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東巡計劃

鄭斌如無頭的蒼蠅一般,亂撞了好幾天之後,總算想到點辦法。

幾番周折,總算從當日刺史府內某一位庸醫處,得悉了烈酒的些許消息。

鄭家人如獲至寶,立即依樣畫葫蘆,搗鼓了好幾天,總算弄出個似是而非的酒水提純設備來。

隨後又試驗火候溫度,調整各處設置,前前後後又是好幾天,總算提純出烈酒來。

鄭斌嚐了一口,大爲得意,原來方法如此簡單,並無多少神奇之處嘛!謝逸和陸家能弄出瓊花釀,自家整個梅花釀有何不可?

可是精明的掌櫃算了筆賬,隨後便搖頭道:“公子,此法制烈酒稍許可行,倘若大肆釀製,成本很高。會是陸家目前售賣酒水的數倍,毫無利潤可言。”

“怎麼會?”鄭斌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謝逸和陸通在賠本賣酒?顯然不可能。

這幾日陸家商行賣出的酒水數量驚人,如果真按這個成本價計算,陸氏商行早就關門大吉了。

那是怎麼回事?

謝逸手中還有別的釀酒之法?這似乎是唯一的合理解釋。

鄭斌將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恨恨地嘆息一聲,不得不承認,在這件事上,他又輸給了謝逸。

惱羞成怒的同時,他還不得考慮,就近期自己一系列糊塗與過失,必須向父親,甚至滎陽老家做個交代。

瀟灑愜意的世家子弟,突然覺得人生如此艱難!

……

“瓊花釀?!”

侯君集手中握着個杯子,輕輕飲了一口,一邊咋舌一邊嘆道:“這不就是謝逸爲天佑治病那日提純的酒水嘛,換了個名字便能風靡全城?”

賀蘭楚石回答道:“是,不過釀造之法應該有調整,否則價錢不會這般低廉。此酒眼下熱銷,酒客爭相購買,聽說已經有外地客商慕名而來了。”

“如此說來,明着是陸氏商行,暗地裡謝逸也有參與?”

“確實如此!”

“小小年紀,多才多藝,不簡單!”侯君集嘆道:“聽說那日在偎紅樓,他出口成章一篇好文?”

賀蘭楚石心中一動,情知有些事情瞞不過去了,只好如實道:“沒錯,小婿後來問過他,那篇文章名爲《陋室銘》,文辭優美,立意高遠。除此之外,《春曉》和《從軍行》兩首詩,應該也是他的手筆。”

“果然如此,此子果真非同一般。”侯君集點點頭,旋即又問道:“那你可曾瞭解,當日他爲何不來投稿?”

大概是在長安受過刺激,陳國公侯君集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很想知道答案。

“小婿沒有直接問,旁敲側擊瞭解了一些;一來,謝逸此人機敏聰慧,卻也有不少非同尋常之處,某些地方與魏晉逸士相似,異人多怪癖,可能他志不在仕途;

也許有心,只是……他雖才華橫溢,但過去的名聲着實不好,朝廷向來是才德並重的;還有便是,當時他確實急需錢財度日。”賀蘭楚石將自己腦補的理由全部道來,基本合情合理。

侯君集聽完,沉吟許久,悠悠道:“楚石啊,你該早些告訴我的……”

“岳父大人,我……”賀蘭楚石情知被看破了心思,不免尷尬,一時不知該如何辯解。

“罷了,人各有志,還得看看謝逸怎麼想,你尋機會代我問問吧!”侯君集看着女婿的眼神,意味深長。

賀蘭楚石心如明鏡,無奈只得點頭答允。

“對了,那晚謝逸是不是還狠狠坑了鄭家小子一筆?”

“是!”賀蘭楚石悻悻點頭,身爲女婿,尋花問柳被老丈人知悉,臉色能好到哪裡去?縱然權貴之家,這等事稀鬆平常,也不免有些尷尬。

侯君集面無表情,不慍不火叮囑道:“逢場作戲,適可而止,回長安以後,好好待我(女)兒。”

“謹遵岳父大人教誨,小婿決不讓妻兒受委屈……”賀蘭楚石松了口氣,溫言道:“要不,我派人把他們母子接來陳州,全家人共享天倫?”

“不必了!”侯君集擺手道:“寒冬臘月,年節將至,何必讓他們千里奔波。待過了上元,你便回長安去吧!”

“岳父大人,兩位舅兄不在身邊,天佑尚且年幼,小婿若走了,誰侍奉您呢?”賀蘭楚石心裡咯噔一下,有些摸不準岳父的脈搏。

“我還沒那麼老吧?”侯君集笑道:“讓你回去,自然是有原因的……開春以後,說不定我也會離開陳州。”

“呃……岳父大人是說?”

侯君集擺手道:“莫要多問,等你回長安,自然就明白了。”

“是,小婿知道了。”賀蘭楚石點點頭,可心裡卻冒出個大大的問號,長安怎麼了?

