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從龍野望

配合大理寺卿孫附加調查太子和齊州謀反案的關係,這事……

難辦!

但作爲最熟悉齊州案情的人,謝逸沒有理由,也根本沒有機會拒絕,儘管他很不想參與到眼前的亂局之中來。

然而李二陛下似乎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特殊身份,或者壓根沒有將晉王李治納入他考慮的範圍以內?

不過既然參與調查,也是個好事,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案件的進展,並且根據形勢做很多的判斷和應對。甚至……

謝逸在想,是不是可以趁着調查的有利時機做點什麼手腳,來推動一下局勢的發展?

是否有必要這樣做還不好說,但風險大是肯定的,在皇子內鬥中推波助瀾,這要是被李二陛下發現,自己肯定死無葬身之地。雖然確實需要幫李治謀劃,但風險是必須要在意的,任何時候身家性命最爲重要。

來到大理寺的時候,謝逸不僅僅見到了孫附加,沒想到還在這裡遇到了紇幹承基。這位東宮侍衛首領,太子李承乾的第一心腹已經被請進了大理寺,不過待遇還算客氣。

一間審問的密室之中,紇幹承基坐在椅子上,除了手腳被捆住之外沒有任何特別,更沒有受到任何的虐待或者刑訊。

孫附加見到謝逸到來,連忙出來迎接,不管兩人之間的官職誰高,孫附加都不高怠慢謝逸,淮陽郡公的爵位已經讓人望而生敬了。

“謝學士!”時至今日,謝逸在朝堂上的官職仍舊是弘文館學士,他只是奉命前來協助孫附加。

“孫寺卿!”

孫附加沉聲道:“相關的案卷謝學士都看過了吧?”

“看過了,很詳細!”

“那就好,情況就是這樣。想必謝學士已經瞭然於心,關於齊州的情況,還需要謝學士幫忙。”孫附加態度十分客氣。

“客氣,謝逸自當盡力而爲。”

“謝學士請!”

謝逸跟着孫附加走進了大理寺的審問與牢房區域,曾經何時自己也曾被關在這裡,雖說才幾年時間。卻已經恍如隔世。

走進審問的密室,瞧見紇幹承基的時候,謝逸微微驚訝。東宮頭號心腹已經被控制了?依稀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李承乾謀反就是紇幹承基爆料的,那現在的節奏……

歷史軌跡高度重合?也許是吧!

紇幹承基看到了謝逸的那一刻,也有幾分驚訝,而且心中泛起了些許不好的預感。也不知爲什麼他有信心應付孫附加,但謝逸的出現讓他莫名有些緊張,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絲侷促不安。

這一幕恰好落入孫附加的眼裡,這位大理寺卿心領神會。顯然是把握到了什麼。

“紇幹承基,陰弘智在長安時與你過從甚密,這兩年齊王府和東宮之間也來往不斷,對此你有什麼說的?”孫附加走起了審問的標準流程。

紇幹承基到是很配合,很鎮定,甚至是面帶笑容地回答道:“這有什麼奇怪的?我不過是與陰弘智喝了幾次酒罷了,大家同殿爲臣,休沐之時有所交際有什麼問題嗎?

至於東宮和齊王府的交往……當時李佑不曾謀反。太子殿下身爲長兄,與兄弟來往。兄友弟恭,這有什麼問題嗎?”

他很鎮定,但此時的鎮定卻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不斷用反問式的語氣。要知道,孫附加只是問他有什麼看法,問題裡本身沒有給此事定性。並沒有任何覺得他與陰弘智,齊王府和東宮交往有問題的意味,但他的回答卻反應略微過激。

謝逸看在眼裡,暗中不有暗自搖頭,孫附加這等在大理寺浸潤多年的老手哪怕不懂心理學。也能看出其中的異常來。

到底是真的有問題,還是心態不對,總而言之紇幹承基的狀態很不好,至少開局不利。

孫附加沒有片刻的沉吟,繼續問道:“如果只是這樣當然沒有問題,但陰弘智稱曾通過你與太子殿下有過秘謀,商討齊州與長安共同謀反,裡應外合之事?可屬實?”

