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

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

看到孔炎,楊善會、崔篤行等人,紛紛轉頭看去。

“大人,援軍將領已經騎馬前去追趕張金稱!”

隋軍將士對着楊善會稟報道,隨後便告訴楊善會,身後這隋軍士卒,便是援軍中,目前做主之人。

聽到將士的話,楊善會、邱梓謙、崔篤行、範逸川紛紛皺眉的對視一眼,當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孔炎,拜見郡丞大人!”

孔炎這時候也擡手,對着楊善會行禮。

“爾等將領乃是何人?”

楊善會點點頭,輕聲詢問道。

既然得知援軍將領已經去追擊張金稱,楊善會也只能祈禱士卒早些追上,千萬別出什麼事。

“回郡丞,我等將領,名叫伏子厚……”

孔炎輕聲稟報道。

楊善會、邱梓謙、崔篤行幾人聽到孔炎的話,紛紛露出疑惑的神情。

伏!

當今所有人聽到一個人的名字時,都會有一個習慣,那便是特別注意名字的姓氏,由此推測對方是否有可能出身郡望世家。

得知援軍將領是伏姓,楊善會、崔篤行幾人都直接排除郡望子弟的可能。

但隨後聽着伏子厚這個名字,別說崔篤行與範逸川,就連楊善會、邱梓謙二人,都忍不住眉頭緊鎖。

“伏將領是哪裡人?”

楊善會老臉帶着疑惑,忍不住詢問道。

因爲對於伏子厚這個名字,他並沒有聽過,按道理,敢統領不到千人,孤身突襲張金稱大軍,如此膽識,不可能寂寂無名纔是。

可回想這些年,河北幾個郡的將軍、將領,甚至是軍中驍勇之士,他都知曉一二,卻從未聽說過,有誰是叫伏子厚。

“哪裡人?”

孔炎聽到楊善會的問話,一下子把自己也搞得有點懵,自己哪裡知道將領是何處之人。

“回郡丞,小人也不知道伏將領是哪裡人,小人也是方纔認識伏將領!”

孔炎有些尷尬的說道。

這一番話,直接弄得崔篤行、範逸川、邱梓謙面面相覷,楊善會更是老臉皺眉,疑惑的看向孔炎。

將領離開部曲,做主之人定會任命其心腹,而偏偏眼下這將士,卻說方纔認識將領不久。

“方纔認識?汝是何地之人?這支援軍士卒,又是屬何地的守軍?”

楊善會問道。

看着永濟渠的方向,渡過永濟渠,只有一條官道,直到山川之內官道方纔有分路,一路是去鄃縣、高唐,一路是去清陽縣。

楊善會先打算弄清楚,這支援軍是屬於三個地方中的哪個城邑守軍。

在邱梓謙、崔篤行、範逸川的目光下,孔炎也是第一次與郡丞這樣的大人物交談,面對詢問,根本不敢有絲毫隱瞞。

“回郡丞大人,小人乃是清河縣人,也並非是那個地方的守軍,是此前蓨縣在招募士卒時,小人與其他好友,擔憂清河縣的家人,便主動參伍!”

孔炎說道,隨後就看着楊善會、邱梓謙等人錯愕的目光。

“蓨縣?”

範逸川好奇的上前兩步,打量孔炎一眼後,在孔炎的注視下,擡手指着遠處那些援兵。

“那些都是蓨縣招募的士卒?”

範逸川疑惑的詢問道。

孔炎見狀,雖不認識範逸川,但也能知道範逸川定是一名官員,於是在範逸川的目光下,看向身後遠處的士卒。

“回大人,他們大部分人,與小人不一樣,他們此前都是蓨縣內的囚徒!由伏將領招募,前來馳援清河縣!”

孔炎對着範逸川解釋道,告知眼前這幾人,那些士卒的來歷。

“什麼!囚徒?”

“囚徒!”

聽到孔炎的話,別說範逸川瞪大眼睛,就是邱梓謙與崔篤行,也是驚訝張口,有些震驚,又有些荒謬的看向那支人馬。

此前在他們心裡,一直都以爲,那支人馬是隋朝的守軍,結果眼下卻告訴他們,那些人居然大部分都是……蓨縣囚徒!!!

“你們是從永濟渠趕來?”

