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

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

“徵召民夫……”

“你們看!徵召民夫修挖護城渠!”

“就在城外挖渠!”

東城街道上,隨着一個個官吏把告示張貼,密集的百姓紛紛圍聚在一起,彼此互相議論道。

在隋朝,但凡提及徵召民夫,百姓無不渾身冰涼,隋朝皇帝楊廣這些年來的命令,數次強行徵召百姓,沒有哪一年不死數百萬人的,很多人爲了逃避徵召,不惜自殘手腳。

好在眼下看到布詔,僅僅是晉陽的命令,徵召人在東城挖渠。

一時間,很多百姓紛紛前去報名。

無他,即便成爲苦力民夫沒什麼工錢,但至少能混口飯吃,不需要擔心餓肚子,這對於貧瘠的百姓而言很重要。

“什麼?修挖護城渠?”

人羣裡,鈄黎川、蔡然、楚博、宋建峰幾人,也看到布詔,瞬間彼此對視一眼,大驚失色。

回到小舍,宋建峰放下佩劍,來回不停的走。

“是否是走漏消息?晉陽守將潘長文,提前防備……”

宋建峰看着其他三人說道。

作爲魏刀兒的心腹,宋建峰跟着鈄黎川、蔡然、楚博三人,早早便來到晉陽東城,隨時勘探周圍地勢,鷹揚府佈防規律。

在宋建峰眼裡,如今整個太原,只要魏刀兒的大軍一到,定然是囊中之物。

不曾想,今日突然看到布詔,東城居然要挖掘護城渠。

“應當不是!謀圖太原,其中知曉之人屈指可數,何況我們幾人來到晉陽數日,若是軍中走漏消息,我等恐怕已經成爲隋將潘長文的監下囚!”

楚博搖搖頭,分析過後,讓宋建峰冷靜一些。

“鈄黎川、蔡然!你們二人乃是唐茂純好友,去唐家詢問一番,東城到底發生何事,爲何突然挖渠!”

楚博看着蔡然二人說道,見到二人點點頭,隨後看向宋建峰。

“建峰,你立即派人將此事告知魏公!”

楚博吩咐道。

看着宋建峰點頭,火急火燎的離開,楚博不由得與鈄黎川、蔡然對視一眼。

這宋建峰性子太過急躁,絲毫沒有其兄宋金剛那般沉穩。

東城內。

一條偏僻的小巷子裡,在一個都不能算房屋的簡陋棚子下,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回到自己家中。

看着妻子在幫着一捆大小不一的木柴,這是妻子多日去城外收集許久,囤積許久,準備拿去賣,換一些錢。

男子知道,木柴不多,本就值不了什麼錢,而這樣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的木柴,會比正常的木柴還要便宜數倍。

“今天來了個校尉!下令說,日後不許再襲擾城內百姓,不得私收、強拿他人糧食……”

男子把手裡的刀放在一邊的地上,脫掉身上的衣物。

等露出破破爛爛的衣物時,這個男子彷彿不是鷹揚府的士卒,而是一個苦得不能再苦的百姓。

中年男子對着妻子述說着今日發生的事情,那校尉的一條條命令。

頭髮凌亂,常日風吹日曬的婦人聽到自家良人的話,沉默下來。

許久。

聽到自家良人說,把女兒與兒子,拿出去賣了吧,婦人也沒有開口,只是低着頭,擡手擦了擦眼裡的淚水,隨後看向木棚旁,一直沉默着的一對兒女。

看着自己的兒子、女兒,婦人那飽含淚水的雙眼,看了數息,都沒有開口。

婦人知道家中已經許久沒有糧食,往日一家都是靠着良人想辦法從其他有糧食的人手裡,拿一些糧食回家。

如今新來的校尉頒佈命令,良人若是違背,定然會被抓起來殺雞儆猴,而等日後新來的校尉,渡過新任時期,條路漸漸放寬時,自己一家早已經餓死。

把兒子、女兒賣出去,不管會遭遇什麼苦難,但或許他們二人還可能有一口飯吃,不至於在家中餓死。

想到這裡,婦人沒有說話,只是一邊流淚,一邊默默拉着兒子、女兒,來到一個破爛的木桶旁,大冷天下,正準備給兒女清洗一下臉。

木棚下。

男子沉默着,看着沒有說話的兒女,他知道,這大概是這輩子,兒女最後一次給他們母親洗臉。

“邱大漢!邱大漢!”

