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髮簪

第34章 髮簪

蓨縣冬,大雪!

李府給伏家找的地方,位於蓨縣以西,距離李家不遠,屬於有兩個小院的住宅。

住宅前院雖沒有可供人居住的房屋,但勝在寬敞,後院雖小,可四處都是房間,別說阿翁有兩個兒子,就是三個兒子,都足夠居住。

對於這古樸的住宅,無論阿翁還是張氏、陶氏等人,都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原本以爲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就好,不曾想,李家給他們伏家找來那麼好的房子,出門拐出巷子就是鬧市。

這幾日,張氏沒少拉着陶氏與邰氏去逛鬧市,雖沒錢,卻也能看個新鮮。

“你們說,二郎什麼時候纔到蓨縣?”

天色矇矇亮,在後院清理厚厚積雪的張氏,直起腰,擦拭着額頭汗水,看着阿翁與劉老問道。

陶氏聞言,也停下手裡的動作,看向嫂子張氏一眼,目光裡,也流露着擔心。

“淮陽來蓨縣,可以乘坐永濟渠的船,但彭城過來……沒那麼簡單!”

阿翁裹着羊毛被,搖了搖頭。

如果說張氏只是問一問,那麼提起二郎,阿翁則是等着、盼着,希望二郎早些來到蓨縣。

以前無論是在老家,還是搬到村子裡,因爲有二郎伏瑞行商,家裡從不愁吃喝,不說大富大貴,至少也手裡有錢,遇事不慌。

可眼下,伏家已經把大部分積蓄,全都交給大郎,剩下的也全都用在伏家乘船、趕路上。

若不是李家買下這住宅後,在屋裡爲伏家屯好大量糧食,又每兩天,都會派僕人送來一捆捆木材,他們伏家別說過冬,就是吃飯都是個問題。

在城外,方圓幾十裡的土地、山林,都屬於大戶人家的,城裡百姓想要木柴,日常都要從那些大戶人家手裡購買,這也是大戶人家的收入來源之一。

伏家哪裡還有積蓄,去購買日常所需的木柴。

在阿翁眼裡,李家雖然也有屬於李家的山林,根本不缺木柴,但伏家也不能事事都依靠李家,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

“阿孃,我出門了!”

“阿孃,我出門了!!”

正當衆人閒聊之際,伏子厚與伏志、邰氏從屋子裡走出來。

伏子厚嘴裡吃着熱騰騰的粟餅,腰間佩戴着自己的佩劍,自從在匡城拿起佩劍後,在趕來蓨縣的路途中,母親陶氏再也沒阻止伏子厚拿劍。

“厚兒!今日若是等不到你父親,便早些去李府,這幾日你都沒有去李府看奼兒!”

阿翁看到伏子厚,不忘叮囑一句。

伏子厚聞言點點頭,隨後便跟着堂兄堂嫂一起走出後院,從前院大門離開,並且關上房門。

街道上。

看着人來人往的鬧市,並沒有被落雪所影響,就連小巷的積雪中,都踩踏出一條小道,

伏子厚已經在這幾日裡,記下去李府,以及去往南城門的路線。

因爲堂兄伏志要去李府蒙學,堂嫂邰氏也跟着去李府學一些女眷手藝,故而在路口,伏子厚便與堂兄堂嫂道別,獨自一人朝着城門走去。

“來來來,看一看啊!瞧一瞧,上好的手藝!”

“看一看,渤海的珍品啊……”

伏子厚看着一個個街道旁的小攤販,在眼花繚亂的貨物中,注意力一直都放在適合送禮的東西上。

種類很多,但一直都沒有伏子厚心儀的髮簪。

直到途徑一個商鋪前,伏子厚方纔停下腳步,發現路旁的這家商鋪內,人數衆多,並且還多是女子。

想到莫非這家店鋪是賣女子之物?於是伏子厚不由得擡起頭,看向商鋪的牌匾。

“高句麗奇珍!”

