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

“大人你看,這兩支是不要火繩的,這兩支要火繩的,副總文書官大人看試哪一種?”

東村口的胸壘後,武學火器試驗隊的隊長一臉討好,小心的對吳達財說着,他帶着兩個士兵,手中拿着至少三種火銃。

火器試驗隊大概有二十人在東村口,就部署在第一道胸壘後,每五個人成一組,間岔着分佈在鐵甲兵之間。吳達財選在中間位置,龐雨的將旗就在後面不遠,肯定能被看到。

因爲預計會成爲主攻方向,莊朝正就在東村口,龐雨將旗的位置在中間偏東,掌握着半個局重步兵和遠哨隊作爲預備隊。

東村口的胸壘修建得很長,長度達到了十五丈,胸壘是第一道防線,後面是土坯牆和房屋構成的第二道防線。兩道防線之間形成一個通道,通道口用一個完好的車架堵上,可以防止騎兵衝入,輪子用石頭卡住,需要出擊的時候可以取開石頭,車架推出就能通過。

通道里面部署了防守的兵力,重步兵是主力,下馬騎兵擔任輕步兵,民夫部署在土坯牆構建的第二道防線後。

吳達財皺着眉頭,先接過火銃在手中翻看,這一把是沒有火繩的,龐雨在江南的時候就知道自生火槍,但那位畢大人並無詳細的製作工藝,倒是澳門附近有工匠會做,主要是在海船上用,張雙畏已經送回了好幾種燧發槍。

這一把自生火銃藥鍋上有一塊鐵蓋子,打火之前要把藥鍋的蓋子打開,藥鍋後方用螺栓固定燧石,砸擊之後可以引火。

“這自生火銃打起來快,就是有時打不着,引藥要是砸漏了,要重新填引藥,還有就是打不準,不管怎麼瞄啊,只要那火石一砸,槍身抖得厲害,二十步外就不知打去何處,這火繩的是魯密銃,小人用這能打準,軍中試用也說這能打準。”

“姜隊長以前是在工坊做事?”

“回大人話,就是在工坊,大人記心真好,小人就任談話的時候,是大人親自來的,還叫小人要多讓戰兵實驗,小人特意呈請龐大人,給步騎都發下火銃測試。”

吳達財哪裡還記得,任命的時候是試驗隊,當然會隨口叮囑多試驗,不然叫什麼試驗隊。

他擡眼看看姜隊長道,“三十里鋪伏擊的時候,火器試驗隊調度混亂,死傷還很重,軍中都有些議論。”

外面又一通鼓響,姜隊長擡頭看了看,對面旌旗招展,陣線上分出許多人影,開始向着王莊推進,似乎那些將軍炮走在最前面。

姜隊長擦擦額頭的汗水,“小人這試驗隊裡面比不得騎兵,更比不得親兵,就是因爲看不上火銃,沒有哪個老兵願意來,都是些新募來的士兵,挑選時只顧了手腳靈活,膽氣是差了些,三十里鋪打得差,但銅城驛時有了城池街壘,小人覺得打得挺好。”

吳達財面無表情,火器試驗隊在三十里鋪戲臺位置打得一塌糊塗,還有臨陣脫逃的,事後被蔣國用砍了一個,軍中都傳遍了,在軍中缺乏勇氣是最差的名聲。至於銅城驛的時候所謂打得挺好,只是清軍夜襲時在街壘開槍,也不知打中了什麼,。當然不會挽回什麼名聲。

外面鼓號喧天,姜隊長擦擦汗水繼續道,“吳大人明鑑,以前無論南兵北兵,都嫌棄火銃不好用,更怕炸着自己,軍中都五人願意用,便是工坊之中,炮銃在一個分司,但制炮的已經得了名聲,每次龐大人來都是看炮,薄先生天天都在制炮那邊,制銃的有空才過問一聲。小人就在制銃那邊,制銃只許用鐵,鑽管都是體力活,坊裡能耐的工匠都去制炮了,剩下的也不安心,小人聽說曾翼雲去領了炮兵,以後那些上官更只知制炮,就找薄先生呈請,去了這火器試驗隊,看看軍中到底需要什麼火銃,看看火銃到底有用無用。”

“那你打了這些時候,覺着有用無用?”

