有靈犀的向朝廷隱瞞韃靼過境的消息,則意味着延路肯配合他的保密策略,如此,趙興下一步很可能主動找陝西當地的官員進行商議。趙興在陝西有雄厚的人脈,在軍中威望很高,只要上級軍官願意協助,想必他不擔心計劃的順利執行。

种師中與折可適想明白了,他們相互看了一眼,种師中以目示意,折可適馬上出聲:“我延路隸屬永興軍路,這樣的事要瞞過永興軍路,恐怕要仔細尋思一條行進路線……且待:丘觀抵達後再說吧。”

:丘觀果然在十六日抵達,他拜會了种師中後,不等种師中說話,便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環慶方面不成問題!”

這句話一說,在座的种師中與折可適都明白了。這果然是一個考驗,秦風路劉仲武已經徹底賣身投靠,而環慶方面趙興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只要延路放行韃靼人,環慶方面自然予以配合,韃靼人過了環慶則進入劉仲武的秦風路,如此一來,這支部族過境的消息就被全盤隱瞞了。

再往深的想一想,劉仲武倍道而行,是想返回秦風路提前規劃這支韃靼人的行進路線,等韃靼人抵達後,就是劉仲武發動冬季攻勢地時間,他利用這支韃靼人做先鋒,突入白雪皚皚的青唐,打算一戰解決趙懷德,而後恰好是春季,韃靼人便順勢安置下來,在青唐草原替大宋牧馬,而他們的存在也是大宋的戰略緩衝帶。如此一來,大宋就可以翻過身來,無後顧之憂的對付西夏了。

折可適盯着种師中,等待對方表態,种師中思考半晌,決然的表態:“延路糧草儲備沒問題,邊境有幾個我親信的寨子,可以安排他們提供糧草,只是他們不能靠近這些寨子二十里,能做到嗎?”

:丘觀笑呵呵的回答:“沒問題!延路所處地軍糧,由太師大人補償,這支部族沒多少人,所需物資不多,一點小錢而已,太尉大人自掏腰包了。”

种師中嚴肅的板起臉來:“太尉大人雖然富有,但我知道此舉也是爲國爲民,也是爲陝西解決百年邊患,我延路該出的力一點都不少,這份糧草無需太尉負擔。”

:丘觀收起了笑容。拱手稱謝:“小種經略胸懷坦蕩。義氣凜然。下官拜服!”

种師中反身叮嚀折可適:“安排一支軍隊冬季訓練。沿途護送韃靼人穿州過境。韃靼人所需地糧草便從這支軍隊地消耗中列支。”

所謂“沿途護送”。其實也就是沿途監視。种師中畢竟還是不放心。

臘月。延路突兀地向永興軍路報告雪災。說是轄下十一個縣受災。緊接着。劉仲武也向朝廷報告雪災。這份奏章遞送到朝廷地時候。趙興一份要求增加南洋兵力地奏章也抵達朝廷。

張商英見到這兩份奏章。不以爲然地吩咐:“朝廷救災向有慣例。無非是將災民編入廂軍。由朝廷出錢供養……他趙離人不是正要求南洋增加兵力嗎。巧了。編練地廂軍都送到他那裡。這可是他要求地。總不能因爲這廂軍過去。再向朝廷伸手要錢吧。”

陝西是邊境。陝西地奏章朝廷向來重視。聽到陝西報災地消息。黃庭堅也趕到了紫宸殿。除了他之外。還有開封府府尹王欽臣。樞密院樞密使劉逵、御史臺右正言張。

張商英說這個話的時候,張嘴脣動了一下,黃庭堅嚴厲的瞥了他一眼,張把話又咽了回去,王欽臣顯得瀟灑,他仰臉向天,輕鬆的說:“趙相公要求的數量很大,按他的計算,海外至少需要二十萬廂軍,連上家屬,大約有一百四十萬人。陝西是邊境,恐怕一時抽不出那麼多兵來。

道君(宋徽宗)昔日興起花石綱,蘇州、兩淮普遍受難,這些地方人口稠密,不如釜底抽薪,將那些受害地百姓人家全部編入廂軍,許諾朝廷以南洋之地予以補償。具體如何補償由趙離人發愁去。我們不管。”

