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

“大人但凡調遣,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龐雨站起激昂的說完,又把音調降下來道,“只是安慶乃水陸要衝,亦是末將鄉土,自酆家鋪應天兵馬重創,此地安危繫於守備營一身,更有防江及應援江南之責,若赴援他處,流賊瞬息而至,末將擔心江北局勢沸騰,更或危及江南,應天乃朝廷錢糧半出之地,浦六對岸又是

南都,一旦有事不可收拾。”

熊文燦神色平靜的聽完道,“龐將軍雖年少,但與賊血戰數年,已可稱宿將,不知對此局可有兩全之策。”“熊大人下問,末將知無不言。安慶與浦六同屬應天管轄,俱在江北又相距千里,守備營守安慶,據上游水運之利,兩次應援浦六,其時安慶實乃空城,所幸未遭大股流寇,但不可恃次次萬幸。末將抽調精銳外出剿賊,安慶本地不可長久無兵,若遭流寇荼毒,援剿將士亦會軍心不穩,末將以爲本地兵馬抽調之後宜加補足,此外安慶仍有沿江應援之責,實因應天兵馬所限,厚集於頭尾兩處,而腰身空乏,安慶危急時江南兵馬遠赴千里,浦六危急時安慶兵馬又是如此,終非長久之計。前時末將提議於蕪湖設新營,如此可東西支應安慶浦六,亦可於中段防江,更可渡江協剿江北,如此江防陸防皆固,而不必令兩頭兵馬疲於奔命,呈請交於

張軍門,但因兵額兵餉等項未能成行,終是一憂也。”“此乃情理之中,安慶亦是六隅之一,東西要害之地,不可無強軍鎮守。”熊文燦用手輕輕撫摸着鬍子,“至於蕪湖兵馬,不在六隅之內,但於防江似確有必要,

本官會與兵部商榷,酌情議處。”龐雨擡眼觀察了一下熊文燦的神色,見熊文燦仍是神態溫和,感覺確實比張國維好說話,便繼續道,“大人轄五省之地,除河南外皆與大江相鄰,守備營步強騎弱,陸地追賊心有餘力不足,但水營頗爲精銳,幾次剿賊大捷皆賴水運,此番宿松大戰,亦仰仗水師運送陸營於長安埠登岸,避過了流寇馬賊哨探,方能突襲二郎

鎮。末將自請水陸並舉隨總理援剿,以發揚我營戰力。二則流賊數十股往來不定,若我師在湖廣,流賊突至江北,亦可用水運之利旦夕救援。”這一番說辭,龐雨將水陸合在一起,就是暗示不願去河南,但也留了轉圜的餘地,沒說完全不能去,熊文燦自然也能聽懂,他眯眼說道,“龐將軍所言皆切中剿賊

緊要,本官封疆福建、兩廣,皆是水營重於陸營,剿流賊雖陸重於水,但水陸並舉總比獨重陸營要好。”“大人明鑑,水營雖利,但船隻修繕維護需有水面駐泊之處,長途運送亦需中轉集結之處,此番往上游去,有個駐地更利剿賊。九江衛本應歸於安慶守備管轄,然

多年積弊歸屬不清,末將請將九江衛號令歸一,以固上下江防。”

龐雨沒有說九江以上的駐地,但既然帶了水師,到時總是要解決的,最要緊的一條,在於是否能成爲熊文燦的心腹力量。熊文燦靜靜的聽着,龐雨的要求裡面,聽來都是爲剿賊大局着想,但實際肯定有自己的私心,只是熊文燦初來乍到,一時還不能完全掌握,但九江這裡無疑是要

想搶地盤,不過這種衛所對熊文燦毫無價值,用它來交易是沒有絲毫負擔的。

“龐將軍今日所言,無不切中剿寇機宜,可寫就條陳交與本官。”熊文燦說罷,拿開腿上保暖的小被要起身,旁邊的幕友立刻過來攙扶,龐雨也作了個攙扶的模樣,熊文燦擺擺手緩緩站起,面朝着龐雨道,“本官今日所見渡口將士,皆勇武可用,亦可見守備營名實相符。方今天下板蕩,正是龐將軍此等文武兼備之才大展身手之時,蕩寇平虜皇上重寄,國泰民安萬民切盼,龐將軍萬要盡

心竭力,勿要辜負了一身的本事。”

龐雨鄭重的拱手道,“謹遵大人教誨,末將願附尾驥,隨大人剿平流寇。”

……

幕友帶着龐雨離去之後,管家旋即帶着丫鬟進屋來撥了火盆,讓屋中暖和一些,熊文燦返回座位上,將搭在腿上的小被攏了一下。

待丫鬟出去,管家低聲道,“老爺的居室已經收拾停當,老爺若是困了可早些歇息。”

熊文燦搖搖頭低聲嘆口氣道,“還是慣了在南方,這纔到安慶,便覺得冷了。”“原本老爺是待慣了南方,也是怪那些流賊。”管家擔憂的道,“這一路北上啊就不停的加衣服,反倒越走越冷了,本兵的意思是讓老爺駐節南陽,那邊可就更見

冷了。”“也不是楊嗣昌說駐哪裡就駐哪裡,本官中進士之時他尚在何處?”熊文燦睜眼端茶抿了一口,“南陽三省通衢四戰之地,楊嗣昌自然是看中了,動動嘴便想把老夫往那裡放,然則此地已遭流賊往來蹂躪數年,兵部的故舊跟我來信,自襄陽過南陽,向河南數百里無一莖青種,無一人耕作,若駐節南陽兵必不少,糧餉只能

經湖廣走漢水來,自然是襄陽爲宜,楊嗣昌若非要老夫駐節南陽,那他便來押糧。”

