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

宋代官員都是夜貓子,錢勰爬上塔頂晃了一圈,回到房間里居然酒全醒了,他呼喊人重新端上酒菜,還催着伎樂們進行歌舞表演。而伎樂們這時已經瞌睡的招不住了,他們揉着惺忪的雙眼,有氣無力的唱着歌。

廖小小剛纔沒有隨趙興登樓,她趁着人都走了,自己跑回房子睡覺。秦觀也走了,他摟着幾個倭女回到自己的屋裡。於是趙興這一方,陪宴的人換成了喀絲麗。

阿拉伯人的調教很到位,廖小小自己不願陪護,被叫醒的喀絲麗雖然睡眼朦朧,她還勉強提起精神,強作笑顏陪着客人。不過,她坐在那裡,頻頻用手中的綠寶石戒指擦着眼睛。

用綠寶石戒指擦眼睛,是戲子們通常的習慣。古代的埃及人、羅馬人、阿茲特克人就視祖母綠爲無價之寶了,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認爲綠寶石有治癒人類疾病的力量,尤其可以保持眼睛的健康與明亮。

從那時起,他們就喜歡用綠寶石來擦眼睛,相信這會讓人保持清醒。現代,在劇院、電視臺工作的西方演員或畫家們,還保持着在聚光燈的強光照射後,用綠寶石放鬆眼部疲勞的習慣,他們還把休息室(化妝間)稱爲“綠室”、“綠區”——後來這成了全世界通用的習慣說法。

據說,綠寶石在明代才正式傳入中國,成爲達官貴人們的最愛。從那以後,明代的戲子與歌伎們也都喜歡用綠寶石來擦眼睛……但當滿清人進入中原後,這一習慣已經消失了。

中國寶石業雖然有“逢綠必貴”地說法,但在宋代,綠寶石還不是主流產品。因爲當時綠寶石的產量實在稀少,而且多數在埃及、贊比亞,津巴布韋。品質較佳的綠寶石都被歐洲與阿拉伯包銷,流入中國的並不多……

說起來,中國喜歡綠寶石的風尚還是由秦觀與毛滂開始的,祖母綠一詞起源於古波斯語“Zumuru。原意爲“綠色之石”。在秦觀之前,這個詞譯爲“助木刺”,這兩大才子聯手重新修改《西廂記》時取了個更雅的譯法,稱“祖母綠”。於是藉助西廂記的傳播,“祖母綠”這個詞傳遍了古代中國。

現在,秦觀毛滂還未重修《西廂記》——因爲趙興這裡還沒上演這個劇目,但喀絲麗來自阿拉伯世界,她把喜愛綠寶石的習慣帶到了宋朝境內,身爲胡人的她。這種愛好在胡人當中很多市場,能找見無數有共同語言地人。但廖小小她們目前卻未在意,所以喀絲麗有大把的綠寶石作爲裝飾。

錢勰不清楚這種阿拉伯習慣。看見喀絲麗頻頻用綠寶石擦眼睛。他很好奇,直盯着看不休,到最後,連蘇軾也有點不願意了,他悄悄用腳尖踢了一下錢勰,示意對方注意端莊。

蘇軾跟趙興接觸久了,也知道喀絲麗與趙興之間沒什麼曖昧關係。但趙興遣散了其他的阿拉伯舞姬。獨留下這位,並且允許喀絲麗享受小妾的待遇。實際上已經把對方當作禁臠,唯一欠缺是採摘而已。他知道趙興雖然對朋友很溫和,很寬容,但本質上趙興是個暴躁地人,一旦侵犯他的私有領域,趙興的反抗會很激烈,激烈到錢勰難以承受,所以他才暗中提醒。

錢勰回過神來,表情有點寡寡的,他自覺的說:“夜深了,子瞻兄,我看夜宴進行到這裡,也該散了吧。”

蘇軾馬上接過對方的話頭,答:“如此,且安置了吧。錢兄,明日正午我再請你。”

滿房子地僕人早就等這話了,錢穆夫一開口,僕人們七手八腳擡過來一張軟牀,把他放到軟牀上,一溜小跑的擡着他往客房跑。蘇軾等他走後,揉着肩膀說:“離人,炭薪錢發的怎麼樣?”

