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

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

“阿孃,父親還沒有回來?”

回到家中小苑,看到母親拿着木棍站在院子裡,伏子厚望着小苑外,那些透過木欄,時不時經過,看向苑裡的人影,轉頭對着母親輕聲詢問道。

“還沒有,快進屋去!你伯父回來了!”

伏子厚的母親陶氏年近四十,身着布衣,看到伏子厚回來後,對着劉老點點頭,看着伏子厚的頭髮有些凌亂,隨即擡手輕輕撫平。

言行舉止間,陶氏眼神還不忘盯着苑子外,偶爾路過的人影。

看着這一幕,伏子厚早已習慣,在這亂世之中,任何時候,都要警惕外人,即便是你的多年鄰居。

伏家早些年之所以搬到這裡,正是因爲當初堂兄伏志新娶的妻子邰氏,彼時剛剛嫁到伏家,有一日,邰氏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女童,髒兮兮的站在門外,眼裡滿是哀求的看着她,最終心有些不忍的邰氏,忘記伯母張氏的叮囑,偷偷拿一些吃的給那小女童。

伏子厚至今都無法忘記,那晚上若非父親與劉老回家,恐怕阿翁、伯母張氏、母親陶氏、堂兄堂嫂,以及伏子厚,都要被那些飢腸轆轆的人殺掉。

最終是看到手中有劍的父親與劉老回家,又看到父親答應把所有吃的都交出來,那些滿眼想要‘吃人’的難民,方纔在夜色中慢慢離開。

那些人來過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於是第二日天還沒亮,一夜都沒睡覺的伏家幾人,連忙離開居住多年的地方。

經歷這件事之後,不管是堂嫂邰氏,還是堂兄、伏子厚,都對難民有一個清楚的瞭解,終於知道爲何阿翁會說,在亂世中,難民纔是最可怕的。

被災荒與官吏禍害的他們,不敢報復官吏,只會毫無顧忌的禍害其他與他們一樣的人。

本來阿翁與伯母張氏、以及堂兄堂嫂,都想去治所宛丘城裡面居住,可伏子厚的父親,擔心伏志、伏子厚二人,會被徵去服兵役,這才讓阿翁與伯母張氏一家收回念頭,跟着來到這個村子裡,而爲防止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年邁的劉老,便作爲家僕,守在家中。

“那阿孃,厚兒先進去見見伯父。”

聽到伯父回家,伏子厚感受着陶氏滿是老繭的手,弄着自己頭髮,心中滿是暖意。

一千四百年後的他,是個孤兒,沒有父母,是外祖母撫養他長大,只有曾經失去過,體會過那種求而不得,纔會明白此刻輕柔撫摸自己的手,到底有多珍貴。

在陶氏點頭下,伏子厚這才與劉老,轉頭進入屋子中。

屋內。

四處都是凌亂的木具,就連房樑也都是顯得彎曲而老舊,搬來村子裡的伏家,這些年,已經沒有昔日那般生活。

伏子厚進到屋內,便看到兩鬢斑白的阿翁,坐在幾塊凹凸不平的木板上,正在跟着一個四十出頭的男子交談,伯母張氏與堂兄坐在男子旁邊。

見到伏子厚與劉老回來,不僅阿翁幾人,就是一旁正在盛稀飯的堂嫂邰氏,都看過來。

“大伯!”

伏子厚上前,對着伯父伏弘行禮。

對於自己的這個伯父,伏子厚並沒有多少好感,無他,伯父一邊用着父親辛苦掙回來的錢,一邊嫌棄父親行商,有一個商賈的身份,讓他在外結交好友,爲人詢問之時,丟了顏面。

大伯的做法,雖不似外祖父與兩位舅父一家,可也實在讓伏子厚心中,有些芥蒂。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在末尾,在秦漢,不管是徭役還是苦力,商人都是第一批被抓去的人,就算再有錢,也不能隨意乘坐馬車。

數百年過去,雖說如今商人不至於第一個被抓去服徭役,但商人依舊不受人待見,不僅隋朝的科舉明確規定,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參考,就連普通百姓也對商人及其子嗣,都頗有偏見。

在伏子厚眼裡,比起他人輕視父親,用父親錢財最多的伯父,不該輕視父親,畢竟都是父親養活一家人,包括大伯。

“劉老!”

