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峰迴路轉

雪花飄飄,北風呼嘯。

寒冷的西北本該是所有人都鑽在屋子裡,帳篷裡圍爐喝熱湯貓冬的時候,現在卻很不安定,有太多的人難以安定,難以安心。

靈州刺史府裡,江夏郡王李道宗也不例外,他正來回踱着步自在屋子裡走來走去,素來淡定的他現在也有坐立不安。

也許是因爲屋子裡炭火很旺,李道宗的額頭上隱約還有幾粒汗珠。與此同時,眉頭更是緊緊皺起,顯得格外凝重。

金城郡主李安寧送來了飯食,想要呼喊父王吃飯,但話到嘴邊,看到父王凝重的目光和汗珠子,便又咽了回去,不敢打擾。

目光落在案頭的文書上,李安寧知道,肯定是有緊急軍情送來,也不知這些軍情是否與他有關?

李安寧不由自主想到了謝逸,前兩日聽到父親和兄長提及,謝學士有可能沒死的消息,小郡主激動了好幾天。

得知兄長前去接應,他還特意囑咐一番讓兄長好好用心,但好幾天過去了並無好消息傳來。今天父親的面色還這般凝重不悅,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唉!

李安寧暗歎一聲,心中滿是期盼,但願父王的眉頭能夠舒展,但願謝學士運氣能好些,能夠平安回來吧!

女兒走了,李道宗看到案几上的飯食,壓根沒有動筷的念頭。

前方有消息傳來,邊境處的薛延陀大度設所部在風雪日大規模出動,此等情形難免讓邊軍有些緊張。 wWW Tтkā n ¢ Ο

一般來說,北方草原部族內部作戰不會選在冬季,因爲天氣比較寒冷。

但如果南侵的話,冬季算是個好時候,冬天羊肥馬壯的時候準備動身,入冬之後黃河就會結冰,原來的天塹就會成爲坦途,草原騎兵可以直接策馬踏冰南下入侵。過去的很多年。大都是這樣的套路。

秋天的時候薛延陀人只是蠢蠢欲動,但終究沒有動,現在突然跳彈起來,難免讓邊軍有些緊張。

但斥候詳細探查之後。確認只是薛延陀人只是在草原境內活動,並無進犯大唐的跡象,不免讓人狐疑。

李道宗得知消息後,沉吟許久恍然大悟,薛延陀人既然不是進犯。還冒着風雪這規模出動,似乎更像是——搜捕。

搜捕誰呢?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李道宗心裡頓時泛起一絲喜悅,同時卻又生出幾分擔憂來。

如果所料不錯,謝逸和狄知遜等人應該沒死,按照目前的情況推測,他們應該還好端端地活着,而且距離大唐邊境已經不遠。

毫無疑問,這是個好消息,原本只是美好的期盼。現在卻變成真實可信的跡象。一位穩重的臣子,一位難得的青年才俊活着回到大唐,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個不幸的論證,如果沒有猜錯,謝逸和狄知遜等人正在被薛延陀騎兵追趕搜捕,他們現在很危險,前所未有的危險。

所以消息算不上好消息,反而是讓緊張萬分。

只要謝逸等人沒有安全回到大唐,那麼依舊……和之前的情況一樣糟糕。一樣讓人擔心難受。

營救是必須的,無論是從同爲大唐臣子,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還是對謝逸與狄知遜的青睞。良好私交的角度來講,江夏郡王都願意盡力營救。

如果能將他們成功營救回來,於國於民都是大有好處的,可是這營救之事並不那麼容易……

就在李道宗想方設法的時候,他收到了兒子李景桓的一封緊急信函。

夜北突破重圍,送達了求援信。

儘管李景桓和謝逸有那麼點小“過節”。但在大局面前不值一提,他前來邊境遊蕩本來的責任就是營救謝逸,現在更變得理所應當。

還有夜北帶來的塞北草原最新情報,更是重中之重,李景桓不敢耽擱,當即一併稟報父親李道宗,然後帶着部署快馬出迎前去營救,以及應對可能會發生的衝突,甚至全面戰爭。

作爲大唐的武將,江夏郡王府的世子,他不怕事!

