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

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

鷹揚府內。

伏子厚佩戴劍,來到主將議屋中,便看到一張掛着的地圖前站着數名中年男子。

“將軍!奮武尉已帶到!”

士卒對着最靠近地圖的中年男子稟報道,隨後便見到中年男子示意士卒退下。

“奮武尉,伏子厚!拜見潘將軍!”

伏子厚見此情形,哪裡還不知道那名中年男子,便是潘長文,於是擡起手,微微低頭,對着潘長文行禮。

“無需多禮!”

伏子厚聽到潘長文淡淡的聲音,這才擡頭放下手,隨後便看向其他幾人。

“羽林騎尉!溫大有!”

第一個對着伏子厚擡手的,便是年近四十的溫大有,其次便是一旁的張高平。

“鷹揚校尉,張高平!”

張高平年紀要比溫大有大一些,臉上同樣留着長鬚,面色給人的感覺十分嚴肅、古板。

其他幾人這時候也紛紛擡手行禮。

“許世緒,鷹揚府司馬!”

“趙文恪,鷹揚府司馬!”

“劉政會,鷹揚府司馬!”

許世緒、趙文恪、劉政會,都是鷹揚府的班底官員,至於再往下的旅帥、隊正之類的,都不在這裡。

“伏子厚,拜見諸位大人!”

伏子厚擡手行禮道,隨即便聽到潘長文的聲音。

“聽聞奮武尉此前在清河郡,率領囚徒,便擊敗反賊張金稱?”

潘長文看向伏子厚,輕聲詢問。

潘長文的面色讓人看不出喜怒,雙眼看向伏子厚時,也很難讓人判斷對伏子厚是喜是厭。

“時逢賊人攻城,又與援軍數日交戰,子厚方能趁敵之疲憊,僥倖得勝,言之慚愧!”

伏子厚不清楚潘長文的心性,於是謙虛的說道。

在歷史中,對於潘長文的記載並不多,僅是太原留守兼鷹揚郎將,在大業十二年四月初七,甄翟兒率衆十萬攻打太原時,潘長文兵敗身亡。

“能如此年紀勝賊人,便是少年英雄!無須過謙!”

潘長文看着伏子厚說道,隨後便繼續與衆人,看着地圖,談論要事。

伏子厚見狀沒有說話,站在許世緒、劉政會等人身旁,一起看着地圖。

直到這時候,看着清楚詳細的地圖,伏子厚方纔知道,原來晉陽一共有兩座城,兩城中間由北往南的汾何隔開。

兩座晉陽城都在汾河旁,眼前腳下這座較大的城,在汾河西邊,是大城,早前也叫龍山城,不過由於晉陽宮的存在,百姓都稱爲晉陽城。

而在大河對面的是東城!在地圖上的規模,比西城小一些。

整個晉陽兩城地區,都是三面環山,無論是東邊還是西邊,不遠都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不過較比汾水河對面的東城,伏子厚發現,眼下這座西城的地勢,非常好防守。

在這座西城北邊,就在晉陽宮城牆外不遠,便是一片大湖,那裡不可能佈置大量的攻城人馬。

城東邊是汾河,城西邊是龍山山脈,剩下的南邊,方纔乘坐馬車經過時,由於自己與武士彠閒聊沒看到的地方,周圍是一片方圓數裡的沼澤地。

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幾乎讓這座大城毫無破綻。

怪不得自古以來,常言晉陽難攻,是兵家要地,從趙襄子守城反滅智氏,再到劉琨孤守晉陽城九年,以及後世令無數君王爲之忌憚,下令拆除。

大城西城,當真是天險要地!

反觀汾水對面的東城。

伏子厚微微皺眉,比起西城,東城彷彿如同一座棄城一樣,四周毫無險要佈置。

議房內。

隨着潘長文與溫大有、張高平等人商議太原佈防一事,伏子厚全程都在默默聽着,沒有插嘴說話。

過了許久,議事結束快要結束之時,潘長文方纔看向伏子厚:“伏校尉!”

“在!”

