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

嶽託眼神變幻,過了片刻後舉起遠鏡看向對面的城樓。

“昨日突襲東阿,接報銅城驛被圍必是午後,從東阿到博平百里路,當即便要出發,天黑前儘量趕路,天黑繼續行軍,才能在今日天亮前攻擊博平,能在夜裡行軍幾十裡,這騎兵可不是戰力不濟。”

葉臣補充道,“東阿到博平不是大道,而且必有此地嚮導,否則黑夜之中找不到路。”

嶽託嗯了一聲後轉向杜雷,“這兩千蠻子,在三十里鋪跟五百甲兵交戰,正紅旗死了兩百,東阿死一百多,現下他們在帶着牆的城裡,你說是兩千家丁,裡面一千亮甲,還帶着幾千民勇,炮有十門,若是打下來會死多少人?”

“職下以爲七百……”

“是都死在正紅旗嗎?”

杜雷一時愣住,兩次重大損失都在正紅旗,他現在最難辦的,是如何跟代善和皇太極交代。能滅了這股南兵,自然能減輕罪責,但如果都靠正紅旗攻堅,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反而會增加罪責,更不好交代了。

兩紅旗是同源的旗分,旗主之間是父子關係,卻並不意味着雙方利益一致。代善是嶽託的爹,但關係十分惡劣,也不是代善特意針對嶽託,而是對所有兒子都不好,嶽託反而和皇太極更友善。

在莽古爾泰事件之前,嶽託很受皇太極的器重,由於之後沒有殺死福晉,兩人之間產生隔閡,皇太極多次尋找機會對嶽託進行懲處。

隨着皇太極地位穩固,代善沒有實力繼續對抗,只是管着自己正紅旗的事,嶽託從他那裡得不到多少支持,父子兩關係雖有改善,但也改善得有限,杜雷知道很可能指望不上嶽託。

嶽託咳嗽一聲,“博平那支騎兵在外,如果攻打銅城驛,就需一支人馬看管東阿,從魏家灣到茌平,都需阿禮哈超哈分佈哨戒,這裡攻城還是額外的,總兵數該不下七千,攻城的要調各旗白甲兵來,還要等炮,不但右翼各旗,魏家灣的左翼也要等在路上,便是等這兩天,鑲黃旗已經來問過兩次。”

葉臣接着道,“裡面一千亮甲家丁,能在三十里鋪殺你兩百人,此處他有備而戰,圍着讓他拼命,死一千人怕是不夠,再傷一千人,各旗要騰出一千車架來裝傷兵,各家戶下人只能照顧主子,不能再行收集錢糧人口。”

嶽託肯定的道,“臨來時皇上說過,遇堅城不得強攻,兩日不克不得徒耗勇士。知道他都是亮甲的步戰家丁,又說了炮厲害,爲何還攻他守的城池。”

鑲紅旗兩人一唱一和,意思卻很強近處,他們不願攻城,杜雷小心的回道,“就怕此時不剿滅,他們就跟在後邊,四處襲擊營地,職下旗中已得人口一萬餘,騾馬五千,驢七千,車架三千多,加之兵馬自帶馬騾車架,每日駐營之地寬達十餘里,無法設營立牆,防範甚難。”

嶽託沒有說話,葉臣等了片刻後道,“兩紅旗人馬匯聚這城外,博平到茌平幾十裡,都是我們兩紅旗的車架人馬,剩下的人馬光看管都顧不過來。若是停在這路上,又剿滅不了那支騎兵,每次遭襲都會損失許多人畜,旗中很快就要沸騰。自然不能處處防着,派出騎兵追攝纔是正理。”

嶽託此時才道,“擾人的既是東阿那支騎兵,爲何還要強攻這城裡的亮甲家丁?便如那宣大兵馬,京師城下爲何我們不攻它,便是等他們出營,困在野地四面圍打。”

杜雷一時無話可說,顯然鑲紅旗並不願意跟他一起強攻,眼前的銅城驛裡面並非沒有錢糧子女,但跟可能的損失比起來,仍不值得鑲紅旗賣力去打。

杜雷擡眼看了看嶽託,從威縣出發之前,嶽託才最後確定攻擊目標是濟南,比之前的線路更偏東,濟南是山東省會,即便無法攻克城池,光是周邊的州縣也比普通地區富庶得多,各旗各部都等着再搶一筆,這樣回遼東後能過一年好日子。