伏弘起身,對着劉老行禮,待劉老回禮之後,方纔看向伏子厚,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吃飯了!”

堂嫂邰氏這時候也端來幾碗熱騰騰的稀飯,放在地上,分別端到幾個人面前。

“劉老,來,吃飯吃飯!”

伯母張氏那十分勢利的嘴臉,看到劉老之後,便熱情的上前,示意劉老入坐,若不是最初見過伯母張氏最反對劉老來到家裡,還真以爲伯母是個好客之人。

“劉老,你先吃,我等阿孃一起吃!”

伏子厚轉頭對着劉老說道。

害怕有人翻入苑子內,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有人守着苑子,於是這件事便落在伯母張氏、母親陶氏、以及堂嫂邰氏身上。

至於晚上,由堂兄伏志與伏子厚,輪流看守上半夜與下半夜。

“阿翁、大伯、伯母、堂兄、堂嫂,你們先吃!”

伏子厚擡起手,行禮後,便起身離開屋子,關上房門,來到外面母親陶氏身邊。

雖說是臨近九月,可空氣已經有些涼意,聽父親與阿孃說過,在阿翁小時候,涼得要更早一些,現在已經算好很多。

“阿孃,你怎麼不開心?”

伏子厚看了身後一眼,隨後小聲的看向陶氏。

從最初的陌生,在接觸之後,第一次生病發寒時,看着從早到晚都守在身邊,紅着眼睛坐在牀頭的陶氏,以及那個四十多歲的男子,睡覺都要時不時摸着自己的額頭。

父親、阿孃,這兩稱呼,便第一次融入伏子厚的內心之中,這些年來,更是融在骨子裡。

“怎麼又不吃飯?”

陶氏沒好氣的看着自己的兒子,眼裡的目光,說不出的寵溺,都說兒氣母,可比起那兩個嫁出去的女兒,自己的小兒子,打小就懂事,知道心疼她這個娘。

“娘不一起吃,不香!”

伏子厚笑着說道,隨後從陶氏手中接過棍子,替着孃親看守,隨即又看向身後一眼,這纔看向陶氏。

“阿孃,方纔厚兒看到伯父嘴脣乾澀,面色很差,這又是餓了很久,回家要錢來了?” 伏子厚好奇的小聲問道。

這樣的事情,伏子厚已經見過不止一次,看到無怨無悔付出的父親,也有過埋怨,方纔與伯父打招呼的時候,伏子厚就猜出,伯父這是很久沒吃過東西,恐怕一路上是吃着樹皮回家的。

這並不誇張,看似隋朝之前被譽爲盛世,然而那只是對朝廷以及士大家族而言,對於百姓來說,隋朝對於百姓的壓榨,對比其他朝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其他亂世鬧起義的時候,反賊最頭疼的問題,便是需要連續不斷的搶糧食,但在隋朝,別說打下那幾個大糧倉中的其中一個,都夠數十萬人吃好幾年都吃不完,就是隋朝設立在各個城邑由官府管理的義倉,只要打下,都足夠各路反賊衣食無憂。

伏子厚還記得,據後世測算,隋朝建立的糧窖,一個八千石,而一個糧倉,有三千個,足足兩千四百萬石,這是萬爲單位!

這些糧食從哪裡來?

更可怕的是,隋朝各地,每年都仍舊按照戶部的田地在收稅,其數量之大,戶部田地之記載,前所未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伯父一看就是把錢花完,在外面舉步維艱,這才又灰溜溜的回家,而路上,能找到吃的纔怪。

“小聲點!”

陶氏擔心的看向屋內一眼,沒好氣的看向自己的兒子,心中十分無奈,兒子哪裡都懂事,可偏偏就是太懂事了,才讓她與丈夫頭痛。

伏家在伏子厚曾祖那一輩,還是郡裡一個頗有地位的家族,然而曾祖去世,阿翁的其他兄弟也早逝,到阿翁手裡,伏家已經沒落,爲照顧家人,這些年丈夫已經從商。

如今伏家能指望的,只有家裡唯一讀過書的厚兒伯父。

她與丈夫都想着,等大哥有出息之後,丈夫便棄商從農,讓兒子跟着大哥,也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再被人所輕視。

然而,因爲大哥對丈夫的不滿,也讓兒子十分不喜大哥。

“厚兒,可能我們不久後,又要搬家了!”