張的動作張商英發覺了,黃庭堅地阻止也讓他心驚肉跳,他拿起幾份奏章,心有餘悸的自言自語:“巧啊,趙離人這奏章恰好解決了朝廷地難題。”

張商英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瞥着幾位大人的臉色,劉逵臉上表情一片茫然,黃庭堅等人若無其事,張商英又思索了一下,扔下奏章回答:“就這麼定了,從陝西編練廂軍,再從蘇州編練受災百姓……南洋地地一畝才數十個銅板,如此一來,(道君皇帝造成的)百貫左右的損害,怕要折算成千畝土地,若有萬貫損害,折算的土地怕是一天都走不完,百姓這下也該滿意了。”

張商英說完,又嘆息說:“兩年了,這兩年過去了,我們還有擦不完的屁股。”

黃庭堅沉默不語,他拱一拱手,告辭而出。張與王欽臣緊緊跟隨,張商英衝劉逵呶呶嘴,小聲叮嚀:“快派一個大閣跟隨,聽聽他們在說什麼,我懷疑這裡頭另有名堂。”

廂丁的編練以及軍隊的調動屬於樞密院管轄,劉逵是韓忠彥舉薦的舊黨人員,嚴格的說他是傾趙興的黨派,但如今韓忠彥去世,使他的立場有點搖擺不定,聽到張商英的吩咐,他趕忙叫過來一名太監,叮嚀幾句,這

上出殿而去,不久,太監返回,彙報說:“黃相公走門洞,曾仰天嘆息一句:‘趙離人又手癢了,瞧這架勢,恐怕是西夏。’”

“西夏,西夏能有什麼?”劉逵茫然地瞪大眼睛。

張商英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他慢悠悠的回答:“韓相公辭世後,推薦侯蒙候元功接任北洋衙門,歷來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是由三宮出任的,侯蒙雖負士林聲望,但畢竟是一名州官,朝廷的意思是別遣宗室子出任北洋衙門提舉,而以侯蒙爲職官。”

張商英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爲舊黨的大本營,朝廷要派遣一名宗室王爺出任北洋事務局的寄祿官,而這名寄祿官掛了北洋事務局的提舉頭銜,卻並不到任,實際上地差遣官還以侯蒙爲主。只是身爲差遣,侯矇頭上不能罩上“三師”的頭銜。

劉逵點頭:“朝廷既然已經定了,還請儘快下令,以免北洋事務局空懸職官。”

張商英拉完了關係,接着又談正事:“黃魯直在趙興身邊待過數年,熟悉趙興的脾性,他這麼一說,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只是我納悶,陝西廂丁移戎,跟對付西夏有什麼關聯?”

劉逵若有所思:“趙離人的心思我猜不透,當初韓相曾說過,趙離人設計圈套,總是一個套一個,後手不斷,唯有事到臨頭才能恍然。黃相公既然如此說,那一定是有根據,或許趙離人是想訓練陝西廂丁,但這對朝廷也有好處。朝廷不花一個錢,讓趙離人安置數萬廂丁,這種不會有錯吧。”

張商英點頭:“本相昔日聽呂惠卿與章老大人都說過,趙離人設計地計謀,最擅長用蜜糖裹住大棒,初一看,這計策甜蜜無比,對你大有好處,但等到你添光蜜糖,就會發現裡面是冰冷的鐵棒。

今日這計策,初一聽對朝廷確實有利,但我卻猜不透,這蜜糖裡裹的是什麼棒子。你爲樞密使,我聽說侯蒙與趙離人交情不錯,你當努力探聽一下,這趙離人又打着什麼主意。”

劉逵點頭,他又一指桌案上地幾份奏章,詢問:“如此,陝西所請,趙離人所求,該如何處理?”