這個銅城驛跟濟南府周圍比起來,利益可以說是忽略不計,如果杜雷不是損失過於慘重,他自己也不願意調兵來浪費時間。

現在沒有說服嶽託,右翼的其他力量就無法調動,右翼總兵力三萬多,但其中大部分是無甲的蒙古輕騎和漢人包衣,在這種攻堅戰中用處甚微,必須是各旗的精銳甲兵和巴牙喇才行,各部確實不會有什麼動力,爲如此一個小城改變進攻方向。

嶽託方纔已經定了基調,他不會派鑲紅旗進攻銅城驛,右翼的目標是消滅這支明軍的騎兵,而不是守在堅城中的重甲步兵。

嶽託轉向另一邊,“恩格圖,問你話。”

“奴才在。”

旁邊一個騎馬的將官立刻垂下頭,嶽託此時都是問的正紅旗的人,恩格圖是正紅旗蒙古固山額真,帶正紅旗蒙古兵作戰。

後金從征戰以來,就接納蒙古人投靠,歷年征戰中又有許多俘獲,各旗一直存在大量蒙古人口,蒙古旗初設於天命年間,開始只有兩旗,叫蒙古左右翼,人口多半來自滿洲八旗中的蒙古牛錄,平時的管理權歸屬各滿洲貝勒。

滿洲八旗中的蒙古牛錄分爲兩類,一種是農耕爲主,不會到處跑的,叫內分管蒙古牛錄,另一種是維持原有生活模式,需要到處遊牧的,叫移營蒙古。

在天聰九年時正式成立蒙八旗,轉入蒙古旗分的主要是八旗中的移營蒙古牛錄,人口約爲七千戶,又合併了當年歸附的內喀喇沁丁口七千八百名,正式成立蒙古八旗。

雖然有了單獨的蒙古旗,但蒙古八旗人口管理仍歸屬在滿八旗下,確切的稱呼應該是八旗蒙古,整個後金並無自由民,所有人口都在滿八旗體制下,人身權歸屬於各旗貝勒,一國分爲八家纔是後金的根本格局。

皇太極期望用蒙古和漢人牽制其他旗主,對旗主的權力不斷進行分化,但他仍需各旗實力派的支持,所以對各旗利益攸關的人口管理仍很少干預,以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激怒大部分的滿洲貴族。

所以蒙古旗所有人的戶口平時都屬於對應滿洲旗,他們作戰時單獨成一軍,主要也是跟隨本部滿八旗作戰,聽滿洲固山額真指揮調度,只是繳獲和戰功可以單獨計算。

蒙古八旗沒有單獨的主旗貝勒,只有固山額真。蒙古旗固山額真超過一半是滿人,只有三個是蒙古人,恩格圖是其中之一,他的實力和地位,都是無法與滿洲固山額真相比的。

恩格圖回話之前先觀察了杜雷,這次入寇以來,正紅旗戰功卓著,特別是在鉅鹿一戰中,獨自頂住了宣大軍的攻擊,並牽制住了宣大軍,爲右翼匯聚軍力爭取到了時間。搶掠所得也十分豐富,原本一切都很順利。

但不知從何處冒出一支從未聽過的南兵,三十里鋪的伏擊讓形勢立刻逆轉,正紅旗損失慘重,緊接着東阿又被擊破,不但損失了幾百本旗真夷,還連累外藩死了額駙,皇太極那裡對蒙古人十分拉攏,如果就這樣回去,很難預測皇太極會如何處罰杜雷。

現在急的只有杜雷,所以昨晚他不顧軍隊疲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動夜襲,又損失了幾十人,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唯一的收穫是知道這小城裡麪人數衆多,不是那麼好打的。

嶽託的聲音又道,“恩格圖,若是你帶這支蠻子騎兵,突襲完博平了,下一步往哪裡去?”

恩格圖倒沒有猶豫多久,他小心的道,“回主子話,這騎兵將官昨日連續行軍一百多裡,已經損了馬力,一擊得手該回轉東阿,他們此前在東阿奪了營地,定然有多的馬,騎兵休整一日再出城來,昨晚在博平,明日便往魏家灣或茌平走。”

嶽託又轉向杜雷,杜雷遲疑一下道,“也或許只分兵回東阿,大隊隱藏在近處,晚間再尋機突襲,如此免了來回奔走,也是省了人馬力氣。”

嶽託微微點頭,“這城南邊驛路是誰在領兵堵截?”

杜雷立刻回道,“葉克書。”

“立刻去,讓葉克書放開道路,這城中蠻子有了生路,只要出城來便好打了,葉克書去東阿城外伏擊迴轉的蠻子騎兵,不許他們返回東阿,東昌那支兵馬還有多少人?”