“污衊,一派無言!”陰弘智的反應略微有點大,沉聲道:“齊王府和東宮只是尋常的禮尚往來,我與陰弘智往來也只是談談風月,絕不曾有謀逆之事。”

“陰弘智和李佑還聲稱華陰的謀逆乃是東宮所爲……”

“污衊,純屬污衊。”紇幹承基大聲道:“此事與東宮毫無關聯,陰弘智此舉存屬污衊,總不能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朝廷和大理寺不能偏聽一面之詞,任由旁人污衊東宮,污衊太子殿下吧?

該說的我都說了,其他事情煩請大理寺仔細調查,找出實質性的證據,查出真兇,還東宮清白。”

紇幹承基撂下這句話之後便不再配合,或者說他認爲已經沒有配合的必要。

他的話說個沒錯,現在這些話都是陰弘智的一面之詞,也許確實是事實,但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又能怎麼樣呢?

只是這實質性的證據該上哪去尋找呢?

孫附加顯然也有些許犯難,李佑和陰弘智兩人雖然言之鑿鑿,但一直沒有拿出證據,比如雙方來往的信函之類的。給出的理由是信任都是閱後即焚的,所以肯定不會有留存云云。

雖然通常來說確實是這樣處理的,但也不排除信口雌黃的可能,所以沒有什麼說服力。這方面是很難找到證據的,所以基本沒什麼可能。

至於華陰襲殺案的進展,大理寺和地方官府都全力調查,據說太極宮還派出了相關密探。但是到目前爲止,似乎暫時沒有什麼進展,因此一個偌大的難題出現在了眼前。

這可如何是好呢?

孫附加爲難的時候,謝逸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也許我們可以在李佑和陰弘智身上找找突破口。”

“謝學士,不知此話怎講?”孫附加頓喜上眉梢,連忙追問。

謝逸道:“儘管他們信誓旦旦和東宮有聯繫。且是謀反這等大事,必然多有商量密謀。李佑和陰弘智應該都知之甚詳纔對,現在把他們兩個人分開審問,然後在覈對細節,也許能發現什麼。”

“謝學士所言有理,但……在此之前他二人一直是關押在一起的。完全有可能相互串供,現在分隔審問還來得及嗎?”孫附加對此抱遲疑態度。

謝逸沉吟道:“也不見得,即便是串供,但是不是所有的細節都能天衣無縫呢?分開審問,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總會有收穫的。期間還可以用點審訊手段,這方面孫寺卿應該比我更清楚。”

孫附加道:“所言甚是,爲今之計。值得一試。”

方法或許奏效,但謝逸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來得及嗎?如果這件事真的事出有異,那麼大理寺這邊審問的時候,那些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也許會有更爲歹毒的招數放出來。

結果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

自打風波出現的這些天,魏王府一直很平靜。好似完全置身事外。

但事實上,這樣的大事。李泰自然可能不聞不問?某種程度上,他現在比任何人都緊張,都更爲在意眼前的局勢。

如果李佑和陰弘智這件事能把李承乾拉下馬,毫無疑問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尤其是當他得知紇幹承基被帶去大理寺的時候,李泰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彷彿勝利已經在望。

“殿下。東宮已經是風雨飄搖了,這一次他們是在劫難逃,您就等着好消息吧!”劉軒很及時地送上一句馬屁。

就現在的情形來看,如果東宮有變故,太子李承乾倒臺之後。身爲嫡次子的魏王李泰無意識最合適的儲君人選,機會最大。

“彆着急,現在只憑着李佑和陰弘智的一面之詞,若紇幹承基抵死否認,大理寺也拿他沒辦法。若不能坐實了此事,父皇又怎會動怒,又哪裡有充足的理由廢太子。”

儘管李泰心裡已經樂開了花,無限得意,但表面上還十分克制,十分理性,或者說這是他虛僞的本性吧!

劉軒贊同道:“確實,紇幹承基是東宮心腹,必然是拼死保太子,想要從他嘴裡套出對於太子不利的話語恐怕不容易。”

“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足爲奇。”李泰對此不以爲然。

劉軒道:“殿下,廂房的那位客人既然有能耐在華陰搞出這麼一齣戲碼,想必應該還有後招?”