趙興看着蘇軾地動作,關心地問:“老師,別問炭薪錢了,我辦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廚房還有熱水,老師泡個澡吧。”

蘇軾點點頭,答:“恰好可以睡在木桶裡,倒要麻煩離人了。”

趙興一招手,一羣倭女邁着小碎步跑上來,七手八腳的摻着蘇軾往外走,邊走邊在蘇軾身上揉捏着,與其說按摩,不如說揩油。

今天是下雪天,蘇軾自從貶謫黃州後,因爲耕田時拉傷了肌肉,膀子每遇到風雪天就擡不起來,而他也正是用這個理由,請求朝廷放歸外任。這個雪天,他同樣膀子痛的擡不起來,等堅持送走了錢穆夫,他已經覺得那條胳膊不屬於自己了。

倭女勤快,頻頻給蘇軾換上木桶裡的水,一名鍼灸師被叫了過來,給蘇軾鍼灸,趙興看蘇軾安定下來,自己準備回房,這時,喀絲麗湊近趙興身邊,柔柔的問:“主人,天快亮了,你這時回房間,怕驚醒了她們,不如去我那裡吧。”

趙興愣了一下,無所謂的回答:“好!”

這一夜,其實趙興與喀絲麗之間很清白,他在風雪夜跑了一整天,回來還要陪人喝酒,見到牀就立刻倒下,清白的像個初生嬰兒……然而,整個城堡裡沒人相信,連秦觀也不相信。

蘇軾與錢勰昨天都睡得晚,正午時分兩人都沒有起來,秦觀起來了,他精神抖擻地披着黑貂裘在城堡裡四處溜達,溜達到趙興屋前,正撞見趙興衣衫不整地從喀絲麗房間出來,一路走一路打着哈欠,而喀絲麗身穿小衣,不顧嚴寒,赤腳尾隨着他,一邊走一邊替趙興扣扣子,秦觀露出戀惜與懊惱的神情,拍手說:“好一朵嬌豔地胡姬花,離人。你終於下手了。”

喀絲麗看到秦觀,一個轉身,丟下趙興跑回自己地房子,而趙興還在懶洋洋的扣着釦子,彷彿沒聽見秦觀的嘆息,自顧自的說:“雪停了嗎?雪停了我要去四處轉轉,你陪着老師,記住,老師那條胳膊可是千金難換,只要照顧好那條胳膊。剩下的事你就別管了。”

大宋朝逢到下雪分發炭薪錢,只針對城市百姓,四鄉的農民則沒這份幸運,所以。按慣例,下雪的第一天官員忙着發錢,第二天則需要巡視鄉里,檢查有沒有遭受雪災的農民。杭州下轄好幾個縣,等趙興一圈轉完,十五號了。放假日。

宋朝官員每逢旬日放假。也就是初一、十五。

錢穆夫還在城堡裡做客,不過這時,已經不需要趙興出面招待了。蘇軾全家都搬進了趙興的城堡——因爲宋代房屋取暖設備不是很先進。而唯獨趙興這裡有點跨時代,所以他的親近人員,比如蘇軾、秦觀,都搬進城堡裡“偎冬”。

冬閒再遇上放假,趙興打着巡視四鄉地藉口,從碼頭登上了一艘海船,船出港的時候。蘇軾從窗口望見揚帆的船隻。心裡還在納悶,怎麼去各鄉巡視。還需要做海船……

海船不是巡視各鄉的,他順着錢塘江直到出海口,而後繞過江口地沙丘,趁着冬季的季風飛駛,不一日抵達了密州。

密州臨海村,張用與鄧御夫已經在村裡等了幾天,一見趙興,張用責備的說:“你原說天寧節過來的,怎麼現在都十月十五了,我們已經等了三天。天寧節你搞活動我們也搞,憑啥我們能過來,你過不來?”

趙興跳開張用的質問,直接問:“情況如何?”

鄧御夫回答:“大好,不是一般的好。今年我們從錦州換了數萬匹馬,還有各種獸皮,羊毛。說到羊毛,我還要誇你呢,這羊毛紡出來地線就是厚實,密州團練的戶主靠這項手藝,今年掙夠了錢。那些移戎的禁軍到了我們這裡,都不願走了,寧肯拋去禁軍地身份,也要來密州團練。

我地皮革作坊生意也不錯,今年已經做了二十萬張皮張……對了,這是你要的薯莨紗,工匠們不知費了多少披紗,才製備出這薯莨紗來。

這玩意好,它是黑色的,表面漆亮,雖然沙很透,但因爲漆亮,穿在身上,完全看不着身體,既風雅又涼爽,實在是好。

還有你說的用薯莨做漆皮,製備雨衣,我們也試過了,用密實的錦緞染色,作出的雨衣果然不透水,這玩意好。”

鄧御夫說的這些趙興全知道,因爲鄧御夫與張用沒有銷售渠道,所有地銷售都是由趙興把持地,所以他問話的目地不是在這,他問:“火槍隊怎麼樣了?校閱了嗎?”