管家贊同道,“說那流賊都是些騎馬的,糧餉走漢水來,便不怕他們劫了。這位龐副將要帶着水師,恐怕也是有此計較,自大江入漢水,水師可至襄陽。”

“這龐副將尚不知本官將駐節何處,但這水師嘛,無論戰守都是用得着的。”

“老爺巡撫福建總督兩廣,總是有水更順遂,那龐將軍無意間也是合了老爺的意,說話辦事都算得個體麪人。”管家說罷將龐雨送來的禮品放在茶几上給主家過目,幾件珍寶在燈火下晶瑩剔透,一看就是上品。熊文燦饒有興趣的拿起那個水晶筆筒,對着燈火翻看起來。幕

友又撥亮了燈芯,好讓熊文燦看得更清楚。筆筒用大塊的水晶製成,筒身光滑圓潤,難在打磨時毫無瑕疵,對着燈火看過去沒有一絲的雜質,質地遠超尋常的水晶製品,龐雨挑選時恍然覺得是後世的高檔

玻璃杯,可見其材質之佳工藝之精。熊文燦頗有些愛不釋手,反覆看了幾遍才放下,又一一把玩了白玉雙鶴筆架、綠玉瑞獸鎮紙,同樣是難得的精品,兩顆大珠也十分罕見,顆粒既大又幾乎完全相

同,這樣規格還能湊成一對,便倍加珍貴,那玉刀雖造型簡單,但玉質翠綠,算起來桌上每一件都價值不菲。至於那張銀票,熊文燦拿起掃了一眼,樣式與其他家有些差別,環繞着票面邊緣是複雜的紋路,上部中間位置寫着“大江銀莊”四個大字,兩側是“存銀有息”“信

用永固”,票面是足色銀五千兩,這個數字在京師也不算小數,特別這只是龐雨拜會的見面禮,更顯得頗爲厚重。

五千兩下面還有兩列個小字“南京安慶揚州三處取用,存期年息五百兩”,熊文燦在北方南方都待過,還從未見過存錢給利的,再翻看了片刻後才讓管家收拾起來 。

最後他拿起那個伸縮遠鏡,福建和廣東多海船,紅夷帶來的這種遠鏡不少,對熊文燦不算稀罕物件,不過龐雨送來的更精美一些,上面還刻有幾個字,熊文燦細看了一下,是“國之干城”。

他不由得露出些微笑,管家湊趣的道,“這位龐副將是個體面人,不但派人迎接,亦識得大體,不像那左良玉羅岱之流,既不來安慶亦無音信。”熊文燦隨手放下遠鏡,又看了片刻水晶筆筒後眯起眼睛養神,“來與不來安慶倒是次要,要緊的是有沒有心,更要緊的還是要能戰。方纔他所提幾項,只要能用心

辦賊,於朝廷不過微末小事。”

“但小人聽人論及,老寇皆帶馬之賊,這龐副將只是略有馬兵,倒是左良玉向在北方剿賊,那史可法不是說,剛在南陽附近又勝了八賊一陣,想八賊最是兇殘,但就是打不過這左良玉,可見左良玉還是最能戰的。”

熊文燦低聲嘆口氣,“左良玉遼鎮出來的,要說起能戰,遼鎮勝過他的也不知凡幾,遑論九邊了,不過是內地兵馬不力,倒顯出他能耐,讓他自個覺着了不得,反多了跋扈,今年所遭彈劾次數,恐怕只有去輔比他多,如此品行只可慎用。龐雨也勝過八賊一陣,在腹地算可用之兵,但要說跟九邊的勁卒比起來,仍是差得不

可以道里計,或許比左良玉也差一些,但勝在識體聽調,無論巡撫、兵部、還是內閣都看重,用人總是要才德兼備爲好。”

“那既是如此,老爺麾下三萬兵額,大可再另調些精兵入裡,便不懼那流賊逞兇。”“何處尋那許多精兵,總督洪承疇尚在有三邊邊軍,所轄總兵不過左光先、曹変蛟、祖大弼、孫顯祖,參副將馬科、賀人龍、張令,合共不過萬餘。老夫這個五省總理下只有左良玉、孔道興、羅岱等不滿一萬,這還是含了河南巡撫兵馬,現下總理不兼巡撫,總得給巡撫留下一支半支,湖廣秦翼明已發回,楊世恩一支兵不滿五千人守湖廣,八千援剿雲南兵現無正餉,自也不堪用,川兵抽調各處甚多,那孫傳庭尚言川兵糜餉無用,直隸朱大典不過牟文綬、劉良佐兩支,張國維便只

剩這守備營,何處還有精兵可言?”

“皇上不是說要發京營勁旅……”“京營算不算勁旅且不說,那是御馬監老公領兵,老夫可能調派得動?”熊文燦睜眼看着管家,“用兵殺賊終是下策,自流寇起迄今十年有餘,剿來殺去未見成效

,反倒逾剿逾多,足見策略有失偏頗。”

“還是老爺的剿撫並舉最佳,否則那海上豈能如現今般太平。鄭芝龍、鍾斌之流皆是巨寇,最後還是臣服於老爺麾下,那流寇料來也不過如此。”

熊文燦停口不說,外面仍有些嘈雜的聲音,下人們還沒收拾完畢,火盆雖讓屋中不再冰寒,但仍是無法跟南國的溫潤相比。又過了片刻後,熊文燦才自信的道,“海賊流賊都是賊,只要是賊便是一般,剿賊之策自然也是相通的,只要得法,不愁流賊不平。”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三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六章 南監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七十三章 河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四十一章 異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九章 調解第四百章 骨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三百二十九章 在途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十八章 和買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章 惡隸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三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六章 南監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七十三章 河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四十一章 異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九章 調解第四百章 骨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三百二十九章 在途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十八章 和買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章 惡隸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