伏子厚擡手行禮。

“即日起,伏校尉便統領步卒,堅守東城!”

潘長文下令道,給伏子厚佈置在鷹揚府的事務、要職。

聽到潘長文的話,溫大有、張高平等人,紛紛看向伏子厚一眼,沒有開口。

許世緒、趙文恪、劉政會三人也是各自默默看向彼此,都明白潘長文是何意。

凡有交戰,無論是反賊,還是北上增援戍邊,步卒的傷亡都是最高,故而步卒校尉也是最危險、最吃力不討好的位置。

這也是爲何眼下太原鷹揚府中,只有騎尉溫大有、張高平二人在,步卒校尉卻有空缺的原因。

潘長文這明顯是要敲打敲打伏子厚!

想到這裡,許世緒、趙文恪、劉政會三人都默不作聲。

看着年紀輕輕的伏子厚,他們與伏子厚都沒有關係,如今伏子厚要去統領步卒,他們三人都是司馬,日後接觸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

“喏!”

伏子厚聽到潘長文的話,心裡微微一愣,但瞬間便回過神,擡起手,開口接令道。

潘長文看到伏子厚的舉動,滿意的點點頭,隨後便讓衆人離開。

看着張高平等人離開,伏子厚也轉身離開議屋。

“溫大人!”

在鷹揚府的院子裡,看着其他大人都紛紛騎上馬,帶着扈從或者親信離開,伏子厚連忙來到溫大有身旁。

“奮武尉可還有事?”

溫大有板着臉,看向伏子厚詢問道。

伏子厚隨即從懷中掏出書信,交給溫大有。 帶着疑惑,溫大有翻身下馬,擡手接過伏子厚的書信,打開看起來,這一看,臉色瞬間變化起來。

“賢侄是李老的孫婿?”

溫大有一臉驚訝的看着伏子厚,完全沒想到,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居然是李老的孫女婿。

“子厚拜見溫叔伯!”

伏子厚擡手行禮道。

溫大有連忙伸手扶起伏子厚,此舉便是讓伏子厚不用再客套,轉頭看向鷹揚府議屋。

“此處不是說話之地,賢侄隨叔伯走!”

溫大有說道,收起書信,讓伏子厚去自己住的地方。

得知伏子厚是李老的孫婿,溫大有一前一後的態度,完全就是天差地別。

很快。

在溫大有的陪同下,伏子厚便來到溫大有居住的府邸。

溫氏是太原名門,而溫大有在太原多年,故而住着的府邸,是個人私宅。

正堂中。

隨着府邸侍女退下,溫大有便看向伏子厚。

“早些年潘氏因文帝而興起,潘長文父死,襲爵受封,駐守太原,一年多前,劉龍兒在離石郡聚衆反隋,身爲留守的潘將軍,便奉命前去平叛,此戰鷹揚府的將士多有死傷而無功!去年陛下在雁門被突厥大軍包圍,潘將軍領兵前去,死傷諸多……”

溫大有對着伏子厚說道,隨後搖搖頭。

“潘長文此人無能妒才,賢侄乃是立功獲封奮武尉,又如此年輕,故而在議屋時,特地想要打壓賢侄!太原世家多在這汾河西邊的大城之內,對岸東城多是普通百姓,周邊鄉民。”

溫大有嘆口氣,若是早前知道伏子厚是李老的孫婿,在議屋內,定會站在伏子厚身邊,讓潘長文有所顧忌,但眼下說什麼都已晚,伏子厚也已經接令。

“原來如此!”

伏子厚輕聲說道。

伏子厚不是傻子,在議屋時,已經隱約感覺到,潘長文對自己,似乎有些意見,如今聽到溫大有的話,終於明白緣由。

既然潘長文是個無能善妒之人,伏子厚知道被派去河對岸鎮守東城一事,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改變。

好在眼下伏子厚也不着急,就像在議屋時想的一樣,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等過兩個月再想辦法調回西城便是。

既然知道四月份會有賊人攻打晉陽,眼下整日留在西城這邊,眼睜睜看着對岸東城,毫無固險可守,毫無防備,伏子厚心中也會不好受。

就像眼前溫大有說的,在河對岸的東城內,多是普通百姓,以及周邊鄉民。

伏子厚不是什麼世家豪族出身,昔日經歷過被難民團團包圍,經歷過那股深深的絕望感。

去東城那邊,伏子厚不求其他功德,只求能能儘自己一些微薄之力。

念及於此,想到在鷹揚府議屋內看到的地圖。

“溫叔伯!子厚要去東城領兵,眼下對東城一無所知,溫叔伯可知道,在東城的城內,有多少存糧、衣甲?”