張商英點頭:“且顧眼前吧——今各地民變不斷,都是道君陛下的遺禍,陝西所請,趙離人所求,短期看對朝廷有好處,我等別無它策,只能先添幹那些蜜糖了。”

劉逵領命而去,隨後,朝廷明發詔書,同意在陝西編練廂軍,新編練的廂軍將移戎杭州,由杭州出面安置在海外。同時編練的還有蘇州各地地廂丁。

中國人鄉土觀念濃厚,知道編練廂軍要移送海外後,兩地百姓多有逃亡者,陝西方面隨後遞交申請,希望派遣兩支軍隊一路押送廂軍送抵杭州,而由此出現的兵力空缺,希望朝廷能將整編過後的禁軍調遣來陝西移戎。

朝廷禁軍移戎它地,是宋朝對於地方的一種鉗制策略,難得有地方出函要求禁軍去他們那裡消耗當地糧草,劉逵想都沒想,立刻批覆同意,事後,他意猶未盡的要求蘇州方面也派出主力禁軍押運廂軍前去杭州,同時催促趙興趕緊公佈南洋墾殖策略。

趙興很爽快,馬上工部廂軍的墾殖策略,他宣佈:移戎廂軍服役期爲十年,服役期間薪水按照南洋事務局海外服役薪水發放,同時還補償等同於當年薪水地田地,而田地出產概不徵稅,完全歸移戎廂軍自己所有,若移戎期過後,廂軍願意在當地紮根,則分給他們土地,永爲他們自己所有。

這些策略很枯燥,一般人無法細摳字眼去理解,但條令後還舉了一個例子:譬如一名普通廂兵抵達南洋後,將至少擁有五百畝的良田。而南洋稻穀一年三熟,這些地裡出產地糧食將由南洋衙門用糧食保護價收購,加上他們的薪水,則一名囤殖廂丁在服役期間,每年地收入至少相當於一名知州……

與此同時,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事件也相繼發生,但多年後衆人才明白這些事件地意義:

臘月,韃靼族開始在延路的安排下西遷,西遷前,趙興方面只提供了簡單地禦寒物作爲補給,韃靼族一再要求的兵器補充卻一無所有,無奈的韃靼族只能在嚴寒中上路,臨走,那名小孩子族長鄭重其事的以韃靼禮節面衝東方行“五體投地禮”:“我韃靼族被西夏、遼國追擊多年,族中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趙大人的恩情,我們無以爲報,唯有獻上草原上最美麗的雲朵……”

那小孩一招手,一個身材高挑,健壯,臉龐還算飽滿的韃靼族女子走上前來,向:丘觀行禮。那小孩繼續補充:“這是我們送給太師地禮物,期望你轉交給太師,並告訴太師我韃靼族能夠存在於世,全耐太師的恩情,今後韃靼族就是太師的狗,他讓我們咬哪個,我族上下毫不猶豫。”

:丘觀勉強笑着,种師中一擺手:“去找幾個健婦來,伺候這女子沐浴更衣,而後一路小心護送前往杭州,族長,請放心,你的好意我們一定妥善送到……對了,相處這麼久,還沒有問過你的名姓?”

那族長點頭:“我地族人給我起了個名字,這個名字翻譯成宋語名叫難河,但我母親給我起了個名字,名叫劉難忘,你們可以叫我劉難忘。

說罷,這小孩揮手告辭,在寒風瑟瑟中,他領着族人義無反顧的奔向遠方,閭丘觀一路尾隨,种師中望着那小孩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對身邊的折可適說:“這小孩性格堅韌,我能想象他在族中所受的待遇……”

种師中忘了那個韃靼少女還在身邊,聽了他的話,那韃靼少女插嘴,她竟然說地是流利的宋語:“難河的母親是我的族人從西夏掠搶來的,聽說她原是秦風路的一名縣令地獨生女,這名縣令與夏人交戰,戰死在縣中,其女被捋入西夏,賞賜給有功將士。

當年,我族的英雄磨古斯攻破黑山,從黑山人那裡搶走了難河地母親,同時被搶的還有他地外母(

),不久難河出生。兩年後他母親去世,難河教導學習宋語,族中很不喜歡這個長相文弱地孩子,要不是太師大人跟我們有個約定,族人想的以防萬一,他早已被丟進難河裡。

去年的時候,我們聽說有宋商在尋找我們,長老們害怕現任族長殺了難河,所以把他保護起來,後來我們與太師達成了協議,族中長老逼迫族長自盡,難河這才登上族長的位置。”

种師中輕輕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折可適眯起眼睛,心中嘀咕:“從小在受歧視的環境中長大,隨時可能被兄長殺死,這小孩性格一定很陰毒,太師這麼做,未知禍福也!”