陶氏望着身後關着的門,目光看着苑子外,沒有看到人,這才小聲感慨一句,見到兒子伏子厚十分疑惑的眼神。

陶氏想到兒子的懂事,便沒有隱瞞,擡手摸了摸伏子厚的臉頰。

“具體是什麼事情,你伯父還沒說,只說這次是準備去幹一件大事,等做成之後,你父親便不用在外面一直奔波。”

說話間,陶氏雙眼有些泛紅。

若是可以,誰又願意讓兒子低人一等,誰又願意看到父親與兄長,那般怒斥自己良人。

何況,伏家曾經也出過一城縣令。

“大事?”

伏子厚聽到陶氏的話,眉宇微皺,思索着在母親口中,大伯那神秘的大事,會是什麼。

隨後很快,伏子厚便想到伯父這幾年東奔西走,想到伯父的那尿性,伏子厚幾乎已經肯定,伯父這是準備拿錢,跟着別人造反。

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真是不讓人省心的大伯!

伏子厚心中嘆口氣,知道在大事情上的決定,都落在父親與大伯身上,母親基本都是聽從父親的話,故而猜到大伯話裡的意思後,便沒有多說什麼。

聽到母親陶氏囑咐不能與別人說,伏子厚點點頭。

若是大伯真的要造反,那必然就會等到父親回來,從父親那裡拿走更多的錢財,到時候自己去再問問父親。

………………

夜色下。

苑子裡點燃一個小火堆,濃濃的煙霧下,是兩三根大木頭,大木頭雖沒有太大的火焰,但下面的火炭卻能散發源源不斷的溫度,驅散寒意。

堂兄伏志負責下半夜,已經去睡覺,伏子厚獨自一人坐在院子裡。

回想伯父與劉老聊到深夜,此刻伏子厚已經基本確定,與自己的猜測沒有錯。

伯父志比天高,不是一個安分耕農的人,在這亂世,不可能在家吃苦。

“隋大業十一年正月,顏宣政起義,隋大業十一年二月,王須拔、魏刀兒、楊仲緒起義,七月張起緒起義……”

伏子厚曾經對歷史研究並不深,不過也依稀記得,比起隋朝大業八年、九年,十年那幾年,每個月一次乃至數次大規模起義,大業十一年已經好很多。

大伯這次顯然已經下定決心,雖說不知道是真的被賞識,還是被忽悠,但終歸是攔不住。

見過各種各樣嘴臉的伏子厚清楚,只要在所謂的‘富貴’與‘利益’面前,任何阻攔的人,都能從親人,變成仇人。

“十月份的魏騏麟,還是盧明月、李子通?大伯大概率就是這些人裡面的其中一個……”

伏子厚拿着一根小木棍,用木尖捧着火塊,嘆口氣,倒也沒有太過擔心大伯,別看大伯本事不高,可逃跑的話,卻是一流。

如今天下大亂,只要不是太出名,以隋朝如今控制百姓的力度,只要逃到北邊,想抓人也都無能爲力。

“過兩天,又要下大雨了!”

伏子厚擡起頭,望着天空。

許是兩世的靈魂,讓伏子厚直覺異常敏銳,不管是下雨還是出太陽,甚至就連下雪,都能提前察覺到,而當初被圍住的那晚,伏子厚也提前有些不好的預感,隨即堵住門,這才拖住不少時間。

這件事情伏子厚並沒有與父母說,畢竟直覺這種事,本就玄乎其乎,按照父母一概的關心則亂,說不定會在擔憂、慌亂下,去請人給他驅邪。

眼下望着星空,想到大伯的舉動,伏子厚也在心中,回想着今日看到那新來收徒的士人。

劉智遠!

會不會是那個人?算算時間,的確符合。

(本章完)

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49章 大霧之下第23章 親情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23章 親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6章 出事第90章 人呢?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86章 收降卒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23章 親情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6章 出事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5章 攻城!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7章 相送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70章 拜訪溫家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49章 大霧之下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
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49章 大霧之下第23章 親情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23章 親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6章 出事第90章 人呢?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86章 收降卒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23章 親情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6章 出事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5章 攻城!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7章 相送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70章 拜訪溫家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49章 大霧之下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