張用回答:“自你走後,樞密院來人了,他們把火槍隊全部帶走了,我聽說今年天寧節本打算讓火槍隊演練,可是不成,據說火槍頻繁炸膛,很是傷了幾個人。爲了防備意外,火槍隊移戎河北……”

放火槍是個技術活,因爲火槍裡的火藥燃燒以後,都是硫酸或者硝酸,這些強酸會腐蝕槍管,所以每放一槍都需要清膛,趙興制定了嚴格的操作流程,但依然防備不了人的惰性,失去了他的監管,有些人可能偷工減料打馬虎眼,火槍沒有及時清膛,必然導致炸膛頻繁。

難怪原版的突火槍要用竹管,這玩意實在是不得不的選擇。趙興努力着,但歷史還是頑固的回到了它原來的軌道,這支突火槍隊最終還是回到了竹管時代。

密州的其他行業也做的很不錯,團練們今年種下蘋果樹與紅薯。大多數紅薯都被當作種子高價出售給周圍的農民,少部分紅薯則作爲示範,被加工成各種食品,比如油炸薯片、紅薯粉絲等等。

紅薯粉絲在這裡出現是作爲一種快餐麪條出現的,由於量少,它成了稀罕玩意,這也導致紅薯的價格保持高利運行。有利潤就有動力,密州的紅薯種植倒沒有趙興想象的那麼地困難,它幾乎是在瞬間向外爆炸式擴散。

趙興瞭解到情況,嘆了一口氣。心裡暗自寬慰自己:其實,何必苛責,歷史已經大大的加快了進度,突火槍原本應該在四十年後纔出現,它現在已經提前了,趙興還遺憾什麼?

紅薯的推廣,原本需要兩三百年,而它的出現也應該在兩百多年以後,現在它出現了,而且推廣起來毫無障礙。如此,還有什麼遺憾呢?

歷史的慣性有時真令人無奈,然而,它畢竟在前進。

問完密州的情況。趙興突然笑了,他笑着問:“錦州方面怎麼樣?那羣渤海灣的主人翁最近開心嗎?”

“主人翁”這個詞一提,張用與鄧御夫都露出會意的淫蕩笑容,他們像小雞叨米一樣的點着頭,回答:“他們且樂了,如今我們想搓他們圓他們就圓。想讓他們方他們就方,乖得很。據說我們大肆收購羊毛,讓他們很是發了點小財。遼國遍地饑荒。唯獨他們吃的油頭粉面。都幸福着呢。”

幾名以色列人抱着賬本開始會賬,接下來,密州團練地各級官員三三兩兩的趕來臨海村報到,他們有的穿着打獵服裝,有的穿着走親戚地服裝,還有的人搖着摺扇,彷彿在遊山逛水。這些人一個個裝模作樣。東張西望。探頭探腦,好像無意間發現了臨海村的存在。打算就近吃個飯,然後一頭扎進屋裡,熱情的向趙興這位舊長官行拜見禮……

當然,他們的主要意圖不是要跟趙興套近乎,等到以色列人會賬完畢,年終的分配方案也出來了,那些急不可耐地軍官拿了以色列人開出的飛錢票子,又悄悄溜出小村。

等到會賬完畢,夜已經深了,張用還想設宴款待趙興,趙興卻沒這個興致:“錦州方面有沒有談起遼國的情況?”

張用地回答不靠邊:“官家今年八月地時候要調我走,九月的時候要讓我帶着火槍隊回京,我都拒絕了,還是密州好,我打算安居密州。”

鄧御夫有文化,知道趙興問什麼,他回答:“聽說遼國饑荒,河北方面說,今年契丹人打草谷的來的格外多,真定、保德、寧化、瀛洲百姓多被殺傷、財物牲畜幾乎被搶光。遼人退兵時,又在沿途燒殺劫奪,城邑丘墟。

六月,上詔令米出塞不得過三鬥,雄州知州趙滋說:彼亦吾民也。令出米無所禁,據稱,邊人甚德之……”

“趙滋,宗室子弟,這廝膽子太大”,趙興冷笑的說。

張用看趙興的態度不對,好奇的問:“據說,朝廷知道了,並沒有責怪趙滋隨意行事,反而誇獎趙滋仁義。”

趙興嘿嘿笑了,問:“趙滋售糧於敵,據說邊人甚德之——那麼,邊人感激他之後,吃飽了,身上有力氣了,是否沒有參與打草谷?”