种師中看着那個韃靼女孩,思索了片刻,突然沒頭沒腦的吩咐折可適:“我偶感風寒,需要稱病一些時日,此間軍事上由你主持。”

折可適一愣,馬上領會的答應。此時,韃靼族遠去的背影已經消失在地平線下。

爲了隱秘起見,种師中給韃靼族安排的遷移路線間隔很遠,又極爲靠近邊境,爲了最後的出路,韃靼全族不得不拼盡全力,在寒風中死命趕路,當月月中,他們已經衝過了延路進入環慶,而後在環慶的接應下繞道進過秦風。進入秦風后,韃靼人獲得的補給充分起來,連續數個軍營給他們提供部分軍械,等抵達秦風路前線的時候,這支遷移的部族已經全部換成大宋藩部部族軍的制式裝備,成了一支徹頭徹尾的大宋藩軍。

爲了發動冬季攻勢,匆匆抵達前線的劉仲武正在四處調集能忍受高原作戰的藩軍,這支藩軍入營沒有受到童貫與高俅的注意,他們見到武裝齊整的韃靼族到來,立刻遵照劉仲武的事先交代,派遣這支韃靼部爲先鋒,混編部分秦風路擲彈兵先期出發,隨後,劉仲武統領秦風路主力也趕到了,他少時歇息,揮軍撲向吐蕃……

轉眼到了宣和五年二月,兩個月期間,劉仲武進展順利,爲了最後一塊棲身地,韃靼殘部也拼上了性命,他們前仆後繼向吐蕃軍進攻,每戰皆不留俘虜。劉仲武有點不忍心,曾想勸解,此時,準備返回的閭丘觀閒閒的勸說:“劉經略何必替吐蕃人擔憂呢?侵略者死,這是一個簡單真理,吐蕃人不明白,我們就用火藥讓他們明白。

更況且韃靼人想要立足青唐,必須清理附近的敵對部族,因爲現在動手清理周圍地區,背後有我大宋支持,所以他們想不殺戮都不可能。但這事對我們也有好處,韃靼人殺戮越重,周圍的人越敵視他們,他們也只能依靠我們大宋才能立足下去,所以,當韃靼人舉起屠刀的時候,對他們自己,對我大宋都有好處,劉經略要看不下去,不妨背過身去。

劉仲武心中已經同意了閭丘觀的話,他輕輕點點頭,說:“我前日已經接到了吐蕃求和使者,這說明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把這使者送到京城,等候朝廷地命令……”

:丘觀輕聲提醒:“朝廷不下休戰令,劉經略可視爲雙方仍處於交戰狀態,決不可鬆懈!”

劉仲武明白,他坦然回答:“朝廷休戰令何時送達我軍營,我何時下令韃靼人封刀。”

:丘觀略一拱手:“杭州還有要務急急召喚我,劉經略這裡大事底定,我就告辭了。”

吐蕃人求和,不是因爲劉仲武現在的攻勢,而是因爲兩年前趙興開始的多路攻擊,大理方面已經攻入吐蕃南路,按當時的交通狀況,吐蕃南路將宋軍攻入境內的消息傳遞到吐蕃都城,路上需要花幾個月的功夫,等到吐蕃討論出應對策略,已經大雪封山了。第二年開春,吐蕃再派出使者去,等前方接到都城的命令,又迎來了一次大雪封山,所以吐蕃兩年後纔對大宋的多路攻擊做出反應。

可惜,大宋已經無需他求和了,劉仲武所率地大軍已經深深嵌入了青唐地帶,韃靼人的屠刀已經替自己清理出方圓一千平方公里的無人區,但他們還嫌這片牧場狹小,正竭力向縱身攻擊,以便捋掠更多的人口,搶佔更多的地盤。

同月,韃靼人送給趙興地美女也抵達了登州,一路護送她的士兵送這名韃靼少女進入侯蒙安排的官舍安歇,侯蒙招手喚過護衛隊長,低低地說:“種經略,趙大人昨日已抵達登州外海,他現在在戰艦之上,我以爲,你與他會晤最好也在戰艦之上。”