望着牌匾上的字,伏子厚有些錯愕,隨即不由得笑起來。

有些好奇這家商鋪內,是不是真的在賣高麗奇珍,想到李奼,伏子厚隨即便朝着商鋪走去。

幾息後。

就在伏子厚剛剛離開的街道上,人來人往鬧市之中,四名男子都各自牽着一匹馬,從街道上走過。

若是伏子厚看到其中兩人,定會被嚇一跳。

因爲這兩人,赫然是一個月前,在匡城見過一面的曹湛、崔履行。

不知道曹湛、崔履行與一名中年男子說了什麼,那名中年男子眼神之中,有些期待、好奇,另一名男子似乎指着前方,在說前面不遠,就是李府……

商鋪內。

伏子厚來到商鋪之中,一眼看去,發現衆多女子結伴而行,但大多都在看着貨物,不斷竊竊私語,表情頗爲豐富。

看着每一樣貨物旁,都有兩個店裡的侍女,或小二看守。

如此售賣,伏子厚還是第一次見,於是帶着好奇,上前在人羣中看向貨物。

隨後,一眼看去,僅僅一眼,就是已經有所準備的伏子厚,呼吸還是爲之一頓。

看着那些貨物的價格,伏子厚終於明白,爲何那些結伴的女子,明明一個個都滿臉心動之色,卻遲遲不見有人掏錢。

“這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一些!”

伏子厚看着商鋪內,隨意一件,最便宜的毛筆,都要近千錢。

上到數萬錢的狐皮裘,十萬的狐白裘,下到一塊三四千錢的墨石,伏子厚一路看去,看着每一件貨物的價格,咂咂嘴。

如此昂貴,傻子才……

隨着心中吐槽,沒有逛下去的心思,正準備離開的伏子厚,突然看到幾步外,一個精美的髮簪。

髮簪通體光滑木色,珍珠掛墜,整個髮簪精美的工藝,讓伏子厚爲之一亮,挪不開眼。

伏子厚不敢想象,若是這樣一個髮簪,插在李奼的長髮上,會有多好看。

“好東西!價格是一……一萬……一萬三千錢!!!”

然而當走上前,看到價格之後,伏子厚整個人都驚呆在原地,看着一旁看守髮簪的兩名侍女,似乎一臉疑惑。

姑娘,這是在搶錢嗎?

“小郎君這是想買這支髮簪,送給心上人嗎?”

侍女看着伏子厚癡呆的模樣,笑着詢問,對於伏子厚這樣的少年,侍女明顯不是第一次見到,畢竟這支髮簪,在蓨縣也是有些名氣,諸多少女,以及士人都會慕名而來。 “敢問,這裡收劍嗎?”

伏子厚小心翼翼的頓了頓,小聲的詢問道。

侍女見狀,看向伏子厚露出一絲笑意,搖搖頭。

“這支髮簪……”

伏子厚看着髮簪,猶豫許久,還是嘆口氣,不捨得這支髮簪。

在沒有其他辦法前,伏子厚不想太寒磣李奼,更不想讓那李奼,因爲自己而被委屈,被笑話。

讓一個女人因爲自己而被笑話,原因居然還是沒錢,伏子厚兩世爲人,也丟不開那臉。

“小郎君慢走!”

伏子厚聽着身後侍女的聲音,搖了搖頭,默不作聲的朝店鋪外走去。

片刻後。

一個名叫“質庫”的商鋪內,伏子厚來到掌櫃面前,拿出腰間的佩劍。

所謂質庫,也就是當鋪,在漢代就開始流行,在南北朝達到鼎盛,一些地方,又有“僦櫃”之稱。

很多名士、官員在外,都會在質庫把攜帶的一些珍貴之物換錢,等後面再把抵押之物用錢贖回。

畢竟在外不可能隨身都帶着幾萬錢,天南地北不方便不說,還容易被人看到惦記。

“掌櫃,這把劍,我要換五萬錢!”

伏子厚把佩劍交給掌櫃,一臉不捨的看着佩劍一眼,對着掌櫃說道。

“五萬?”

掌櫃三十多歲,聽到伏子厚的話,連忙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向伏子厚,隨意的拿起劍,正準備搖頭嘲笑時,拔劍一看,掌櫃笑容散去,眼裡閃過一絲意外,細細打量手中之劍。

“祖傳之劍,稀世珍品!乃是大師綦毋懷文的意之作,曾爲其子所擁,而後贈人!”