伏子厚看向溫大有,輕聲詢問道。

應對反賊十萬大軍攻打晉陽城,在這件事情上,東城那邊的積蓄存糧十分關鍵。

“據叔伯所知,如今晉陽城絕大部分兵甲、糧食,都在這西城倉城內,東城僅多囤守城軍輜,至於兵甲,應當不會超過三千具,糧食也不會超過兩千斛……”

溫大有想了想,把知道的東城情況,告訴伏子厚。

“如此稀少?”

伏子厚一臉皺眉。

一萬斛糧食,大概是六十萬斤米粟,也就是說,東城的存糧不過在十二萬斤米粟左右。

這聽起來很多,但以往面對敵人攻城,能堅守下來,往往也會被包圍斷糧數月,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內百姓的存糧一旦吃完,這些糧食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賢侄是擔心有賊人攻城?”

溫大有看着伏子厚一臉凝重的臉色,很快便猜到伏子厚心中所慮,於是忍不住露出一些笑意。

“子厚不敢隱瞞叔伯!子厚以爲,晉陽自古以來,便是兵家要地,如今賊寇四起,難免會有賊人想要攻奪晉陽!”

伏子厚擡手說道。

原本伏子厚以爲自己說出這番話,會讓溫大有,心中有所重視一些,不成想,說完便看到溫大有笑着搖頭。

“賢侄無需多慮!賢侄在議屋可曾看到布圖,晉陽乃是天險之地,賊人有何之能?焉敢來犯?”

溫大有看着伏子厚,感覺伏子厚的憂慮,實屬自擾,別說自己在太原領兵多年,就是晉陽的地勢,就註定讓賊人望而止步,不敢來犯。

“當今天下,賊人不過流寇之衆!”

溫家正堂內。

伏子厚聽着溫大有的話,沒有再爭論下去。

如今太原郡附近,除去西邊接壤的離石郡,有劉龍兒數萬反賊外,無論是南邊的西河郡、上黨郡,還是北邊的樓煩郡、馬邑郡、雁門郡,都有隋朝軍隊駐紮。

在甄翟兒領兵到來之前,誰又會相信,有人敢攻打地處核心位置的太原。

想到一同來到晉陽的武士棱、武士彠,伏子厚看向溫大有,把遇到武士彠的事情,全都告訴溫大有,特別是武士彠在路上,特地提到的人。

“看來武家對賢侄頗有親近之意!”

溫大有聽着伏子厚的述說,緩緩點頭。

隨即溫大有告訴伏子厚,武士彠說的並沒有錯,在太原,武士彠說的三人十分重要。

想到伏子厚方纔來到晉陽,就碰到潘長文的打壓,溫大有擔心伏子厚灰心喪氣。

“對於潘長文,賢侄無需擔心,叔伯會找個機會,將賢侄的身份,以及與溫家的關係,告知潘長文,雖不能讓潘長文改變心意,但也無需再擔心日後被其打壓,溫家在太原,還有一些名望!”

溫大有開口安慰道,讓伏子厚不需要太擔心日後的仕途。

“子厚多謝溫叔伯!”

伏子厚聞言,滿是感激的擡手行禮。

(本章完)

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86章 收降卒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05章 放火!第23章 親情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95章 攻城!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5章 攻城!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6章 辭別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38章 交談,合作第6章 出事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
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86章 收降卒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05章 放火!第23章 親情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95章 攻城!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95章 攻城!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70章 拜訪溫家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6章 辭別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38章 交談,合作第6章 出事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