……

長安,大唐帝國的都城,當時最大的城市,矗立在關中平原,渭水之濱。

太極宮位於長安城北,靠近龍首原的方向,巍峨壯觀,乃李唐皇家宮殿,也是帝國中樞所在。

冬季的長安,天空陰沉的厲害,儘管才中午時分,承慶殿已然是明燈高照,燈火通明。沒辦法,皇帝李世民日常批閱奏疏,單獨接見大臣皆是在此處。

此時此刻,器宇軒昂,威勢赫赫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正在發火:“這個權萬紀,吳王府長史是怎麼當的?”

呃……一衆侍候在側的大臣不由表情悻悻,無言以對。

今日有御史上書彈劾安州大都督,吳王李恪外出行獵時踩踏農田,毀壞了不少莊稼。在這個以農爲本,勸課農桑的封建社會,算是較爲嚴重的問題。

皇帝陛下果然龍顏大怒,只是發怒的對象有點奇怪,絲毫沒有責怪踩踏農田的吳王李恪,而是矛頭直指王府長史權萬紀。

片刻之後,更是冷不丁冒出一句:“權萬紀不能輔佐吳王李恪,罪當死!”

這下侍候的大臣們有點慌了,不就是踩踏了點莊稼嘛,多大點事,何必搞出人命呢?

本着維護同僚,勸諫皇帝陛下作明君的初衷,侍御史柳範有點看不下去了,出面道:“陛下三思,房玄齡事陛下,猶不能諫止畋獵,豈可獨罪萬紀?”

不得不說,貞觀年間的諫臣都很有骨氣,魏徵算一個,柳範也很有種。

其言下之意:你自己號稱明君,還不是老狩獵搞壞人家的東西,連房玄齡都管不了你。吳王效仿老爹犯了錯,怎能怪人家權萬紀一人呢?

也許李世民只是說了句氣話,並未真心想要殺權萬紀,奈何君無戲言,臣子們當真了,一句勸諫便頂的他難受。

“柳範,你什麼意思,忤逆君王嗎?”李世民頓時有些火大。

敢直言的諫臣都不是孬種,柳範不卑不亢道:“臣聞主聖臣直,陛下仁明,臣敢不盡愚直。”

我做直臣,是因爲陛下是仁明聖主啊!不對啊,怎麼聽起來有點像拍馬屁呢?

李世民果然受用,欣然接受了高帽,沉吟片刻,清咳兩聲道:“罷了,削去吳王一百封戶,權萬紀罰俸一年,作爲給農戶的賠償,你去辦吧!”

“陛下聖明!”

目送柳範離開,李世民將奏疏扔在御案上,嘆道:“恪兒英武善騎射,行獵時犯了點小過錯而已嘛,真是小題大做。”

一旁侍候的中書侍郎岑文本、侍御史馬周恍然未聞,司空長孫無忌的眉頭卻不着痕跡地微微一動。

“此事不提也罷!”李世民悠悠道:“河源郡王慕容諾曷鉢已經回吐谷渾去了,今年也就沒什麼大事了。前日洛陽大都督府長史張亮上書,讓朕開春以後巡幸洛陽,去賞牡丹,你們以爲如何?”

岑文本當即道:“北疆安定,去歲有平定了吐谷渾,今歲的旱災也平穩度過,朝中難得清淨空閒,陛下巡幸洛陽正是好時機。”

“是,陛下登基以來還不曾東巡,此番正好向山東百姓展現天子威儀,皇恩浩蕩。”馬周亦表示贊成。

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對,他甚至更加明白李世民的內心。長孫皇后崩逝半年多了,沒見皇帝有多少笑顏,巡幸是一回事,離開長安這個傷心地,散散心也好。

“陛下,那臣早些讓殿中省派人修繕洛陽宮室,讓洛陽那邊相關官員早做準備。”

李世民點頭道:“好,準備着吧,不過先不要張揚,免得有人又說長道短。”

“陛下,此番東巡,隨行和留守的人員如何安排呢?”長孫無忌問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李世民沉吟片刻,悠悠道:“太子留守長安,輔機你和文本留下輔佐太子,由房玄齡陪同朕去洛陽。”

“是!”長孫無忌點頭應允,旋又問道:“陛下可還安排什麼人隨行?比如宮中嬪妃,皇子公主,臣好讓殿中省早些安排。”

“嬪妃就不必了。”李世民擺手道:“帶上稚奴(晉王李治)和兕子(晉陽公主)吧,衡山(公主)要是身體好些了,也跟着一併前往。觀音婢……皇后去世,這幾個孩子傷心了許久,朕帶他們出去散散心。”

“是。”聽到這個回答,長孫無忌心中暗鬆一口氣,眉眼之間閃過一絲慶幸和淡淡的得意。

岑文本聽得仔細,卻始終不露聲色。這樣挺好的,皇帝東巡可是巨大的搬家工程,去的人少也好,省得勞民傷財,又被言官們說三道四。

“陛下,那洛陽的防務和您的安全……”

李世民擺手道:“這個你們不用管,朕自有安排。”

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224章 姻緣事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16章 盼救兵第四一七章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章 同炕而眠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83章 初入長安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17章 隱太子妃終章幸有你們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11章 疑陣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終章幸有你們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
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224章 姻緣事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16章 盼救兵第四一七章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章 同炕而眠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83章 初入長安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17章 隱太子妃終章幸有你們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11章 疑陣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終章幸有你們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