那名護送韃靼少女的護衛隊長摘下了帽兜,露出了臉龐,正是稱病兩個月的延路經略种師中,他搖頭:“海上會晤,不妥不妥,兆頭不好,大海無根,飄浮不定,我爲陸將,終究喜歡在陸地上交談。”

侯蒙點頭:“既如此,由我來安排,登州碼頭有一處軍官常去的酒樓,你明日中午帶這位韃靼姑娘去酒樓,趙太師將在三樓與你私=:。”

种師中翻起了帽兜,將自己地臉又隱藏在帽兜之下,答:“如此,我先歇息。”

第二日正午,种師中領着護衛隊走向登州碼頭,他在接近侯蒙安排的那座酒樓半里之處就開始遇到盤查,一路走連續遇了五道盤查哨,最後一道盤查崗竟然是北洋衙門兵案監司小石將軍石誠親自坐鎮,旁邊還有一名與他長得很相像的文官坐鎮。

石誠盤查完畢後,旁邊的那名文官長聲而起,招呼:“諸位跟我來……下官,南洋衙門參謀本部侍從參謀石文冠!”

种師中略略點頭:“石氏將門的人守門——太師好大的排場。”

“排場”這個詞在宋代意思是約會,多數用在情人約會上。種經略如此說,頗有點調侃地意味,那名韃靼族少女詫異的望了一下種師中,种師中毫不在意,舉步先行。

那姑娘有點惱怒,她是韃靼族獻給趙興地禮物,韃靼人不可能知道趙興太師的官銜意味着什麼,但知道趙興是宋國好大好大地官,一路上侍從對她都非常恭敬,沿途的地方官知道這少年地身份後,還不時的送給她一些小禮品,並賣力

草原上長大的小姑娘從未經受過這種宋式恭維,經,不免有點妄自尊大,她以爲,按照草原上的規矩,這時候种師中應該讓她先行,沒想到种師中絲毫沒有禮讓的意思。

說起來,她現在還沒有認出种師中來,當初在延路一見,她裹得嚴嚴實實以抵禦寒風,而种師中披盔貫甲,全副武裝,一副很威嚴的樣子。草原上的規矩,見到貴族長老是不能擡眼觀察的,所以她低下眼睛,沒有注意种師中的相貌。等种師中換上小兵服裝,又常常將兩旁隱藏在帽兜之下,她就更無興趣打量這樣微不足道地侍從武士,結果,她至今知道這位侍衛隊長就是原先在延路見過的那位最高軍事長官。

韃靼少女怒氣衝衝的走進酒樓,她發覺酒樓的人很少,偶爾有幾名軍官坐在桌邊,但他們的桌子上卻沒有食物與酒菜,每位軍官都神情緊張的按着腰刀,桌上常常擺着幾隻裝填好的手銃。

整個酒樓沒有對外營業,种師中在軍官的引領下走上酒樓地五樓,這是頂樓,除了樓梯口坐着兩名身材高大的黑人,整個五樓靜悄悄的,絲毫不見人影走動。

引路的軍官在樓梯口停住腳步,衝樓上的兩名黑人點頭。韃靼少女沒有見過黑人,好奇地打量這兩位黑人的胳膊,她頑皮的伸手比量了一下,發現這黑人胳膊粗地,她兩手根本抱不過來,她悄悄吐了吐舌頭,此時,种師中已經越過兩名黑人,回身叮嚀其餘的護衛隊員:“都在樓下待着,自己叫點酒菜。”

种師中說完,十指勾了勾,示意那名韃靼少女上樓,但他並沒有等這位少女,而是毫不猶豫的邁步先行。

整個五樓只有一間包廂敞開着,种師中進門後,在門口站住腳,上下打量着屋內唯一的客人,趙興正站在窗前,聽到腳步,回身盯着門口。

按照官誥上地登記,趙興今年該有四十歲了,但似乎時空隧道稍稍改變了趙興的**,他依然是那種青春年少的模樣,一點不像中年人。魁梧的身材依然肌肉墳起,充滿了爆炸力。种師中是關西大漢,在陝西已經算大高個了,但站在趙興面前,卻顯得略微矮了一頭。