聽到這話,李泰沉吟了,整個長安都沒有人知道華陰襲殺究竟是怎麼回事。無論是孫附加還是謝逸,或者說太極宮裡的李世民都只是猜測而已。

但李泰卻最清楚不過,在華陰那個襲殺之夜的晌午,便有一位客人登門魏王府,提前通知了此事。

當時的魏王李泰自然是格外驚訝,但當他們知道這次襲殺最終的目標最終會對準東宮的時候,李泰立即將此人奉爲上賓。

尤其是當華陰襲殺的確切消息傳來的時候,李泰更加確信無疑。之前的毆打老師和稱心事件沒有動搖東宮的位置,但這次李佑和陰弘智回到長安,如果利用得當,殺傷力無疑智最大的。

李佑和陰弘智其實已經是死人,但在兩個人死之前如果能夠利用,發揮最大價值自然是最好的。最緊要的是“死人”的話語更爲可信,殺傷力也更大,只要來一場殺人滅口的戲碼,就會讓人先入爲主。

尤其是魏王府很清楚陰弘智和紇幹承基之間過從甚密的事實,就更清楚這件事的效力。

事情發展到現在也完全如同他們預料的那樣,襲殺之後長安的很多人都首先懷疑到了東宮。

更讓李泰他們意外的是李佑和陰弘智的表現,他們竟然言之鑿鑿聲稱這是東宮殺人滅口。

李佑和陰弘智爲什麼會這麼說?

難道東宮和齊王府真有什麼不爲人知的來往嗎?第一時間,魏王府上下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甚至產生了些許錯覺。

不清楚原因,但這樣的結果正是他們所希望的,可以說是求之不得。這個時候李佑和陰弘智的指控遠比一場襲殺更有殺傷效果。

但誠如劉軒所言,現在只是一面之詞,沒有更爲有利的直接證據時,暫時還不能把東宮怎麼樣。

劉軒對此沉思了許久,然後提議道:“殿下,讓那位先生放出證據吧,屬下相信他手中一定有後招。

除此之外,我們是不是在紇幹承基身上想想辦法,東宮上下就完全是鐵板一塊嗎?紇幹承基對太子就真的絕對忠誠?”

“你的意思是?”李泰微微沉吟,顯然是對此頗有興趣。

劉軒道:“如果我們想想辦法,必須找找紇幹承基的家人,或者想辦法做個局……畢竟現在紇幹承基人在大理寺,和東宮失去了聯繫。如果事情足夠嚴重,東宮辯解不得,這時候爲了自保,太子最妥當的策略……會怎麼做?”

“你是說棄車保帥?”很快,李泰便反應過來,同時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沒錯,其實東宮只要將所有的事情推到紇幹承基頭上,再費點功夫其實也是可以擺脫危機的。但是東宮沒有這麼做,要麼是太子殿下足夠幼稚,認爲可以清者自清,要麼就是紇幹承基不願意……”

劉軒沉聲道:“這便是我們的機會,如果利用得當,加以離間,身在大理寺的紇幹承基爲了自保,興許會……”

“是啊,在關乎自己性命,尤其是全家上下性命的時候,忠誠還那麼絕對嗎?”李泰冷笑一聲,吩咐道:“你去想想辦法,如果此事能夠辦成,乃是大功一件,本王……來日定會論功行賞。”

“謝殿下!”劉軒滿臉笑容,心裡更是樂開了花,扳倒了東宮將魏王扶上太子之位的話,自己等於是立下了從龍之功。

這意味着什麼?看看今日的長孫無忌,程知節的地位就知道了,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玄武門九將,今日都是公侯爵位,且都是當朝要害衙門的當家人,這便是自己奮鬥的野望和意義!

現在看來,這個野望成爲現實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近!(。)

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12章 隱遁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68章 蒲津關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70章 紅袖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86章 暗箭雛形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84章 舊愛新寵第212章 隱遁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278章 利誘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4章 神醫聖藥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5章 行卷難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170章 紅袖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8章 何陋之有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98章 武媚娘
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12章 隱遁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68章 蒲津關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70章 紅袖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86章 暗箭雛形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84章 舊愛新寵第212章 隱遁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278章 利誘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4章 神醫聖藥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5章 行卷難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170章 紅袖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8章 何陋之有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98章 武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