張用被噎住了,鄧御夫若有所思地說:“契丹人長地都一個模樣,而且有宋以來,他們從未停過打草谷,誰來誰沒來,我大宋怎麼能知道……莫非!”

趙興冷笑的說:“我只問一件事,趙滋私售糧於敵之後,朝廷地禁糧令是否有名無實?”

鄧御夫回答:“當然,賣給契丹人糧食,還能夠獲得一個仁義的名字,誰不願意幹,大家都搶着給契丹人賣糧呢?”

“這就對了。真實情況必定是:趙滋是個倒賣糧食的大販子,在朝廷禁令下,他不方便明目張膽倒賣糧食。所以纔想出這個藉口,而讚揚他的人必定參與的糧食走私——世界上從來沒有平白無故的愛,趙滋怎會平白無故關心契丹人的疾苦?或求名,或求利!單單求名有風險,有利可圖的求名,自會有一羣利益獲得者幫襯!”

鄧御夫納悶了:“若如此說,倒也有可能,可是懷柔以德,不是聖賢書的教導嗎?”

“所以我們用糧食餵飽了敵人——是遵循聖賢書的教導;等敵人有了力氣,拿起刀來搶劫我們,這是他們來民族團結我們,爲了不影響民族關係,我們要歌頌他們對我們舞刀的行爲;本來那羣人已經餓的爬不上馬。但現在他們有力氣砍人了……你不是說,今年來打草谷地人格外多麼?多虧了聖賢書的教導,因我們的仁義,他們有力氣來屠殺我們了。”

張用與鄧御夫張了半天嘴,方結結巴巴的說:“河北那塊賣糧食賣的很起勁,搶了我們許多生意,我本想跟你說呢,錦州方面抱怨說我們只賣給他們瓷器與絲綢,一粒糧食也不予。既然河北方面能賣糧,憑什麼我們不賣?再這樣下去。他們要改與河北方面交易了。”

趙興搖搖頭,眺望着北方,說:“我們不是天生賤種!我們以後要走的路還長着呢。這已經連續兩年氣候異常了,誰知道明年會不會依舊是災荒。錦州方面要跟河北交易。讓他們去,但只要他們撇開我們,就令他們片板不能下海,我就不信,他們能把全部交易都從陸路走。”

張用還在那張着嘴驚愕,鄧御夫已經想通了:“不錯。陸路關卡極多。從陸路販貨,錦州方面佔不了便宜,他們唯有走海陸……讓他們抱怨去吧。身爲主人翁。一點沒被蹂躪的覺悟,我看錦州是想找死。不理他們。”

望着遠處的錦州方向,趙興突然泛起一陣無力感。

原本他策劃是一場貨幣戰爭,利用奢侈品與私鑄錢幣逐漸的掏空遼國經濟,然而現在,計劃中出現了紕漏。

說起來,趙興也不是沒有賣給遼國糧食。但他出售糧食的配額是經過精確計算地。剛好可以讓遼國人餓不死,卻又無法儲備起大量的物質進行戰爭。但現在,河北方面打着“仁義”的旗號,無限量給遼國人賣糧,擾亂了他的計劃。

這其實也不能怪官員們地貪婪,因爲資本這個玩意本身就是血淋淋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淌着骯髒的鮮血。趙興在那裡慢慢收緊遼國人脖子上的絞索,他用大量的奢侈品換走了遼人的生產物質。這樣一來,向遼國倒賣糧食就變地利潤豐厚。最終,如果不是趙滋跳出來,那也會有王滋劉滋跳出來。

這是必然的,也非人力可以阻擋。

張用與鄧御夫看到趙興沉默着,但眼珠不停的轉動,知道他在盤算怎麼對付河北那羣官員,都靜靜地等待趙興地決定,而趙興想了一會,啞然的笑了。

其實,趙興又何必爲此憂心,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讓大宋百姓能夠具備契約精神,知道尊重規則,那至少還需要數百年的功夫,而只要大宋有時間,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商業社會必將造就一個尊重契約,維護遊戲規則的公平社會。因爲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商業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大宋現在只進行了不足兩百年的運轉,它地契約精神還遠遠沒有深入百姓地骨髓,但它已經做得很好了,遊民社會、宗法社會已經創立了很多的規則,趙興何必對這個時代過於苛責呢?