姜隊長急忙道,“自然有用的,發給各司各局的火銃,有一半報回說跟韃子交戰用上了,有兩成說打死過賊子。小人覺得炮只有幾個人用,銃可以給萬千兵士用,要是制好了能殺好多賊子。”

“這些火銃都是制銃所做的,每一支小人都挑選過,請吳大人用一用,幫着火器隊美言幾句。”

那姜隊長在大冬天滿頭汗水,一臉老實巴交的樣子,說的話也不中聽,哪有這樣直接說美言幾句的,弄得吳達財用他火銃好像還欠了人情,也難怪這個試驗隊在軍中並不受人喜歡。

出於對火銃的不信任,吳達財心裡並不真的想用這個東西,但他知道龐雨一直在留意火銃,開軍議的時候多次提到過,這次的火器試驗隊也是龐雨決定設立的,而且似乎更看重自生火銃,只是製造的各種類型都不合他意。

“這幾支銃我用了,你們隊裡士兵用什麼?”

“不妨的,三十里鋪死了幾個,這幾支就是死了那幾個留下的,左右也沒人用。”

吳達財心頭一股怒氣升起,眼角看到對面的清軍陣線人頭聳動,忍住了罵人的衝動,只是看眼前這個隊長怎麼都不順眼,當下揮揮手道,“這幾支銃都留下,你自去做你的事。”

姜隊長把額頭汗水再擦一擦,轉頭跟身士兵兵道,“你留着幫大人裝彈,韃子來了。”

……

王莊外圍鼓聲迴盪,密密麻麻的人影從清軍大陣涌出,在各級將官的督促下向王莊推進,從吳達財的位置看過去是背光的,無數的人頭在陣線上聳動,所見都是黝黑的身影,陽光拉出的影子落在他們身前地面上,猶如黑色的潮水向王莊涌來。

人羣的中間,一長串的盾車沿着大道滾滾而來,大道上的石板反射陽光而閃閃發亮,隨着盾車推進,發亮的石板便被盾車的陰影掩埋。

吳達財知道韃子要避開原野上的田埂,這些盾車在田地中推進艱難,他們會從大道盡量接近後再展開。

吳達財的左右都是重步兵,他們密集的排列在胸壘後,現在基本還坐着休息,只有隊長站着觀察敵情,他們的長矛和線槍就支在胸壘上,長柄斧頭、狼牙棒、刀棍這類雙手近戰武器則靠下放着。雖然外面鼓號喧天,但看不出這些重甲兵有多緊張。、

這一段還有五六名下馬騎兵,他們用的武器主要是線槍和短刀,身下碼放着一堆火雷。

後方土坯牆的第二道防線上,那些民夫站在牆上好奇的張望。

旁邊大約十步就有一個炮組,炮長在看中間的把總旗,那是炮兵把總的認旗,部署在東面的火炮都由把總指揮,炮組的兩種炮彈分類放在後面。

對面響起連綿的海螺號音,吳達財立刻舉起遠鏡查看,清軍東側主陣旗幟揮動,右翼旗幟迴應,隨即右翼閃出一支騎兵。

鏡頭中看到的騎兵幾乎沒有亮甲,吳達財甚至沒看到多少棉甲,大部分套着皮襖,有半數只穿了棉襖,隊列中服色混雜就像流寇。他們幾乎是站在馬登上,身體平穩如常,他們馬速飛快,距離拉得很開,片刻間就超越了步行推進的人羣。