……

白雪皚皚的草原上,謝逸和狄知遜等人的處境相當不妙,甚至可以說有點岌岌可危。

他們在草原上躲藏的很辛苦,尤其是沒有了夜北這樣追蹤高手幫忙探路和掩藏痕跡之後,一切都變得相當艱難。

但如論如何都要撐下去,畢竟離成功回國已經很近很近,誰也不想前功盡棄,不想將來世人議論之時人唏噓感慨,搖頭遺憾。

幸運的是,草原上的風雪成爲絕好的掩護,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些掩護,否則他們徹底暴露在薛延陀的人追蹤之下了,甚至可能早就遭遇不測了。

畢竟現在力量懸殊巨大,只要和薛延陀人正面遭遇,除了全軍覆沒,基本上就沒有第二種可能!

唯一能夠救命的便是援軍,此處距離大唐邊境不遠,如果李道宗所部來的足夠及時,還是可以救走自己的。

夜北帶着求援信離開已經兩天了,按照這個距離,應該已經回到大唐境內,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經見到李道宗?

援兵再不來,可就真的要什麼了……

翻過一座低矮山丘,在密林裡躲藏了半日,避開了一波薛延陀斥候的搜索。雪後的林間,滋味相當寒冷,相當不舒服,如果有一堆篝火倒也罷了,但誰敢點火呢?

火光暴露了位置,一切都將前功盡棄,好不容易忍過了大半天的艱難時光。趁着夜色,衆人再次踏上南歸之路。

入夜之後,連續的落雪便停了,天空的雲層也散開了,甚至可以見到皎潔的月光。月光之下,皚皚白雪反射明亮的光線,夜晚便不那麼黑,至少足矣看得清楚道路。

這時候踏上歸程是個不錯的時機,但願能夠避開薛延陀騎兵吧!但願他們現在都躲在營帳之中睡覺避風,否則……

明月加上白雪的夜晚,一旦薛延陀人出擊,對他們而言也大有便捷之處。對於大唐人而言。誰也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

然後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身後總是有陰魂不散,將自己的行蹤暴露出去。甚至幾十通報給薛延陀人。

謝逸對此十分無奈,闞棱的面子終究有限,人家沒有直接動手讓自己全軍覆沒已經算不錯了,讓人家一路開綠燈顯然是不可能的。

借刀殺人乃是情理之中的招數,但是這些人的做法……

既然能夠在身後陰魂不散。一直銜尾追擊,等於是準確掌握了自己一行人的動向,只要幾十通知薛延陀人,無論是追擊,攔截或是包抄都是很容易。按理說,不可能讓自己一行人逃奔這麼遠,但實際上……

這樣的情景並未出現,兩天的時間裡,雖然追兵一直在附近,但始終並未和他們正面遭遇。這是很反常的情況。

事有反常必爲妖,這事是爲什麼呢?

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也往往預示着陰謀,再往前不遠便是大唐國境了,如果薛延陀人一直追擊下去,會發生什麼?

或者說有人希望發生什麼?這大概就是原因吧,不那麼難猜測!

謝逸嘴角不由拂過一絲冷笑,這些人啊,當真是處心積慮。

當此之時,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縱然大唐和薛延陀人現在就打起來又能如何?現在要緊的是自己能夠活命,既然敵方蓄意放縱,可得抓住個機會了。

所以這時候,不惜馬力。也顧不得嚴寒,以及快要凍木的手腳,全力朝南邊奔去。

希望就在眼前,按照雪殤的說法,只要過了前面那條冰封的山口,就基本上安全了。

疲憊到極點的所有人頓時泛起強烈的希望和求生意志。當即打馬狂奔。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這麼寸,在你即將喜笑顏開的時候,殘酷的現實總會和你開個玩笑。

薛延陀人在此時出現了,隆隆的馬蹄聲響徹草原,斜坡處堆積起來的積雪都被震落或鬆散,好在沒有高坡和更多的積雪,否則是可能會引發雪崩的。

“爾等哪裡跑?”大度設騎在馬上,大聲狂吼。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終究沒有躲過這一劫,人生實在無奈。

在離大唐邊境很近的地方被薛延陀人追上了,大度設壓根沒有顧忌可能的影響,態度相當囂張。

狄知遜輕嘆一聲,搖頭道:“逍遙,我們運氣不好,終究還能逃出去。”

“是啊!”謝逸長嘆一聲,儘管心中滿是不甘,卻也不得面對這樣一個無奈的事實。

只是……

臨了之際,心中難免會浮現出一個古怪的念頭,難道自己就要這樣和大唐說再見嗎?

