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實看了看走進來的大女兒,說:“是吳府要丫頭,杏兒去了那兒,肯定比在家裡強多了。”
李葉心想,那可不一定啊,給人家做了下人,一切都攥在了主人的手心,叫你生就生,叫你死就死。那些嘴甜心靈,八面玲瓏的人也許能混好,可是李杏她是知道的,太天真了,太單純了,到了吳府,遇到好主子還行,不然被人賣了也許她還幫人數錢呢。
“爹,也不是所有的丫頭都過得好的,挨打受罵的也多了去了。杏兒才九歲,到時她受了委屈,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再說了,杏到了吳府,再想見一面可就不容易了,爹你捨得啊。”
李老實囁嚅了一下,拿手抱了頭,嘆了一口氣,“唉,爹也是沒法子啊。”
大姑早看李葉不順眼了,挑了挑眉說道:“說得輕巧!再想法子,你能想出什麼法子?再採柳葉去賣?別說柳葉都老了,就是不老,你把全村的柳葉都賣光了,也賣不出十六兩銀子來!”
今日.她一來村裡,遇到好幾個人誇這丫頭,說她心思靈活,柳葉還能賣錢。她不以爲然,不就是小聰明嘛,有什麼!
李葉不理大姑,衝着父親說:“爹,我們借錢吧,我會想法子賺錢,很快就能還上的。”
在李葉的心中,就是借高利貸,也比賣人強,高利貸還有還上的一天,人賣了,就成主家的了,生命隨人,再也不由自己了。
“親戚們也都不富裕,要借只能去高家借,二分的利,怎麼還得上啊?”李老實發愁道。
“那就少借點兒,買一口薄棺材,給奶奶買一身壽衣,其他的一概不辦,先讓奶奶入土爲安,以後有了錢,可以再換好棺材。相信奶奶也不想把杏兒賣給別人。上回還是奶奶一力反對的。”
李老實還沒說話,大姑立馬跳了起來:“那怎麼行,娘受了一輩子苦,辛辛苦苦把兒子孫子們拉扯大,到了,連口好棺材也用不上!不行,不行,我不同意!”
“大姑,您要是不同意,您給奶奶買一口好棺材不就行了。”
“什麼?讓我買?我一個嫁出去的女兒,憑什麼讓我買?”大姑呵呵冷笑了兩聲,“真是不要臉!”
“既然大姑知道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就別管家裡的事,我正和我爹商量呢。”言下之意就是讓大姑閉嘴。
“哎喲,你瞧瞧,你瞧瞧,老實,你看你把孩子慣成啥樣兒了?跟大姑這麼說話,一點兒教養都沒有!以後看誰敢娶你。”大姑氣得只想上前打李葉兩巴掌。
李老實一聽這話,趕緊道歉:“大姐,你別生氣,她孩子家家的,不懂事。”
大姑哼了一聲,“我是出嫁女,管不了你們老李家的事兒!你不願意,有的是人求着我送閨女去。哼!”說完,大姑搖擺着水桶腰出去了。
李老實其實還在猶豫,他不想賣女兒,可是又想着吳府也算是個好地方,女兒去了那兒也許就享福了,並且還能得十六兩銀子。
李老實不再理李葉,出去找王氏商量去了,女兒在他心裡,畢竟不是一個能拿事兒的人。
李葉怕大姑又去忽悠李杏,就趕緊去找了李杏,拉她到廂房去,跟她說了這事兒,還詳細地、客觀地跟她分析了到吳家的好處與壞處。當然好處是一提而過,重點說了壞處。
“姐心裡捨不得你,怕你到了吳家受屈,你放心,姐姐會想辦法掙錢的。”
李杏坐在炕沿上,捏着自己的衣角,低着頭想了一會兒,說:“姐,我知道你是爲我好,不過,我還是想去,只要我聽話,手腳勤快些,肯定能讓主人喜歡的。”
“哎!”李葉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覺得剛纔自己苦口婆心,說了一大堆,全都沒用。
“杏兒啊,不是你自己做得好,就一定能混得好。你怎麼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姐,我明白,可是爹說過,不能借高家的錢,借了就再也翻不了身了,以後哥哥也娶不上媳婦了。”
李葉還想再勸,大姑卻進來了,滿臉堆笑,“聽聽,還是杏兒懂事兒,別聽你姐姐瞎說,她是自己想去,可惜人家不要她,所以她纔不想讓你去的。到了吳府,以後吃香的喝辣的,有的是好日子過。”
李葉擡頭看了大姑一眼,“你才瞎說……”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大姑得意地截住了話頭,“你爹和你.娘已經答應了,都畫好押了,你現在說什麼也沒用了。”
原來,李老實與王氏商量以後,覺得李葉的方法不行,不光是棺材和壽衣的事,還有孝衣,發喪那天的支應客人的飯菜錢,借錢的話,借少了不夠,借多了還不起。
最主要的是,有鄰村胡奶奶的例子比着,還有從別人嘴裡聽說的三句兩句,知道吳家的下等小丫頭也是有大白饅頭吃的,所以他們認爲送孩子去那裡也算是去享福了,總比在家裡挨餓受凍強。
兩口子怕大姑一氣之下真賣了別人家的丫頭,就趕緊把賣.身契簽了。
這下李葉說什麼也沒有用了,還被大姑扣了一個嫉妒的帽子。
一家人都同意,覺得這也算是一件好事。李葉鬱悶極了。
吃過晚飯,李善地還找李葉談話了。
“小葉,你是不是因爲吳三公子那天在藥店門口爲難咱們,所以才反對杏兒去吳家的呀?”