這支騎兵呼嘯而來,穿過王莊外圍的田野,即便越過田埂時也沒有降低速度,很快就接近村口的胸壘。

看似雜亂的騎兵略微減速,在胸壘前方五十步轉向,沿着與胸壘平行的方向繼續飛馳,交錯而過,騎手站在馬鐙上拉開弓。

嘣嘣的震響中,一波輕箭劃過高高的拋物線飛來,散亂的落在胸壘前後。

周圍噹噹亂響,都是輕箭命中明盔的聲音,後面的土坯牆上傳來兩聲慘叫,接着有民夫叫喊,招呼送人送去軍醫院。

吳達財把頭貼在胸壘上,他現在纔想起自己沒有頭盔,以前作戰前按條例要檢查裝備,當了這個文書官之後,便全然沒有這方面訓練,經常忘了盔甲。

這些輕騎兵的拋射沒有什麼準頭,對有掩體遮蔽的安慶營威脅不大,但吳達財連頭盔都沒有,一旦被扎中腦袋,也是可能致命的。

“大人你的頭盔。”吳達財回頭一看,只見衛兵提着頭盔。

吳達財趕緊接過戴好,前面有胸壘遮蔽,只要護住了腦袋,心頭頓時安穩了許多,擡頭往外面看去,清軍中軍旗號揮動,左翼的騎兵衝出,照樣衝刺到陣線前五十步,行進中斜向拋射輕箭。

王莊周圍的原野上騎兵穿梭,吳達財知道其實只有幾百人,但騎兵飛馳起來大地都在震動,如同千軍萬馬一樣。

西村口方向傳來兩聲火炮轟鳴聲,顯然那邊已經開始交戰,接着南邊也傳來火銃射擊聲。

莊朝正的方旗一直沒有動作,東村口的安慶營一直沒有發動任何反擊。

吳達財低頭對那火器隊的士兵道,“火銃打得中那些韃子騎兵沒?”

那士兵只有十六七歲,他正蹲在胸壘後吹魯密銃的火繩,聽了仰頭看着吳達財,“回大人話,只要動的都打不着。”

吳達財不想再跟火器隊的人說話,舉起遠鏡凝神觀察,此時遠鏡中能看得清楚,穿梭的騎兵後面是清軍的甲兵,暗甲和明甲交錯,帶着百戰之師的氣勢行進,他們行進速度不快,由衆多旗幟指揮,旗色主要是正紅和鑲紅,這些甲兵後面還有騎兵的身影。

官道兩側則是大批無甲的包衣,他們已經到三百步內,仍跟隨着盾車推進。

那幾門將軍炮遭遇大陣前進,此時遠遠走在盾車前面,已進入百步,跟它們一起的還有百餘名零散清軍,跟隨的包衣擡着幾塊門板。

前方的騎兵仍在穿梭往來,朝着安慶的陣線發射零散的輕箭,吳達財只能從騎兵的間隙中觀察,終於看清了那些清軍的武器。

“韃子的火銃!”