楊善會也看向那些士卒,老眼之中露出一抹意外,那支援兵居然是由囚徒組成,這是令他沒想到的。

因爲一直以來,都被圍困在城內,故而楊善會並不知道張金稱的兵力部署,還以爲這支援軍,是從清河郡的其他城邑趕來援救。

當聽到孔炎說來自蓨縣,身爲老將的楊善會,立刻意識到這支援軍,爲何會出現在張金稱人馬後方。

永濟渠!!!

這是唯一的可能。

“回郡丞,我等的確是從永濟渠趕來!”

孔炎看着楊善會,點點頭,昨晚當真是在寒冰中趕路,那江面夜裡的冷風,要遠比陸地的還要刺骨,怕是這輩子都難以忘記。

“果然……”

看着與自己推測沒錯,楊善會對那個叫做伏子厚的將領,愈發好奇,居然想到從永濟渠領兵,而且人馬大多還都是由囚徒組成,數量甚至不足……

不足一千?

不對,若是動用囚徒,數量怎會不足一千?

身爲清河郡丞,楊善會比誰都清楚,一個大城關押的囚徒數量,想到敢用不到一千人,突襲張金稱的反賊大軍。

楊善會突然有預感,恐怕這一千人,都是經過挑選的人馬。

想到這裡,楊善會心中愈發驚奇,隨即看向孔炎。

“你把事情經過,全都與老夫說出來!”

楊善會很想知道,那個叫做伏子厚的將領,此前都做了什麼部署。

很快。

在孔炎的述說中,楊善會發現,事情果然與自己的猜想一樣,那叫伏子厚的人,果然是親自挑選人馬,而且手段極爲老練。

一般這樣的人,無一例外,要麼都是常年習讀兵書、在軍中領過兵,要麼就是……師承高人!

聽孔炎描述,那個少年十分年輕,那麼定然是屬於後者。

楊善會想到這裡,忍不住嘆息,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位高人,居然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弟子。

有機會必要親自問問。

“怪不得今日城外,張金稱的兵馬,明顯少了很多!”

“的確!” 邱梓謙、崔篤行、範逸川全都得知事情的經過,當得知伏子厚特地讓蓨縣主簿周浩,派出兩路疑兵,吸引張金稱的人馬,這才明白過來,爲何今日城外看着潰逃的反賊大軍,感覺張金稱的兵馬沒有往日那般多。

“大人,是否需要趁機突襲在武城埋伏的反賊?”

邱梓謙看向楊善會,輕聲詢問道。

眼下張金稱敗退,這無疑讓邱梓謙看到削弱反賊勢力的機會,對埋伏在武城路上的反賊人馬,與武城進行反合圍。

“不!當心武城!”

楊善會搖搖頭。

如今得知所有經過,楊善會也隱約察覺到,武城內的隋朝官員,必定是已經出了問題。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人追回來,那張金稱的心腹徐晉鵬,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楊善會嘆口氣,若是武城沒有問題,是可以趁機主動進攻,但顯然武城有變故,眼下最重要的,是等那個名叫伏子厚的小將回來,到時候再一同合計,如何應對日後反賊大軍再次襲來。

“徐晉鵬?”

孔炎聽到清河郡丞楊善會的話,瞬間出聲一句。

看到邱梓謙、範逸川看過來的疑惑目光,孔炎連忙擡手。

“稟郡丞,方纔那個叫做徐晉鵬的反賊首領,已經被伏將領於戰場上,親手斬殺,砍下其首級!”

孔炎想了想,還是開口稟報道。

話音一落,孔炎就看到邱梓謙、範逸川、崔篤行,全都面色一變,甚至是郡丞楊善會,都頃刻間回頭看向自己。

看着這些人的目光,孔炎喉結動了動,擡手指着後面遠處。

“大人,首級就……在那!”

孔炎不明所以,小心翼翼的說道。

方纔抓住不少潰逃的反賊人馬,孔炎好奇之餘,便詢問一名賊寇,伏將領斬殺那賊人首領叫什麼名字,而後便從賊寇中得知,那首領,是一個叫做徐晉鵬的賊人。

這,有什麼問題嗎?

“快拿過來!”

邱梓謙與楊善會對視一眼,在楊善會都震驚的目光下,急忙看向孔炎。

片刻後。

隨着兩名士卒走來,楊善會、邱梓謙等人,終於看到首級。

當確認首級便是徐晉鵬的人頭之後,幾人對視一眼,全都沉默下來,心中之情,難以言喻。

徐晉鵬,真的死了!