突然傳來聲音,男子聞言起身,走出木棚,隨後便看到自己隊正,更讓男子驚恐的是隊正身後跟着的人,不僅僅有旅帥,還有今日在營房內,見到的年輕校尉。

“邱大漢!”

吳六子看着邱大漢喊道。

“校尉、盧帥、隊正!”

邱大漢一臉驚慌失措的擡起手,對着衆人行禮道,不明白爲何那麼多人,會來到這裡。

莫不是此前自己私下拿其他人糧食的事?

想到這,邱大漢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心手背都是汗水。

想到今日在營地中,欺辱過百姓女子的幾人,直接被抓起來送去監牢,其中一人拔劍反抗,更是直接當衆被殺死,邱大漢腿腳都有些顫抖。

“校尉!大漢還請校尉饒命!此前都是小的犯錯,日後小的定不敢再犯!還請校尉饒命!”

幾息後,知道瞞不住昔日之事,邱大漢直接跪在地上,驚慌的求饒道。 木棚內的婦人、兒女,全都一臉害怕的看着這一幕。

“起來!”

伏子厚看着邱大漢居住的環境,親自上前,彎腰雙手把邱大漢攙扶起來。

看着邱大漢,伏子厚語氣沒有方纔在營房中的嚴厲,反而很是隨和。

伏子厚本就給人儒雅之感,特別是眼睛,如今語氣和善的情況下,邱大漢雖然不明白髮生何事,但還是漸漸的安下心來。

“這些年,供養你的村民,有的被被徵召去修造洛陽宮殿、有的被徵召去修河道,很多都已經死了,其家中老弱無力耕種,就把田地賣掉,有的餓死……”

邱大漢聽着伏子厚把自己的情況說出來,神情有些黯然,與其他人不同,他的情況由於土地是被世家分走、侵吞,根本沒人給他做主。

“你把當年的情況記錄下來,我幫你去縣裡,重新分配戶籍!”

伏子厚看着邱大漢說道。

在營地裡是立威,也是除掉幾個禍害,但不代表伏子厚一味施壓,不會給好處收買人心,邱大漢不是第一個,一路走來類似邱大漢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

伏子厚初來乍到,自然不會去與根深蒂固的世家發生衝突,但不代表伏子厚沒有解決的辦法。

恰恰是土地被晉陽世家兼併,府兵制的禍患暴露出來,這纔給伏子厚機會。

“多謝校尉!”

邱大漢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要給自己做主,幫助自己,瞬間一箇中年男子便紅了眼睛,對着伏子厚便再次跪下來。

邱大漢不善言辭,沒讀過字,眼下也不知道所寫什麼,只知道紅着眼睛,看向面前這個年輕的校尉。

“這些錢無須你還,在戶籍分配下來前,好生照顧你的家人,等戶籍分配下來後,帶着你的妻子兒女,住去好一些的地方!”