那幾門將軍炮已經停下,一羣清軍喊着號子把幾門將軍炮拖下大道。

後方一陣鑼響,前方穿梭的清軍騎兵朝兩側撤離。

兩道白煙從將軍炮炮口噴出,周圍清軍躲在門板後射擊,鳥銃和三眼銃噼啪亂響,小股的白煙騰空而起。

吳達財看到將軍炮發射,不由心頭一緊,趕緊埋頭躲避,旁邊那火器兵比他還快,早就縮回了地面。

心頭驚慌之下,卻只聽到周圍輕微的噗噗幾聲,吳達財呆了片刻後探頭去看,只見那五門將軍炮只發射兩門,炮彈不知打去了何處,他擡頭往兩側看,胸壘沒有任何破壞。

外面又一聲炮響,吳達財這次沒有躲回去,只見一個黑乎乎的鐵彈從將軍炮飛出,前面的一個作障礙的車架啪嚓亂響,飛出幾塊碎屑。

南面和西面的火炮連響幾聲,顯示戰況逐漸激烈,但清軍最多的東村口仍沒有開始交戰。

那些清軍火銃手散亂往前逼近,零散的朝着胸壘射擊,莊朝正的方旗還是沒有動靜。

成羣的包衣推動盾車沿着官道進入了兩百步,即將越過那幾道田埂,之後他們就會離開官道,展開成一線。那些主陣的甲兵落在後面,已經停止前進,大概在等待盾車就位。

一陣嗩吶聲,吳達財轉頭看去,火炮把總的旗幟升起並轉動一圈,旁邊的炮組隨即一聲轟鳴。

村東防線上六門銅炮同時怒吼,六枚兩斤半重的鐵彈在濃煙中衝出炮膛,朝着大道上第一輛盾車疾飛而去。

……

大道上木塊和碎肢橫飛,即便是在清軍後陣,也能聽到傳來的慘叫聲。

霍爾本只是微微皺眉,在他的身邊,一片銀色的隊列隱藏在甲兵隊列之後,正紅旗的一百三十名巴牙喇都聚集在這裡,他們沒有騎馬,以免暴露位置。

巴牙喇正式名稱爲護軍,清軍每個牛錄的數量不等,大致在十個至十五個之間,正紅旗總共就不到四百名,這些裝備精良久經戰陣,是清軍的精華戰力。各旗都設有一名巴牙喇纛章京,在戰時專門帶領巴牙喇作戰,在旗中頗具地位。

霍爾本就是正紅旗巴牙喇纛章京,隨着本旗固山額真行走,這裡的一百三十個巴牙喇,幾乎是正紅旗入邊的所有數量。

雖然杜度調動了四旗參戰,但最難的攻堅任務仍需要正紅旗完成,所以對兩個村口的攻擊都有正紅旗參與,蒙古固山額真恩格圖就在西村口領兵作戰。

明軍陣線硝煙瀰漫,第二輪火炮雷鳴聲響起,大道上又是一片狼藉。

霍爾本偏頭過去對杜雷道,“主子,這盾車擋不住蠻子的炮,下大道拉開的好。”

杜雷騎在馬上,他不在乎盾車的損失,只是沒想到明軍完全不理會蒙古輕騎和火器的騷擾,火炮只盯着盾車打,前面的打爛了堵住路面,後面的也用不了大路,如果沒有盾車,甲兵只能毫無掩護的進行攻擊,將成倍的增加損失。

“盾車下道,讓包衣把路清開,留幾個厚重的還走大道。”

身邊的戈什哈立刻去傳令,杜雷把目光轉向南面,那裡已經打得十分熱鬧,但正黃旗沒有派出巴牙喇,這村裡有許多亮甲蠻子,靠輕騎和甲兵是無法攻破的。

按照以前的打法,清軍首先會派出輕騎和火銃兵,引誘明軍火器射擊,之後明軍的火力就會繼續減弱。

第二批就會派出盾車掩護的甲兵和餘丁,進入弓箭射程之後,他們會在盾車掩護下後用弓箭遠程打擊。如果是大規模陣戰,明軍維持陣線的步兵大多都沒有甲冑,弓箭能給他們造成嚴重傷亡,只要持續一段時間,這些步兵的士氣就會崩潰。

明軍的陣腳鬆動之後,清軍就會選擇薄弱處投入重步兵進攻,將陣型打穿之後,明軍就崩潰了,然後由騎兵進行追殺,明軍絕大部分的傷亡都在這個階段,而清軍幾乎沒有傷亡,因爲明軍都在逃跑中累得脫力,只能任由宰殺。

但今天對方有一個村子作爲陣地,霍爾本指揮過銅城驛的夜襲,現在這個村子無法與銅城驛的城牆相比,當時這夥南兵都沒有離開城池,現在就更不會了,看樣子都是一門心思固守,只能想辦法強行突破。

如果攻堅失敗,正紅旗將損失將近一半的物資,這還不包括兩個外藩蒙古的損失。在場的四個旗裡面,只有正紅旗是必須攻破這莊子,因爲對方是亮甲蠻子,所以對旗下巴牙喇的使用是否得當,將決定最後的戰果。

“主子,蠻子在東邊調了七門炮,亮甲蠻子也增加了,恩格圖在攻西面,必是從南北兩面調的。”

杜雷轉向霍爾本,“派阿禮哈超哈混在外藩騎兵裡面,盯着南邊和北邊,看清哪邊少,等甲兵貼到那牆跟前,纏住了他兵馬,選兵少處攻。”

霍爾本低頭道,“奴才親自去看。”

話音未落,第三輪炮擊響起,炮彈向着兩百步外清軍甲兵羣撲去。

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四百章 骨血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四百九十章 村口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三百零七章 專責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二章 桐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戒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防線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八十章 靜立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
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四百章 骨血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四百九十章 村口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三百零七章 專責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二章 桐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戒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防線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八十章 靜立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