他不提,李葉還忘了這茬子事兒了,“就是,你也看見了,就因爲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就那樣爲難咱們,那天跪得我膝蓋都青了。”
李善憨憨地笑了一下,“其實,這也不算爲難了,他既沒讓咱們賠,也沒有打咱們。我聽人說,吳家對下人一向是不錯的,很少打罵。你就別擔心杏兒了。”
一家人都覺得這是好事,李葉吃過晚飯,越想越憋屈,見天氣清明,月朗星稀,就一個人信步走了出去。
這裡的人雖然不富裕,但民風淳樸,治安一向很好,孩子們經常晚上出去玩。所以雖然天色已晚,李葉也並不擔心什麼,信步就走到了小河邊。
李葉在河邊看了會星星,吹了會兒暮春的暖風,心裡才稍微好受了些。她正想回去,就見遠處隱隱約約兩個人走了過來,一個人手裡還提着一個東西,微微地發着亮光,好像是螢火蟲。
原來是誰家的孩子在捉螢火蟲玩兒。李葉也不在意,等走到跟前,才發現並不是什麼孩子,而是兩個大人。
雖然是晚上,不過一輪明月當空高掛,依稀也能看清人的面目。一個正是高員外家的少爺高標,而另一個手中拿着螢火蟲口袋的人,看起來有些像那天在縣上遇到的吳三公子。
那天就只見了一面,現在又是晚上,李葉並不敢肯定是他。
李葉躬身施了一禮,“高大.爺。”
高標見是李葉,有些奇怪,稍愣了一下,問道:“你奶奶走了,你也別太難過了。”
李葉低頭嗯了一聲,“謝高大.爺關心。”就準備回家。
不想卻被吳三爺攔住了,“喲,大半夜的出來,是來會情郎的吧?”
一聽他的聲音,李葉立馬認出來了,就是他,吳三公子。李葉不想理他,向旁邊一轉,想從他身邊過去,沒想到他立馬又轉過來攔住了李葉。
李葉往左,他也往左,李葉往右,他也往右。
高標一看,知道吳三爺又起了戲謔之心,趕忙上前說道:“三爺,她奶奶今日剛剛過世,必是心情不好,別逗她了。”
“高兄,怎麼了,這是替你二姐出頭,管姐夫呢?”吳三公子斜睨了高標一眼說道。
他這麼一說,高標知道他有些生氣了,也不敢說什麼了。
也不知這小祖宗哪根筋答錯了,竟然戲弄起一個乾巴巴的小姑娘來。雖然他承認,在輕紗似的月光下,李葉的臉顯得格外好看。
許是這一個來月,每天都有吃的,所以李葉原先乾瘦的臉稍微豐滿了些,月光一照,像是撲上了粉,遮住了原來臘黃的菜色,竟是白白.嫩嫩的,配上如點墨一般的大眼睛,自有一種楚楚可憐的風韻。
高標知道,三爺就是一時無聊,起了戲謔之心,明日估計就丟到腦後了。他是大男人,沒什麼,可是李葉一個小姑娘,失了名節,就等於是丟了性命,他不能袖手旁觀。
平日,也就三爺的小廝吳剛能勸他。高標就想着趕緊回去,把吳剛找來,所以就從吳三公子手裡接過螢火蟲,說:“三爺,我先把這螢火蟲送回去。”
見高標如此識趣,吳三公子當然高興,一揮手讓他走了。
李葉本來還指望着高標能救自己,沒想到他竟然走了。她開始在心中暗暗盤算,如果將這個吳三公子打一頓,他會不會要了自己的命?
李葉一邊想,一邊拿眼角的餘光搜尋着地上的石頭。
死了就死了,在這裡過的憋憋屈屈的,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