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
“徵召民夫……”
“你們看!徵召民夫修挖護城渠!”
“就在城外挖渠!”
東城街道上,隨着一個個官吏把告示張貼,密集的百姓紛紛圍聚在一起,彼此互相議論道。
在隋朝,但凡提及徵召民夫,百姓無不渾身冰涼,隋朝皇帝楊廣這些年來的命令,數次強行徵召百姓,沒有哪一年不死數百萬人的,很多人爲了逃避徵召,不惜自殘手腳。
好在眼下看到布詔,僅僅是晉陽的命令,徵召人在東城挖渠。
一時間,很多百姓紛紛前去報名。
無他,即便成爲苦力民夫沒什麼工錢,但至少能混口飯吃,不需要擔心餓肚子,這對於貧瘠的百姓而言很重要。
“什麼?修挖護城渠?”
人羣裡,鈄黎川、蔡然、楚博、宋建峰幾人,也看到布詔,瞬間彼此對視一眼,大驚失色。
回到小舍,宋建峰放下佩劍,來回不停的走。
“是否是走漏消息?晉陽守將潘長文,提前防備……”
宋建峰看着其他三人說道。
作爲魏刀兒的心腹,宋建峰跟着鈄黎川、蔡然、楚博三人,早早便來到晉陽東城,隨時勘探周圍地勢,鷹揚府佈防規律。
在宋建峰眼裡,如今整個太原,只要魏刀兒的大軍一到,定然是囊中之物。
不曾想,今日突然看到布詔,東城居然要挖掘護城渠。
“應當不是!謀圖太原,其中知曉之人屈指可數,何況我們幾人來到晉陽數日,若是軍中走漏消息,我等恐怕已經成爲隋將潘長文的監下囚!”
楚博搖搖頭,分析過後,讓宋建峰冷靜一些。
“鈄黎川、蔡然!你們二人乃是唐茂純好友,去唐家詢問一番,東城到底發生何事,爲何突然挖渠!”
楚博看着蔡然二人說道,見到二人點點頭,隨後看向宋建峰。
“建峰,你立即派人將此事告知魏公!”
楚博吩咐道。
看着宋建峰點頭,火急火燎的離開,楚博不由得與鈄黎川、蔡然對視一眼。
這宋建峰性子太過急躁,絲毫沒有其兄宋金剛那般沉穩。
東城內。
一條偏僻的小巷子裡,在一個都不能算房屋的簡陋棚子下,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回到自己家中。
看着妻子在幫着一捆大小不一的木柴,這是妻子多日去城外收集許久,囤積許久,準備拿去賣,換一些錢。
男子知道,木柴不多,本就值不了什麼錢,而這樣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的木柴,會比正常的木柴還要便宜數倍。
“今天來了個校尉!下令說,日後不許再襲擾城內百姓,不得私收、強拿他人糧食……”
男子把手裡的刀放在一邊的地上,脫掉身上的衣物。
等露出破破爛爛的衣物時,這個男子彷彿不是鷹揚府的士卒,而是一個苦得不能再苦的百姓。
中年男子對着妻子述說着今日發生的事情,那校尉的一條條命令。
頭髮凌亂,常日風吹日曬的婦人聽到自家良人的話,沉默下來。
許久。
聽到自家良人說,把女兒與兒子,拿出去賣了吧,婦人也沒有開口,只是低着頭,擡手擦了擦眼裡的淚水,隨後看向木棚旁,一直沉默着的一對兒女。
看着自己的兒子、女兒,婦人那飽含淚水的雙眼,看了數息,都沒有開口。
婦人知道家中已經許久沒有糧食,往日一家都是靠着良人想辦法從其他有糧食的人手裡,拿一些糧食回家。
如今新來的校尉頒佈命令,良人若是違背,定然會被抓起來殺雞儆猴,而等日後新來的校尉,渡過新任時期,條路漸漸放寬時,自己一家早已經餓死。
把兒子、女兒賣出去,不管會遭遇什麼苦難,但或許他們二人還可能有一口飯吃,不至於在家中餓死。
想到這裡,婦人沒有說話,只是一邊流淚,一邊默默拉着兒子、女兒,來到一個破爛的木桶旁,大冷天下,正準備給兒女清洗一下臉。
木棚下。
男子沉默着,看着沒有說話的兒女,他知道,這大概是這輩子,兒女最後一次給他們母親洗臉。
“邱大漢!邱大漢!”
突然傳來聲音,男子聞言起身,走出木棚,隨後便看到自己隊正,更讓男子驚恐的是隊正身後跟着的人,不僅僅有旅帥,還有今日在營房內,見到的年輕校尉。
“邱大漢!”
吳六子看着邱大漢喊道。
“校尉、盧帥、隊正!”
邱大漢一臉驚慌失措的擡起手,對着衆人行禮道,不明白爲何那麼多人,會來到這裡。
莫不是此前自己私下拿其他人糧食的事?
想到這,邱大漢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心手背都是汗水。
想到今日在營地中,欺辱過百姓女子的幾人,直接被抓起來送去監牢,其中一人拔劍反抗,更是直接當衆被殺死,邱大漢腿腳都有些顫抖。
“校尉!大漢還請校尉饒命!此前都是小的犯錯,日後小的定不敢再犯!還請校尉饒命!”
幾息後,知道瞞不住昔日之事,邱大漢直接跪在地上,驚慌的求饒道。 木棚內的婦人、兒女,全都一臉害怕的看着這一幕。
“起來!”