落在薛延陀人手裡,能不能落得全屍都是問題,死後的容顏都不知道會是什麼模樣,想想當真是悲哀!

一時間,心中又太多說不出的話語。

“跑,往哪裡跑?”大度設策馬臨近,態度相當囂張。

“跑?”謝逸佯作皺眉,反問道:“小可汗此話從何說起?我等正大光明在走,何來跑之說?”

大度設冷笑一聲,反問道:“正大光明?還真好意思,沒想到唐人的臉皮這般厚?你們從我薛延陀汗帳悄悄溜走,還敢說正大光明?”

這話說的也是,當初離開薛延陀汗帳時的做法確實算不得“正大光明”。

“怎麼樣?沒話說了吧?”大度設見狀,當即反問。

“小可汗這話說的……當日我們參與貴部圍獵,突然遭到行刺追殺,一路逃奔躲避,誤打誤撞到了此處,正不知道該如何自保,多虧了小可汗率部前來相助。”狄知遜接過話頭,言辭很巧妙。

無論大度設是怎樣的來者不善,都要與之周旋,但凡有一線生機,都得爭取爭取。謝逸對此深以爲然,坐以待斃顯然不是該有的風格,現在絕望興許爲時尚早。

“是嗎?如遇到襲擊何以不回汗帳,不向我們求援?”大度設連聲冷笑,情知謝逸等人是在說謊,但似乎不介意大家一起再“談笑風生”。在他看來,眼下自己已經處於不敗之地,高高在上,言談是給予將死之人幾分施捨。

“被人追殺,哪容我們選擇路徑?這不,直到現在還有人尾隨我們,當初慌不擇路,以至於離汗帳越來越遠。”

謝逸笑道:“沒想到真珠可汗如此客氣,竟派小可汗遠道而來,前來相救,當真是感激不盡啊!”

“救你們?”

“怎麼?難道小可汗不是來救我們的?”謝逸佯作驚訝。

這是一個試探,試探薛延陀人是否真心與大唐識破臉皮徹底劇烈。如果是,那麼很可能當場身首異處,如果不是那就另當別論了,縱然被抓回汗帳,生命安全興許暫時是有保障的。

“救你們?”大度設冷笑道:“你覺得你落到本王子手裡,還有活命的機會嗎?”

答案讓人有些意外,大度設的回答竟然如此決絕。謝逸不免奇怪,他這是個人行爲?還是得到過夷男准許的行爲?

在離大唐邊境距離如此近的地方,敢於如此囂張,這說明什麼?

難道自己這趟出使的任務完全失敗,到了這樣的地步?謝逸和狄知遜對望一眼,面面相覷,都有些遺憾。

“王子好大的口氣!”狄知遜冷冷道:“恐怕令尊真珠可汗都不敢口出如此狂言吧?”

“我就是出了,那又能如何?”大度設冷笑道:“你們初到薛延陀與突利失勾結,處處與我作對,後來又各種陰謀詭計,意圖顛覆我薛延陀,我豈能饒了你們?”

“原來小可汗是心有怨恨。”謝逸笑問道:“不過縱然要我們死也得死個明白,敢問這是小可汗你一個人的意思,還是真珠可汗的應允?”

“有區別嗎?”

謝逸笑道:“當然有,至少到了地下,向閻羅王告狀也知道罪魁禍首是誰啊!”

“那好,不妨告訴你,父汗只說讓找到你們,別的沒說……是本王子想讓你們死,明白嗎?”大度設連聲冷笑,得意狂放至極。

“是嗎?那恐怕你不能如願了!”看到一杆“唐”字大旗和連綿的火把出現在南邊的山口,謝逸連聲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意。

什麼叫山重水複疑無路?峰迴路轉不就近在眼前嗎?(。

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40章 淮陽縣男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211章 疑陣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56章 魏王發願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95章 你走吧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41章 高昌亂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03章 回紇人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368章 新氣象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295章 你走吧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85章 李道宗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321章 徐慧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7章 紫袍文武第393章 宮變始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68章 新氣象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68章 蒲津關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62章 河東行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9章 問罪納諫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87章 委以重任
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40章 淮陽縣男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211章 疑陣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56章 魏王發願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95章 你走吧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41章 高昌亂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03章 回紇人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368章 新氣象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295章 你走吧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85章 李道宗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321章 徐慧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7章 紫袍文武第393章 宮變始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68章 新氣象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68章 蒲津關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62章 河東行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9章 問罪納諫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87章 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