伏子厚對着掌櫃說道。

其實伏子厚並不知道這把劍的來歷,也沒見過什麼綦毋懷文,但卻隱約記得,這人是南北朝的一個煉劍大師,十分擅長以‘灌鋼法’冶煉刀劍。

眼下伏子厚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儘可能提高劍的價值。

“足下可有憑證?”

掌櫃自然不會因爲面前少年的一句話,便輕易相信,不過看着劍身花紋,以及劍刃,卻知道這把劍的來歷,的確不簡單。

“觀其劍身,非大師不可,還需憑證?”

伏子厚搖搖頭,隨後指着劍。

“掌櫃觀此劍,若是售賣此劍,以男子慕劍之心,可會有人出五萬錢買下?”

伏子厚對着掌櫃反問一句。

當初父親說過,是碰巧見到一個急需錢糧的人,在用這把劍換錢換糧,父親說,當時那人一臉着急,最終他才換下來。

一共花了兩千三百錢,以及一些糧食,就買下這把劍。

但不管是父親,還是伏子厚,都知道這把劍的價格,不止那個價。

只不過在當時淮陽郡,四處動亂,處於江都、洛陽的中途,淮陽不斷被隋朝徵糧,導致四處鬧災荒,很多人被餓死。

而淮陽各地的官吏,看着糧食價格越來越高,越不捨得售賣糧食,逼得城內諸多門戶,只能變所有賣家當,換取昂貴的糧食養活家人。

在隋朝,最離譜的現象就是,越鬧災荒的地方,越容易給官吏貪墨。

例如朝堂下令開倉放糧救災,但在搬運糧食的途中,官吏都可以用正常的手段,拖延時間。

只要糧食離開糧倉,餓死的百姓越多,到官吏手中的糧食就越多,而被拖延得不到糧食的百姓,就會導致糧食的價格變得越高。

糧價越高,官吏也就越渴望貪墨更多糧食在手裡,越不捨得售賣,最終逼得更多人,耗費更多錢去買糧。

如此惡性循環,也是淮陽郡到處都缺糧的原因。

否則若是放在平常,父親哪怕行商,也難以買到這把劍。

“最多一萬錢!”

能在質庫做掌櫃,自然不會被伏子厚的話影響,於是對着伏子厚搖頭道。

看着劍身,掌櫃其實也知道,若是有合適的機會,五萬錢,真會有人買,若是放在十年前,天下安定的時期,只要碰上那些望族子弟,還能更高一些。

天下男子沒有不喜歡劍的,就連掌櫃自己也不例外。

但眼下,掌櫃清楚,並非盛世。

別說五萬錢,就是兩萬錢,也不可能開出來。

“萬錢太少,至少一萬五千錢!並且三個月內,我定會將劍贖回!”

伏子厚回過神,看着掌櫃認真的說道。

如果只有一萬錢,那這把劍就沒有質押下去的意義,還不如再等一等。

“一萬五?”

掌櫃皺起眉頭。

或許掌櫃見到太多前來質押的人,看着伏子厚的眼神,掌櫃也大致判斷得出,伏子厚的底線是一萬五千錢。

看着劍身,掌櫃也是猶豫許久,方纔點點頭,如此一柄好劍,掌櫃也清楚,少年定不會捨得遺棄。

“成!”

掌櫃最終說道,隨後一邊讓小二去把紙張拿過來,一邊告訴伏子厚,三個月後,贖回這把劍時,需要額外支付一千五百錢。

伏子厚暗道一聲心黑,卻也只能同意。

這把劍,等日後,自己肯定要贖回去。

(本章完)

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6章 出事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70章 拜訪溫家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05章 放火!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95章 攻城!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86章 收降卒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34章 髮簪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23章 親情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95章 攻城!第70章 拜訪溫家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23章 親情
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6章 出事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70章 拜訪溫家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105章 放火!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95章 攻城!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86章 收降卒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34章 髮簪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23章 親情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95章 攻城!第70章 拜訪溫家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23章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