時間,他現在需要地是時間。

在天災頻頻的時候,遼國與宋國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宋朝有原始的社會保障機制,政府肯出面保護自己的百姓,遼國就不一樣了,在物產減少的情況下,他們對國內必將加大榨取的力度,而這原本就是真實的歷史,趙興只要在上面稍稍加把力,就如同順着山坡推倒滾石一樣,滾動的山石必將帶來雪崩式的破壞力。

他現在也已做得很好了,大量奢侈品的輸入使得遼國貴族爲了獲得更多的奢侈品,不得不拼命的詐取百姓的每一分的血汗,而隨着遼國崩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還會有無數的禿鷲撲來,想在這具屍體上啄一塊肉,所以趙滋的行爲,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反而是一種幫助遼國有些人吃得飽死,有些人活活餓死,長久來時,對大宋都是好處。

“我聽說密州最近兵器賣得很好?”趙興若有所思的問。

鄧御夫回答:“不錯,高麗庭館裡長門的商人兵器賣得很火,有許多效用買上兵器,駕船去遼國,碰到咱大宋官軍,他們是正經的販貨商人,官兵一走,他們就竄入遼國境內四處打劫。

我聽說,遼國那裡馬賊四起,有許多人將兵器賣給馬賊,空手而回——當然,船中載滿了貨物。按離人的交代,對這些效用的行爲,我們採取了睜隻眼閉隻眼的態度,到現在密州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刀槍,這些人駕船出海,說是打魚,一晃眼,兵器也沒了,船上倒是多了許多遼國的貨物。

遼國方面也曾向登州方面交涉了,登州方面不予理會,或有人回說:憑啥遼國人可以來我們這裡打草谷,而我們不能去他們那裡?所以這樣的小事,登州地方官都不屑上報——不過,登州密州方面,倒因此收了不少的稅,他們按例見十抽一。現在,密州暗地裡已搞得成爲一個職業,很多效用都在農閒時節幹上一票,嘿嘿,倒讓邊境上你來我往的,很是熱鬧。

我聽說,不久前遼國使節曾把這事鬧到朝堂上,朝堂上也是這樣回答的:你都管不住打草谷的人員,憑啥我們能管住那些小竊賊?”

“妙!”趙興拍手稱絕,等了一會,他又好奇的問:“這回答是誰給的?我聽說現在朝廷裡都是君子,君子會對敵人如此不客氣嗎?”

鄧御夫笑了:“杭州那裡不是防禦州,所以你看不到軍報。密州這裡倒是能夠見到一些軍情,這事呀,據說是劉安世說的,他正與賈易鬥得厲害,哪會關心遼國是否遇盜。

據說小蘇學士在遼國出使時,也曾有人這樣質問他,小蘇學士的回答也是一樣的,他要求遼國先管束自己打草谷的人員,等大宋從邊境騰出軍力,才能搜剿海盜。”

趙興已經完全放開了心懷。遼國的事情已經不用他擔心了,石頭已經推下山坡,它自然會帶着巨大的慣性向下滾動,沿途會帶着更多的石頭……剩下的事該是金國方向了。

“女真人那裡有什麼動態,他們是否準備建國了?”趙興問。

щщщ ▲т tκa n ▲¢ O

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06章 專門數錢的官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2108章 都想算計別人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3297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4402章 靜坐戰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4381章 裁軍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2139章 男人的幸福感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4381章 裁軍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77章 歡慶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上)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4349章 商談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下)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44章 火災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3216章 信息不對稱的煩惱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4367章 歸來的不一定是朋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3287章 攻擊沒有終止線
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06章 專門數錢的官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2108章 都想算計別人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3297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4402章 靜坐戰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4381章 裁軍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2139章 男人的幸福感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4381章 裁軍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77章 歡慶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上)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4349章 商談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下)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44章 火災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3216章 信息不對稱的煩惱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4367章 歸來的不一定是朋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3287章 攻擊沒有終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