伏子厚看着邱大漢居住的環境,親自上前,彎腰雙手把邱大漢攙扶起來。
看着邱大漢,伏子厚語氣沒有方纔在營房中的嚴厲,反而很是隨和。
伏子厚本就給人儒雅之感,特別是眼睛,如今語氣和善的情況下,邱大漢雖然不明白髮生何事,但還是漸漸的安下心來。
“這些年,供養你的村民,有的被被徵召去修造洛陽宮殿、有的被徵召去修河道,很多都已經死了,其家中老弱無力耕種,就把田地賣掉,有的餓死……”
邱大漢聽着伏子厚把自己的情況說出來,神情有些黯然,與其他人不同,他的情況由於土地是被世家分走、侵吞,根本沒人給他做主。
“你把當年的情況記錄下來,我幫你去縣裡,重新分配戶籍!”
伏子厚看着邱大漢說道。
在營地裡是立威,也是除掉幾個禍害,但不代表伏子厚一味施壓,不會給好處收買人心,邱大漢不是第一個,一路走來類似邱大漢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
伏子厚初來乍到,自然不會去與根深蒂固的世家發生衝突,但不代表伏子厚沒有解決的辦法。
恰恰是土地被晉陽世家兼併,府兵制的禍患暴露出來,這纔給伏子厚機會。
“多謝校尉!”
邱大漢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要給自己做主,幫助自己,瞬間一箇中年男子便紅了眼睛,對着伏子厚便再次跪下來。
邱大漢不善言辭,沒讀過字,眼下也不知道所寫什麼,只知道紅着眼睛,看向面前這個年輕的校尉。
“這些錢無須你還,在戶籍分配下來前,好生照顧你的家人,等戶籍分配下來後,帶着你的妻子兒女,住去好一些的地方!”
伏子厚再次扶起邱大漢,隨後從懷中取出一大串錢,送給邱大漢。
看着面前誠惶誠恐的邱大漢,伏子厚有些感慨,其實這些人,只要給他活路,他便會肝腦塗地,赴湯蹈火,可那些只顧享樂的世家,從來不會正眼相看。
隋朝皇帝楊廣忙着享樂建造宮殿,朝廷的大臣都忙着爭相討好楊廣,對天下賊寇舉事視若無睹,地方官員都忙着趁亂斂財,大肆享受。
沒有人會看這些人一眼,直到最後這些人走投無路,被逼成爲賊寇,那些大人物方纔會注意,繼而派兵圍剿。
眼下,在伏子厚眼裡,能用小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什麼事,這些都是登記在鷹揚府的將士,給這些將士錢,並非圈養私兵。
別說三個月後,就會有十萬反賊攻打太原,就是潘長文當面詢問,伏子厚都能有理有據的解釋。
解決邱大漢的生存問題,又詢問一些事情後,伏子厚便帶着胡靖淵、殷天縱等人,繼續朝着其他一些困難的士卒住所走去。
……………………
晉陽西城。
鷹揚府地內,隨着一名士卒來到議屋中,遞上竹簡,潘長文看過之後,突然笑了笑,隨即把竹簡交給趙文恪。
“這奮武尉,怕是要惹人大笑,堂堂一個陛下親賜的勇士,結果來到晉陽後,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承書請求調運兵甲、糧食,這若是傳出去,豈非天下人都知道,我大隋的校尉,對反賊惶恐不及,圖求藏身於城!”
趙文恪看過竹簡後,鬍子下的嘴,便忍不住上揚。
一開始看到晉陽令劉文靜的舉動,趙文恪便意識到,這是那年輕奮武尉的服軟,通過劉文靜來勢弱。
加上溫大有突然說出,那奮武尉是昔日李老的孫婿,故而趙文恪清楚,潘長文也不會再如何。
不曾想。
年輕人做事不夠老練,有些事卻有些過頭。
徵召東城百姓挖掘護城渠不算,還要上書到鷹揚府潘長文這裡,請求從西城倉房裡面,再調五千甲衣,一萬斛糧食過去。
這年輕人怕是昏了頭!
一萬斛糧食,可是足足有六十萬斤啊!
這年輕人是真想把東城,修築成固守堅城?可問題是這裡是太原郡,是晉陽要地,賊人莫不敢來犯的地方。
你在這裡做出如此大張旗鼓的舉動,怕是要讓太原所有人,都爲之笑話。
“如此冒失之請求,也不怕將大隋的顏面,都丟失乾淨!派人把書信帶回去!”
潘長文聽到趙文恪的話,帶着嘲諷的語氣說道,雖然知道對方在低頭,但這般做作,實在讓人不喜,不僅沒有一絲好感,反而更爲厭惡。
“大人!”
趙文恪聽到潘長文的話,突然想到什麼,神情一變,隨後面露喜色,對着潘長文行禮。
“大人!畢竟那奮武尉,乃是陛下親賜,大人若是拒絕,恐怕有欠奮武尉之頭銜!大人若不……從之?其一是此舉定然會讓晉陽百姓、世家嘲笑之!”
趙文恪小聲對着潘長文建議道,隨後笑起來。
“其二,如此大舉調運糧草,倉城監定會與宮監裴寂,一同上呈洛陰,彼時大人也在奏疏中,稍加言明……”
趙文恪看着潘長文,剩下的話沒說出來。
潘長文聽到趙文恪的話,看向趙文恪,突然笑起來。
趙文恪與劉文靜,素來不怎麼對付,原本趙文恪對那小子沒什麼惡意,但因爲劉文靜,趙文恪倒是不介意陷害那小子。
若是按照趙文恪所言,恐怕陛下得知,定會不喜,而後收回其稱謂、官職。
“便依你所言!”
潘長文開口說道。
在潘長文眼裡,溫家可不能怪自己,是那小子不知收斂,自己這也是給溫家顏面,所以才答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