伏子厚再次扶起邱大漢,隨後從懷中取出一大串錢,送給邱大漢。

看着面前誠惶誠恐的邱大漢,伏子厚有些感慨,其實這些人,只要給他活路,他便會肝腦塗地,赴湯蹈火,可那些只顧享樂的世家,從來不會正眼相看。

隋朝皇帝楊廣忙着享樂建造宮殿,朝廷的大臣都忙着爭相討好楊廣,對天下賊寇舉事視若無睹,地方官員都忙着趁亂斂財,大肆享受。

沒有人會看這些人一眼,直到最後這些人走投無路,被逼成爲賊寇,那些大人物方纔會注意,繼而派兵圍剿。

眼下,在伏子厚眼裡,能用小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什麼事,這些都是登記在鷹揚府的將士,給這些將士錢,並非圈養私兵。

別說三個月後,就會有十萬反賊攻打太原,就是潘長文當面詢問,伏子厚都能有理有據的解釋。

解決邱大漢的生存問題,又詢問一些事情後,伏子厚便帶着胡靖淵、殷天縱等人,繼續朝着其他一些困難的士卒住所走去。

……………………

晉陽西城。

鷹揚府地內,隨着一名士卒來到議屋中,遞上竹簡,潘長文看過之後,突然笑了笑,隨即把竹簡交給趙文恪。

“這奮武尉,怕是要惹人大笑,堂堂一個陛下親賜的勇士,結果來到晉陽後,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承書請求調運兵甲、糧食,這若是傳出去,豈非天下人都知道,我大隋的校尉,對反賊惶恐不及,圖求藏身於城!”

趙文恪看過竹簡後,鬍子下的嘴,便忍不住上揚。

一開始看到晉陽令劉文靜的舉動,趙文恪便意識到,這是那年輕奮武尉的服軟,通過劉文靜來勢弱。

加上溫大有突然說出,那奮武尉是昔日李老的孫婿,故而趙文恪清楚,潘長文也不會再如何。

不曾想。

年輕人做事不夠老練,有些事卻有些過頭。

徵召東城百姓挖掘護城渠不算,還要上書到鷹揚府潘長文這裡,請求從西城倉房裡面,再調五千甲衣,一萬斛糧食過去。

這年輕人怕是昏了頭!

一萬斛糧食,可是足足有六十萬斤啊!

這年輕人是真想把東城,修築成固守堅城?可問題是這裡是太原郡,是晉陽要地,賊人莫不敢來犯的地方。

你在這裡做出如此大張旗鼓的舉動,怕是要讓太原所有人,都爲之笑話。

“如此冒失之請求,也不怕將大隋的顏面,都丟失乾淨!派人把書信帶回去!”

潘長文聽到趙文恪的話,帶着嘲諷的語氣說道,雖然知道對方在低頭,但這般做作,實在讓人不喜,不僅沒有一絲好感,反而更爲厭惡。

“大人!”

趙文恪聽到潘長文的話,突然想到什麼,神情一變,隨後面露喜色,對着潘長文行禮。

“大人!畢竟那奮武尉,乃是陛下親賜,大人若是拒絕,恐怕有欠奮武尉之頭銜!大人若不……從之?其一是此舉定然會讓晉陽百姓、世家嘲笑之!”

趙文恪小聲對着潘長文建議道,隨後笑起來。

“其二,如此大舉調運糧草,倉城監定會與宮監裴寂,一同上呈洛陰,彼時大人也在奏疏中,稍加言明……”

趙文恪看着潘長文,剩下的話沒說出來。

潘長文聽到趙文恪的話,看向趙文恪,突然笑起來。

趙文恪與劉文靜,素來不怎麼對付,原本趙文恪對那小子沒什麼惡意,但因爲劉文靜,趙文恪倒是不介意陷害那小子。

若是按照趙文恪所言,恐怕陛下得知,定會不喜,而後收回其稱謂、官職。

“便依你所言!”

潘長文開口說道。

在潘長文眼裡,溫家可不能怪自己,是那小子不知收斂,自己這也是給溫家顏面,所以才答應。

(本章完)

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章 出事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86章 收降卒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0章 人呢?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章 出事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85章 屠燁死!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6章 出事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7章 相送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34章 髮簪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7章 相送第23章 親情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5章 攻城!第6章 出事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
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章 出事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86章 收降卒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0章 人呢?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章 出事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85章 屠燁死!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6章 出事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7章 相送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34章 髮簪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7章 相送第23章 親情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5章 攻城!第6章 出事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