趙興也在打量种師中,宋朝慣例以文御武,非文官不能擔任統兵大將,出身西北的將領唯有折可家是例外,他家的將門是世代世襲地,而種家則是因爲他家每代都出一名進士,這名進士繼承了種家文武兵略,朝廷便依據慣例,把種家派到西北爲帥,由此綿延成爲了種家將。

按照正常的歷史,在宋代楊家將是類似哈利波特一樣地虛構人物,而種家將則是真實的歷史,种師中被人稱爲“小種經略”,也意味着他被當作種家將地第五代傳人,並且是種家第二位做到經略使的傑出人物。

种師中雖然出身西北將門,但他卻顯得很溫文爾雅,一身士兵地打扮沒有掩蓋住他身上的文人氣質,這也不奇怪,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要求武將也會讀書,這就是宋代所說“天子重文章”的由來。此後,大宋將門歷代都保持讀書的習慣,以培養自己的文人氣質爲時尚,所以,大多數文官都喜歡顯示自己的風雅,而這時代唯有趙興這名文官是特例,他一向喜歡顯示自己的粗魯。

种師中正打量着,那名韃靼少女已經左顧右盼走進包廂,种師中看的專注,沒有發覺她的到來,他拱手讚賞:“常聽說太師身材魁梧,乃百戰名將,今日一見,果然豪傑本帥。下官拜服。”

那韃靼少女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趙興,用宋語詢問:“你就是我的主君嗎,啊呀,你雄壯的出色,我族中最魁梧的勇士也比不過你!”

趙興轉向這名少女,問:“你叫什麼名字?”

那少女輕快的回答:“我們族人把我叫做‘早晨的雲朵’,我知道你們宋人讀不來我們韃靼名字,所以我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朝雲’。”

趙興聽到這個名字,嚇得跳了起來,連忙說:“這名字不好,改了,不如叫‘朝露’,早晨的露水,鮮嫩晶瑩。”

那少女嘟起了嘴:“不好不好,我叫早晨的雲朵叫了十多年,怎麼你一見面就給我改名字。”

种師中輕輕提醒:“朝雲這個名字是太師師母的名字,你用這個名字,未免褻瀆,所以按我們宋人的習慣,你必須改名字。”

那少女歪着頭,想了片刻,答:“好吧,你是我的主人,我就聽你的。”

种師中點頭:“這就好。”

那少女瞥了一眼場中的景象,活潑的問:“我族人都說你是漢人的大英雄,大酋長,瞧今天這個場景,似乎你要進行部族密會,我可以坐下嗎?”

趙興點頭:“無所謂,我們今天商議的,你不會聽懂。”

种師中一咧嘴,心說:“這韃靼少女即使知道了今日的密談,她孤身一人,恐怕也無法傳遞消息。”

种師中一點頭,立刻有幾名侍女川花一樣擺上酒席,她們上菜的期間,包廂的氣氛很沉悶,种師中保持沉默,那名叫朝露的韃靼少女則東張西望,好奇的打量侍女的裝扮。期間,她連續拽住幾名侍女,撥拉對方的頭看頭上的首飾,還揪起對方的衣襟撫摸對方的綢緞。

趙興倒是很和藹,他笑着問朝露:“我聽說沿途的地方官送給你很多綾羅綢緞,怎麼你今天穿的還是一身羊皮大衣?”

朝露回答:“綢緞雖好,可是容易刮破,裘皮雖然笨重,穿上它卻不拘束,走到哪裡想坐就坐,想打滾就打滾,也不怕弄皺了。”

趙興寬和的笑着,他把目光轉向种師中,种師中擺手示意侍女們退下,等侍女們走下樓梯,整個樓中恢復寂靜後,种師中按住酒杯,急匆匆的開口:“下官有八問,想起太師解惑?”

趙興拱手:“請說。”

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4402章 靜坐戰第4344章 火災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4390章 梁山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4388章 戰事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4389章 日本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98章 間諜戰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78章 外來物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4377章 歡慶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2161章 新來的奇異幕僚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
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4402章 靜坐戰第4344章 火災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4390章 梁山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4388章 戰事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4389章 日本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98章 間諜戰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78章 外來物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4377章 歡慶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2161章 新來的奇異幕僚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