真的在戰場上,被砍下頭顱!

“這是侄女的劍!”

崔篤行一臉恍惚,不過當餘光看到一名士卒手裡,拿着的折劍與劍鞘,頓時一臉意外的開口道。

雖然上面到處都沾有淤泥,但崔篤行還是一眼認出,這把劍是侄女崔文瑾的劍。

此刻崔篤行很好奇,爲何侄女的劍,會出現在這裡?

莫非出了什麼事?

想到這裡,崔篤行心中一跳,連忙看向孔炎。

“這劍是從何處得來?”

崔篤行詢問道,語氣中有些着急。

“小的不認識大人侄女,小的只知道,這劍一直都在伏將領手裡,伏將領方纔留下劍,說這是信物……”

孔炎聽到崔篤行的話,看了看劍,又看向崔篤行,雖然不知道爲何這大人說是他侄女的劍,但想到這劍是伏子厚拿着,並且還是親自留下,說是作爲與崔氏的信物,於是孔炎對着崔篤行拱手,把伏子厚離開前所說的話,以及崔氏在蓨縣做出的承諾,全都告訴崔篤行。

孔炎隱約猜測到,面前這位大人,可能就是崔氏之人。

“信物!”

崔篤行聽着孔炎的述說,從士卒手裡接過已經微微彎曲的長劍,又拿過上面綁着的木牌。

“禹哲!”

崔篤行看着木牌上的名字,滿是錯愕,這是侄子的身份牌,怎麼會在這裡?

那叫伏子厚的將領,不僅有侄女的劍,還有侄子的身份牌?

“恐怕這件事的起因,是與你族人有關!”

楊善會看着崔篤行說道,聽着孔炎的述說,加上崔氏的許諾,楊善會已經斷定,那個伏子厚與崔氏有關係。

想到這裡,楊善會轉頭望向張金稱逃跑的方向。

“大人,徐晉鵬乃是張金稱的心腹干將,在反賊軍中,威望不亞於張金稱,如今徐晉鵬一死,反賊勢力,也定會惶恐!張金稱短時間內定不敢再攻清河縣!”

邱梓謙不顧徐晉鵬的頭顱,滿是鮮血,看着徐晉鵬的首級許久,這才放下,看向楊善會。

“是啊!清河之圍已解,不必再擔心賊人!”

楊善會聽着身旁邱梓謙的話,也點點頭,一直緊繃的神情,終於鬆下來。

這一戰,反賊勢力看似沒有被屠殺殆盡,但隨着徐晉鵬之死,以這些年徐晉鵬的威望,反賊士氣早已土崩瓦解,不可能再敢攻打清河縣。

“那伏將領定是不知此賊來歷,亦不知其在反賊軍中之地位,故而纔會去追張金稱!篤行,既然清河之圍已解,你立即親自去一趟蓨縣,讓立功贖罪之人,恢復自由身,並且弄清伏將領來歷,派人告知老夫!老夫要將此事上奏朝廷!”

楊善會轉頭看向崔篤行說道。

雖然沒見過那伏子厚,但通過這一戰,楊善會已經斷定,是一個可以善用的將領。

如今天下大亂,賊寇四起,像這般人才,必須爲隋朝所用,安定天下社稷。

“是!”

崔篤行聽到楊善會的話,連忙點頭,看着手裡侄女的劍、侄子的身份牌,崔篤行也有很多疑惑,想去蓨縣弄清楚。

在孔炎身後。

兩名身穿衣甲的士卒,聽到楊善會的話,神情滿是激動,他們原本都是蓨縣囚徒,沒想到,如今都能恢復自由身。

二人都已經想到,等他們將此事告訴其他人,其他人定會一樣萬分激動。

想到這裡,激動、慶幸之餘,他們心中都不由得浮現一個少年身影。

(本章完)

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3章 親情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38章 交談,合作第95章 攻城!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6章 辭別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109章 敵潰!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85章 屠燁死!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49章 大霧之下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85章 屠燁死!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95章 攻城!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49章 大霧之下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95章 攻城!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34章 髮簪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
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3章 親情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38章 交談,合作第95章 攻城!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6章 辭別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109章 敵潰!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85章 屠燁死!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49章 大霧之下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85章 屠燁死!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95章 攻城!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49章 大霧之下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95章 攻城!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34章 髮簪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