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
夜色下。
晉陽西城,劉文靜的府邸裡。
“現在整個晉陽城,都在笑話東城那個奮武尉!”
裴寂跪坐在木桌後,放下酒杯,輕聲說道。
“這些時日,我也略有耳聞!”
劉文靜嚥下喉中美酒,放下酒杯後,望着一旁不過十二三歲的少女,給自己倒酒,隨後看向裴寂,笑了笑。
“不過,有一點,我與其他人想的不一樣!”
劉文靜說着。
裴寂聞言頓感好奇,擡起一隻手,示意劉文靜請繼續說。
“潘長文、趙文恪,張平高等人,以及西城望族名門之人,他們都沒有去東城看過,並不知曉那伏子厚的厲害之處!”
劉文靜笑道,撫摸自己的長鬚。
“哦?厲害之處?”
裴寂聽到劉文靜的話,愈發好奇起來,帶着疑惑的目光。
“那伏子厚可有何厲害之處?”
裴寂問道,隨即看着被侍女倒滿的酒杯,雙手擡起,與劉文靜對飲。
一杯美酒下肚,裴寂放下酒杯後,便看向劉文靜。
劉文靜放下酒杯,沉吟片刻,這纔看向裴寂。
“我曾去過東城,親眼見到東城士卒唯令而行,毫無怨言!”
劉文靜說話間,腦海裡不由得浮現,在東城看到的場景。
“我還以爲有什麼!那奮武尉乃東城校尉,麾下伍卒,何人敢不從?”
裴寂忍不住笑起來擺手道,還以爲什麼事,不曾想劉文靜說的是這個。
那伏子厚乃是當今皇帝賜封的奮武尉,受潘長文調令鎮守東城,東城裡面的士卒對於伏子厚的命令,自然是不敢不從,這有什麼奇怪的。
“這正是潘長文,以及西城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
劉文靜聽着裴寂的笑聲,一反常態的搖頭,看着裴寂止笑之後,這才繼續說道。
“在西城,西城士卒對潘長文的敬畏,與東城將士對伏子厚的敬畏,大有不同!”
劉文靜拿起座子上的筷子,將其分持雙手,放下其一,置於桌邊,過半懸空,用酒杯壓住,指着酒杯告訴裴寂,此乃權勢,又放下另一支筷子與木桌上,告訴裴寂,此乃愛戴。
“若是潘長文無權……”
劉文靜拿起酒杯,隨着筷子滾落地面。
“便是萬丈深淵!”
劉文靜說完,看着侍女起身,去取一副新筷子,隨後目光看向裴寂。
裴寂默不做聲,目光一直看着劉文靜面前木桌上,另一支穩穩放置着的木筷。
氣氛逐漸安靜下來,許久,方纔響起劉文靜的聲音。
“所有人都以爲,那伏子厚此前在清河郡,大破張金稱,乃是運氣,但我近日觀察,卻敢篤定,那伏子厚,絕非一時好運那麼簡單!”
劉文靜看着裴寂說道,這是他親自去東城,仔細觀察後,得出的結果。
而潘長文,以及晉陽其他官員,見到伏子厚服軟,見到伏子厚的舉動,皆在眼裡瞧不起伏子厚,故而心裡帶着偏見,自然而然被矇蔽雙眼,反而不去看看東城。
這是劉文靜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劉文靜善於觀察。
“那你爲何坐視東城之事,而不理?” 裴寂聽到劉文靜對那伏子厚有如此之高的評價,不由得皺起眉頭,更爲不解的看向劉文靜。
既然看出伏子厚是大才,爲何劉文靜不去提醒一番,落個人情,日後也是有好處的。
“呵呵~!”
劉文靜見到裴寂的疑惑,擡手撫摸長鬚,看着侍女送來一副嶄新的筷子,饒有深意的看裴寂。
“兩支筷子走不到一起,要之何用?”
劉文靜反問道。
裴寂爲之一愣,反應過來後,不由得笑起來,搖頭看向劉文靜,心裡感慨當真不愧是劉文靜。
這伏子厚與潘長文不對付,所以劉文靜哪怕明知道伏子厚有些才能,也不會對伏子厚表現親近,甚至提醒都不會提醒一聲。
裴寂都不知道說劉文靜什麼纔好,是老謀深算,還是太過趨利避害。
不過劉文靜說得倒是沒錯,潘長文乃是晉陽守將,伏子厚僅僅是有才,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潘長文才行,何況眼下……
“縱有將才,此番怕也難逃一劫!”
裴寂輕輕搖頭道。
“是啊!天下太多將才,但說到底,有才而無勝於廟堂,無異於脖頸懸劍!”
劉文靜點點頭,論伏子厚在東城的舉動,若是沒有奮武尉的頭銜,若是換做晉陽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可以爲人稱道,不僅無錯反而有功。
可惜啊!可惜!
想到那伏子厚,看到東城舊年失修,就單純以一個將領的判斷,不顧及朝堂,劉文靜笑了笑,最終對着裴寂,做出自己的評價。
“這伏子厚,無韓信之才,卻存韓信之疾啊!”
劉文靜說完,隨即拿起木桌上的酒杯。
“此描述,倒是恰當!哈哈哈哈!”
裴寂聽到劉文靜描述那伏子厚,還沒有韓信的才能,就有韓信的毛病,頓時忍不住笑起來。
看着也露出笑意的劉文靜,裴寂帶着少許醉意,拿起酒杯,與劉文靜互相對飲。
深夜下。
隨着天色漸深,裴寂告辭離去,跪坐在木桌後的劉文靜,也不由得愜意的休息着。
李氏帶着侍女來到正堂內,收拾木桌上的殘羹剩飯,看着丈夫。
“夫君,昔日那少年,倒是頗爲不錯,夫君不如幫幫他!”
李氏忍不住說道。
想起那日見到的少年,李氏很有好感,不知道爲何,看着那少年鄭重對着自己行禮的樣子,還有看着自己的眼神,李氏總感覺,似乎那少年有話要對自己說,可又沒有說出來。
“你一婦人懂什麼!”
劉文靜聽到妻子的話,睜開眼睛,對着李氏,皺眉說道。
“別說那伏子厚與潘長文不對付,就是以那少年的心智,我們都要儘量不要與其往來,免得惹禍上身!”
劉文靜讓妻子收起心思,不要再提那少年的事情。
李氏看着丈夫的模樣,輕輕嘆息一聲,沒有再說話丈夫的才華與能力,都在其他人之上,可卻由於趨利避害的性格,讓願意幫助丈夫的人卻很少。
李氏害怕有一天,當丈夫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除了裴寂會願意幫助丈夫,其他人都會以丈夫的方式,同樣這般對待丈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