“五個牛錄抽調的諸申一百三十,旗下蒙古四十,察哈爾七十。”

“都轉到葉克書下,這支南兵步強騎弱,你以甲兵攻堅城正中他意,只要剿滅他騎兵,這些步兵就無甚用處,只要剿了他騎兵,這些步行家丁敢跟上纔是好事。”嶽託看了看杜雷和葉臣,“這個銅城驛,正紅旗要打可以自行打,打不下來各旗不能等着你。東阿的那支騎兵,兩紅旗一起剿,兩日內剿滅乾淨繼續趕路。”

附近的將官一起應命,嶽託擡頭看了看天空,雪花仍在飄落,他皺眉思忖片刻對葉臣問道,“方纔說布爾珠在追攝一支,還有一支破了營地,是否派了人追剿,從昨晚便一直下雪,路上蹤跡容易斷了,尋不到他去處。”

“報信時尚未派出,但已經定了派誰去,那些蠻子定然跑不掉。”

“你是說……”

葉臣恭敬的道,“我們的海東青。”

……

博平以南五十里的鄉野間,風捲着雪花掠過,原本黑白相間的大地逐漸便成一片白色。一隊近兩百人的騎兵正停在一條鄉間道路上,他們連行人道都沒有走。

昨日午後接報後,陳如烈立刻與知縣見面,知縣同意傷員入城,安慶騎兵留守少量人員,幫助東阿守城,並看守那些繳獲的馬匹、車架和貨物。

按照陳如烈的估計,建奴當天會在北頂店駐軍,完成對銅城鋪的包圍,第二天就會用馬甲哨探整個東阿附近,到時騎兵就不好行動了。

東昌的清軍也要在晚間才能接報,所以東阿的安慶騎兵有半天時間可以自由行動。安置好後路,陳如烈絲毫沒有耽擱,在東阿高價僱傭了三名嚮導,三人都熟悉向北的鄉野道路,騎兵不等車架入城,就立刻開始向博平前進,在天黑前行軍五十里。

夜間行軍後,有十餘人走失,大隊在嚮導帶領下從小路抵達博平,安慶騎兵分兩路進行攻擊,撤退時各自撤退,陳如烈這一支在匯合地點沒有等到另外那支人馬,說明他們可能被追得很緊,不能帶敵人來匯合地點。

陳如烈等夠約定時間後,先行離開匯合地點,還沒有確定最終目的地。陳如烈蹲在地上,幾個軍官圍在身邊,看着他刀鞘在雪層上畫示意圖。

遊騎兵的百總看着地圖道,“按這個雪勢,天黑前就能斷了印跡,我們可以擺脫追兵,是往東阿退回,還是繼續襲擾。”

“昨日一股韃子往銅城驛南邊來,博平的韃子是鑲紅旗,他們往銅城驛派快馬傳信,途中就可以換兩次馬,午時就能到銅城驛,韃子會猜到咱們是東阿出來的,這股的韃子會在城外攔截我們。”陳如烈在地上匆匆勾畫了一下,“我們不迴轉,繼續突襲韃子薄弱處,韃子重兵在銅城驛,輜重人口在博平至茌平之間,昨晚遇襲,必定全力戒備那一段,各位覺得選何處繼續突襲爲好?”

一個百總試探着道,“昨天去銅城驛的韃子是騎馬趕路去的,隨身帶的糧草定然不多,差不多要吃完了,今日就要從茌平送糧草往銅城驛,我們去三十里鋪,攻擊他們的糧草車架。”

陳如烈沒有過多考慮,看向其他人道,“各位還有其他的主意沒有?”

幾人都搖頭,陳如烈站起身來,用腳掃了地上畫的印跡,“他鋪中定然有兵馬,我們在教場鋪到何莊之間伏擊。”

三個百總默默點頭,陳如烈看向遊騎兵百總,“明日白天伏擊,夜間要尋個地方紮營休整,周圍到處都是韃子,萬不能讓他們找到營地,天黑前不要讓韃子的哨馬追蹤過來,只要繼續下一晚雪,他們明日就尋不到我們了。”

“屬下明白。”

“今日收隊尾的是誰?”

“第二司遊騎兵。”

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三百九十章 奈何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二百零九章 石牌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巷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十四章 仗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六章 南監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卷序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四百章 骨血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十三章 官威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江船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十九章 估值第三百零一章 考覈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
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三百九十章 奈何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二百零九章 石牌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巷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十四章 仗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六章 南監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卷序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四百章 骨血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十三章 官威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江船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十九章 估值第三百零一章 考覈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